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7854发布日期:2018-09-08 00:4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制药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条状根茎类中药的加工,为了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泡制,需要进行切片。其中,刨片机是一种中草药加工机械,它广泛用于将根、茎类药材加工成纵刨形饮片,也可将果实或块状类药材及农副产品进行刨切加工。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20090290.9;授权公告号:cn201049479y】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刨片机,包括机架、压料机构、刀架机构、雾化水喷射器,所述压料机构是将气缸装于支架的固定板上,穿过固定板的两个导向杆与气缸杆一起连接在与料斗对应的压料板上。所述刀架机构是装有双刃刨刀、垫料板、片厚调整板的刀架,经拉杆连接的偏心轮由电动机驱动做往复运动,摆动的压料板能顺利通过料斗,在双刃刨刀随刀架运动时往复均能进行刨切加工。

在上述公开的刨片机的刨片厚度调节是通过更换片厚调整板的厚度来进行调节的,具体来说,通过改变片厚调整板的厚度来改变垫料板即工作台的高度,从而使得工作台与刀刃之间的高度得到调节,进而达到调节药材刨切厚度的目的;但是,上述调节方式,需要反复拆装片厚调整板和垫料板,不仅调节麻烦,而且容易产生安装误差,造成垫料板调节前后的平行度较差,影响切片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工作台实现上下位置快速机动调节的同时使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刨片机包括刀架和工作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两组由四个调节臂组成且设在工作台两侧的调节组件,每个所述调节臂上均具有啮合部,其中两个调节臂为上调节臂且通过啮合部啮合并分别铰接在工作台的侧边上以形成等高的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另外两个调节臂为下调节臂且通过啮合部啮合并分别铰接在刀架的侧边上,两组调节组件之间设有两根连接轴,每根所述连接轴的每端均与对应的上调节臂和下调节臂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位置分别靠近工作台侧边的两端,所述啮合部呈扇形且啮合部的端面上具有呈劣弧状的齿面部,两个上调节臂通过齿面部相互啮合,两根所述连接轴上分别固定有丝母套一和丝母套二,所述丝母套一和丝母套二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两者之内螺纹连接有丝杆,通过转动所述丝杆能够使上述所有调节臂同步转动。

区别现有技术,本高度调节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普通的升降结构做出了改进,以使得本高度调节装置能够控制工作台实现上下位置的快速机动调节,同时在控制工作台上升或者下降的位置变化过程中使工作台能够保持平行,从而使得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进而提高刨片机的切片质量;具体来说,通过在工作台的前后两侧设计上述两组调节组件,并通过对调节组件与工作台铰接的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位置进行设计,由于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采用相互远离且靠近工作台侧边两端的位置设计,一方面使得工作台在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得到四点支撑,从而使得本装置对工作台的支撑更加稳定,避免工作台在调节过程中出现轻微倾斜和晃动,以此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另一方面,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距离拉开以后,可以使得上调节臂上的啮合部获得较大的转动半径,这样使得啮合部上的齿面部设计曲率可以变小,可以被设计为弧度小、弧长长的劣弧状,从而使得齿面部的啮合区域长,在其上可以设计更多更密的齿,进而使得在升降过程中两者啮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两者啮合传动的平稳性和两者之间的同步性,从而使得工作台不会出现齿轮啮合跳动的现象,使得工作台上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升降高度一致且同步,以此使得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同时,通过以上连接轴以及丝杆丝母构成的驱动装置能够使两个调节组件中的八个调节臂均能够同步稳定的转动,从而使得上述两组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升降高度保证一致且同步,进而进一步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并且,通过以上两组调节组件、两组调节组件之间的连接轴、以及丝杆丝母构成的驱动装置的配合设计,使得只需通过转动丝杆就能够使上述所有调节臂转动而控制工作台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实现了工作台上下位置的快速机动调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装置还利用丝杆丝母的自锁功能,使得本装置无需设计手动锁紧调节机构就能自动锁紧,不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台上下位置的机动调节速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相互啮合的两个啮合面的上端相对且下端也相对。通过以上对啮合面的设计,使得啮合面的弯曲弧度较小,从而使得齿面部的啮合区域长,在其上可以设计更多更密的齿,进而使得在升降过程中两者啮合的更加紧密,保证两者啮合传动的平稳性和两者之间的同步性,从而使得工作台上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升降高度一致且同步,以此使得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

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每个所述调节臂均包括呈条状的本体,所述啮合部相对本体弯折,所述铰接点一或铰接点二位于上述弯折处。通以以上对调节臂的形状以及铰接点的位置设计,能够使调节臂在升降过程中啮合部的啮合传动更加平稳,有利于保证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升降高度一致性和同步性,从而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

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所述丝母套一和丝母套二分别穿设且固定在对应的连接轴内,所述丝母套一、丝母套二、丝杆以及两根连接轴的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以上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丝杆驱动两根连接轴移动时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能够保证八个调节臂的动作同步且一致,从而使得上述两组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升降高度保证一致且同步,进而进一步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

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所述本体的中间具有与本体轮廓形状一致的平衡孔一,所述啮合部的中间具有啮合部轮廓形状一致的平衡孔二。通过以上平衡孔的设计,不仅起到减重作用,而且以上平衡孔的形状和位置布置,能够保证调节臂在转动过程中的平衡性,从而有利于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

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两个上调节臂通过齿面部相互啮合的啮合处至少有三对齿咬合在一起。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以上设计的劣弧状齿面部,本装置可以在啮合处设计上述多对齿,从而保证啮合传动的平稳性和同步性,使得工作台上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升降高度一致且同步,以此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

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两个下调节臂与刀架的侧边分别铰接并形成有等高的铰接点三和铰接点四,所述铰接点三位于铰接点一的正下方,所述铰接点四位于铰接点二的正下方,所述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三之间的最大距离,两个下调节臂通过齿面部相互啮合且啮合处也至少有三对齿咬合在一起。通过以上铰接点三和铰接点四的位置设计,使得铰接点一至四这四个支撑点连线形成一个长边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矩形,这样有利于保证工作台在升降调节过程的平稳性和平行性,以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同时,与上段分析相同,上述铰接点三和四拉开,从而使得两个下调节臂的啮合处至少有三对齿咬合在一起,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升降台的平稳性。

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所述上调节臂和对应的下调节臂铰接并形成有铰接点五,所述铰接点一与对应铰接点五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铰接点一与齿面部之间的距离。通过以上设计,使得铰接点五与铰接点一之间的力臂短,受力大,使得齿面部与铰接点一之间的力臂长,从而使得齿面部受力小,避免齿面部上的齿受到损坏,从而保证齿面部啮合传动的平稳性和同步性,使得工作台上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的升降高度一致且同步,以此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两个下调节臂与刀架的侧边分别铰接并形成有等高的铰接点三和铰接点四,所述铰接点三与铰接点四之间的距离大于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之间的距离且四个点的连线形成等腰梯形,两个下调节臂通过齿面部相互啮合且啮合处也至少有三对齿咬合在一起。通过以上铰接点三和铰接点四的位置设计,使得四个支撑点连线形成一个长底边朝下的等腰梯形,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工作台在升降调节过程的平稳性和平行性,以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

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所述工作台前后两侧的侧边上均固定有上固定条,所述上固定条的两端具有连接柱一,所述上调节臂套在连接柱一上并与连接柱一转动连接,所述刀架的侧边上固定有与上固定条平行的下固定条,所述下固定条的两端具有连接柱二,所述下调节臂套在连接柱二上并与连接柱二转动连接。调节臂通过以上固定条结构实现与工作台及刀架的铰接连接关系。

在上述的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中,所述刀架上还固定有刀具,所述刀具位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刀具的刀刃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刀具和工作台均位于刀架的上方,所述刀架的下方固定有滑轨。在刨片过程中,整个刀架能够作往复直线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刨片机中工作台的高度调节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高度调节装置通过对调节臂铰接点的位置、啮合面以及丝杆丝母构成的驱动装置做出的改进设计,使得工作台不仅能够实现快速机动调节,而且在调节过程中升降高度能够保持高度一致且同步,从而保证工作台调节前后具备较好的平行度,使得刨片机具备较高的切片加工质量;同时,本装置无需设计手动锁紧调节机构,利用丝杆丝母配合就能够实现自动锁紧,大大简化了装置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且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台上下位置的机动调节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刨片机中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刨片机中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刨片机中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高度调节装置中调整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架;2、工作台;3、调节组件;3a、齿面部;3a1、齿;31、上调节臂;32、下调节臂;4、本体;41、平衡孔一;5、啮合部;51、平衡孔二;6、丝杆;7、连接轴;8、丝母套一;9、丝母套二;10、上固定条;101、连接柱一;11、下固定条;111、连接柱二;12、刀具;13、滑轨;a、铰接点一;b、铰接点二;c、铰接点三;d、铰接点四;e、铰接点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4所示,本刨片机包括刀架1、工作台2和固定在刀架1上的刀具12,刀具12位于工作台2的一侧,刀具12的刀刃沿水平方向布置,刀具12和工作台2均位于刀架1的上方,刀架1的下方固定有滑轨13。本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两组由四个调节臂组成且设置在工作台2两侧的调节组件3,每个调节臂上均具有呈劣弧状的齿面部3a。

如图2所示,其中两个调节臂为上调节臂31且通过齿面部3a啮合并分别铰接在工作台2的侧边上以形成等高的铰接点一a和铰接点二b,另外两个调节臂为下调节臂32且通过齿面部3a啮合并分别铰接在刀架1的侧边上以形成等高的铰接点三c和铰接点四d。铰接点三c位于铰接点一a的正下方,铰接点四d位于铰接点二b的正下方,铰接点一a和铰接点二b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铰接点一a和铰接点三c之间的最大距离。铰接点一a和铰接点二b的位置相互远离且分别靠近工作台2侧边的两端。上调节臂31和对应的下调节臂32铰接并形成有铰接点五e,铰接点一a与对应铰接点五e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铰接点一a与齿面部3a之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两个上调节臂31通过齿面部3a相互啮合的啮合处至少有三对齿3a1咬合在一起。两个下调节臂32通过齿面部3a相互啮合的啮合处也至少有三对齿3a1咬合在一起。其中,相互啮合的两个啮合面3a的上端相对且下端也相对其中,上述铰接点为铰接处的转动中心点。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上述四个调节臂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同步转动并使工作台2升降。其中,驱动装置包括丝杆6和连接在两组调节组件3之间的两根连接轴7,连接轴7的每端均与对应的上调节臂31和下调节臂32转动连接,两根连接轴7上分别固定有丝母套一8和丝母套二9,丝母套一8和丝母套二9的螺纹方向相反,丝杆6穿设在丝母套一8和丝母套二9内且与两者螺纹连接,通过转动丝杆6能够使两根连接轴7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丝母套一8和丝母套二9分别穿设且固定在对应的连接轴7内,丝母套一8、丝母套二9、丝杆6以及两根连接轴7的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6所示,调节臂包括呈条状的本体4和相对本体4弯折且呈扇形的啮合部5,上述铰接点位于上述弯折处,齿面部3a位于啮合部5的端部。本体4的中间具有与本体4轮廓形状一致的平衡孔一41,啮合部5的中间具有啮合部5轮廓形状一致的平衡孔二51。

再具体地,再如图1所示,工作台2前后两侧的侧边上均固定有上固定条10,上固定条10的两端具有连接柱一101,上调节臂31套在连接柱一101上并与连接柱一101转动连接,刀架1的侧边上固定有与上固定条10平行的下固定条11,下固定条11的两端具有连接柱二111,下调节臂32套在连接柱二111上并与连接柱二111转动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另一种方案,铰接点三c与铰接点四d之间的距离大于铰接点一a和铰接点二b之间的距离且四个点的连线形成等腰梯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刀架1、工作台2、调节组件3、齿面部3a、齿3a1、上调节臂31、下调节臂32、本体4、平衡孔一41、啮合部5、平衡孔二51、丝杆6、连接轴7、丝母套一8、丝母套二9、上固定条10、连接柱一101、下固定条11、连接柱二111、刀具12、滑轨13、铰接点一a、铰接点二b、铰接点三c、铰接点四d、铰接点五e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