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0073发布日期:2018-10-12 21:5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在这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与财产安全的今天,城市安防、小区安防与室内安防的市场越来越大,近期提出的智慧城市与智慧校园等概念也需要强大有力的安防系统的支撑。

现阶段市面上的有的监控设备主要以摄像头、拾音器、入侵探测器与楼寓对讲系统等,采用摄像头加人工坐席的方式对监管的区域进行监控,然而,采用这样的方式预先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工去实时查看每一个显示屏,人工难免有失误或者忽略的时候,可靠性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包括:监控设备、安防机器人和探测设备,所述安防机器人分别与所述监控设备和所述探测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监控设备用于获取其监控区域内的图像并发送给所述安防机器人,所述探测设备用于当探测到异常事件时向所述安防机器人发送预警信息,所述安防机器人用于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以及当分析结果为异常事件或接收到所述探测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时,移动至发生异常事件的区域以进行侦测或预警。

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可选地,所述安防机器人通过wifi或4g通信网络分别与所述监控设备和所述探测设备通信连接。

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和所述探测设备均设置有定位模块。

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可选地,所述安防机器人预先记录有所述监控设备和所述探测设备的位置信息。

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可选地,所述安防机器人包括移动平台模块、躯干运动模块、头部运动模块、语音交互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所述移动平台模块用于所述安防机器人移动至发生异常事件的区域,所述躯干运动模块用于所述安防机器人的肢体动作功能,所述头部运动模块用于所述安防机器人的头部转动以调整设置在所述安防机器人头部的摄像头的方向,所述语音交互模块用于所述安防机器人的语音交互功能,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所述安防机器人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

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可选地,所述图像识别模块还用于对设置在所述安防机器人头部的摄像头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

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可选地,所述探测设备为入侵探测器、烟雾传感器或无线感应报警器。

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为无线摄像机。

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可选地,所述探测设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监控设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可选地,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安防机器人通信连接,所述安防机器人还用于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以及当分析结果为异常事件或接收到所述探测设备发送的预警信息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警示信息。

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通过安防机器人采用物联网模式与周边的监控设备与探测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实现数据共享,扩充安防机器人的感知功能与感知范围。当发生异常事件时立即预警,并迅速赶往事发地点,保障人们人身财产安全。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防机器人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标:100-监控设备;200-安防机器人;210-移动平台模块;220-躯干运动模块;230-头部运动模块;240-语音交互模块;250-图像识别模块;300-探测设备;400-用户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用于对小区、室内、学校等进行监管,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包括有监控设备100、安防机器人200和探测设备300,所述安防机器人200分别与所述监控设备100和所述探测设备300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所述监控设备100用于获取其监控区域内的图像并发送给所述安防机器人200,所述探测设备300用于当探测到异常事件时向所述安防机器人200发送预警信息,所述安防机器人200用于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以及当分析结果为异常事件或接收到所述探测设备300发送的预警信息时,移动至发生异常事件的区域以进行侦测或预警。

根据具体的场景,监控设备100和探测设备3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以监控设备100和探测设备300分别为多个为较佳,多个监控设备100和多个探测设备300分布于待监管的区域内。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设备100和所述探测设备300可以利用原有的安放系统中的监控设备和探测设备。

具体的,所述监控设备100通过其摄像头获取其探测区域内的视频图像,并对获取到的视频图像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图像截取,筛选出清晰的图片,然后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筛选出的图片发送给安防机器人200。所述监控设备100可以是,但不限于无线摄像机或设置通信模块的照相机等,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设备100为无线摄像机,所述无线摄像机可以是一体化摄像机、枪式摄像机、红外夜视摄像机或球形摄像机等,所述无线摄像机的图像处理模块可以是tms320c6000或raspberrypib等,所述无线摄像机的图像信息传输可以是wifi传输、poe传输、光纤+交换机传输或网线+交换机传输的方式。

所述探测设备300用于对其探测区域进行探测,识别出其探测区域内的异常事件,并根据识别出的异常事件通过无线中转器向安防机器人200发送不同的预警信息以进行分类预警。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设备300可以是,但不限于入侵探测器、烟雾传感器或无线感应报警器等。例如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jty-gf-tx6190型烟雾传感器以及tayb0620-30nb型无线感应报警器等。

例如,当探测设备300为主动红外式的入侵探测器时,当探测区域有人入侵时,探测设备300可检测到人体的红外信号从而识别出有人入侵的异常事件,并通过无线中转器向安防机器人200发送表示有人入侵的预警信息,从而使得安防机器人200能够获知该探测设备300的探测区域有人入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设备100和所述探测设备300分别与所述安防机器人200通信连接,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通过wifi、4g通信网络或zigbee等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安防机器人200用于对所述监控设备100发送的图像进行分析以及当分析结果为异常事件或接收到所述探测设备300发送的预警信息时,移动至发生异常事件的区域以进行侦测或预警。

具体的,请参阅图2,所述安防机器人200包括移动平台模块210、躯干运动模块220、头部运动模块230、语音交互模块240和图像识别模块250。所述移动平台模块210用于所述安防机器人200移动至发生异常事件的区域,其主要通过驱动电机实现移动功能,移动平台模块210具有定位导航、路径规划、避障避险以及物体跟踪等功能,其可以采用eaiydlidarx4激光雷达或eaiydlidarf4激光雷达等。躯干运动模块220主要实现安防机器人200的肢体动作功能,比如握手、鞠躬等动作,其可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肢体运动。头部运动模块230主要是实现安防机器人200转头动作,其可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头部运动,安防机器人200头部设置用于摄像的摄像机,从而实现调整设置在所述安防机器人200头部的摄像头的方向,以便安防机器人200能够获取不同方向图像。所述语音交互模块240用于所述安防机器人200的语音交互功能。所述图像识别模块250用于所述安防机器人200对获取到的图像(监控设备100发送的图像及防机器人头部的摄像头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例如人脸识别,人体动作识别(如跌倒)。当识别分析结果为异常事件或接收到所述探测设备300发送的预警信息时,通过移动平台模块210移动至发生异常事件的区域以进行侦测或预警。其中,所述异常事件可以是,但不限于人体跌倒、火灾、入侵等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防机器人200能够移动至发生异常事件的区域。其可以是通过在所述监控设备100和所述探测设备300内设置有定位模块,如gps定位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等,在向安防机器人200发送数据时,所述监控设备100和所述探测设备300还将定位模块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安防机器人200。也可以是安防机器人200预先记录每个所述监控设备100和每个所述探测设备300的位置信息,发生异常事件时,安防机器人200可根据预先记录的位置信息移动至发生异常事件所对应的监控设备100或探测设备300所对应的区域。

在使用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对小区、室内、学校等场景进行监管的过程中,所述探测设备300实时对其探测区域进行探测,识别出其探测区域内的异常事件,并根据识别出的异常事件通过无线中转器向安防机器人200发送不同的预警信息以进行分类预警。与此同时,所述监控设备100通过其摄像头获取其探测区域内的视频图像,并对获取到的视频图像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图像截取,筛选出清晰的图片后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筛选出的图片发送给安防机器人200,安防机器人200对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识别出是否发生异常事件,当识别出的结果为发生异常事件或者接受到探测设备300发送的预警信息时,移动至发生异常事件所对应的监控设备100或探测设备300所对应的区域。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采用具有移动平台的安防机器人200与周边监控设备100和探测设备300实现数据共享,使得安防机器人200的感知范围与能力都大大提高,并且利用安防机器人200的巡航能力,使整个安防体系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当发生异常事件时立即预警,并迅速赶往事发点,保障人们人身财产安全。同时,由于能够充分利用了周边设备(监控设备100和探测设备300),大大降低了如果要达到同样效果的安防机器人200的集成成本。其次,采用智能物联网安防机器人200系统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坐席对监控录像的监控,减少人力成本。另外,系统的可靠性更强,由于监控设备100的数据会发送至安防机器人200的处理器,而不是靠人工的肉眼进行识别,避免了人工审核的失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中未涉及之处请参见第一实施例中的描述。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还包括有用户终端400,所述用户终端400与所述安防机器人200通信连接,所述安防机器人200还用于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以及当分析结果为异常事件或接收到所述探测设备300发送的预警信息时,向所述用户终端400发送警示信息,以便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对异常事件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400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电脑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机器人系统采用具有移动平台的安防机器人200与周边监控设备100和探测设备300实现数据共享,使得安防机器人200的感知范围与能力都大大提高,并且利用安防机器人200的巡航能力,使整个安防体系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当发生异常事件时立即预警,并迅速赶往事发点,保障人们人身财产安全。同时,由于能够充分利用了周边设备(监控设备100和探测设备300),大大降低了如果要达到同样效果的安防机器人200的集成成本。其次,采用智能物联网安防机器人200系统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坐席对监控录像的监控,减少人力成本。另外,系统的可靠性更强,由于监控设备100的数据会发送至安防机器人200的处理器,而不是靠人工的肉眼进行识别,避免了人工审核的失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最后,当分析结果为异常事件或接收到所述探测设备300发送的预警信息时,能够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警示信息,以便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对异常事件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