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590发布日期:2018-08-21 16:42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要实现智能化,智能材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智能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必然。智能材料结构是一门新兴起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学。智能材料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许多前沿学科和高新智能材料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人民生活、国民经济等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申请号为:cn201520989601.x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搭载于机器人本体手臂的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rm控制装置、与arm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驱动装置、语音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与使机器人本体移动的动力装置连接;机器人本体底部设有与arm控制装置电气连接的地标传感器和磁导航传感器,但是该发明没有保温设施,机器人稳定性不佳,不具备订餐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控制器、本体、播音器、触摸屏、支撑板、托盘、导航传感器、无线信号接收器、存储器、电动机,所述本体上方设置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下方设置有所述播音器,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所述导航传感器,所述导航传感器下方设置有智能处理器,所述智能处理器一侧设置有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下方设置有声音信号接收器,所述智能处理器另外一侧设置有存储器,所述本体两端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所述托盘,所述托盘内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外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托盘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托盘下方设置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导向轮,所述支撑臂下方设置有所述触摸屏,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下方设置有电动机,所述本体下端设置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两侧设置有辅助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本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摄像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播音器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导航传感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智能处理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声音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与所述触摸屏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臂嵌套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导向轮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与所述支撑臂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托盘与所述支撑杆嵌套连接,所述加热层与所述托盘嵌套连接,所述保护层与所述托盘嵌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与所述本体嵌套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本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动力轮与所述本体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辅助轮与所述本体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航传感器与所述智能处理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智能处理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声音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智能处理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智能处理器通过导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智能化程度高,可以人工触屏操作点单,也可网络下单,具有自动定位功能,托盘具有保温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减少了人工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的托盘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图。

其中:1、控制器;2、摄像头;3、播音器;4、支撑臂;5、本体;6、托盘;7、触摸屏;8、支撑杆;9、支撑板;10、导向轮;11、动力轮;12、辅助轮;13、加热层;14、保护层;15、导航传感器;16、智能处理器;17、无线信号接收器;18、声音信号接收器;19、存储器;20、电池;21、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控制器1、本体5、播音器3、触摸屏7、支撑板9、托盘6、导航传感器15、无线信号接收器17、存储器19、电动机21,本体5上方设置有控制器1,本体5用于支撑装置整体,控制器1用于控制装置运行,控制器1上设置有摄像头2,摄像头2用于拍摄外界防止撞人,摄像头2下方设置有播音器3,播音器3用于提醒乘客取餐和确认订单,控制器1内部设置有导航传感器15,导航传感器15用于导航定位,导航传感器15下方设置有智能处理器16,智能处理器16用于处理各种信息,智能处理器16一侧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17,无线信号接收器17用于接收网络命令和订单,无线信号接收器17下方设置有声音信号接收器18,声音信号接收器18用于接收声音信号,智能处理器16另外一侧设置有存储器19,存储器19用于存储信息,本体5两端设置有支撑臂4,支撑臂4用于支撑托盘6,支撑臂4上设置有托盘6,托盘6用于承载食物,托盘6内设置有加热层13,加热层13用于保温,加热层13外侧设置有保护层14,保护层14用于保护烫伤乘客,托盘6上设置有支撑杆8,支撑杆8用于支撑托盘6,托盘6下方设置有支撑板9,支撑板9用于支撑托盘6,支撑板9下端设置有导向轮10,导向轮10用于机器人转向,支撑臂4下方设置有触摸屏7,触摸屏7用于乘客确认信息以及下单,本体5内部设置有电池20,电池20用于提供电能,电池20下方设置有电动机21,电动机21用于产生动力,本体5下端设置有动力轮11,动力轮11用于带动机器人移动,动力轮11两侧设置有辅助轮12,辅助轮12用于保持平衡。

控制器1控制电动机21运转,通过动力轮11带动机器人移动送餐,加热层13可对餐盒进行加热,防止食物冷却,保护层14能够保护乘客烫伤,摄像头2与导航传感器15使机器人不会撞到行人,无线信号接收器17可以接收网络订单,触摸屏7可以方便乘客操作订单以及确认信息,支撑板9和支撑杆8使托盘6更加稳定。

控制器1与本体5通过螺钉连接,控制器1与摄像头2通过螺纹连接,控制器1与播音器3通过螺钉连接,控制器1与导航传感器15通过螺钉连接,智能处理器16与控制器1通过螺钉连接,无线信号接收器17与控制器1通过螺钉连接,声音信号接收器18与控制器1通过螺钉连接,存储器19与控制器1通过螺钉连接,本体5与触摸屏7通过螺钉连接,本体5与支撑臂4嵌套连接,支撑板9与螺钉连接,支撑板9与导向轮10通过螺栓连接,托盘6与支撑臂4通过螺钉连接,托盘6与支撑杆8嵌套连接,加热层13与托盘6嵌套连接,保护层14与托盘6嵌套连接,电池20与本体5嵌套连接,电动机21与本体5通过螺钉连接,动力轮11与本体5通过销轴连接,辅助轮12与本体5通过螺钉连接,导航传感器15与智能处理器16通过导线连接,无线信号接收器17与智能处理器16通过导线连接,声音信号接收器18与智能处理器16通过导线连接,存储器19与智能处理器16通过导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