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钉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2199发布日期:2018-11-20 20:54阅读:1116来源:国知局
螺钉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零件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钉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自攻螺钉作为螺钉中的一种,能够凭借自身直接在被固定的板材上钻孔,并与被固定的板材锁定在一起,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因此被广泛使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螺钉在被固定板材上穿孔时,容易出现歪斜,影响固定效果,还会降低美观度。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固定螺钉的方式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钉定位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固定螺钉的方式存在的螺钉易歪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包括限位件和挡板。

其中,所述限位件的底面为平面,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件的底面和顶面的V形槽,所述V形槽的两个槽壁上均开设有滑道。

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道滑动配合,且所述挡板能朝所述V形槽的开口或槽底滑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滑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弹簧,所述弹簧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挡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上连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把手设置在所述挡板的顶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滑道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限位件的底面平行。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V形槽的两个槽壁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与所述V形槽的中心对称面垂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为板状结构件,且所述限位件的顶面与底面平行,所述挡板的顶面与所述限位件的顶面共面。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分析其结构可知:上述螺钉定位装置主要由限位件和挡板组成;限位件的底面为平面,以能与需要被固定的板材贴合,以使得被固定的板材能够对限位件进行良好限位,防止限位件偏离。在限位件上开设贯穿限位件的底面和顶面的V形处槽,以使得螺钉能够由限位件的顶面穿过V形槽到需要被固定的板材上;在V形槽的两个槽壁上均开设滑道,以使得挡板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两个滑道滑动配合,并使得挡板能朝V形槽的开口或槽底滑动。使用时,可将挡板沿滑道向V形槽的开口方向移动,使得挡板与V形槽的槽底之间的空隙足够大,以能够将螺钉插入该空隙中,调整螺钉紧贴V形槽的槽底,并将螺钉与被固定的板材垂直设置;然后,将挡板沿滑道向V形槽的槽底方向移动,使得挡板与V形槽的槽底之间的空隙变小,以使得处于V形槽内的螺钉能够被卡在V形槽的槽底与挡板之间;此时,螺钉就受到了V形槽和挡板对其产生的位置限定,从而,螺钉在被打入需要被固定的板材内的过程中,就不易发生歪斜,从而,提高了固定效果以及美观度。

因此,在往板材上打入螺钉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来对螺钉进行限位,螺钉不易发生歪斜,提高了固定效果及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限位件;11-V形槽;12-滑道;13-第二把手;2-挡板;21-第一把手;22-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螺钉定位装置,包括限位件1和挡板2。

其中,所述限位件1的底面为平面,所述限位件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件1的底面和顶面的V形槽11,所述V形槽11的两个槽壁上均开设有滑道12。

所述挡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道12滑动配合,且所述挡板2能朝所述V形槽11的开口或槽底滑动。

分析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可知:限位件1的底面为平面,以能与需要被固定的板材贴合,以使得被固定的板材能够对限位件1进行良好限位,防止限位件1偏离。在限位件1上开设贯穿限位件1的底面和顶面的V形处槽,以使得螺钉能够由限位件1的顶面穿过V形槽11到需要被固定的板材上;在V形槽11的两个槽壁上均开设滑道12,以使得挡板2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两个滑道12滑动配合,并使得挡板2能朝V形槽11的开口或槽底滑动。使用时,可将挡板2沿滑道12向V形槽11的开口方向移动,使得挡板2与V形槽11的槽底之间的空隙足够大,以能够将螺钉插入该空隙中,调整螺钉紧贴V形槽11的槽底,并将螺钉与被固定的板材垂直设置;然后,将挡板2沿滑道12向V形槽11的槽底方向移动,使得挡板2与V形槽11的槽底之间的空隙变小,以使得处于V形槽11内的螺钉能够被卡在V形槽11的槽底与挡板2之间;此时,螺钉就受到了V形槽11和挡板2对其产生的位置限定,从而,螺钉在被打入需要被固定的板材内的过程中,就不易发生歪斜,从而,提高了固定效果以及美观度。

因此,在往板材上打入螺钉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来对螺钉进行限位,螺钉不易发生歪斜,提高了固定效果及美观度。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螺钉定位装置,同时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螺钉定位装置的技术结构关系;例如: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螺钉定位装置,包括限位件1和挡板2;其中,所述限位件1的底面为平面,所述限位件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件1的底面和顶面的V形槽11,所述V形槽11的两个槽壁上均开设有滑道12;所述挡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道12滑动配合,且所述挡板2能朝所述V形槽11的开口或槽底滑动。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其与实施例一中的螺钉定位装置的主要结构相同;但是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还涉及了具体的结构设计,其对具体结构有了更多的具体结构特点。

有关本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以及技术效果如下:

具体结构中,在两个滑道12内均分别设置一个弹簧,将弹簧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滑道12的延伸方向相同,并将两个弹簧的一端均与限位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挡板2的两端固定连接;当螺钉放置在挡板2与V形槽11的槽底之间时,弹簧会给挡板2一个拉力,使得挡板2对螺钉产生一个挤压力,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螺钉发生歪斜的几率。

进一步的,参见图2,为了便于操作挡板2,在挡板2上连接了第一把手21,以在需要移动挡板2时,直接手握把手操作即可,非常方便。

优选的,可将第一把手21设置在挡板2的顶部,以便于抓握操作。

优选的,可将两个滑道12的延伸方向均与限位件1的底面平行设置,以使得挡板2的移动方向与限位件1的底面即被固定的板材的表面平行,从而,使得挡板2在螺钉打入板材时,不易发生移动,提高了对螺钉的限位效果。

进一步的,可将V形槽11的两个槽壁设置为相等的长度,以提高美观度,还便于操作。

特别的,将挡板2与V形槽11的中心对称面垂直设置,以加强挡板2对螺钉的固定效果。

具体结构中,参见图4,可在挡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凸出部22,并将凸出部22与滑道12滑动配合,以使得滑道12和挡板2在设计时能更加随意,减小因配合需要对滑道12和挡板2的结构限制。

进一步的,将限位件1设置为板状结构件,并将限位件1的顶面与底面平行设置;在此基础上,将挡板2的顶面与限位件1的顶面设置为共面,以增加美观度。

优选的,可在限位件1的顶部连接第二把手13,以便于拿取及使用,必要时,可紧握把手将限位件1贴合在需要固定的板材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螺钉定位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固定螺钉的方式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钉定位装置,能对螺钉进行限位,使得螺钉在打入板材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歪斜,提高了固定效果及美观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