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7451发布日期:2018-12-05 20:4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清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品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清废机。



背景技术:

在印制品(特别是模切纸制品)的生产工艺中,模切机依据设计好的印制品形状,在纸板上切出多个印制品单元,而为了加快印制品的模切速度,目前模切机都是采用不完全切断的方式,即是模切后,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粘连在一起。因此,在模切机模切后,还需要将整叠(多张)模切纸板放置到边料清除机构的加工位置上进行边料清除,即是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撕裂,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分离开来。

现有的一种清废机,包括机架、边料清除机构、印制品输送机构、印制品堆垛装置、印制品取放机构、以及用于向边料清除机构送料、收集边料的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边料清除机构、印制品输送机构、印制品堆垛装置、印制品取放机构和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印制品输送机构、印制品堆垛装置依次设置在边料清除机构的后方,印制品取放机构设置在边料清除机构与印制品输送机构之间。工作时,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将一叠模切纸板输送至边料清除机构的加工位置上;边料清除机构对该叠模切纸板进行边料清除,使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分离开来;印制品取放机构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从边料清除机构上取出并放置到印制品输送机构上,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对分离后的边料进行收集;印制品输送机构将其上的各印制品输送至与印制品堆垛装置相对应的位置,由印制品堆垛装置对印制品输送机构上整叠印制品转接并进行堆垛。

上述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包括夹具、夹具平移气缸和两个平移导轨,两个平移导轨均安装机架上并且为前后走向,且两个平移导轨分别处在所述边料清除机构的左右两侧;夹具安装在两平移导轨上并且与平移导轨滑动配合;夹具平移气缸安装在机架上,夹具平移气缸的活塞杆与夹具连接。工作时,夹具夹住整叠(多张)模切纸板,通过夹具平移气缸驱动夹具沿各平移导轨自前至后移动,将一叠模切纸板放置在边料清除机构的模台上。在完成对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后,夹具平移气缸驱动夹具自后至前移动复位,将分离后的边料带出边料清除机构外面,随后夹具释放边料,完成边料的收集。

上述边料清除机构包括机架、模台(即上模板)、压料边框、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下顶片升降机构、多个上顶片和多个下顶片,模台、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和下顶片升降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压料边框设于模台的正上方,压料边框安装在压料边框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均安装在上顶片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均处在模台的正上方并处在压料边框的内侧;下顶片与上顶片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下顶片处在上顶片的正下方,各下顶片均与下顶片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模台上设有多个上下走向的通道,通道与下顶片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通道与对应的下顶片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工作时,在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将一叠模切纸板送至模台上后,压料边框升降机构驱动压料边框下降,将模台上的各模切纸板的边料部位压紧;上顶片升降机构驱动各上顶片一起下降,通过各上顶片将各模切纸板上对应的印制品单元压住;随后,下顶片升降机构驱动各下顶片一起上升,推动各印制品单元组和各上顶片一起上升,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撕裂,使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分离开来。上述边料清除机构虽然能够一次性完成多张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但是只能适应一种结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即实现某一特定形状和大小的印制品单元与边料的分离,而无法适应不同结构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在实际生产中,当需要对其他结构的模切纸板进行边料清除时,一般会根据模切纸板的具体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制作相应形状及大小的下顶片来进行更换,这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清废机,这种自动清废机中的边料清除机构能够适应不同结构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并且操作简便,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清废机,包括机架、边料清除机构、印制品输送机构、印制品堆垛装置、印制品取放机构、以及用于向边料清除机构送料、收集边料的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边料清除机构、印制品输送机构、印制品堆垛装置、印制品取放机构和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印制品输送机构、印制品堆垛装置依次设置在边料清除机构的后方,印制品取放机构设置在边料清除机构与印制品输送机构之间;边料清除机构包括上模板、压料边框、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和多个上顶片,上模板、压料边框升降机构和上顶片升降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压料边框设于上模板的正上方,压料边框安装在压料边框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均安装在上顶片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均处在上模板的正上方并处在压料边框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料清除机构还包括下模板、下模板升降机构和多个顶料杆组,下模板设于所述上模板的正下方,下模板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下模板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上模板上设有按矩阵排列的多个上通孔,下模板上设有多个限位孔,限位孔与上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限位孔处在上通孔的正下方;顶料杆组与所述上顶片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顶料杆组包括多个上下走向的顶料杆,各顶料杆下端安装在下模板上相应的限位孔中。

上述边料清除机构中,每个顶料杆组中顶料杆的数量及安装位置与模切纸板的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相对应。工作时,在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将一叠(多张)模切纸板送至上模板上后,压料边框升降机构驱动压料边框下降,将上模板上的各模切纸板的边料完全压住;上顶片升降机构驱动各上顶片下降,将各模切纸板上对应的印制品单元组压住;随后,下模板升降机构驱动下模板及其上的各顶料杆一起上升(此时各顶料杆从上模板上对应的上通孔穿过),通过各顶料杆顶住各印制品单元并推动各印制品单元组和各上顶片一起上升,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撕裂,使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分离开来。当需要对其他结构的模切纸板进行边料清除时,只要根据模切纸板的具体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在相应位置上布置与印制品单元形状相匹配的顶料杆组,即是在与各印制品单元位置相应的限位孔中安装顶料杆,使每个顶料杆组中顶料杆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与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的位置及形状大小相匹配,这样,只要通过对各顶料杆组的调整就能够适应不同结构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另外制作下顶片,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各顶料杆组的调整相当容易,操作简便。上述边料清除机构通过上模板、压料边框、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下模板、下模板升降机构、多个上顶片和多个顶料杆组之间的配合,能够一次性完成多张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并且适应不同结构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

优选方案中,上述下模板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与所述限位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安装孔处在限位孔的前方并且与限位孔连通,且安装孔和限位孔均为盲孔,安装孔的孔径比限位孔的孔径大,安装孔的深度小于限位孔的深度;所述边料清除机构还包括第一升降支架和第一平移机构,所述下模板通过第一升降支架、第一平移机构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其中,第一升降支架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一平移机构安装在第一升降支架上,下模板安装在第一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各顶料杆时,第一平移机构驱动下模板向后平移,使下模板上的安装孔处在上通孔的正下方;将各顶料杆从上模板上对应的上通孔穿过,并使各顶料杆的下端进入下模板对应的安装孔中(由于安装孔的孔径比限位孔的孔径大,可确保顶料杆的下端能够顺利进入到安装孔中);随后第一平移机构驱动下模板向前平移,直至下模板上的各限位孔处在上模板上对应的上通孔正下方;由于上模板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各顶料杆与下模板发生相对移动顶料杆下端从安装孔朝向限位孔移动直至落在限位孔中。由于安装孔的孔径比限位孔的孔径大,这样可避免安装顶料杆时出现顶料杆下端无法顺利进入限位孔中的情况,使顶料杆的安装更为简便。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下模板升降机构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一升降油缸,第一升降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一升降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与所述升降支架连接;第一平移机构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一平移气缸,各第一平移气缸的缸体均安装在升降支架上并且沿前后方向设置,各第一平移气缸的活塞杆均与所述下模板连接。这样,可通过两个第一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来驱动升降支架、平移机构、下模板和各顶料杆一起上升或者下降一定距离;可通过两个第一平移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来驱动下模板向前或者向后平移一定距离。

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上述下模板升降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导向套和多个第一导向柱,各第一导向套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支架上,第一导向柱与第一导向套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导向柱处在第一导向套中;各第一导向柱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相平行。这样,可通过各第一导向套和各第一导向柱之间的配合,使第一升降支架、第一平移机构、下模板和各顶料杆的升降更加平稳。

优选方案中,上述压料边框升降机构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二升降油缸,各第二升降油缸的缸体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为上下走向,各第二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均与所述压料边框连接。这样,可通过两个第二升降油缸活塞杆的伸缩来驱动压料边框上升或者下降,以实现对上模板上的各模切纸板的边料压紧或者松开。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压料边框升降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导向套和多个第二导向柱,各第二导向套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二导向柱与第二导向套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导向柱处在第二导向套中;各第二导向柱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相平行。这样,可通过各第二导向套和各第二导向柱之间的配合,使压料边框的升降更加平稳。

优选方案中,上述上顶片升降机构包括多个上顶片升降气缸,上顶片升降气缸与所述上顶片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上顶片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上顶片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顶片连接。这样,可通过各上顶片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来驱动对应的上顶片上升或者下降,以实现对上模板上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压紧或者松开。

优选方案中,上述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包括输送台、边料输送带、推料部件以及能够驱动推料部件作平移和升降动作的推料驱动机构,输送台、边料输送带和推料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输送台、边料输送带分别设置在所述边料清除机构的前后两侧;推料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推料杆,各推料杆均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推料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输送台上设有可供各推料杆自前至后通过的输送通道。工作时,将一叠模切纸板放置在输送台的前端上后,推料驱动机构驱动各推料杆上升,使推料杆上端的位置高于该叠模切纸板,随后推料驱动机构驱动各推料杆沿对应的输送通道自前至后移动,推动该叠模切纸板在输送台上自前至后移动;当该叠模切纸板到达边料清除机构的加工位置时,推料杆停止动作,由边料清除机对该叠模切纸板进行边料清除以及对印制品单元的退出工序(在此过程中可将下一叠模切纸板放置在输送台的前端上)。完成对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后(此时模切纸板分离出来的边料停留在边料清除机构的加工位置上),推料驱动机构驱动各推料杆下降,使推料杆上端的位置低于输送台的上表面;随后推料驱动机构驱动各推料杆自后至前移动复位,再驱动各推料杆上升,再通过各推料杆推送下一叠模切纸板自前至后移动,与边料清除机构加工位置上的边料发生接触后并将边料推送至边料输送带上,由边料输送带完成对边料的收集。上述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通过输送台、边料输送带、推料部件和推料驱动机构之间的配合,能够自动将模切纸板输送至边料清除机构的加工位置上以及对分离出来的边料进行收集,并且确保输送的连续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推料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推料杆,所述输送台上设有两个可供推料杆自前至后通过的输送通道。

优选方案中,上述推料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平移支架、第二平移机构、第二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平移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第二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平移支架连接,第二升降机构设于第二平移支架上,第二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升降支架连接,所述推料部件安装在第二升降支架上。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平移机构包括螺杆驱动装置、螺杆、平移螺母、两个平移导轨和两个平移滑块,螺杆驱动装置和两个平移导轨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螺杆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为前后走向,螺杆与螺杆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两个平移导轨均为前后走向并且左右并排,平移螺母和两平移滑块均设于所述第二平移支架上,平移螺母与螺杆相啮合,两个平移滑块与两个平移导轨一一对应,平移滑块与平移导轨滑动配合。工作时,螺杆驱动装置驱动螺杆转动,带动平移螺母、第二平移支架和各平移滑块向前或者向后平移。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上述螺杆驱动装置包括平移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环状链条,平移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主动链轮安装在平移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从动链轮安装在所述螺杆上,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共同将环状链条张紧。

上述第二平移机构也可包括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齿条齿轮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或链传动机构来驱动第二平移支架向前或者向后平移。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升降气缸和两个压缩弹簧,两个第二升降气缸左右并排安装在所述第二平移支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支架上设有两个上下走向的第二导向孔,两个第二导向孔与两个第二升降气缸一一对应,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处在第二导向孔中;每个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均安装有一上螺母和一下螺母,上螺母、下螺母分别处在第二导向孔的上方、下方;两个压缩弹簧与两个第二升降气缸一一对应,压缩弹簧套接在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压缩弹簧的上端与第二升降支架接触,压缩弹簧的下端与下螺母接触。这样,可通过两个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来驱动第二升降支架上升或者下降一定距离。当边料清除机构在对模切纸板中最后一行印制品进行边料清除时,各推料杆到达最靠近上模板的位置并恰好处在压料边框的下行路径上;在压料边框升降机构驱动压料边框下降的过程中,压料边框与各推料杆接触后并推动各推料杆和第二升降支架一起下降,直至压料边框将各模切纸板的边料完全压住。其中,两个压缩弹簧可共同对第二升降支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这样可使第二升降支架的升降更加平稳,并确保各推料杆能够与压料边框保持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对上模板上的各模切纸板进行准确定位。

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升降机构还包括两个升降滑轨和两个升降滑块,两升降滑轨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支架上并且左右并排,各升降滑轨均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相平行;两升降滑块与两升降滑轨一一对应,升降滑块安装在升降滑轨上并且与升降滑轨滑动配合,各升降滑块均与所述第二平移支架连接。这样,通过各升降滑轨和各升降滑块之间的配合,可使第二升降支架的升降更加平稳。

另一种优选方案中,上述推料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平移支架、第二平移机构、第二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第二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升降支架连接,第二平移机构设于第二升降支架上,第二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平移支架连接,所述推料部件与第二平移支架连接。

优选方案中,上述边料输送带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辊、从动辊和环形皮带,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主动辊和从动辊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主动辊与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共同将环形皮带张紧,环形皮带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前行段以及自后至前移动的回行段,环形皮带的回行段处在其前行段的下方。

优选方案中,上述输送台上设有前限位板和侧限位板,前限位板处在输送台的前端上,侧限位板处在侧限位板的左侧或右侧。当将一叠模切纸板放置在输送台的前端上时,可使各模切纸板的前边沿顶住前限位板,各模切纸板的侧边沿顶住侧限位板,这样可实现对输送台上的模切纸板进行精准定位,以确保将模切纸板准确地输送至边料清除机构的上模板上。通常,上述前限位板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侧限位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例如采用螺栓与螺母之间的配合来调节,以适应对不同尺寸模切纸板的输送。

优选方案中,上述印制品输送机构的输送面由多条等间距设置的输送辊构成。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印制品取放机构包括第一夹具、第一夹具升降机构和第一夹具平移机构,第一夹具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一夹具升降机构安装在第一夹具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第一夹具的第一下夹爪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持杆,第一夹持杆的直径小于相邻两条所述输送辊之间的缝隙。

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夹爪架、多个第一下夹爪升降气缸、多个第一上夹爪和多个第一下夹爪,第一夹爪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夹具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第一上夹爪均安装在第一夹爪架上;第一下夹爪与第一上夹爪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下夹爪处在第一上夹爪的正下方;第一下夹爪升降气缸与第一下夹爪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第一下夹爪升降气缸的缸体均安装在第一夹爪架上,第一下夹爪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下夹爪连接。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印制品堆垛装置包括第二夹具、第二夹具升降机构和第二夹具平移机构,第二夹具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处于所述印制品输送机构的一侧,第二夹具升降机构安装在第二夹具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夹具安装在第二夹具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第二夹具的第二下夹爪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二夹持杆,第二夹持杆的直径小于相邻两条所述输送辊之间的缝隙。

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夹具包括夹具支架、第二夹爪架、夹爪伸出机构、第二上夹爪升降气缸、第二上夹爪和第二下夹爪;夹爪伸出机构安装在夹具支架上;第二夹爪架安装在夹爪伸出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上夹爪升降气缸安装在第二夹爪架的上部,第二上夹爪安装在第二上夹爪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二下夹爪的各条第二夹持杆的一端均与第二夹爪架的下部连接。夹爪伸出机构驱动第二夹爪架向前移动,使第二夹爪架上的第二上夹爪、第二下夹爪均向前伸出,第二上夹爪伸出到整叠印制品的上方,第二下夹爪的各条第二夹持杆自输送辊之间的缝隙伸入到整叠印制品的下方,然后第二上夹爪升降气缸动作,使第二上夹爪下降,从而第二上夹爪及第二下夹爪的各条第二夹持杆自上下方向夹持排列好的所有整叠印制品。

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上述夹具支架的下部开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第二下夹爪的各条第二夹持杆处于相应的导向孔中。

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夹具还包括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二夹爪架的底部,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二夹具升降机构电连接。通过在第二夹爪架上设置接近开关,以检测第二夹具下降的位置,反馈信号给第二夹具升降机构,从而控制第二夹具下降到一定的位置,在堆垛过程中,避免第二夹具擦伤整叠印制品的表面。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印制品输送机构包括多条输送辊、多个张紧轮、皮带、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第二驱动电机、前阻挡机构和后阻挡机构;各条输送辊沿水平方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各条输送辊的两端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的第一壁板、第二壁板上;各个张紧轮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的第一壁板上,各个张紧轮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条输送辊之间,并且各个张紧轮均突出到相邻两条输送辊的缝隙中,各个张紧轮与相邻两条输送辊之间均有间隙;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在机架上,主动皮带轮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皮带套接在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的外面,皮带的前行段夹置在各条输送辊与张紧轮之间;前阻挡机构、后阻挡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并处于输送辊的下方,前阻挡机构、后阻挡机构均能够向上伸出到输送辊上方。上述后阻挡机构用于在输送辊的后部对输送过来的整叠印制品进行阻挡,从而进行有序排列。

上述后阻挡机构用于在输送辊的后部对输送过来的整叠印制品进行阻挡,从而进行有序排列。

上述前阻挡机构用于在输送辊前部对整叠印制品进行暂时阻挡,当后部的整叠印制品排列到预设数量时,前阻挡机构暂时阻挡住整叠印制品的继续输送,以便在后方印制品堆垛装置将排列后的整叠印制品取出。

上述输送辊由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第二驱动电机配合张紧轮进行驱动,相比于各条输送辊采用独立齿轮进行驱动,其传动结构更加简单,同时大幅度降低噪音,营造绿色的工作环境。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前阻挡机构包括前阻挡气缸和前挡板,前阻挡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前挡板安装在前阻挡气缸的活塞杆上。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后阻挡机构包括阻挡平移机构、阻挡平移座、后阻挡气缸和后挡板,阻挡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阻挡平移座安装在阻挡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后阻挡气缸安装在阻挡平移座上,后挡板安装在后阻挡气缸的活塞杆上。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机架的第一壁板、第二壁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槽口,各个槽口开设在相邻两条所述输送辊之间。通过在机架的第一壁板上开设槽口,更方便第一夹具的第一下夹爪从机架的侧面伸入到输送辊的下方。通过在机架的第二壁板上开设槽口,更方便第二夹具的第二下夹爪从机架的侧面伸入到输送辊的下方。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上述槽口的底部为弧形。

上述第一夹具升降机构、第一夹具平移机构、第二夹具升降机构、第二夹具平移机构、阻挡平移机构、夹爪伸出机构一般均采用电机、导向杆、丝杆、螺母相配合的结构,丝杆与导向杆平行设置,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螺母套接在丝杆上并与丝杆相啮合,丝杆驱动螺母作直线运动,螺母作为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母的直线运动来带动其他部件的直线运动,属于常规技术,在这里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废机中的边料清除机构通过上模板、压料边框、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下模板、下模板升降机构、多个上顶片和多个顶料杆组之间的配合,能够一次性完成多张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并且可适应不同结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而且可通过对各组顶料杆的调整就能够适应不同结构的纸板的边料清除,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另外制作下顶片,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各组顶料杆的调整相当容易,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自动清废机中边料清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边料清除机构中的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1所示自动清废机中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中推料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自动清废机中印制品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沿A-A的剖面图。

图8是图6沿B-B的剖面图。

图9是图6的俯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自动清废机中印制品取放机构与印制品输送机构的配合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所示自动清废机的印制品堆垛装置中第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自动清废机包括机架1、边料清除机构2、印制品输送机构3、印制品堆垛装置4、印制品取放机构5、以及用于向边料清除机构2送料、收集边料的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6,边料清除机构2、印制品输送机构3、印制品堆垛装置4、印制品取放机构5和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6均安装在机架1上,印制品输送机构3、印制品堆垛装置4依次设置在边料清除机构2的后方,印制品取放机构5设置在边料清除机构2与印制品输送机构3之间。

参考图2、图3,边料清除机构2包括上模板22、压料边框23、压料边框升降机构24、上顶片升降机构25和多个上顶片26,上模板22、压料边框升降机构24和上顶片升降机构25均安装在机架1上,压料边框23设于上模板22的正上方,压料边框23安装在压料边框升降机构24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26均安装在上顶片升降机构25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26均处在上模板22的正上方并处在压料边框23的内侧;边料清除机构2还包括下模板27、下模板升降机构28、多个顶料杆组29、第一升降支架210和第一平移机构211,下模板27设于上模板22的正下方,下模板升降机构28安装在机架1上,下模板27通过第一升降支架210、第一平移机构211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28的动力输出端上,其中,第一升降支架210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28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一平移机构211安装在第一升降支架210上,下模板27安装在第一平移机构211的动力输出端上;上模板22上设有按矩阵排列的多个上通孔221,下模板27上设有多个限位孔271和多个安装孔272,限位孔271与上通孔22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限位孔271处在上通孔221的正下方;安装孔272与限位孔27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安装孔272处在限位孔271的前方并且与限位孔271连通,且安装孔272和限位孔271均为盲孔,安装孔272的孔径比限位孔271的孔径大,安装孔272的深度小于限位孔271的深度;顶料杆组29与上顶片26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顶料杆组29包括多个上下走向的顶料杆291,各顶料杆291下端安装在下模板27上相应的限位孔271中。每个顶料杆组29中顶料杆291的数量及安装位置与模切纸板的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板升降机构28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一升降油缸281,各第一升降油缸281的缸体均安装在机架1上,各第一升降油缸281的活塞杆均朝上并与升降支架210连接;第一平移机构211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一平移气缸2111,各第一平移气缸2111的缸体均安装在第一升降支架210上并且沿前后方向设置,各第一平移气缸2111的活塞杆均与下模板2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料边框升降机构24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二升降油缸241,各第二升降油缸241的缸体均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为上下走向,各第二升降油缸241的活塞杆均与压料边框2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顶片升降机构25包括多个上顶片升降气缸251,上顶片升降气缸251与上顶片26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上顶片升降气缸251的缸体安装在机架1上,上顶片升降气缸251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顶片26连接。

参考图1、图4,送料及边料收集装置6包括输送台62、边料输送带63、推料部件64以及能够驱动推料部件64作平移和升降动作的推料驱动机构65,输送台62、边料输送带63和推料驱动机构65均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输送台62、边料输送带63分别设置在边料清除机构2的前后两侧;推料部件64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推料杆641,各推料杆641均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推料驱动机构65的动力输出端上,输送台62上设有两个可供推料杆641自前至后通过的输送通道621。

在本实施例中,边料输送带63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画出)、主动辊631、从动辊632和环形皮带633,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1上,主动辊631和从动辊632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主动辊631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主动辊631和从动辊632共同将环形皮带633张紧,环形皮带633具有自前至后移动的前行段6331以及自后至前移动的回行段6332,环形皮带633的回行段6332处在其前行段6331的下方;环形皮带633的前行段6331前端与输送台62的后端相接续。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台62上设有前限位板622和侧限位板623,前限位板622处在输送台62的前端上,侧限位板623处在前限位板622的右侧。

参考图5,推料驱动机构65包括第二平移支架651、第二平移机构652、第二升降支架653和第二升降机构654,第二平移机构652设于机架1上,第二平移机构652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平移支架651连接,第二升降机构654设于第二平移支架651上,第二升降机构654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升降支架653连接,各推料杆641均安装在第二升降支架653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平移机构652包括螺杆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螺杆6521、平移螺母6522、两个平移导轨6523和两个平移滑块6524,螺杆驱动装置和两个平移导轨6523均安装在机架1上,螺杆6521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为前后走向,螺杆6521与螺杆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中,螺杆驱动装置包括平移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环状链条,平移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主动链轮安装在平移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从动链轮安装在螺杆上,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共同将环状链条张紧。两个平移导轨6523均为前后走向并且左右并排,平移螺母6522和两平移滑块6524均设于平移支架651上,平移螺母6522与螺杆6521相啮合,两个平移滑块6524与两个平移导轨6523一一对应,平移滑块6524与平移导轨6523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升降机构654包括两个第二升降气缸6541、两个升降滑轨6542、两个升降滑块6543和两个压缩弹簧6544,两个第二升降气缸6541安装在平移支架651上并且左右并排,两升降滑轨6542均安装在第二升降支架653上并且左右并排,各升降滑轨6542均与第二升降气缸6541相平行;两升降滑块6543与两升降滑轨6542一一对应,升降滑块6543安装在升降滑轨6542上并且与升降滑轨6542滑动配合,各升降滑块6543均与平移支架651连接;第二升降支架653上设有两个第二导向孔6531,两个第二导向孔6531与两个第二升降气缸6541一一对应,第二升降气缸6541的活塞杆处在第二导向孔6531中;每个第二升降气缸6541的活塞杆上均安装有一上螺母6545和一下螺母6546,上螺母6545和下螺母6546分别处在第二导向孔6531的上方、下方,两个压缩弹簧6544与两个第二升降气缸6541一一对应,压缩弹簧6544套接在第二升降气缸6541的活塞杆上,压缩弹簧6544的上端与第二升降支架653接触,压缩弹簧6544的下端与下螺母6546接触。

参考图6、图7、图8、图9,印制品输送机构3包括多条输送辊302、多个张紧轮303、皮带304、主动皮带轮305、从动皮带轮306、第二驱动电机307、前阻挡机构308和后阻挡机构309;各条输送辊302沿水平方向等间距设置在机架1上,各条输送辊302的两端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的第一壁板101、第二壁板102上;机架1的第二壁板102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槽口103,各个槽口103开设在相邻两条输送辊302之间,槽口103的底部为弧形;各个张紧轮303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的第一壁板101上,各个张紧轮303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条输送辊302之间,并且各个张紧轮303均突出到相邻两条输送辊302的缝隙中,各个张紧轮与相邻两条输送辊302之间均有间隙;主动皮带轮305、从动皮带轮306、第二驱动电机307均安装在机架1上,主动皮带轮305与第二驱动电机30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皮带304套接在主动皮带轮305、从动皮带轮306的外面,皮带304的前行段30401夹置在各条输送辊302与张紧轮303之间;前阻挡机构308、后阻挡机构309均安装在机架1上并处于输送辊302的下方,前阻挡机构308、后阻挡机构309均能够向上伸出到输送辊302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前阻挡机构308包括前阻挡气缸30801和前挡板30802,前阻挡气缸30801安装在机架1上,前挡板30802安装在前阻挡气缸30801的活塞杆上。后阻挡机构309包括阻挡平移机构30901、阻挡平移座30902、后阻挡气缸30903和后挡板30904,阻挡平移机构30901安装在机架1上,阻挡平移座30902安装在阻挡平移机构30901的动力输出端上,后阻挡气缸30903安装在阻挡平移座30902上,后挡板30904安装在后阻挡气缸30903的活塞杆上。

参考图10、图11,印制品取放机构5包括第一夹具51、第一夹具升降机构52和第一夹具平移机构53,第一夹具平移机构53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夹具升降机构52安装在第一夹具平移机构53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一夹具51的第一下夹爪514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持杆5141,第一夹持杆5141的直径小于相邻两条输送辊302之间的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51包括第一夹爪架511、多个第一下夹爪升降气缸512、多个第一上夹爪513和多个第一下夹爪514,第一夹爪架511安装在第一夹具升降机构52的动力输出端上,各第一上夹爪513均安装在第一夹爪架511上;第一下夹爪514与第一上夹爪51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下夹爪514处在第一上夹爪513的正下方;第一下夹爪升降气缸512与第一下夹爪51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第一下夹爪升降气缸512的缸体均安装在第一夹爪架511上,第一下夹爪升降气缸512的活塞杆与第一下夹爪514连接。

参考图1、图12,印制品堆垛装置4包括第二夹具43、第二夹具升降机构44和第二夹具平移机构45,第二夹具平移机构45安装在机架1上并处于印制品输送机构3的一侧,第二夹具升降机构44安装在第二夹具平移机构45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夹具43安装在第二夹具升降机构44的动力输出端上;印制品输送机构3的输送面由多条等间距设置的输送辊302构成;第二夹具43的第二下夹爪4306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二夹持杆43061,第二夹持杆43061的直径小于相邻两条输送辊302之间的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具43包括夹具支架4301、第二夹爪架4302、夹爪伸出机构4303、第二上夹爪升降气缸4304、第二上夹爪4305、第二下夹爪4306和接近开关4307;夹爪伸出机构4303安装在夹具支架4301上;第二夹爪架4302安装在夹爪伸出机构4303的动力输出端上;第二上夹爪升降气缸4304安装在第二夹爪架4302的上部,第二上夹爪4305安装在第二上夹爪升降气缸4304的活塞杆上;第二下夹爪4306的各条第二夹持杆43061的一端均与第二夹爪架4302的下部连接;夹具支架4301的下部开设有多个导向孔4308,第二下夹爪4306的各条第二夹持杆43061处于相应的导向孔4308中;第二接近开关4307安装在第二夹爪架4302的底部,第二接近开关4307与第二夹具升降机构44电连接。第二上夹爪4305一般采用条形夹板。

从图1、图10、图11、图12均可以看出,第一夹具升降机构52、第一夹具平移机构53、第二夹具升降机构44、第二夹具平移机构45、阻挡平移机构20901、夹爪伸出机构4303一般均采用电机、导向杆、丝杆、螺母相配合的结构,丝杆与导向杆平行设置,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螺母套接在丝杆上并与丝杆相啮合,丝杆驱动螺母作直线运动,螺母作为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母的直线运动来带动其他部件的直线运动,属于常规技术,在这里不再详述。

下面简述一下本自动清废机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将一叠模切纸板放置在输送台62的前端上后,两个第二升降气缸6541驱动第二升降支架653和两推料杆641一起上升,使推料杆641上端的位置高于该叠模切纸板,随后螺杆驱动装置驱动螺杆6521转动,带动平移螺母6522、平移支架651、升降机构654、第二升降支架653和各推料杆641一起自前至后移动,通过各推料杆641推动该叠模切纸板在输送台62上自前至后移动。当该叠模切纸板到达边料清除机构2的上模板22上时,推料杆641停止动作,两个第二升降油缸241驱动压料边框23下降,将上模板22上各模切纸板的边料完全压住;各上顶片升降气缸251驱动对应的上顶片26一起下降,将各模切纸板上对应的印制品单元组压住;随后,两个第一升降油缸281驱动第一升降支架210、第一平移机构211、下模板27和各顶料杆291一起上升(此时各顶料杆291从上模板22上对应的上通孔221穿过),通过各顶料杆291顶住各印制品单元并推动各印制品单元组和各上顶片26一起上升,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撕裂,使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分离开来(此时各叠印制品单元处在对应的顶料杆组29上,分离出来的边料则停留在上模板22上);随后第一夹具升降机构52驱动第一夹具51下降至与各叠印制品单元相对应的位置,各第一下夹爪升降气缸512驱动对应的第一下夹爪514上升,将各叠印制品单元夹住;随后第一夹具平移机构53驱动第一夹具升降机构52和第一夹具51平移,将各叠印制品单元送至印制品输送机构3上。按照整叠印制品的排列要求,通过阻挡平移机构30901调整后挡板30904的位置,然后,后阻挡气缸30903动作驱动后挡板30904从相邻两条输送辊302之间伸出到输送辊302上面,从输送辊302输送过来的整叠印制品在后挡板30904的阻挡下进行排列,当排列到预设数量时,前阻挡气缸30801驱动前挡板30802从相邻两条输送辊302之间伸出到输送辊302上面,对整叠印制品进行暂时阻挡,然后,第二夹具升降机构44、第二夹具平移机构45相继动作,驱动第二夹具43到达各条输送辊302的一侧,夹爪伸出机构4303动作,驱动第二夹爪架4302向前移动,使第二夹爪架4302上的第二上夹爪4305、第二下夹爪4306均向前伸出,第二上夹爪4305伸出到整叠印制品的上方,第二下夹爪4306的各条第二夹持杆43061自输送辊302之间的缝隙伸入到整叠印制品的下方,然后第二上夹爪升降气缸4304动作,使第二上夹爪4305下降,从而第二上夹爪4305及第二下夹爪4306的各条第二夹持杆43061自上下方向夹持排列好的所有整叠印制品,然后,第二夹具升降机构44、第二夹具平移机构45相继动作,驱动第二夹具43到达到托板4600的合适位置,将排列后的整叠印制品放置到托板4600上,如此重复,直至完成整叠印制品的堆垛。

在完成对上一叠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后,两个第二升降气缸6541驱动第二升降支架653和两推料杆641一起下降,使推料杆641上端的位置低于输送台62的上表面,随后螺杆驱动装置驱动螺杆6521反转,带动平移螺母6522、第二平移支架651、第二升降机构654、第二升降支架653和各推料杆641一起自后至前移动复位,随后两个第二升降气缸6541驱动第二升降支架653和各推料杆641一起上升,随后螺杆驱动装置驱动螺杆6521转动,带动平移螺母6522、第二平移支架651、第二升降机构654、第二升降支架653和各推料杆641一起自前至后移动,通过各推料杆641推送下一叠模切纸板自前至后移动,与边料清除机构2上的边料发生接触后并将边料从上模板22推送至边料输送带63上,由边料输送带63完成对边料的收集。

当需要对其他结构的模切纸板进行边料清除时,只要根据模切纸板的具体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在相应位置上布置与印制品单元形状相匹配的顶料杆组29,即是在与各印制品单元位置相应的限位孔271中安装顶料杆291,使每个顶料杆组29中顶料杆291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与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的位置及形状大小相匹配。安装各顶料杆291时,两个第一平移机构2111驱动下模板27向后平移,使下模板27上的安装孔272处在上通孔221的正下方;将各顶料杆291从上模板22上对应的上通孔221穿过,并使各顶料杆291的下端进入下模板27对应的安装孔272中(由于安装孔272的孔径比限位孔271的孔径大,可确保顶料杆291的下端能够顺利进入到安装孔272中);随后两个第一平移机构2111驱动下模板27向前平移,直至下模板27上的各限位孔271处在上模板22上对应的上通孔221正下方;由于上模板22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各顶料杆291与下模板27发生相对移动,顶料杆291下端从安装孔272朝向限位孔271移动直至落在限位孔271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