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9405发布日期:2019-03-02 02:3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冰箱或立式冷柜等制冷设备的门体和箱体之间一般通过磁性密封条密封,防止储藏室中的冷气外泄,以保证制冷效果。但是在打开门体时,由于储藏室内外存在压差,在负压和磁力的共同作用下,造成打开门体比较费力。现有的一些具有助力结构的把手,一般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打开门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把手组件,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把手,还包括驱动组件、推杆及复位弹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轮和绕所述滑轮往复滑动的滑轮线,所述滑轮线的两端具有一定夹角;所述滑轮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滑轮线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滑轮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向所述门把手组件施加复位力。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一端的下部设置有柱体,所述柱体的端部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直径,所述滑轮线的一端与所述柱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推杆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支架处设置有开口,所述滑轮线穿过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插设在所述导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滑轮上对应地设置有圆形孔,所述转动轴插设在所述圆形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轮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架的侧壁之间,所述复位弹簧内穿设有固定销。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自由端部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铰接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门把手组件,当拉动所述把手时,所述推杆的自由端朝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包括支架、把手、驱动组件、推杆及复位弹簧。驱动组件包括滑轮和绕滑轮往复滑动的滑轮线。滑轮线的一端与把手连接,滑轮线的另一端与推杆连接,且滑轮线的两端具有一定夹角,便于力的传递。当拉动把手时,把手带动滑轮线运动,滑轮线绕滑轮滑动的同时带动推杆朝与把手运动的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作用在把手上的作用力的反向输出。利用推杆抵靠在箱体上的作用力,实现轻松打开门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把手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门把手组件安装在制冷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省略装饰盖);

图8为门把手组件安装在制冷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安装有装饰盖)。

其中,100-把手,110-连接板,200-驱动组件,210-滑轮,211-圆形孔,220-滑轮线,300-推杆,310-导向槽,320-柱体,330-止挡件,340-缓冲垫,400-复位弹簧,410-固定销,500-支架,510-转动轴,520-导向凸起,530-第一挡板,531-开口,540-第二挡板,600-门体,700-箱体,800-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门把手组件,其应用在冰箱、立式冷柜等制冷设备上,门把手组件沿竖直方向安装在制冷设备的门体上。

参照图1至图3,门把手组件包括支架500、把手100、驱动组件200、推杆300及复位弹簧400。支架500作为安装载体,用于安装把手100等其他部件。驱动组件200包括滑轮210和绕滑轮滑动的滑轮线220,驱动组件用于将作用在把手100上的作用力传递给推杆300,以实现推杆300抵靠制冷设备的箱体700,进而便于打开门体600。滑轮210与支架500转动连接,滑轮线220的一端与把手100连接,滑轮线220的另一端与推杆300连接。为了更好的传递力,滑轮线220的两端具有一定夹角,夹角优选为45度。复位弹簧400用于向门把手组件施加复位力。以图2中所示方位为例,当向右拉动把手100时,复位弹簧400收缩,把手100带动滑轮线220的下端向右运动,滑轮线220绕滑轮210滑动的同时带动滑轮线220的上端向左运动,滑轮线220带动推杆300向左运动,即推杆300朝着靠近箱体700的方向运动。继续拉动把手100,推杆300继续靠近箱体700,直至推杆300抵靠在箱体700上。进一步拉动把手100,推杆300作用在箱体700上的作用力继续增大,克服制冷设备的内外压差,实现轻松打开门体600。松开把手100后,复位弹簧400复位,把手100在复位弹簧400的作用的下向左运动,把手100带动滑轮线220的下端向左运动,滑轮线220绕滑轮210滑动的同时带动滑轮线220的上端向右运动,滑轮线220带动推杆300向右运动,实现推杆300复位。

参照图4,推杆300的一端的下部设置有柱体320,柱体320的端部设置有止挡件330,止挡件330的直径大于柱体320的直径,滑轮线220的一端与柱体320连接,止挡件330可以防止滑轮线220脱落。本实施例中柱体320和止挡件330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与推杆300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柱体320和止挡件33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菱形、方形等。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推杆300在与箱体700抵靠时对箱体700造成磨损,在推杆300的自由端部设置有缓冲垫340。

参照图4至图6,推杆300在滑轮线220的作用下往复运动过程中,为了使推杆300的运动更加平稳顺滑,门把手组件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推杆300上的导向槽310和设置在支架500上的导向凸起520。导向槽310沿推杆300的长度方向设置,导向凸起520插设在导向槽310中。当推杆300往复运动时,导向槽310顺着导向凸起520往复运动,实现对推杆300的导向作用。为了更进一步的对推杆300实现导向,导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支架500上的第一挡板530和第二挡板540,推杆300位于第一挡板530和第二挡板540之间、且沿着第一挡板530和第二挡板540往复运动。为了避免第一挡板530对滑轮线220的干涉,在第一挡板530靠近支架500的位置设置有条状开口531,且开口531的长度不得小于滑轮线220的最大行程,滑轮线220穿过开口531后与推杆300上的柱体320连接。

参照图3和图6,支架500上设置有转动轴510,滑轮210上对应地设置有圆形孔211,转动轴510插设在圆形孔211中,实现滑轮210与支架500的转动连接。为了避免滑轮210在转动过程中从转动轴510上脱落,转动轴510的端部设置有止挡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复位弹簧400设置在把手100和支架500的侧壁之间,用于向把手100施加复位力。为了便于安装复位弹簧400,在把手10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110,复位弹簧400设置在连接板110和支架500的侧壁之间。进一步的,为了使复位弹簧400在收缩和复位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导向,在复位弹簧400中穿设固定销410,固定销410的一端与连接板110固定连接,固定销410的另一端与支架500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且该距离不得小于拉动把手100的最大行程。

在实际加工中,连接板110与把手100一体成型,便于加工、节约成本。滑轮线220的一端与连接板110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立式冷柜等,其包括箱体700和与箱体700铰接的门体600。参照图7和图8,门体600的侧壁上设置有预埋盒(未图示),预埋盒与门体600一体发泡成型,用于安装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门把手组件。实际安装时,先将把手100、驱动组件200、推杆300、复位弹簧400等部件安装至支架500上,再将支架500整体安装至预埋盒内,最后安装装饰盖800,以将驱动组件200、复位弹簧400等部件遮挡,达到美观效果。安装完成后,仅有供用户操作的把手100外露且不凸出于门体600,形成内嵌式把手,在便于打开门体600的同时,又可以避免由于把手外露而导致的不美观、易磨损等问题。

以图7中所示的方位为例,当向右拉动把手100时,复位弹簧400收缩,把手100带动滑轮线220的下端向右运动,滑轮线220绕滑轮210滑动的同时带动滑轮线220的上端向左运动,滑轮线220带动推杆300向左运动,即推杆300朝着靠近箱体700的方向运动。继续拉动把手100,推杆300继续靠近箱体700,直至推杆300抵靠在箱体700上。进一步拉动把手100,推杆300作用在箱体700上的作用力继续增大,克服制冷设备的内外压差,实现轻松打开门体600。松开把手100后,复位弹簧400复位,把手100在复位弹簧400的作用的下向左运动,把手100带动滑轮线220的下端向左运动,滑轮线220绕滑轮210滑动的同时带动滑轮线220的上端向右运动,滑轮线220带动推杆300向右运动,实现推杆300复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