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0243发布日期:2019-12-03 17:02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纹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指纹锁离合器。



背景技术:

指纹锁现在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室内门用锁,对于有防盗需求,或者需要在门外一侧用钥匙将门开启的指纹锁中内部普遍采用离合器来实现相应功能。

现有的指纹锁离合器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如图1所示,离合转芯6通过其上的凸块61嵌于执手连接柱5的卡槽52中,在执手连接柱5带动离合转芯6转动的过程中,凸块就成了离合转芯中受力最大的两个支点,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或者当执手连接柱上限位块51给予离合转芯6的凸块61的力过大时,则凸块61会发生断裂的情形,因此此种连接结构的指纹锁离合器的强度就成了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采取新的连接方式,使得使用寿命和强度都得到提高的指纹锁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指纹锁离合器,包括执手连接柱、离合转芯和换向转芯,所述离合转芯固定在执手连接柱上,所述离合转芯一端形成有柱形转体,所述换向转芯上形成与柱形转体相配合的圆孔,并通过所述圆孔在柱形转体上进行转动,所述离合转芯一侧设置有离合锁,所述换向转芯的圆孔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离合锁相配合的锁孔,所述执手连接柱的一端形成有插接孔,所述离合转芯一端形成有与所述插接孔相配和的插接柱。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孔的周向还向外凹陷形成有限位槽,所述插接柱的周向还向外延伸形成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柱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和限位柱的横截面长度均自上而下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和限位柱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转芯上开设有贯通柱形转体和插接柱的孔,所述插接孔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执手连接柱和离合转芯通过螺丝穿过所述孔并与螺纹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柱形转体的中部开设有凹孔,所述螺丝设置在所述凹孔内,并且所述柱形转体的上端面高度高于所述螺丝的上端面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柱形转体的侧壁为连贯的。

进一步的,所述柱形转体的上端面为一平整面。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锁包括离合转芯向一侧延伸形成的锁块,锁块内部具有一腔体,所述锁块一端设有锁销入口,另一端设有第一锁销孔,所述锁销的侧壁上形成有止位环,以限定锁销在腔体内的移动范围,所述锁销入口设置有闭口环,闭口环形成有供锁销移动的第二锁销孔。

进一步的,所述锁销上套有弹簧,弹簧一端抵在闭口环上,另一端抵在止位环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在现有的执手连接柱和离合转芯之间是通过离合转芯上两个凸块嵌入到执手连接柱的两个卡槽内实现固定,该连接方式由于执手连接柱在转动时是通过卡槽带动离合转芯上的两个凸块去实现整体的转动,在转动时离合转芯上的两个凸块是受力最大的两个支点,在离合器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两个凸块会面临疲劳的问题,即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或执手连接柱对离合转芯施以的力过大时会导致凸块断裂的问题出现,一旦离合转芯的凸块断裂,整个离合器就会报废,需要重新更换。在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中,执手连接柱和离合转芯则是通过插接的形式去完成连接,离合转芯的插接柱插入到执手连接柱的插接孔内,通过上述两个部位的部位的配合实现执手连接柱带动离合转芯的目的,相较之现有离合器的连接方式,此种连接方式一方面离合转芯的插接柱强度更高,并且在转动时,插接柱受到插接孔给予的力时,其受力更加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指纹锁离合器相互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会更高,使用寿命也就得到了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执手连接柱和离合转芯之间的连接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指纹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件分解图。

图4为执手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执手连接柱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离合转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离合转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换向转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离合转芯的剖面示意图。

1-执手连接柱,11-插接孔,12-限位槽,13-螺纹孔,2-离合转芯,21-柱形转体,22-离合锁,221-锁块,222-腔体,223-第一锁销孔,224-锁销入口,225-锁销,226-止位环,227-弹簧,228-第二锁销孔,229-闭口环,23-插接柱,24-限位柱,25-孔,26-凹孔,3-换向转芯,31-圆孔,32-锁孔,4-螺丝,5-执手连接柱,51-限位块,52-卡槽,6-离合转芯,6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2和3所示,该指纹锁离合器包括了执手连接柱1、离合转芯2和换向转芯3,离合转芯2上形成有柱形转体21,相对的,换向转芯3为了能实现可以在离合转芯2上进行转动,其一侧成型与该柱形转体21相配合的圆孔31,换向转芯3通过圆孔31套在所述离合转芯2的柱形转体21上并进行转动,在离合转芯2的一侧形成有离合锁22,离合锁22主要用于与换向转芯3圆孔31处一侧的锁孔32相互配合,在实际应用中,离合锁22可以通过指纹锁内部的机械结构改变其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而机械结构一般由钥匙带动,或者在某些指纹锁中用电机带动,当离合锁22打开以后,其与圆孔31处的锁孔32完成配合,那么在离合转芯2转动的过程中,换向转芯3也会随之转动。

进一步,如图4-7所示,该执手连接柱1上设有插接孔11,相对的,离合转芯6一侧设有插接柱23,执手连接柱1和离合转芯2的连接通过上述两个部位插接完成,插接的连接方式相比较现有离合器中采用凸块61嵌入卡槽52的方式而言,由于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插接柱23的受力相对会更加均匀,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力,以及其使用寿命上也会更加长久,这就较好的解决了现有离合器连接结构所带来的问题。

并且,在该插接孔11的周向设有限位槽12,相对的,插接柱23的周向则设有限位柱24,限位柱24和限位槽12的存在使两者之间的对接更加稳固,另外可以增加额外力的分担点,使整体的结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图5和6所示,限位柱24和限位槽12都具有一特点,即自上而下其横截面的长度逐渐收缩,无论是限位槽12还是限位柱24的侧壁都具有锥度,该结构设计能够确保,离合转芯2的插接柱23越是向插接孔11内插入,两者之间就会配合的越紧。

如图3-7所示,在该离合转芯2上开设有贯通柱形转体21和插接柱23的孔25,相对的,执手连接柱1的插接孔11底部形成有螺纹孔13,离合转芯2在通过插接柱23连接执手连接柱1的插接孔11后,两者之间再进一步通过螺丝4和螺纹孔13的配合,固定的更加牢靠和紧密。另外,在原先的连接方式,离合转芯6在通过凸块61嵌入执手连接柱5的卡槽52之后,是通过卡簧再进一步进行固定的,但由于卡簧处在的端面为离合转芯6的表面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离合锁在与锁孔配合的过程中,卡簧干涉到离合锁中锁销的运动,时而会发生卡簧被锁销顶出的情形,致使离合转芯6与执手连接柱5之间的连接关系发生问题,两者之间的连接不再紧密。

如图1和7所示,在现有的执手连接柱5中,其为了配合离合转芯6,会在上端的侧壁开设卡槽52,那么就会存在其上端的侧壁并非一个连贯的整体,当换向转芯套在执手连接柱5上,并且离合锁与换向转芯的锁孔形成配合,即执手连接柱5的转动同时带动离合转芯6和换向转芯时,由于在实际配合中换向转芯和离合转芯6并非一定是同轴的,因此换向转芯的圆孔侧壁会对现有的执手连接柱5上限位块51产生挤压,一旦挤压力过大会将限位块51压断,致使离合器报废,而在该实用新型的结构中,换向转芯3是通过圆孔31套在离合转芯2的柱形转体21上进行转动,并且柱形转体21的侧壁为连贯的,因此即使柱形转体21也受到换向转芯3圆孔31侧壁的挤压,但是其在强度上所能承受的力相对而言是更大的,因此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柱形转体21上端面为平整面的结构设计也是为了进一步避免柱形转体21与换向转芯3圆孔31内壁之间过多的干涉,致使由于相互挤压问题导致零部件的损坏。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为避免螺丝4干涉到离合转芯2与换向转芯3之间的相互配合,柱形转体21内设有凹孔26,使螺丝4沉在凹孔26内,其上端面不会高于柱形转体21的上端面。

如图9所示,所述离合锁22包括离合转芯2向一侧延伸形成的锁块221,锁块221内部具有一腔体222,所述锁块221一端设有锁销入口224,另一端设有第一锁销孔223,所述锁销225的侧壁上形成有止位环226,以限定锁销225在腔体内222的移动范围,所述锁销入口224设置有闭口环229,闭口环229形成有供锁销225移动的第二锁销孔228。所述锁销225上套有弹簧227,弹簧227一端抵在闭口环229上,另一端抵在止位环226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