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动力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9594发布日期:2019-11-13 01:3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动力锁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双动力锁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锁具智能化的发展,现有的门锁大多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来实现对门锁的开关,同时为了避免因电机出现故障而导致无法开锁,现有的门锁一般都采用双电机驱动的结构,即门锁内设置有两个电机,正常情况下,只要一个电机工作,便可实现对门锁的开关,另一个电机则作为备用电机。但为实现两个电机的相互切换以及工作时相互之间不要出现干涉,现有技术通常都是在两个电机之间设置相应的离合结构,这样不仅导致驱动部分的结构复杂化,而且因多了步离合操作,从而使得操作的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动力锁具,由于该门锁内的两个电机之间无需设置离合结构,因此不仅有效简化了结构,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动力锁具,包括锁壳和设置在锁壳上的锁舌,锁壳内设置有双电机行星齿轮驱动机构,所述双电机行星齿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安装架、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外齿圈、输出件,所述安装架固定装设在锁壳内,外齿圈和太阳齿轮均转动装设在安装架上,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组均设置在外齿圈内,且行星齿轮组围绕太阳齿轮设置,行星齿轮组中的各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及外齿圈均形成啮合,第一电机固定装设在安装架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太阳齿轮上对应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形成啮合的第一啮合齿轮,第二电机固定装设在安装架上,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二齿轮,外齿圈上对应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形成啮合的第二啮合齿轮,行星齿轮组中的各行星齿轮均通过转动销转动装设在输出件上,所述输出件与锁舌通过联动机构形成联动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发明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是通过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以及外齿圈来配合,因此无需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设置离合结构,从而不仅有效简化了结构,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具体为:当第一电机工作,第二电机不工作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一啮合齿轮的配合,第一电机将带动太阳齿轮旋转,由于此时第二电机不工作,因此在第二齿轮和第二啮合齿轮的啮合作用下,外齿圈将保持不动,从而使得太阳齿轮带动行星齿轮组围绕其旋转,且由于行星齿轮组中的各行星齿轮均通过转动销转动装设在输出件上,因此行星齿轮转动将带动输出件同时旋转,从而带动锁舌联动,实现门锁的开关。同理,当第一电机不工作,第二电机工作时,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二啮合齿轮的配合,第二电机将带动外齿圈旋转,由于此时第一电机不工作,因此在第一齿轮和第一啮合齿轮的啮合作用下,太阳齿轮将保持不动,从而使得外齿圈带动行星齿轮组同样是围绕太阳齿轮旋转,且由于行星齿轮组中的各行星齿轮均通过转动销转动装设在输出件上,因此行星齿轮转动将带动输出件同时旋转,从而带动锁舌联动,实现门锁的开关。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中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工作时互不干涉,且相互切换时也无需离合操作,因此本发明无需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设置离合结构,从而不仅有效简化了结构,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外齿圈和太阳齿轮通过同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输出件为输出齿轮,且输出齿轮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锁舌包括主锁舌和斜舌,主锁舌和斜舌均穿设在锁壳上,主锁舌的内端设置有锁舌支架,斜舌的内端连接有斜舌拉板,斜舌拉板上还连接有促使斜舌向锁壳外伸出的斜舌扭簧,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拨叉齿轮、把手齿轮、斜舌拨套、锁板,锁壳上转动设置有把手转轴,把手齿轮和斜舌拨套均转动套装在把手转轴上,锁壳内还固定设置有一固定轴,锁板转动套装在固定轴上,锁板上对应设置有与把手齿轮构成啮合联动的齿轮部,所述的锁板上还设置有锁板凸柱,锁舌支架上对应设置有与锁板凸柱构成滑移配合的支架滑槽,斜舌拨套上设置有三个径向延伸端,其中第一径向延伸端与锁舌支架之间通过斜推板连接,第二径向延伸端抵靠在斜舌拉板上,把手齿轮上设置有在其转动后作用在第二径向延伸端上并促使第二径向延伸端向内按压斜舌拉板的把手齿轮推动部,所述的拨叉齿轮固定设置在把手转轴上,并与输出齿轮构成啮合联动,所述的拨叉齿轮上设置有在其转动后抵压在第三径向延伸端上的拨叉齿轮推动部,把手齿轮上对应设置有与拨叉齿轮推动部形成抵接的齿轮抵接部。

采用上述结构,输出齿轮旋转后将带动拨叉齿轮转动,所述拨叉齿轮将通过其上的拨叉齿轮推动部相应推动把手齿轮和斜舌拨套转动,从而带动斜舌拉板及锁舌支架向内移动,以实现斜舌和主锁舌的回缩,门锁打开。另,外齿圈和太阳齿轮通过同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输出齿轮也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这样设置结构更加合理简凑。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舌支架上还设置有与固定轴形成直线滑移配合的支架直线滑槽。这样设置使得锁舌支架及主锁舌的伸缩更加稳定更具导向性。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壳上还装设有锁芯和随锁芯一起旋转的锁芯拨块,锁板上对应设置有与锁芯拨块形成抵靠的锁板限位部,斜推板上对应设置有与锁芯拨块形成抵靠的斜推板限位部。

采用上述结构,人们还可通过将钥匙插入锁芯实现开锁,具体为锁芯转动后,将带动锁芯拨块一起旋转,从而通过锁板限位部和斜推板限位部分别带动锁板和斜舌拨套转动,进而带动斜舌拉板及锁舌支架向内移动,以实现斜舌和主锁舌的回缩,门锁打开。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锁壳上设置有与锁舌支架相联动的天地杆,锁壳上还设置有与天地杆相联动的辅助锁舌。通过增设辅助锁舌,可进一步提升门锁的防盗性能。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辅助锁舌铰接装设在锁壳上,且辅助锁舌上设置有辅助齿轮,天地杆上对应设置有与辅助齿轮构成啮合联动的辅助齿条。通过辅助齿轮和辅助齿条的配合,使得天地杆的移动将同时带动辅助锁舌旋转,以实现辅助锁舌的开关。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辅助锁舌呈c形设置。这样设置不仅防盗性能更好,而且开、关锁所需的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锁壳打开后的结构图;

图3为双电机行星齿轮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双电机行星齿轮驱动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双电机行星齿轮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联动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斜舌部分的结构图;

图8为锁芯的结构图;

图9为主锁舌部分的结构图;

图10为主锁舌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给出了一种双动力锁具,包括锁壳1和设置在锁壳1上的锁舌,锁壳1内设置有双电机行星齿轮驱动机构2,所述双电机行星齿轮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安装架23、行星齿轮组24、太阳齿轮25、外齿圈26、输出件27,所述安装架23固定装设在锁壳1内,外齿圈26和太阳齿轮25均转动装设在安装架23上,太阳齿轮25和行星齿轮组24均设置在外齿圈26内,且行星齿轮组24围绕太阳齿轮25设置,行星齿轮组24中的各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25及外齿圈26均形成啮合,第一电机21固定装设在安装架23上,且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11,太阳齿轮25上对应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11形成啮合的第一啮合齿轮251,第二电机22固定装设在安装架23上,且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二齿轮221,外齿圈26上对应设置有与第二齿轮221形成啮合的第二啮合齿轮261,行星齿轮组24中的各行星齿轮均通过转动销241转动装设在输出件27上,所述输出件27与锁舌通过联动机构3形成联动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发明的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之间是通过行星齿轮组24、太阳齿轮25、以及外齿圈26来配合,因此无需在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之间设置离合结构,从而不仅有效简化了结构,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具体为:当第一电机21工作,第二电机22不工作时,通过第一齿轮211和第一啮合齿轮251的配合,第一电机21将带动太阳齿轮25旋转,由于此时第二电机22不工作,因此在第二齿轮221和第二啮合齿轮261的啮合作用下,外齿圈26将保持不动,从而使得太阳齿轮25带动行星齿轮组24围绕其旋转,且由于行星齿轮组24中的各行星齿轮均通过转动销241转动装设在输出件27上,因此行星齿轮转动将带动输出件27同时旋转,从而带动锁舌联动,实现门锁的开关。同理,当第一电机21不工作,第二电机22工作时,通过第二齿轮221和第二啮合齿轮261的配合,第二电机22将带动外齿圈26旋转,由于此时第一电机21不工作,因此在第一齿轮211和第一啮合齿轮251的啮合作用下,太阳齿轮25将保持不动,从而使得外齿圈26带动行星齿轮组24同样是围绕太阳齿轮25旋转,且由于行星齿轮24组中的各行星齿轮均通过转动销241转动装设在输出件27上,因此行星齿轮转动将带动输出件27同时旋转,从而带动锁舌联动,实现门锁的开关。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中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工作时互不干涉,且相互切换时也无需离合操作,因此本发明无需在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之间设置离合结构,从而不仅有效简化了结构,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

外齿圈26和太阳齿轮25通过同一转动轴28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3上,所述输出件27为输出齿轮,且输出齿轮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轴28上,所述锁舌包括主锁舌4和斜舌5,主锁舌4和斜舌5均穿设在锁壳1上,主锁舌4的内端设置有锁舌支架41,斜舌5的内端连接有斜舌拉板51,斜舌拉板51上还连接有促使斜舌5向锁壳1外伸出的斜舌扭簧52,所述的联动机构3包括拨叉齿轮31、把手齿轮32、斜舌拨套33、锁板34,锁壳1上转动设置有把手转轴11,把手齿轮32和斜舌拨套33均转动套装在把手转轴11上,锁壳1内还固定设置有一固定轴12,锁板34转动套装在固定轴12上,锁板34上对应设置有与把手齿轮32构成啮合联动的齿轮部341,所述的锁板34上还设置有锁板凸柱342,锁舌支架41上对应设置有与锁板凸柱342构成滑移配合的支架滑槽42,斜舌拨套33上设置有三个径向延伸端,其中第一径向延伸端331与锁舌支架41之间通过斜推板35连接,第二径向延伸端332抵靠在斜舌拉板51上,把手齿轮32上设置有在其转动后作用在第二径向延伸端332上并促使第二径向延伸端332向内按压斜舌拉板51的把手齿轮推动部321,所述的拨叉齿轮31固定设置在把手转轴11上,并与输出齿轮构成啮合联动,所述的拨叉齿轮31上设置有在其转动后抵压在第三径向延伸端333上的拨叉齿轮推动部311,把手齿轮32上对应设置有与拨叉齿轮推动部311形成抵接的齿轮抵接部322。

采用上述结构,输出齿轮旋转后将带动拨叉齿轮31转动,所述拨叉齿轮31将通过其上的拨叉齿轮推动部311相应推动把手齿轮32和斜舌拨套33转动,从而带动斜舌拉板51及锁舌支架41向内移动,以实现斜舌5和主锁舌4的回缩,门锁打开。另,外齿圈26和太阳齿轮25通过同一转动轴28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3上,输出齿轮也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轴28上,这样设置结构更加合理简凑。

所述的锁舌支架41上还设置有与固定轴12形成直线滑移配合的支架直线滑槽43。这样设置使得锁舌支架41及主锁舌4的伸缩更加稳定更具导向性。

所述的锁壳1上还装设有锁芯6和随锁芯6一起旋转的锁芯拨块61,锁板34上对应设置有与锁芯拨块61形成抵靠的锁板限位部343,斜推板35上对应设置有与锁芯拨块61形成抵靠的斜推板限位部351。

采用上述结构,人们还可通过将钥匙插入锁芯6实现开锁,具体为锁芯6转动后,将带动锁芯拨块61一起旋转,从而通过锁板限位部343和斜推板限位351部分别带动锁板34和斜舌拨套33转动,进而带动斜舌拉板51及锁舌支架41向内移动,以实现斜舌5和主锁舌4的回缩,门锁打开。

锁壳1上设置有与锁舌支架41相联动的天地杆7,锁壳1上还设置有与天地杆7相联动的辅助锁舌8。通过增设辅助锁舌8,可进一步提升门锁的防盗性能。

辅助锁舌8铰接装设在锁壳1上,且辅助锁舌8上设置有辅助齿轮81,天地杆7上对应设置有与辅助齿轮81构成啮合联动的辅助齿条71。通过辅助齿轮81和辅助齿条71的配合,使得天地杆7的移动将同时带动辅助锁舌8旋转,以实现辅助锁舌8的开关。

所述的辅助锁舌8呈c形设置。这样设置不仅防盗性能更好,而且开、关锁所需的空间较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