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7404发布日期:2018-09-07 23:3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用夹具。



背景技术:

可以理解,轴承在生产的过程中,需用使用到裂纹探伤机、超精机、检测机等来对轴承进行抽样检查,以确保所生产的轴承质量符合要求。

其中,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是轴承中的其中一种,是属于分离型轴承的圆锥滚子轴承,其内、外圈均具有锥形滚道。由上可知,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先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然后再用裂纹探伤机、超精机、检测机等对其进行检查。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夹持定位都是采用人工用夹持器来实现的,其虽然满足了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的要求,但是其对应的人工成本较高,且采用人工定位的方式,其对应夹持定位的稳定性不好,容易发生位移,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用夹具。

具体地:一种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用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一滑槽,并在该滑槽上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两个滑块,分别定义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在背离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滑块在背离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夹持块,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设置,用于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块在背离底座的一侧朝第二夹持块的方向设置有一第一弯钩,所述第二夹持块在背离底座的一侧朝第一夹持块的方向设置有一第二弯钩,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块上的第一弯钩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上的第二弯钩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弯钩相对于第一夹持块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弯钩相对第二夹持块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块在第一弯钩的相对侧开设有第一避让缺角,所述第二夹持块在第二弯钩的相对侧也开置有第二避让缺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块通过沉头螺钉与第一滑块连接固定,且当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滑块内凹在所述第一夹持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夹持块也通过沉头螺钉与第二滑块连接固定,且当所述第二夹持块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二滑块伸出底座的部分内嵌在所述第二夹持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可用贯穿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的长螺杆进行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的滑槽为燕尾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用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夹具在使用时,可用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的相对面来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而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又分别是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在底座上进行定向移动,其移动的稳定性要好,实现了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夹持定位,且对单列圆锥滚子轴夹持定位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底座;11、滑槽;20、第一滑块;30、第二滑块;40、第一夹持块;41、第一弯钩;42、第一避让缺角;50、第二夹持块;51、第二弯钩;52、第二避让缺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用夹具,包括底座10,设于底座10上的第一滑块20和第二滑块30,以及与第一滑块20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块40,与第二滑块30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持块50。

其中,所述底座10为该夹具的支撑结构件,并可通过对该底座10的固定安装,来实现对该夹具整体的装配固定。

具体地,所述底座10上开设有一滑槽11,优选为燕尾槽,且所述第一滑块20与第二滑块30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装配在底座10的滑槽11内,使得该夹具在用第一夹持块40与第二夹持块50在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时,可用第一滑块20及第二滑块30在底座10的滑槽11内进行移动,以实现了第一夹持块40与第二夹持块50用于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的夹持面间距的调节。

由上可知,所述第一夹持块40与第二夹持块50应用在该夹具中,是用于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夹持定位的。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块40在背离底座10的一侧朝第二夹持块50的方向设置有一第一弯钩41,所述第二夹持块50在背离底座10的一侧朝第一夹持块40的方向设置有一第二弯钩51,且所述第一夹持块40上的第一弯钩41与所述第二夹持块50上的第二弯钩51相对设置。使得该夹具在用第一夹持块40与第二夹持块50在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时,可具体用第一夹持块40上的第一弯钩41与第二夹持块50上的第二弯钩51来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勾选,然后再夹紧,进一步便于了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夹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钩41相对于第一夹持块40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弯钩51相对第二夹持块50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夹具在第一夹持块40在第一弯钩41的相对侧开设有第一避让缺角42,在第二夹持块50在第二弯钩51的相对侧也开置有第二避让缺角52,以此起到了避让空间的作用,以便于该夹具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后,用其它工具来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检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40通过沉头螺钉(图未示)与第一滑块20连接固定,且当所述第一夹持块40与第一滑块20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滑块20内凹在所述第一夹持块40内。相应地,所述第二夹持块50也通过沉头螺钉(图未示)与第二滑块30连接固定,且当所述第二夹持块50与第二滑块30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二滑块30伸出底座10的部分也是内嵌在所述第二夹持块50内。以此来提高该夹具的整体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块40与第二夹持块50之间可用贯穿第一滑块20及第二滑块30的长螺杆(图未示)进行连接固定。也就是说,在用该夹具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后,可用长螺杆将第一夹持块40与第二夹持块50进行固定起来,以便其它工具对夹持定位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检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夹持块40与第二夹持块50之间用贯穿长螺杆的螺孔与第一夹持块40与第一滑块20用沉头螺钉固定的螺孔,以及第二夹持块50与第二滑块30用沉头螺钉固定的螺孔可邻近设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用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夹具在使用时,可用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的相对面来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夹持定位,而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又分别是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在底座上进行定向移动,其移动的稳定性要好,实现了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夹持定位,且对单列圆锥滚子轴夹持定位的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