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367发布日期:2019-01-04 23:33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轮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轮取出器,属于维修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操舟机、摩托锯和凿岩机等小型发动机的开箱维修保养过程中,需要将发动机的飞轮从曲轴上拉出,常用方法为使用丝杆一端顶住曲轴,然后利用丝杆旋转将飞轮拉出,由于飞轮整体呈圆形,没有借力点,不易对飞轮进行固定,旋转丝杆时,飞轮易跟随丝杆转动,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对飞轮进行固定、拆卸的飞轮取出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轮取出器,用于将飞轮与曲轴分离,所述飞轮上部设有螺纹孔和启动盘,所述螺纹孔与曲轴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启动盘呈环形,且位于螺纹孔外围,启动盘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飞轮取出器包括卡圈、拉套和顶杆,所述卡圈内径与启动盘外径相配合,卡圈内壁上设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配合,卡圈一侧设有手柄,卡圈可套在启动盘上,并通过凸块与凹槽的嵌合将启动盘卡住,所述拉套呈圆筒状,一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内壁设有内螺纹,顶杆外壁上设有与拉套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拉套一端可插入螺纹孔内,顶杆一端伸入拉套内且与拉套螺纹连接,顶杆该端可抵住曲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还包括加力杆,所述顶杆一端设有连接孔,加力杆可插入连接孔。

所述加力杆一端设有挡块。

所述顶杆伸入螺纹通孔一端设有锥台,所述锥台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所述手柄上设有滚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圈卡住飞轮的启动盘,将飞轮固定住,拉套旋入飞轮螺纹孔内,通过拉套内的顶杆顶住曲轴一端,并不断旋转顶杆使顶套带动飞轮上移,实现曲轴与飞轮分离,使用时一手握住卡圈手柄,一手拧动顶杆,卡圈在固定住飞轮的同时,也给顶杆的旋转提供了借力点,可方便的将飞轮与曲轴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取出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套与顶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飞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飞轮与卡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卡圈,11-凸块,12-手柄,2-拉套,3-顶杆,4-加力杆,5-飞轮,51-螺纹孔,52-启动盘,53-凹槽,6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飞轮取出器,包括卡圈1、拉套2、顶杆3和加力杆4,卡圈1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环形的圈体,圈体内侧设有若干凸块11,圈体一侧设有手柄12,拉套2、顶杆3和加力杆4的结构如图2所示,拉套2呈圆筒状,一端设有外螺纹,内壁设有内螺纹,顶杆3设有与拉套2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并可旋入拉套内,顶杆3一端设有连接孔,加力杆4可插入连接孔内,加力杆4一端内设有凸块,可防止加力杆4从连接孔中脱出,顶杆3伸入拉套2一端设有锥台,锥台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的飞轮取出器用于将飞轮5与曲轴6分离,飞轮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飞轮5上部设有螺纹孔51和启动盘52,螺纹孔51与曲轴6的中心线与螺纹孔51位于同一轴线上,启动盘52呈环形,且位于螺纹孔51外围,启动盘52上设有若干凹槽53,若干个凹槽53在启动盘上均匀设置。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飞轮取出器使用时,先将卡圈1套在启动盘52上,卡圈1内径与启动盘52外径相配合,卡圈1上的凸块11与启动盘52上的凹槽53相配合,利用卡圈1将启动盘52卡住,进而将飞盘5固定住;然后将拉套2设有外螺纹一端旋入螺纹孔51,直至不能再转动,再将顶杆3设有锥台一端旋入拉套2,直至锥台抵住曲轴6,将加力杆4插入连接孔,一只手加力拧动顶杆3,另一只手握住卡圈1的手柄12,通过顶杆3的不断转动,将飞轮5与曲轴6分离。

本实施例在手柄12上还设有滚花,便于握住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