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后备箱的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876发布日期:2018-10-19 22:19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备箱的锁。



背景技术:

汽车后备箱处通常会设置锁,以保护后备箱内物品的安全。不同车型打开锁的方式又各不相同,例如:通过拧转钥匙打开、通过汽车智能钥匙发送红外信号打开等等。

公开号为CN10198835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后备箱防盗锁,包括固定在上箱板后侧的锁,还包括与锁连接且随锁的转动而做前后运动的推动柱,固定在上箱板上的上弹性扣条,固定在下箱板上的下弹性扣条,处于关闭状态时,上弹性扣条和下弹性扣条互相勾挂,当锁开启即推动柱向前推动上弹性扣条时上弹性扣条和下弹性扣条分开至互不接触状态。

上述车后备箱防盗锁开锁时需要相应的钥匙插入,才能打开,十分麻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备箱的锁,打开后备箱门快速便捷,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后备箱的锁,包括用于固定后备箱的自动锁,所述自动锁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公件以及与后备箱门固定连接的母件,所述后备箱门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自动锁开闭的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包括与后备箱门固定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母件包括与后备箱门固定连接的母连接板,所述母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公件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公连接板,所述公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处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卡块一侧设置有供固定条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块远离卡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条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按钮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打开后备箱门时,按下按钮,驱动件接收到电信号后便带动固定条朝远离卡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固定条与卡块分离,进而使得后备箱门与车身之间的锁定解除,接着抬起后备箱门即可。后备箱门的打开只需按下按钮即可,十分简便,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与公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固定连接有与按钮电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步进电机的侧面偏心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条朝向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固定杆和推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推动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下按钮后,步进电机转动180度,使得转盘上的固定杆从朝向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至远离固定块的一侧。由于推动条的长度不变且固定条受到限位孔的限位而仅能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因此推动杆和固定条朝远离卡块的方向移动直至固定条与卡块分离,使得后备箱门打开,结构简单,打开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朝向驱动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与固定条上下两侧紧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条与卡块分离的过程中固定条始终受到限位板的限位,限位效果好,进而避免固定条移动过程中卡住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与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和固定块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增加,避免限位板因受到来自固定条的作用力过大而发生弯折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远离驱动件的一侧设置有与公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固定块之间的间隙能够供卡块卡入,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供固定条穿过的支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条穿过固定孔后从支撑孔处卡入,使得固定条受到支撑块的支撑,避免后备箱被强行抬起时固定条受到来自卡块的作用力过大而发生弯折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连接板和母连接板上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件和母件能够分别从车身和后备箱门上拆下,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检修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中控台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摄像头能够拍下车后的影像并传输至中控台,使得人们能够看到车后盲区视角内的物体,便于倒车的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自动锁的设置,只需按下车后的按钮,便能够打开后备箱门,轻松便捷、效率高;

2.通过螺栓孔的设置,便于人们检修或更换自动锁;

2.通过摄像头的设置,使得人们能够看到车后盲区视角内的物体,便于倒车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启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自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自动锁打开状态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启闭件;11、壳体;12、按钮;13、摄像头;2、自动锁;3、公件;31、公连接板;32、固定块;321、限位孔;33、固定条;34、驱动件;341、支撑台;342、步进电机;343、转盘;344、固定杆;345、推动杆;346、推动条;35、限位板;36、加强筋;37、支撑块;371、支撑孔;4、母件;41、母连接板;42、卡块;421、固定孔;5、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汽车后备箱的锁,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用于固定后备箱的自动锁2,自动锁2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公件3以及与后备箱门固定连接的母件4。后备箱门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自动锁2开闭的启闭件1,启闭件1包括与后备箱门固定连接的壳体11,壳体11上设置有按钮12。按下按下之后,公件3和母件4分离而能够打开后备箱门。壳体11上设置有摄像头13,摄像头13与汽车内部的中控台电连接。摄像头13拍下车后的影像后能够传输至中控台,使得人们能够看到车后盲区视角内的物体,便于倒车的进行,避免倒车过程中撞到人或物体的麻烦。

如图2、图3所示,母件4包括与后备箱门固定连接的母连接板41,母连接板41上固定连接有卡块42,公件3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公连接板31,公连接板3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2。固定块32一侧设置有限位孔321,限位处设置有固定条33,卡块42一侧设置有供固定条33穿过的固定孔421,后备箱门盖上后固定孔421能够与限位孔321连通。固定块32远离卡块4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条33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34,驱动件34与按钮12电连接。需要打开后备箱门时,按下按钮12,驱动件34接收到电信号后便带动固定条33朝远离卡块42的方向移动,直至固定条33与卡块42分离,进而使得后备箱门与车身之间的锁定解除,接着抬起后备箱门即可。后备箱门的打开只需按下按钮12即可,十分简便,效率高。

如图3所示,固定块32远离驱动件34的一侧设置有与公连接板31固定连接的支撑块37,支撑块37与固定块32之间的间隙能够供卡块42卡入。支撑块37设置有供固定条33穿过的支撑孔371。后备箱门盖上后,固定孔421与支撑孔371连通,因此固定条33穿过固定孔421后能够从支撑孔371处卡入,进而使得固定条33受到支撑块37的支撑,避免后备箱被强行抬起时固定条33受到来自卡块42的作用力过大而发生弯折的麻烦,加强公件3和母件4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公连接板31和母连接板41上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5,公件3和母件4能够分别从车身和后备箱门上拆下,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检修或更换。

如图3、图4所示,驱动件34包括与公连接板31固定连接的支撑台341,支撑台341上固定连接有与按钮12电连接的步进电机342,步进电机342的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343。转盘343远离步进电机342的侧面与固定条33朝向步进电机342的侧面平行,转盘343远离步进电机342的侧面偏心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44,固定条33朝向转盘3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45,固定杆344和推动杆345之间转动连接有推动条346。当固定杆344转动至朝向固定块32的一侧时,固定条33伸入支撑孔371。当固定杆344转动至远离固定块32的一侧时,固定条33与固定孔421分离。

按下按钮12后,步进电机342转动180度,使得转盘343上的固定杆344从朝向固定块32的一侧转动至远离固定块32的一侧。由于推动条346的长度不变且固定条33受到限位孔321的限位而仅能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因此推动杆345和固定条33朝远离卡块42的方向移动直至固定条33与卡块42分离,使得后备箱门打开。

后备箱门盖上后,按下按钮12,步进电机342转动180度,使得转盘343上的固定杆344从远离固定块32的一侧转动至朝向固定块32的一侧,进而使得固定条33穿过固定孔421并卡入支撑孔371,完成公件3和母件4的相对固定。

如图3、图4所示,当固定条33与固定孔421分离后,固定条33仅一端卡入限位孔321,受到的限位效果差,受推动条346牵拉的过程中容易卡住。为避免该情况,固定块32朝向驱动件3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35,两个限位板35分别与固定条33上下两侧紧贴。固定条33与卡块42分离的过程中固定条33始终受到限位板35的限位,限位效果好,进而避免固定条33移动过程中卡住的麻烦。限位板35与固定块3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6。限位板35和固定块3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增加,避免限位板35因受到来自固定条33的作用力过大而发生弯折的麻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