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智能电子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987发布日期:2019-02-10 23:1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智能电子钥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智能电子钥匙。



背景技术:

钥匙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用的开锁工具,制作钥匙的材料主要以铜、锌、铝、铁和其它金属。钥匙的发明比锁要晚些,自4000年前已在古埃及出现。钥匙种类很多,有普通钥匙、智能钥匙、遥控钥匙、电子钥匙等等。

中国专利CN205644725U,名称为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智能电子钥匙,其公开了一种智能钥匙,但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ID识别模块设置在钥芯表面,耐磨损程度、防水、防尘效果都不是很好,无法实现完全防水的情况;(二)ID识别模块是固定连接在钥匙上的,在使用时必须在锁芯内设置可伸缩的触点进行连接,因此提高了锁芯的加工难度和安装难度,并降低了锁芯的防水、防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防尘效果好,易于加工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智能电子钥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智能电子钥匙,包括钥匙手柄以及电子钥芯,所述钥匙手柄内设有控制芯片,钥匙手柄的表面设有触摸面板,在触摸面板中设有若干个密码按键以及无线连接按钮;触摸面板与控制芯片之间通过触屏模块相互连通;所述电子钥芯为叶片式结构,所述电子钥芯内设有数据传输线圈,所述数据传输线圈连接有无线充电模块和ID模块,所述ID模块与控制芯片相互连通,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有为电子钥匙中的各个电子组件供电的电源,所述无线充电模块、ID模块和电源设置在钥匙手柄内。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AC/AD变换器和充电电路,AC/AD变换器将数据传输线圈接收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充电电路将转换后的电流向电源进行充电。

所述电子钥芯由PTFE材料制成。

所述电源为锂电池。

所述控制芯片由蓝牙模块、CPU处理器、动态认证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构成,所述蓝牙模块、CPU处理器、动态认证模块以及存储模块相互连通。

所述钥匙手柄与电子钥芯之间为可拆卸式结构,钥匙手柄与电子钥芯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固定并传递数据。

所述无线连接按钮为蓝牙连接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数据传输线圈,并将该线圈设置在电子钥芯内,减少了外露的触点,实现了电子钥匙的完全防尘、防水效果;并且电子钥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降低了电子钥芯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并且相应的锁芯也不需要添加具有伸缩功能的触点,只需在锁芯上设置相应的无线接收线圈即可,大幅度降低锁芯的加工难度和提高其密封性,提高锁芯的防尘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码双向认证工作原理图。

图中:1-钥匙手柄,2-电子钥芯,3-控制芯片,4-无线充电模块,5-密码按键,6-电源,7-ID模块,21-数据传输线圈,31-触屏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智能电子钥匙,包括钥匙手柄1以及电子钥芯2,所述钥匙手柄1内设有控制芯片3,钥匙手柄1的表面设有触摸面板,在触摸面板中设有若干个密码按键5以及无线连接按钮;触摸面板与控制芯片3之间通过触屏模块31相互连通;所述电子钥芯2为叶片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钥芯2内设有数据传输线圈21,所述数据传输线圈21连接有无线充电模块4和ID模块7,所述ID模块7与控制芯片3相互连通,所述无线充电模块4连接有为电子钥匙中的各个电子组件供电的电源6,所述无线充电模块4、ID模块7和电源6设置在钥匙手柄1内,通过将数据传输线圈21设置在电子钥芯内,避免了触点外露的情况,实现了全方位防水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无线连接按钮为蓝牙连接按钮或WiFi无线连接按钮;进一步的,所述电源6为锂电池。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子钥芯2由PTFE材料制成,降低了电子钥芯2的加工难度,并节约了生产成本,所述PTFE材料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制作钥匙时,可轻易地将数据传输线圈21完全包裹在电子钥芯2内,实现了全密封的效果,只要在电子钥芯2与钥匙手柄1的连接处做好防水措施,即可避免完全防水的效果,所述防水措施可采用密封圈或密封胶。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3由蓝牙模块、CPU处理器、动态认证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构成,所述蓝牙模块、CPU处理器、动态认证模块以及存储模块相互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钥匙手柄1与电子钥芯2之间为可拆卸式结构,钥匙手柄1与电子钥芯2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固定并传递数据,在电子钥芯2发生损坏时可直接更换电子钥芯,节约了用户的维护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钥芯2插入到锁具后,使用者通过钥匙手柄1上的密码按键5输入ID模块7的激活密码,在ID模块7被成功激活后,锁具上的无线接收线圈通过数据传输线圈21对ID模块7中的权限进行识别,并通过门禁云平台进行查询验证,验证权限正确的钥匙才能够成功地将门锁打开。钥匙手柄1上的控制芯片3通过蓝牙无线信号与APP客户端连通,APP客户端上可以对ID模块7中的ID权限进行编辑,同时通过APP客户端可以查询到该钥匙开过哪一个门锁。

智能钥匙与锁芯通信时,获取锁芯MAC地址后,利用MAC地址作为加密因子进行加密通信,保证不同的锁芯采用不同的加密报文通信,通信建立后,开锁信号通过获取锁芯的最后一条开锁记录的时间点作为加密因子,保证同一把锁每次开锁都是不同的加密数据流。防止数据被人跟踪后实施技术性开锁。

通过无线连接按钮实现电子钥匙与智能设备上的APP客户端之间的无线通讯,对钥匙写入授权数据,然后在钥匙使用时智能锁将该授权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匹配,从而进行开锁或不开锁的动作,当钥匙丢失时,只需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电脑在云端内删除与钥匙授权数据相匹配的数据,在丢失的钥匙进行开锁时在云端内即匹配不到相应的数据,无法进行开锁,大幅度提高了用户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数据传输线圈,并将该线圈设置在电子钥芯内,减少了外露的触点,实现了电子钥匙的完全防尘、防水效果;并且电子钥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降低了电子钥芯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并且相应的锁芯也不需要添加具有伸缩功能的触点,只需在锁芯上设置相应的无线接收线圈即可,大幅度降低锁芯的加工难度和提高其密封性,提高锁芯的防尘防水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