一种人防门中的手动式结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993发布日期:2018-08-14 17:36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防门中的手动式结构组件。



背景技术:

人防门,是用于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人防门分类比较鲜明,有普通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活门槛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等多种人防设备。人防门一般会设置有手动的开启组件,现有的手动开启组件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其抗冲击性能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防门中的手动式结构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防门中的手动式结构组件,包括机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的侧壁上的传动筒、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传动筒上且卡接于所述机架的外壁上的固定件、卡接于所述机架的另一侧的内壁上的旋转基座、沿着所述传动筒的轴向通过螺纹一端旋接于所述传动筒上另一端旋接于所述旋转基座上的内拨动杆、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拨动杆的中部的旋转部件和卡接于所述传动筒的延伸到所述机架的外部的一端上的手柄;

所述旋转部件包括集成件,沿着所述集成件的径向穿设于所述集成件内的内卡接杆,卡接于所述内卡接杆的上端的上安装板,焊接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上侧的焊接板,卡接于所述焊接板的上端的第一配重块,卡接于所述内卡接杆的下端的下安装板,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下安装板的下侧的第一连接杆和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的第二配重块;

所述集成件为球状,沿着所述集成件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卡接安装孔,所述第一卡接安装孔和所述内卡接杆相适应;两个所述内卡接杆的夹角为度;

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下部凹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内卡接杆相适应;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上部凹设有焊接槽,所述焊接槽和所述焊接板相适应;所述焊接板的纵截面为梯形;若干个所述焊接板沿着所述上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配重块的纵截面为椭圆形,于所述第一配重块内凹设有配重凹槽;

所述旋转基座包括外阻挡件、卡接于所述外阻挡件的上端的第一外挡块、卡接于所述外阻挡件的下端的第二外挡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外挡块和所述第二外挡块之间的主旋转体、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旋转体的远离所述外阻挡件的一侧的锁定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外挡块的端部的第一固定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壁的上部的第一卡接脚、卡接于所述第二外挡块的端部的第二固定块和卡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壁的下部的第二卡接脚;

所述第一外挡块和所述第二外挡块的结构一致;于所述第一外挡块的下侧凹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侧壁为椭球面,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主旋转体相适应;

所述主旋转体为椭球状,沿着所述主旋转体的径向于其侧壁内凹设有第一传动凹槽,所述第一传动凹槽和所述锁定件相适应;所述锁定件为圆台状;沿着所述锁定件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旋转连接孔,于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孔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孔和所述内拨动杆相适应;

于所述第一外挡块的下部凹设有凹设有第一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固定槽和所述外阻挡件相适应;于所述外阻挡件的侧壁内凹设有载物槽,所述载物槽的侧壁为内凹的椭球面;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固定块为立方体;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外挡块相适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另一侧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卡接脚相适应;所述第一卡接脚的纵截面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采用旋转基座和旋转部件的传动结构设计,提升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式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部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基座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防门的手动式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门的手动式组件,包括机架4,还包括穿设于所述机架4的一侧的侧壁上的传动筒2、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传动筒2上且卡接于所述机架4的外壁上的固定件3、卡接于所述机架4的另一侧的内壁上的旋转基座7、沿着所述传动筒2的轴向通过螺纹一端旋接于所述传动筒2上另一端旋接于所述旋转基座7上的内拨动杆5、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拨动杆5的中部的旋转部件6和卡接于所述传动筒2的延伸到所述机架4的外部的一端上的手柄1;

于所述机架4的一侧的侧壁内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传动筒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传动筒2为圆柱状,沿着所述传动筒2的轴向于其一端穿设有第一驱动孔,于所述第一驱动孔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驱动孔和所述内拨动杆5相适应;所述内拨动杆5为圆杆状;沿着所述传动筒2的径向于其另一端穿设有第二驱动孔,所述第二驱动孔和所述手柄1相适应;所述手柄1为圆弧状;

于所述机架4的外壁内凹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固定件3相适应;于所述固定件3内穿设有第一旋接孔,于所述第一旋接孔内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接孔和所述传动筒2相适应。

所述旋转部件6包括集成件65,沿着所述集成件6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集成件65内的内卡接杆64,卡接于所述内卡接杆64的上端的上安装板63,焊接于所述上安装板63的上侧的焊接板62,卡接于所述焊接板62的上端的第一配重块61,卡接于所述内卡接杆64的下端的下安装板66,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下安装板66的下侧的第一连接杆67和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7的下端的第二配重块68;

所述集成件65为球状,沿着所述集成件65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卡接安装孔,所述第一卡接安装孔和所述内卡接杆64相适应;两个所述内卡接杆64的夹角为45度;

于所述上安装板63的下部凹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内卡接杆64相适应;于所述上安装板63的上部凹设有焊接槽,所述焊接槽和所述焊接板62相适应;所述焊接板62的纵截面为梯形;若干个所述焊接板62沿着所述上安装板6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配重块61的纵截面为椭圆形,于所述第一配重块61内凹设有配重凹槽。

于所述下安装板66的上部凹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和所述内卡接杆64相适应;两个所述内卡接杆64成“X”形;

于所述下安装板66的下部凹设有第一旋接槽,于所述第一旋接槽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接槽和所述第一连接杆67相适应;所述第一连接杆67为圆杆状;

所述第二配重块68为扇形,其对应的圆心角为直角;于所述第二配重块68的上侧凹设有第二旋接槽,于所述第二旋接槽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旋接槽和所述第一连接杆67相适应;每个所述第二配重块68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67。

所述旋转基座7包括外阻挡件77、卡接于所述外阻挡件77的上端的第一外挡块73、卡接于所述外阻挡件77的下端的第二外挡块76、卡接于所述第一外挡块73和所述第二外挡块76之间的主旋转体74、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主旋转体74的远离所述外阻挡件77的一侧的锁定件75、卡接于所述第一外挡块73的端部的第一固定块72、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72的侧壁的上部的第一卡接脚71、卡接于所述第二外挡块76的端部的第二固定块78和卡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78的侧壁的下部的第二卡接脚79;

所述第一外挡块73和所述第二外挡块76的结构一致;于所述第一外挡块73的下侧凹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侧壁为椭球面,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主旋转体74相适应;

所述主旋转体74为椭球状,沿着所述主旋转体74的径向于其侧壁内凹设有第一传动凹槽,所述第一传动凹槽和所述锁定件75相适应;所述锁定件75为圆台状;沿着所述锁定件75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旋转连接孔,于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孔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孔和所述内拨动杆5相适应;

于所述第一外挡块73的下部凹设有凹设有第一卡接固定槽,所述第一卡接固定槽和所述外阻挡件77相适应;于所述外阻挡件77的侧壁内凹设有载物槽,所述载物槽的侧壁为内凹的椭球面;

所述第一固定块72的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块78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固定块72为立方体;于所述第一固定块72的一侧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外挡块73相适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块72的另一侧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卡接脚71相适应;所述第一卡接脚71的纵截面为梯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