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3528发布日期:2019-01-04 23:3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天然气LNG卸料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卸料臂是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接卸LNG船的重要设备之一。一般情况下LNG接收站配置3台卸料臂与1台气相返回臂,卸料臂处于码头平台前部,在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受风浪影响较大,钢丝绳产生松弛,导致存放状态下卸料臂内臂和外臂之间夹角和配重块、内臂之间的夹角不一致。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卸料臂操作精度,且影响液压缸密封性,导致液压缸的使用寿命降低;若长期如此更会造成卸料臂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接收站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

一种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内臂、外臂、第一转轮、钢丝绳、液压缸、配重块、立柱、支撑工件和手拉葫芦;

所述内臂竖直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转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臂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所述外臂连接于所述内臂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所述外臂倾斜于所述内臂设置,所述支撑工件一端与所述外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臂连接;

所述钢丝绳绕所述第一转轮设置,且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所述配重块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臂上,所述手拉葫芦一端与所述内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臂远离所述第一转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臂上,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二转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为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工件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和夹具,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外臂抵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夹具连接,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夹具夹设于所述内臂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工件支撑外臂和内臂,从而将外臂和内臂之间的夹角固定,通过手拉葫芦将配重块牵引固定,从而使得内臂和外臂之间夹角以及将配重块内臂之间的夹角得到固定,从而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能够得到存放状态下更为稳定,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精度得到保障,并且使得液压缸得到保护,延长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并且有效保护地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支撑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支撑工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10,包括:内臂220、外臂210、第一转轮230、钢丝绳250、液压缸260、配重块270、立柱280、支撑工件100和手拉葫芦290;所述内臂220竖直设置于所述立柱280上,所述第一转轮230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臂220远离所述立柱280的一端,所述外臂210连接于所述内臂220远离所述立柱280的一端,所述外臂210倾斜于所述内臂220设置,所述支撑工件100一端与所述外臂2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臂220连接。即所述外臂210与所述内臂220之间形成夹角,支撑工件100支撑于所述外臂210与所述内臂220之间。

所述钢丝绳250绕所述第一转轮230设置,且所述钢丝绳250一端与所述液压缸260连接,所述钢丝绳250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270连接,即钢丝绳25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转动230转动方向的两侧,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260以及配重块270连接,使得第一转动和钢丝绳形成类似定滑轮的结构。

所述配重块270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臂220上,所述手拉葫芦290一端与所述内臂2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270连接。

例如,手拉葫芦290一端通过牵引索与所述内臂2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270连接,例如,手拉葫芦290钩锁所述配重块270。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外臂210与所述内臂220转动连接,通过支撑工件100支撑外臂210和内臂220,从而将外臂210和内臂220之间的夹角固定,通过手拉葫芦290将配重块270牵引固定,从而使得内臂220和外臂210之间夹角以及将配重块270内臂220之间的夹角得到固定,从而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10能够得到存放状态下更为稳定,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10的精度得到保障,并且使得液压缸260得到保护,延长了液压缸260的使用寿命,并且有效保护地基。

液压缸260驱动钢丝绳250绕内臂220上的第一转轮230传动,从而带动配重块270在内壁上转动,而当配重块270的角度确定后,通过手拉葫芦290牵引配重块270,使得配重块270得到支撑,而无需液压缸260的持续施力,有效保护了液压缸260,避免影响液压缸260密封性,从而提高了液压缸260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液压缸260对钢丝绳250的驱动,例如,所述液压缸260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活动设置于缸体上,缸体与内臂220连接,所述液压缸260的活塞杆与钢丝绳250连接,这样,该液压缸260的缸体得到固定,进而使得活塞杆能够驱动钢丝绳250绕第一转轮230进行传动。例如,所述液压缸260为油缸。

为了实现配重块270在内臂220上的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臂220远离所述第一转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转轮240,所述第二转轮240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臂220上,所述配重块270与所述第二转轮240连接。通过第二转动240的转动带动配重块270转动,从而实现了配重块27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钢丝绳250绕第二转轮240,即钢丝绳250同时绕第一转轮230和第二转轮240设置。

为了使得配重块270能够具有更大的驱动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27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转轮240的半径。由于配重块270的长度较大,因此,配重块270受力后能够产生较大的力矩,进而具有更大的驱动力。

为了使得钢丝绳的长度可以调节,从而使得钢丝绳的松紧度得到调节,避免钢丝绳长期绷紧而疲劳,例如,如图1所示,钢丝绳250上设置有花篮螺丝251,这样,通过调节花篮螺丝251,使得钢丝绳250的长度能够调节,进而使得钢丝绳的松紧度得到调节,避免钢丝绳长期绷紧而疲劳。为了进一步避免钢丝绳疲劳,例如,花篮螺丝的数量为两个,例如,一个花篮螺丝设置于钢丝绳靠近液压缸的位置,另一个花篮螺丝设置于钢丝绳靠近配重块的位置,这样,通过两个花篮螺丝,使得钢丝绳的两端的松紧度均可以得到调整,进而有效避免钢丝绳长时间绷紧而疲劳。

为了实现对内臂220和外臂210的支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工件100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和夹具,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外臂210抵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夹具连接,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夹具夹设于所述内臂220的外侧。固定板用于抵接于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10的外臂210,支撑板和夹具用于夹紧在内臂220的外侧,从而使得外臂210和内臂220之间得到支撑,进而使得外臂210和内臂220之间的角度固定,从而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10能够得到存放状态下更为稳定,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10的精度得到保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工件100包括固定板110、支撑连杆120、支撑板130和夹具140。所述固定板110具有弧形结构,所述支撑板130开设有支撑孔(图未示),所述固定板110与所述支撑连杆120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连杆120的另一端活动穿设于所述支撑孔内,所述支撑连杆120上设置有紧固组件150,所述紧固组件150与所述支撑连杆120连接,所述紧固组件150抵接于所述支撑板130的两个相背的表面,所述夹具140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30背向所述固定板110的一面,且所述夹具140与所述支撑板13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01。

所述固定板110用于与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外臂210抵接,所述支撑板130和所述夹具140用于夹持在所述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的外侧。具体地,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外臂210设置有工艺管线,因此,弧形的固定板110与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外臂210的形状更为贴合,固定板110与与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外臂210抵接时,能够使得固定板110更为稳固,而夹具140与支撑板130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101用于容置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夹具140与支撑板130夹持在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的外侧,从而使得支撑工件100与内臂220之间固定,支撑连杆120为外臂210和内臂220之间提供支撑,使得外臂210和内臂220之间的角度保持稳定,有效减轻了对液压缸的负荷力,延长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并且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精度得到有效保证。

此外,由于支撑连杆120与支撑板130之间的位置可调,使得支撑工件100的整体的支撑长度可调,以适应对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不同的张开角度的支撑,并且适应不同位置的支撑。当支撑连杆120和支撑板130之间的位置确定后,通过紧固组件150将支撑板130夹紧固定,并且将紧固组件150固定在支撑连杆120上,使得支撑连杆120和支撑板130之间得到固定,使得两者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和外臂210之间的角度固定。本实施例中,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和外臂210之间的角度为16°。通过支撑工件100的支撑,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和外臂210之间的角度维持在16°,能够有效避免外力如风力的影响而造成角度的偏差,使得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精度得到保证。

为了适应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不同的张开角度,并且适应不同位置的支撑,例如,所述固定板110与所述支撑连杆120铰接,这样,固定板110与支撑连杆120之间的角度可以得到调节,进而适应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不同的张开角度,并且适应不同位置的支撑。

为了将支撑板130固定在支撑连杆12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组件150包括两个螺母(151,152),所述支撑连杆120靠近所述支撑板13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两个所述螺母(151,152)与所述支撑连杆120靠近所述支撑板130的一端螺接,且两个所述螺母分别抵接于所述支撑板130的两个相背的表面,即一个螺母151抵接于支撑板130的一面,另一个螺母152抵接于所述支撑板130的另一面。本实施例中,两个螺母(151,152)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130的两侧,当需要调整支撑板130的位置时,将两个螺母(151,152)向反方向拧动,使得两个螺母远离支撑板130,这样,支撑板130能够在支撑连杆120上调整位置,当支撑板130在支撑连杆120上的位置确定时,将两个螺母拧向支撑板130,并且抵接于支撑板130的两个相背的表面,通过两个螺母将支撑板130的两个相背的面夹紧,使得支撑板130在支撑连杆120上的位置得到固定,进而使得支撑工件100的长度固定。

为了提高支撑工件100的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连杆120的数量为两个。例如,两个支撑连杆120分别与所述固定板110铰接,两个支撑连杆120靠近所述支撑板13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每一支撑杆上设置两个螺母,所述支撑板130上开设有两个支撑孔,每一支撑杆活动穿设于一支撑孔内。这样,通过两个支撑杆的支撑,能够有效增强支撑工件100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140与所述支撑板130通过螺接件连接。所述夹具140设置为冂字形,夹具140和支撑板13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01为口字型,具体地,夹具140的两端通过螺接件与支撑板130连接,这样,冂字形的夹具140的开口被支撑板130封闭,从而形成密闭的口字形的容置空间101,这样,夹具140和支撑板130能够将支撑臂的内臂220夹紧固定,从而使得支撑工件100能够稳固地固定在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上。

为了使得夹具140与支撑板13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进一步地,所述螺接件为螺钉。例如,螺接件包括螺钉和螺母,夹具14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孔,支撑板13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螺孔,每一第一螺孔和一第二螺孔对齐,每一第一螺孔和对应的第二螺孔内螺接一螺钉,螺钉一端抵接于夹具140,另一端与螺母螺接,螺母抵接于支撑板130,这样,通过螺钉与螺母的配合,使得夹具140能够稳固地与支撑板130连接,从而实现对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的夹紧固定,进而使得支撑工件100能够稳固地固定在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上,对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进行支撑。

为了进一步将夹具140和支撑板130固定在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上,例如,如图3所示,夹具140远离所述支撑板130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141,所述固定孔141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具140还包括一夹紧件160,所述夹紧件160穿设于所述固定孔141内,且所述夹紧件160的一端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01内,所述夹紧件160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夹紧件160与所述固定孔的侧壁螺接,且所述夹紧件160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01内的一端设置有一夹紧板161,所述夹紧板161具有弧形结构,所述夹紧板161由两端向中部朝向容置空间101的外侧弯曲凸起,这样,通过拧动夹紧件160,使得夹紧板161能够朝向支撑板130运动,使得夹紧板161与支撑板130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将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夹紧。通过夹紧板161与支撑板130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夹紧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进而使得夹具140和支撑板130能够进一步稳固地固定在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内臂220上,提高支撑工件100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支撑工件是在LNG卸料臂进行角度调整时用于固定内臂和外臂之间的角度使用,当内臂和外臂之间的角度整整完毕后,支撑工件和收啦葫芦等工件将被拆卸下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LNG卸料臂角度调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当内臂与外臂之间的夹角小于配重块与内臂之间的夹角时:

(1)前期工作准备:工艺条件确认合格、搭设脚手架、现场测量卸料臂存放状态下的角度。

(2)卸料臂角度调整步骤:

步骤一,现场测量内臂与外臂之间的角度,操作内臂和外臂,确认内臂和外臂之间的角度为16°。

步骤二,在部位内臂与外臂之间安装支撑工件,具体地,支撑工件的长度可根据三角函数,结合内臂和外臂的长度计算得出,通过支撑工件支撑外臂,确保内臂与外臂间的夹角保持不变。

步骤三,在配重块与内臂之间安装手拉葫芦,通过手拉葫芦固定配重块。

步骤四,调松卸料臂外侧钢丝绳上的花篮螺丝,利用手拉葫芦缩小配重块与内臂间的角度并确保配重块与内臂之间的角度为16°。

步骤五,紧固卸料臂钢丝绳花篮螺丝,并拆下支撑工件。

步骤六,再次测量外臂与內臂之间的夹角以及配重块与内臂之间夹角,确保调整有效。

二、当内臂与外臂之间的夹角大于配重块与内臂之间的夹角时:

(1)前期工作准备:工艺条件确认合格、搭设脚手架、现场测量卸料臂存放状态下的角度。

(2)卸料臂角度调整步骤:

步骤一,现场测量内臂与外臂之间的角度,操作内臂和外臂,确认内臂和外臂之间的角度为16°。

步骤二,在配重块与内臂之间安装手拉葫芦,通过手拉葫芦固定配重块。

步骤三,调松内侧花篮螺丝,并调紧外侧花篮螺丝,以缩小外臂与内臂之间的角度至16°。

步骤四,如图4所示,紧固卸料臂钢丝绳花篮螺丝,并撤下手拉葫芦。

步骤五,再次测量外臂与内臂之间的夹角以及配重块与内臂之的间夹角,确保调整有效。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调整,能有效调整卸料臂角度,调整效果较佳,且方便快捷易于操作;此外,上述实施例的调整方法施工周期短,可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完成现场作业,不对对现场生产状况造成影响,并且调整成本交底。并能有效避免液压油缸损坏等后续问题,大大提高卸料臂的使用寿命;还能够有效提高卸料臂的操作精度,避免因卸料臂晃动撞击其他设备造成损失;保证卸料臂处于受力均衡状态,避免因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失。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