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密码子母锁的解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6269发布日期:2019-08-17 02:29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密码子母锁的解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密码子母锁的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防盗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盗工具,广泛的应用于大门、保险箱、保险柜上,普通防盗锁,其通过不同长度的弹子对可转动的内锁芯与固定的外锁芯进行限位,只有通过与其匹配的钥匙将弹子完全置于内锁芯/外锁芯内,内锁芯方可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内锁芯转动带动拨片转动,拨片通过连动件使锁舌回缩并且与门框脱离,其通过弹子凸出至内锁芯内的长度不一进行编码防盗,其防盗性能一般。

近年来,出现了人脸解锁智能防盗锁、指纹解锁智能防盗锁等等,但是,智能防盗锁的结构复杂、原理复杂、生产成本高昂、难以普及应用至千家万户,为此,本发明人涉及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防盗性能强、编码多样化、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普及应用的磁密码子母锁的解锁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防盗性能强、编码多样化、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普及应用的一种磁密码子母锁的解锁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密码子母锁的解锁方法,在步骤在于:

(一)母锁解锁阶段;

s1:用户首先将母钥匙插入至第一内锁芯筒体内,母钥筒上锯齿状凸起将凸出的弹子推回并且完全置于第一内锁芯筒体/外锁芯筒体内,此时,弹子解除对第一内锁芯筒体与外锁芯筒体之间的转动约束;

锁芯本体包括呈柱状两端开口且固定布置外锁芯筒体、同轴设置于外锁芯筒体内的第一内锁芯筒体以及第二内锁芯筒体,第一内锁芯筒体与第二内锁芯筒体均为两端开口的环体结构,外锁芯筒体其中一端为外端、另一端为内端,第一内锁芯筒体靠近其外端布置、第二内锁芯筒体靠近其内端布置,第一内锁芯筒体与外锁芯筒体之间设置有用于约束转动的弹子并且共同组成母锁、第二内锁芯筒体与外锁芯筒体之间设置有用于约束转动的限位机构并且共同组成子锁,所述的钥匙本体包括手柄、与母锁相匹配的母钥匙、与子锁相匹配的子钥匙以及设置于母钥匙与子钥匙之间的约束构件,母钥匙同轴套设于子钥匙的外部,子钥匙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缩回状态与伸出状态并且初始状态约束构件将其约束为缩回状态;

母钥匙与母锁之间的弹子凸出至第一内锁芯筒体内且不同弹子凸出的长度不一,母钥匙包括太阳手柄固定连接的母钥筒,母钥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弹子相匹配的锯齿状凸起,母钥匙与母锁之间配合解锁与现有技术相同;

(二)子钥匙伸出阶段;

s2:用户转动手柄,第一内锁芯筒体同步转动并且使约束构件解除对子钥匙的约束,子钥匙由缩回状态切换至伸出状态并且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内;

所述的子钥匙包括与母钥筒沿其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子钥柱,子钥柱伸出母钥筒的长度以及子钥柱的直径与第二内锁芯筒体相匹配,子钥柱靠近手柄一端同轴开设有套接槽,套接槽沿其槽深方向的中部位置同轴开设有内置台阶二,内置台阶二延伸贯穿至手柄,内置台阶二的直径大于套接槽的直径,套接槽内设置有与手柄固定连接的导杆,子钥柱与导杆沿其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导杆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击发弹簧,击发弹簧一端与内置台阶二抵触、另一端与手柄抵触并且击发弹簧的弹力始终由手柄指向内置台阶二;

所述子钥柱靠近手柄一端设置有外置台阶、母钥筒背离手柄一端设置有与外置台阶相匹配的内置台阶三,外置台阶与内置台阶三相互配合用于约束子钥匙沿母钥筒滑动的行程;

母钥匙与母锁匹配配合转动并且使子钥匙切换至伸出状态,过程为,母钥匙插入至第一内锁芯筒体内,母钥筒解除弹子对外锁芯筒体与第一内锁芯筒体之间的转动约束,此时顺时针转动手柄带动第一内锁芯筒体同步转动,第一内锁芯筒体将带动滑块同步转动、滑块将带动导向凸起同步转动,导向凸起沿着导向槽的触发段进行滑动,导向槽与导向凸起相配合将使两滑块沿着第一内锁芯筒体的径向相互靠近滑动,滑块将插入至约束孔内并且对约束块进行抵推,约束块克服约束弹簧的弹力作用回缩至安装槽内,约束构件解除对子钥柱的约束,此时,击发弹簧将推动子钥柱朝向母钥筒的外部滑动,子钥匙切换至伸出状态并且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内;

(三)子锁解锁阶段;

s3:子钥匙通过磁力相吸/相斥使限位机构解除对外锁芯筒体与第二内锁芯筒体之间的约束,进一步转动手柄,第二内锁芯筒体转动并且带动拨片同步转动,拨片通过连动件使锁舌回缩并且与门框脱离;

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外锁芯筒体外部并且贯穿至其内部的的限位孔一与限位孔二,限位孔一与限位孔二的轴向相互平行于并且均平行于外锁芯筒体的径向,限位机构还包括开设于第二内锁芯筒体外部并且贯穿至其内部的限位孔三与限位孔四,限位孔三与限位孔四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均平行于第二内锁芯筒体的径向,限位孔三与限位孔四靠近第二内锁芯筒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内置台阶一,初始状态下,限位孔一与限位孔三同轴对应,限位孔二与限位孔四同轴对应;

所述限位孔一内设置有沿其轴向可滑动的限位柱一,初始状态下,限位柱一延伸至限位孔三内的长度为x,限位孔三内设置有沿其轴向可滑动的限位柱三,限位柱一与限位柱三相抵触且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成与第二内锁芯筒体外圆面相匹配的弧形面,限位孔一与限位孔二背离第二内锁芯筒体一端开口处设置有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的密封螺塞,限位孔一内设置有限位弹簧一,限位弹簧一一端与密封螺塞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柱一抵触并且限位弹簧一的弹力始终由密封螺塞指向限位柱一,限位柱三靠近第二内锁芯筒体内部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柱形磁铁一,所述子钥柱的外圆面上嵌设有磁铁三,子钥柱插入第二内锁芯筒体内,磁铁一与磁铁三相互靠近一端面相互排斥并且排斥力的大小驱动限位柱一朝向限位孔一运动的位移等于x;

所述限位孔四内设置有可沿其轴向进行滑动的限位柱四,初始状态下限位柱四延伸至限位孔二内的长度为y,限位孔二内设置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限位柱二,限位柱二与限位柱四相抵触且相互靠近一段满设置成与第二内锁芯筒体外圆面相匹配的弧形面,限位柱四靠近第二锁芯筒体内部的一端面同轴固定设置有柱形磁铁二,磁铁二的外部套设有限位弹簧二,限位弹簧二一端与限位柱四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置台阶一固定连接并且限位弹簧二的弹力用于将限位柱四维持于初始状态,所述子钥柱的外圆面上嵌设有磁铁四,子钥柱插入第二内锁芯筒体内,磁铁二与磁铁四相互靠近一端面相互吸引并且吸引力的大小驱动限位柱四朝向限位孔四内运动的位移等于y;

限位孔一、限位孔三以及其内部的结构共同构成了限位构件一,限位孔二与限位孔四以及其内部的结构共同构成了限位构件二,限位构件一任意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平行于外锁芯筒体的径向布置,限位构件二任意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平行于外锁芯筒体的径向布置,子钥柱的外部设置有与其对应匹配的磁铁三与磁铁四,通过限位构件一与限位构件二的任意排列组合,形成子锁的防盗编码;

子钥匙插入第二内锁芯筒体内并且使限位机构解除对第二内锁芯筒体的转动约束,过程为,约束构件解除对子钥匙的约束限位后,子钥匙无法迅速切换至伸出状态,用户顺时针转动手柄,手柄带动子钥柱同步转动,当引导凸条与凸条槽相对齐时,子钥柱由母钥筒内向外伸出,子钥柱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内,此时,若干磁铁三与若干磁铁一相对正并且在两者排斥力作用驱动限位柱一朝向限位孔一运动的位移等于x,若干磁铁四与若干磁铁二相对正并且在两者吸引力作用下驱动限位柱四朝向限位孔四内运动的位移等于y,此时,限位柱一完全置于限位孔一内,限位柱二完全置于限位孔二内,限位柱三完全置于限位孔三内,限位柱四完全置于限位孔四内,限位机构解除对第二内锁芯筒体的转动约束,用户进一步转动手柄,第二内锁芯筒体带动拨片转动,拨片使锁舌回缩并且与门框分离,防盗门开启;

s4:拔出钥匙本体的过程中,反向转动手柄并且拔出,在此过程中,限位弹簧一驱动限位构件一复位,限位弹簧二驱动限位构件二复位,限位机构恢复对第二内锁芯筒体的转动约束,弹子恢复对第一内锁芯筒体的转动约束,而后,用户手动将子钥柱按压缩回至母钥筒内,约束构件将子钥匙约束在缩回状态。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约束构件设置于子钥柱与母钥筒之间并且靠近手柄布置,约束构件包括开设于子钥柱外圆面上的安装槽,安装槽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子钥柱的轴向对称布置,安装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可沿子钥柱径向浮动的约束块,安装槽内设置有约束弹簧,约束弹簧一端与安装槽的槽底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约束块固定连接,母钥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约束块相匹配的约束孔,初始状态下约束块插入至约束孔内。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外锁芯筒体的外端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凸台背离外锁芯筒体一端同轴开设有内沉槽,内沉槽的槽底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包括首尾接通的触发段与过渡段,该触发段与外锁芯筒体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逐渐减小,该过渡段设置成与外锁芯筒体同轴布置的弧形结构并且该过渡段的头部与触发段沿顺时针方向的尾部接通,导向槽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外锁芯筒体的中轴线构成中心对称。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第一内锁芯筒体背离第二内锁芯筒体一端开设有开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滑槽,滑槽设置有两个并且沿第一内锁芯筒体的轴向对称布置,滑槽内设置有滑块并且两者沿外锁芯筒体的径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延伸至导向槽内并且沿导向槽引导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初始状态下,导向凸起位于导向槽触发段的头部并且滑块与第一内锁芯筒体的内圆面相齐平,母钥匙与第一内锁芯筒体结合时,滑块与约束孔相对齐并且用于对约束块进行抵推,所述内沉槽的槽口处设置于用于对其密封的环形端盖。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第二内锁芯筒体的内圆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其轴向的引导凸条,所述子钥柱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平行于其轴向的的凸条槽,引导凸条与凸条槽相匹配并且用于引导磁铁一、磁铁三相对正、磁铁二与磁铁四相对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编码多样化、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普及应用,其通过子锁与母锁相配合编码,母钥匙与母锁率先匹配配合转动触发子钥匙由母钥匙内弹出并且与子锁相匹配配合,子锁锁芯带动拨片转动使锁舌回缩与门框脱离,子锁锁芯通过磁力控制不同长度限位柱的伸缩,其编码方式新颖、多样化,提升了其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锁芯本体与钥匙本体的配合图。

图2为锁芯本体与钥匙本体的配合图。

图3为锁芯本体与钥匙本体的配合图。

图4为锁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钥匙本体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钥匙本体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锁芯本体的爆炸视图。

图8为锁芯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内锁芯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触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触发构件与外锁芯筒体的配合图。

图12为触发构件与外锁芯筒体的配合图。

图13为第二内锁芯筒体与外锁芯筒体的配合图。

图14为第二内锁芯筒体与拨片的连接图。

图15为第二内锁芯筒体与外锁芯筒体的剖视图。

图16为外锁芯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第二内锁芯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第二内锁芯筒体的剖视图。

图19为母钥匙与子钥匙的配合图。

图20为子钥匙的剖视图。

图21为子钥匙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母钥匙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磁密码子母锁的解锁方法,在步骤在于:

(一)母锁解锁阶段;

s1:用户首先将母钥匙220插入至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内,母钥筒上锯齿状凸起将凸出的弹子推回并且完全置于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外锁芯筒体120内,此时,弹子解除对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外锁芯筒体120之间的转动约束;

锁芯本体100包括呈柱状两端开口且固定布置外锁芯筒体120、同轴设置于外锁芯筒体120内的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以及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均为两端开口的环体结构,外锁芯筒体120其中一端为外端、另一端为内端,第一内锁芯筒体130靠近其外端布置、第二内锁芯筒体140靠近其内端布置,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外锁芯筒体120之间设置有用于约束转动的弹子并且共同组成母锁、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与外锁芯筒体120之间设置有用于约束转动的限位机构并且共同组成子锁,所述的钥匙本体200包括手柄210、与母锁相匹配的母钥匙220、与子锁相匹配的子钥匙230以及设置于母钥匙220与子钥匙230之间的约束构件240,母钥匙220同轴套设于子钥匙230的外部,子钥匙23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缩回状态与伸出状态并且初始状态约束构件240将其约束为缩回状态;

母钥匙220与母锁之间的弹子凸出至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内且不同弹子凸出的长度不一,母钥匙220包括太阳手柄210固定连接的母钥筒,母钥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弹子相匹配的锯齿状凸起,母钥匙220与母锁之间配合解锁与现有技术相同;

(二)子钥匙伸出阶段;

s2:用户转动手柄210,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同步转动并且使约束构件240解除对子钥匙230的约束,子钥匙230由缩回状态切换至伸出状态并且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

所述的子钥匙230包括与母钥筒沿其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子钥柱,子钥柱伸出母钥筒的长度以及子钥柱的直径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相匹配,子钥柱靠近手柄210一端同轴开设有套接槽231,套接槽231沿其槽深方向的中部位置同轴开设有内置台阶二232,内置台阶二232延伸贯穿至手柄210,内置台阶二232的直径大于套接槽231的直径,套接槽231内设置有与手柄210固定连接的导杆211,子钥柱与导杆211沿其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导杆211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击发弹簧233,击发弹簧233一端与内置台阶二232抵触、另一端与手柄210抵触并且击发弹簧233的弹力始终由手柄210指向内置台阶二232;

所述子钥柱靠近手柄210一端设置有外置台阶234a、母钥筒背离手柄210一端设置有与外置台阶234a相匹配的内置台阶三234b,外置台阶234a与内置台阶三234b相互配合用于约束子钥匙沿母钥筒滑动的行程;

所述的约束构件240设置于子钥柱与母钥筒之间并且靠近手柄210布置,约束构件240包括开设于子钥柱外圆面上的安装槽241,安装槽24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子钥柱的轴向对称布置,安装槽241的槽口处设置有可沿子钥柱径向浮动的约束块242,安装槽241内设置有约束弹簧,约束弹簧一端与安装槽241的槽底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约束块242固定连接,母钥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约束块242相匹配的约束孔243,初始状态下,约束块242插入至约束孔243内;

所述外锁芯筒体120的外端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121,凸台121背离外锁芯筒体120一端同轴开设有内沉槽122,内沉槽122的槽底开设有导向槽123,导向槽123包括首尾接通的触发段与过渡段,该触发段与外锁芯筒体120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逐渐减小,该过渡段设置成与外锁芯筒体120同轴布置的弧形结构并且该过渡段的头部与触发段沿顺时针方向的尾部接通,导向槽12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外锁芯筒体120的中轴线构成中心对称;

所述第一内锁芯筒体130背离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一端开设有开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滑槽131,滑槽13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第一内锁芯筒体310的轴向对称布置,滑槽131内设置有滑块132并且两者沿外锁芯筒体120的径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滑块132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凸起133,导向凸起133延伸至导向槽123内并且沿导向槽123引导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初始状态下,导向凸起133位于导向槽123触发段的头部并且滑块132与第一内锁芯筒体130的内圆面相齐平,母钥匙220与第一内锁芯筒体130结合时,滑块132与约束孔243相对齐并且用于对约束块242进行抵推,所述内沉槽122的槽口处设置于用于对其密封的环形端盖124;

母钥匙220与母锁匹配配合转动并且使子钥匙230切换至伸出状态,过程为,母钥匙220插入至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内,母钥筒解除弹子对外锁芯筒体120与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之间的转动约束,此时顺时针转动手柄210带动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同步转动,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将带动滑块132同步转动、滑块132将带动导向凸起133同步转动,导向凸起133沿着导向槽123的触发段进行滑动,导向槽123与导向凸起133相配合将使两滑块132沿着第一内锁芯筒体130的径向相互靠近滑动,滑块132将插入至约束孔243内并且对约束块242进行抵推,约束块242克服约束弹簧的弹力作用回缩至安装槽241内,约束构件240解除对子钥柱的约束,此时,击发弹簧233将推动子钥柱朝向母钥筒的外部滑动,子钥匙230切换至伸出状态并且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

(三)子锁解锁阶段;

s3:子钥匙230通过磁力相吸/相斥使限位机构解除对外锁芯筒体12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之间的约束,进一步转动手柄210,第二内锁芯筒体140转动并且带动拨片150同步转动,拨片150通过连动件使锁舌回缩并且与门框脱离;

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外锁芯筒体120外部并且贯穿至其内部的的限位孔一125与限位孔二126,限位孔一125与限位孔二126的轴向相互平行于并且均平行于外锁芯筒体120的径向,限位机构还包括开设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外部并且贯穿至其内部的限位孔三141与限位孔四142,限位孔三141与限位孔四142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均平行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径向,限位孔三141与限位孔四142靠近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内置台阶一143,初始状态下,限位孔一125与限位孔三141同轴对应,限位孔二126与限位孔四142同轴对应;

所述限位孔一125内设置有沿其轴向可滑动的限位柱一127,初始状态下,限位柱一127延伸至限位孔三141内的长度为x,限位孔三141内设置有沿其轴向可滑动的限位柱三144,限位柱一127与限位柱三144相抵触且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成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外圆面相匹配的弧形面,限位孔一125与限位孔二126背离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一端开口处设置有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的密封螺塞128,限位孔一125内设置有限位弹簧一129,限位弹簧一129一端与密封螺塞128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柱一127抵触并且限位弹簧一129的弹力始终由密封螺塞128指向限位柱一127,限位柱三144靠近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部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柱形磁铁一145,所述子钥柱的外圆面上嵌设有磁铁三237,子钥柱插入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磁铁一145与磁铁三237相互靠近一端面相互排斥并且排斥力的大小驱动限位柱一127朝向限位孔一125运动的位移等于x;

所述限位孔四142内设置有可沿其轴向进行滑动的限位柱四147,初始状态下限位柱四147延伸至限位孔二126内的长度为y,限位孔二126内设置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限位柱二,限位柱二与限位柱四147相抵触且相互靠近一段满设置成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外圆面相匹配的弧形面,限位柱四147靠近第二锁芯筒体140内部的一端面同轴固定设置有柱形磁铁二146,磁铁二146的外部套设有限位弹簧二148,限位弹簧二148一端与限位柱四14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置台阶一143固定连接并且限位弹簧二148的弹力用于将限位柱四147维持于初始状态,所述子钥柱的外圆面上嵌设有磁铁四238,子钥柱插入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磁铁二146与磁铁四238相互靠近一端面相互吸引并且吸引力的大小驱动限位柱四147朝向限位孔四142内运动的位移等于y;

限位孔一125、限位孔三141以及其内部的结构共同构成了限位构件一,限位孔二126与限位孔四142以及其内部的结构共同构成了限位构件二,限位构件一任意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平行于外锁芯筒体120的径向布置,限位构件二任意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平行于外锁芯筒体120的径向布置,子钥柱的外部设置有与其对应匹配的磁铁三237与磁铁四238,通过限位构件一与限位构件二的任意排列组合,形成子锁的防盗编码;

子钥匙230插入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并且使限位机构解除对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转动约束,过程为,约束构件240解除对子钥匙230的约束限位后,子钥匙230无法迅速切换至伸出状态,用户顺时针转动手柄210,手柄210带动子钥柱同步转动,当引导凸条149与凸条槽236相对齐时,子钥柱由母钥筒内向外伸出,子钥柱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此时,若干磁铁三237与若干磁铁一145相对正并且在两者排斥力作用驱动限位柱一127朝向限位孔一125运动的位移等于x,若干磁铁四238与若干磁铁二146相对正并且在两者吸引力作用下驱动限位柱四147朝向限位孔四142内运动的位移等于y,此时,限位柱一127完全置于限位孔一125内,限位柱二完全置于限位孔二126内,限位柱三144完全置于限位孔三141内,限位柱四147完全置于限位孔四142内,限位机构解除对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转动约束,用户进一步转动手柄,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带动拨片150转动,拨片150使锁舌回缩并且与门框分离,防盗门开启;

s4:拔出钥匙本体200的过程中,反向转动手柄210并且拔出,在此过程中,限位弹簧一129驱动限位构件一复位,限位弹簧二148驱动限位构件二复位,限位机构恢复对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转动约束,弹子恢复对第一内锁芯筒体130的转动约束,而后,用户手动将子钥柱按压缩回至母钥筒内,约束构件240将子钥匙230约束在缩回状态。

一种磁密码解锁的子母防盗锁,其包括锁芯本体100以及与锁芯本体100相匹配的钥匙本体200,锁芯本体100包括呈柱状两端开口且固定布置外锁芯筒体120、同轴设置于外锁芯筒体120内的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以及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均为两端开口的环体结构,外锁芯筒体120其中一端为外端、另一端为内端,第一内锁芯筒体130靠近其外端布置、第二内锁芯筒体140靠近其内端布置,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外锁芯筒体120之间设置有用于约束转动的弹子并且共同组成母锁、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与外锁芯筒体120之间设置有用于约束转动的限位机构并且共同组成子锁,所述的钥匙本体200包括手柄210、与母锁相匹配的母钥匙220、与子锁相匹配的子钥匙230以及设置于母钥匙220与子钥匙230之间的约束构件240,母钥匙220同轴套设于子钥匙230的外部,子钥匙23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缩回状态与伸出状态并且初始状态约束构件240将其约束为缩回状态。

母钥匙220与母锁之间的弹子凸出至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内且不同弹子凸出的长度不一,母钥匙220包括太阳手柄210固定连接的母钥筒,母钥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弹子相匹配的锯齿状凸起,母钥匙220与母锁之间配合解锁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赘述。

第二内锁芯筒体140连接设置有用于驱动锁舌的拨片150,母钥匙220与母锁相互配合转动用于触发使子钥匙230切换至伸出状态,伸出状态的子钥匙230用于解除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与外锁芯筒体120之间限位机构的转动约束。

使用过程中,用户首先将母钥匙220插入至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内,母钥筒上锯齿状凸起将凸出的弹子推回并且完全置于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外锁芯筒体120内,此时,弹子解除对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外锁芯筒体120之间的转动约束,用户转动手柄210,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同步转动并且使约束构件240解除对子钥匙230的约束,子钥匙230由缩回状态切换至伸出状态并且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子钥匙230通过磁力相吸/相斥使限位机构解除对外锁芯筒体12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之间的约束,进一步转动手柄210,第二内锁芯筒体140转动并且带动拨片150同步转动,拨片150通过连动件使锁舌回缩并且与门框脱离。

具体的,为了便于对母锁与子锁进行防护以及安装,所述外锁芯筒体120的外部套设有外壳110,外壳110与门板可拆卸连接配合。

当母钥匙220插入至母锁内转动时,需要使约束构件240解除母钥匙220对子钥匙230的约束,子钥匙230自动由缩回状态切换至伸出状态,为此,所述的子钥匙230包括与母钥筒沿其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子钥柱,子钥柱伸出母钥筒的长度以及子钥柱的直径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相匹配,子钥柱靠近手柄210一端同轴开设有套接槽231,套接槽231沿其槽深方向的中部位置同轴开设有内置台阶二232,内置台阶二232延伸贯穿至手柄210,内置台阶二232的直径大于套接槽231的直径,套接槽231内设置有与手柄210固定连接的导杆211,子钥柱与导杆211沿其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为了使子钥柱能够自动伸出母钥筒的外部,所述导杆211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击发弹簧233,击发弹簧233一端与内置台阶二232抵触、另一端与手柄210抵触并且击发弹簧233的弹力始终由手柄210指向内置台阶二232,通过击发弹簧233的弹力作用使子钥柱朝向母钥筒的外部滑动,使子钥匙230切换至伸出状态。

具体的,为了避免子钥柱与母钥筒之间的脱落,所述子钥柱靠近手柄210一端设置有外置台阶234a、母钥筒背离手柄210一端设置有与外置台阶234a相匹配的内置台阶三234b,外置台阶234a与内置台阶三234b相互配合用于约束子钥匙沿母钥筒滑动的行程,其意义在于,避免子钥柱与母钥筒之间的脱落。

初始状态下,需要保证子钥匙230处于缩回状态,为了克服击发弹簧233的弹力作用使子钥柱位于母钥筒内部,所述的约束构件240设置于子钥柱与母钥筒之间并且靠近手柄210布置,约束构件240包括开设于子钥柱外圆面上的安装槽241,安装槽24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子钥柱的轴向对称布置,安装槽241的槽口处设置有可沿子钥柱径向浮动的约束块242,安装槽241内设置有约束弹簧,约束弹簧一端与安装槽241的槽底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约束块242固定连接,母钥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约束块242相匹配的约束孔243,初始状态下,约束块242插入至约束孔243内。

当母钥匙220插入至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内转动时,需要使约束块242克服约束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朝向安装槽241的槽底运动并且与约束孔243相脱离,为此,所述外锁芯筒体120的外端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121,凸台121背离外锁芯筒体120一端同轴开设有内沉槽122,内沉槽122的槽底开设有导向槽123,导向槽123包括首尾接通的触发段与过渡段,该触发段与外锁芯筒体120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逐渐减小,该过渡段设置成与外锁芯筒体120同轴布置的弧形结构并且该过渡段的头部与触发段沿顺时针方向的尾部接通,导向槽12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外锁芯筒体120的中轴线构成中心对称。

所述第一内锁芯筒体130背离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一端开设有开设有沿其径向布置的滑槽131,滑槽13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第一内锁芯筒体310的轴向对称布置,滑槽131内设置有滑块132并且两者沿外锁芯筒体120的径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滑块132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凸起133,导向凸起133延伸至导向槽123内并且沿导向槽123引导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初始状态下,导向凸起133位于导向槽123触发段的头部并且滑块132与第一内锁芯筒体130的内圆面相齐平,母钥匙220与第一内锁芯筒体130结合时,滑块132与约束孔243相对齐并且用于对约束块242进行抵推,为了避免滑块132与滑槽131之间的脱离,所述内沉槽122的槽口处设置于用于对其密封的环形端盖124。

母钥匙220与母锁匹配配合转动并且使子钥匙230切换至伸出状态,具体表现为,母钥匙220插入至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内,母钥筒解除弹子对外锁芯筒体120与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之间的转动约束,此时顺时针转动手柄210带动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同步转动,第一内锁芯筒体130将带动滑块132同步转动、滑块132将带动导向凸起133同步转动,导向凸起133沿着导向槽123的触发段进行滑动,导向槽123与导向凸起133相配合将使两滑块132沿着第一内锁芯筒体130的径向相互靠近滑动,滑块132将插入至约束孔243内并且对约束块242进行抵推,约束块242克服约束弹簧的弹力作用回缩至安装槽241内,约束构件240解除对子钥柱的约束,此时,击发弹簧233将推动子钥柱朝向母钥筒的外部滑动,子钥匙230切换至伸出状态并且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

为了使限位机构对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转动进行约束,并且当与其匹配的子钥匙230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时,使限位机构解除对第二锁芯筒体140的转动约束,外锁芯筒体120的外圆面设置成多边形结构,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外锁芯筒体120外部并且贯穿至其内部的的限位孔一125与限位孔二126,限位孔一125与限位孔二126的轴向相互平行于并且均平行于外锁芯筒体120的径向,限位机构还包括开设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外部并且贯穿至其内部的限位孔三141与限位孔四142,限位孔三141与限位孔四142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均平行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径向,限位孔三141与限位孔四142靠近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内置台阶一143,初始状态下,限位孔一125与限位孔三141同轴对应,限位孔二126与限位孔四142同轴对应。

具体的,为了对外锁芯筒体12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进行转动约束,所述限位孔一125内设置有沿其轴向可滑动的限位柱一127,初始状态下,限位柱一127延伸至限位孔三141内的长度为x,限位孔三141内设置有沿其轴向可滑动的限位柱三144,限位柱一127与限位柱三144相抵触且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成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外圆面相匹配的弧形面,限位孔一125与限位孔二126背离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一端开口处设置有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的密封螺塞128,限位孔一125内设置有限位弹簧一129,限位弹簧一129一端与密封螺塞128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柱一127抵触并且限位弹簧一129的弹力始终由密封螺塞128指向限位柱一127,限位柱三144靠近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部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柱形磁铁一145,为了使第二内锁芯筒体140能够转动,需要使限位柱一127完全置于限位孔一125内并且限位柱三144完全置于限位孔三141内,为此,所述子钥柱的外圆面上嵌设有磁铁三237,子钥柱插入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磁铁一145与磁铁三237相互靠近一端面相互排斥并且排斥力的大小驱动限位柱一127朝向限位孔一125运动的位移等于x。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对外锁芯筒体12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进行转动约束,所述限位孔四142内设置有可沿其轴向进行滑动的限位柱四147,初始状态下限位柱四147延伸至限位孔二126内的长度为y,限位孔二126内设置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限位柱二,限位柱二与限位柱四147相抵触且相互靠近一段满设置成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外圆面相匹配的弧形面,限位柱四147靠近第二锁芯筒体140内部的一端面同轴固定设置有柱形磁铁二146,磁铁二146的外部套设有限位弹簧二148,限位弹簧二148一端与限位柱四14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置台阶一143固定连接并且限位弹簧二148的弹力用于将限位柱四147维持于初始状态,为了使第二内锁芯140能够转动,需要使限位柱四147完全置于限位孔四142内并且限位柱二完全置于限位孔二126内,为此,所述子钥柱的外圆面上嵌设有磁铁四238,子钥柱插入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磁铁二146与磁铁四238相互靠近一端面相互吸引并且吸引力的大小驱动限位柱四147朝向限位孔四142内运动的位移等于y。

为了增加子锁的防盗性以及编码的多样性,限位孔一125、限位孔三141以及其内部的结构共同构成了限位构件一,限位孔二126与限位孔四142以及其内部的结构共同构成了限位构件二,限位构件一任意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平行于外锁芯筒体120的径向布置,限位构件二任意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平行于外锁芯筒体120的径向布置,子钥柱的外部设置有与其对应匹配的磁铁三237与磁铁四238,通过限位构件一与限位构件二的任意排列组合,形成子锁的防盗编码。

当子钥柱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时,为了便于磁铁一145、磁铁三237相对,磁铁二146与磁铁四238相对,所述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内圆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其轴向的引导凸条149,所述子钥柱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平行于其轴向的的凸条槽236,引导凸条149与凸条槽236相匹配并且用于引导磁铁一145、磁铁三237相对、磁铁二146与磁铁四238相对。

子钥匙230插入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并且使限位机构解除对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转动约束,具体表现为,约束构件240解除对子钥匙230的约束限位后,子钥匙230无法迅速切换至伸出状态,用户顺时针转动手柄210,手柄210带动子钥柱同步转动,当引导凸条149与凸条槽236相对齐时,子钥柱由母钥筒内向外伸出,子钥柱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此时,若干磁铁三237与若干磁铁一145相对正并且在两者排斥力作用驱动限位柱一127朝向限位孔一125运动的位移等于x,若干磁铁四238与若干磁铁二146相对正并且在两者吸引力作用下驱动限位柱四147朝向限位孔四142内运动的位移等于y,此时,限位柱一127完全置于限位孔一125内,限位柱二完全置于限位孔二126内,限位柱三144完全置于限位孔三141内,限位柱四147完全置于限位孔四142内,限位机构解除对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转动约束,用户进一步转动手柄,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带动拨片150转动,拨片150使锁舌回缩并且与门框分离,防盗门开启。

拔出钥匙本体200的过程中,反向转动手柄210并且拔出,在此过程中,限位弹簧一129驱动限位构件一复位,限位弹簧二148驱动限位构件二复位,限位机构恢复对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的转动约束,弹子恢复对第一内锁芯筒体130的转动约束,而后,用户手动将子钥柱按压缩回至母钥筒内,约束构件240将子钥匙230约束在缩回状态。

作为本发明更为优化的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母锁的编码多样性,所述拨片150靠近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一端设置有固定盘151,固定盘151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固定盘151靠近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一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异形凸块152,所述子钥柱背离手柄210一端开设有与异形凸块152相匹配的异形槽235,引导凸条149与凸条槽236对齐时,异形凸块152与异形槽235相对齐,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只有当异形凸块152与异形槽235相对齐,子钥柱才能完全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提升了母锁的防盗性能。

作为本发明更为完善的方案,为了保证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之间的同轴度,所述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相互靠近一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同轴环160,同轴环160由对称的半环体构成,同轴环160与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均为同轴转动连接配合,并且同轴环160与外锁芯筒体120的内圆面之间为转动连接配合,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结构简单、保证第一内锁芯筒体130与第二内锁芯筒体140之间的同轴度,提升母锁与子锁的可靠性,避免子钥匙无法插入至第二内锁芯筒体140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