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装置及清理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4489发布日期:2019-08-20 20:4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清理装置及清理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清理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清理装置及清理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机器人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现有的清理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装置和清理装置,行走装置和清理装置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机器人主体沿工作面行走,清理装置用于对待清理物件进行清理作业。

然而现有的清理机器人对于待清理物件上的污垢清理不够彻底,造成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理装置及清理机器人,以提高使用效果。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清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吸气孔和喷嘴;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主体部、磨耗板、套筒和弹性密封件,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腔体,所述套筒通过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主体部套设连接,所述弹性密封件能够密封所述套筒和主体部之间的空隙并能够形变以使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所述磨耗板与所述套筒的底部连接,所述磨耗板上开设有开口部以暴露所述腔体,所述磨耗板的底面用于和待清理物件表面相贴合;

所述吸气孔和喷嘴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喷嘴用于向所述开口部喷射清洁液体,所述吸气孔用于吸气以吸入所述清洁液体。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清理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装置和本发明所提供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和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所述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机器人主体沿工作面行走。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清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使磨耗板的底面与待清理物件表面相贴合,之后通过设置在腔体内的喷嘴向开口部喷射清洁液体即可使清洁液体喷在待清理物件表面,从而对待清理物件表面的污垢进行清洗,用过的清洁液体将被吸气孔吸入,从而完成对待清理物件的彻底清理。由于套筒通过弹性密封件与主体部套设连接,因此,套筒能够相对于主体部移动,在使用过程中,当主体部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磨耗板偏移时,主体部能够相对于套筒移动,从而在主体部偏移的情况下,磨耗板的底面仍能够始终与待清理物件表面相贴合,从而防止清洁液体大量外流,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理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理机器人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1:吸气孔;102:喷嘴;103:主体部;

104:磨耗板;105:软性支撑件;106:腔体;

107:开口部;108:套筒;109:弹性密封件;

110:弹性支撑件;111:支架;112:转轴;

113:机器人主体;114:行走装置;115:吸附装置;

116:驱动轮;117:从动轮;118: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吸气孔101和喷嘴102;主体框架包括主体部103、磨耗板104、套筒108和弹性密封件109,主体部103内形成有腔体106,套筒108通过弹性密封件109与主体部103套设连接,弹性密封件109能够密封套筒108和主体部103之间的空隙并能够形变以使套筒108相对于主体部103移动,磨耗板104与套筒108的底部连接,套筒108位于主体部103和磨耗板104之间,磨耗板104上开设有开口部107以暴露腔体106,磨耗板104的底面用于和待清理物件表面相贴合;吸气孔101和喷嘴102设置在腔体106内,喷嘴102用于向开口部107喷射清洁液体,吸气孔101用于吸气以吸入清洁液体。

本实施例中的清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使磨耗板104的底面与待清理物件表面相贴合,之后通过设置在腔体106内的喷嘴102向开口部107喷射清洁液体即可使清洁液体喷在待清理物件表面,从而对待清理物件表面的污垢进行清洗,用过的清洁液体将被吸气孔101吸入,从而完成对待清理物件的彻底清理。由于套筒108通过弹性密封件109与主体部103套设连接,因此,套筒108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03移动,在使用过程中,当主体部103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磨耗板104偏移时,主体部103能够相对于套筒108移动,从而在主体部103偏移的情况下,磨耗板104的底面仍能够始终与待清理物件表面相贴合,从而防止清洁液体大量外流,提高了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体框架还包括弹性支撑件110,弹性支撑件110连接在套筒108和主体部103之间并沿套筒108的轴向设置,以使套筒108和主体部103之间弹性定位。由此,提高了套筒108和主体部103之间的支撑力,并能够使套筒108和主体部103之间弹性定位,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主体框架和套筒108之间偏移程度过大造成弹性密封件109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性支撑件110为多个,多个弹性支撑件110沿套筒108的周向均布。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套筒108和主体部103之间的支撑力,使结构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体框架还包括软性支撑件105,磨耗板104通过软性支撑件105与套筒108的底部连接,软性支撑件105能够形变以使磨耗板104相对于套筒108移动。由于磨耗板104通过软性支撑件105与套筒108底部连接,因此,磨耗板104和套筒108能够相对运动,在使用过程中,当主体部103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磨耗板104偏移时,磨耗板104和套筒108能够相对运动从而使磨耗板104的底面能够始终与待清理物件表面相贴合,从而防止清洁液体大量外流,提高了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软性支撑件105为环形橡胶支撑板。由此使软性支撑件105的形变性能更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磨耗板104的外侧边缘背向磨耗板104的底面延伸。由此,磨耗板104的外侧边缘不易与待清理物件表面的障碍物产生干涉,从而提高了清理装置沿待清理物件表面移动的顺畅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清理装置还包括支架111和转轴112,支架111和转轴112位于腔体106内,支架111通过转轴112与主体部103转动连接,喷嘴102为多个,多个喷嘴102设置在支架111上。由此,在喷嘴102喷射清洁液体的同时,支架111能够带动喷嘴102以转轴112的轴线为中心相对于主体部103转动,因此利于提高清洁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理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13、行走装置114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和行走装置114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13上,行走装置114用于带动机器人主体113沿工作面行走。

本实施例中的清理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行走装置114带动机器人主体113沿工作面行走至待清理物件处,之后可使磨耗板104的底面与待清理物件表面相贴合,之后通过设置在腔体106内的喷嘴102向开口部107喷射清洁液体即可使清洁液体喷在待清理物件表面,从而对待清理物件表面的污垢进行清洗,用过的清洁液体将被吸气孔101吸入,从而完成对待清理物件的彻底清理。由于套筒108通过弹性密封件109与主体部103套设连接,因此,套筒108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03移动,在使用过程中,当主体部103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磨耗板104偏移时,主体部103能够相对于套筒108移动,从而在主体部103偏移的情况下,磨耗板104的底面仍能够始终与待清理物件表面相贴合,从而防止清洁液体大量外流,提高了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机器人主体113上设有吸附装置115,吸附装置115用于吸附工作面。由此,使清理机器人能够在竖直的工作面上行走,提高了清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行走装置114包括驱动轮116、从动轮117和同步带118,驱动轮116和从动轮117与机器人主体113转动连接,驱动轮116和从动轮117的轴线平行且间隔设置,同步带118套设在驱动轮116和从动轮117之间并位于从动轮117外侧,驱动轮116用于与工作面相接触并相对于机器人主体113旋转而带动机器人主体113沿工作面行走,同时通过同步带118带动从动轮117相对于机器人主体113旋转。由此,在驱动轮116驱动机器人主体113沿工作面行走的同时,套设在驱动轮116和从动轮117之间并位于从动轮117外侧的同步带118也会在驱动轮116和从动轮117之间运转,当同步带118遇到障碍物时,同步带118能够提供驱动力,从而使清理机器人能够更为顺畅的越过障碍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