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5340发布日期:2019-01-13 16:2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车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随车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车工具箱。



背景技术:

随车工具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时,提供给驾驶员对汽车进行维修,使汽车能够恢复正常或维持使用到修配厂进行维修的一系列工具的总称。例如卧式千斤顶、车轮螺母扳手、三角警告牌、螺母钳、拖车绳、安全锤等。因此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随车工具不断地被使用。

但是,采用现有车辆自带工具箱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车辆自带工具箱结构比较简单,容易造成工具及备件间的相互挤压和碰撞,导致工具或备件的损坏;

2)现有车辆自带工具箱空间比较狭小,能存放的工具及备件等数量有限,而且查找比较困难。

故,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随车工具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车工具箱,该工具箱结构简单、易于拆装,既能够较多的携带工具或者备件、又能避免工具间的碰撞,减少或避免了工具的损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随车工具箱,包括箱体1、条形卡板2、弯形卡板3及U型板4;

该条形卡板2、该弯形卡板3及该U型板4均位于所述箱体1内;

该弯形卡板3包括中间板3-1和两个斜板3-2,所述中间板3-1两端分别与该两个斜板3-2的一端连接且三者之间形成梯形状,该中间板3-1与该箱体1的第一侧板1-1面接触配合,该两个斜板3-2另一端与该箱体1的第二侧板1-2相抵接,且该第二侧板1-2和该第一侧板1-1相对;

该条形卡板2两端分别与该两个斜板3-2外端卡接,且该弯形卡板3和条形卡板2将该箱体1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N-1、第二腔室N-2、第三腔室N-3和第四腔室N-4;

该U型板4位于该弯形卡板3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条形卡板与弯形卡板卡接形成一体,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多个腔室,依照各腔室的不同形状,可以将随车工具分别放入各个腔室内,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工具间的碰撞,减少或避免了工具的损伤;弯形卡板的中间板和两个斜板分别与箱体的两个相对侧板相抵接,可同时防止条形卡板和弯形卡板在箱体内部滑动。

进一步,所述条形卡板2一端设有折板2-1,该折板2-1与该箱体1的第三侧板1-3面接触配合,可防止条形卡板2在箱体1内部滑动。

进一步,所述U型板4的两个角部上对称设有两个手指插入孔4-1,以便于将U型板4取出。

进一步,所述U型板4的一个竖向板与第一侧板1-1面接触配合,该U型板4的另一个竖向板与第二侧板1-2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条形卡板与弯形卡板卡接形成一体,并将箱体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依照各腔室的不同形状,可以将随车工具分别放入各个腔室内,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工具间的碰撞,减少或避免了工具的损伤。

第二: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条形卡板一端设有折板,该折板与箱体的一个竖向板面接触配合,弯形卡板的中间板和两个斜板分别与箱体的侧板相抵接,该设置可防止条形卡板与弯形卡板在箱体内部滑动,同时避免了各随车工具在箱体内晃动;

第三: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条形卡板与弯形卡板通过卡接固定,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当条形卡板和弯形卡板装入箱体内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当条形卡板、弯形卡板及U型板装入箱体内的状态图;

图4为条形卡板的立体图;

图5为弯形卡板的立体图;

图6为U型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随车工具箱,包括箱体1、条形卡板2、弯形卡板3及U型板4;

该条形卡板2、该弯形卡板3及该U型板4均位于所述箱体1内;

该弯形卡板3包括中间板3-1和两个斜板3-2,所述中间板3-1两端分别与该两个斜板3-2的一端连接且三者之间形成梯形状,该中间板3-1与该箱体1的第一侧板1-1面接触配合,该两个斜板3-2另一端与该箱体1的第二侧板1-2相抵接,且该第二侧板1-2和该第一侧板1-1相对;

该条形卡板2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卡扣槽2-2与该两个斜板3-2外端设置的第二卡扣槽3-2-1卡接,且该弯形卡板3和条形卡板2将该箱体1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N-1、第二腔室N-2、第三腔室N-3和第四腔室N-4,依照各腔室的不同形状,可以将随车工具分别放入各个腔室内,如在第一腔室N-1中放置螺母扳手、螺母钳等、在第二腔室N-2中可放置三角警告牌,在第三腔室N-3和第四腔室N-4中可分别放置拖车绳、维修手套等;

该U型板4位于该弯形卡板3的上方,该U型板4由两个竖向板4-2和底板4-3组成,该底板4-3上用于放置卧式千斤顶。

以上设置可有效避免工具间的碰撞,减少或避免了工具的损伤

如图4所示,可选地,所述条形卡板2一端设有折板2-1,该折板2-1与该箱体1的第三侧板1-3面接触配合,以防止条形卡板2在箱体1内部滑动。

如图6所示,可选地,所述U型板4的两个角部上对称设有两个手指插入孔4-1,以便于将U型板4取出。

可选地,所述U型板4的一个竖向板与第一侧板1-1面接触配合,该U型板4的另一个竖向板与第二侧板1-2间隔分布,便于将三角警告牌放入第二腔室N-2中。

本实用新型的装箱方式及顺序如下:首先将条形卡板2与弯形卡板3通过第一卡扣槽2-2与第二卡扣槽3-2-1卡接形成一体,接着将卡接形成的一体放入箱体1内,依照各腔室的不同形状,将随车工具分别放入各个腔室内,再将U型板4放置于该弯形卡板3的上方,最后盖上箱体1的摇盖即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