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压缩机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6733发布日期:2020-01-10 16:3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压缩机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业制造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自动化程度也越高,在空调压缩机外壳双端面的加工过程中,运用夹具夹取工件是常用做法,如使用机械手等等,但同时也有可能对工件造成损伤,例如磨损工件表面、使工件变形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夹具,可以解决工件表面磨损以及工件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调压缩机夹具,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上依次设置有心轴、双锥筒夹、锥套以及挡位件;所述双锥筒夹的一端与所述心轴斜锲配合,所述双锥筒夹的另一端与所述锥套斜锲配合,所述挡位件固定在所述拉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双锥筒夹中通,双锥筒夹两端的内壁直径往中部逐渐变小,所述双锥筒夹两端形成有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双锥筒夹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双锥筒夹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方向的移动槽,所述心轴上设置有止动螺丝,所述止动螺丝卡在所述移动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挡位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拉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位件为螺母,所述螺母与拉杆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心轴与所述拉杆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锥筒夹的材料为65mn弹簧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所述锥套的位置,在斜锲作用下,使所述双锥筒夹胀大,从而从工件的内部撑紧工件,达到夹紧工件的作用;避免工件的外表面被磨损而影响外观,同时也避免了工件被夹紧时受力容易变形而影响工件后续工序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压缩机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压缩机夹具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压缩机夹具的剖视图。

其中:1、拉杆;2、心轴;21、止动螺丝;3、双锥筒夹;31、凹槽;4、锥套;5、挡位件;6、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考图1到图3,一种空调压缩机夹具,用于与现有的机床配合,该夹具包括拉杆1,所述拉杆1上依次设置有心轴2、双锥筒夹3、锥套4以及挡位件5;所述心轴2固定在机床主轴上,而所述拉杆1与机床上的油缸连接;所述双锥筒夹3中通,双锥筒夹3两端的内壁直径往中部逐渐变小,所述双锥筒夹3两端形成有斜面,所述心轴2上有所述双锥筒夹3相对应的斜面结构,所述双锥筒夹3的一端与所述心轴2斜锲配合;所述锥套4上有所述双锥筒夹3相对应的斜面结构,所述双锥筒夹3的另一端与所述锥套4斜锲配合。所述挡位件5固定在所述拉杆1上,所述挡位件5用于顶住所述锥套4,限制所述锥套4往远离所述双锥筒夹3的方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双锥筒夹3的材料为65mn弹簧钢,所述双锥筒夹3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31。65mn的强度、硬度、弹性和淬透性均比65号钢高,具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倾向,适用于制造高耐磨弹性零件。所述双锥筒夹3外壁上的凹槽31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双锥筒夹3胀大的弹性,并且增加所述双锥筒夹3外壁与工件6内表面的摩擦力。

优选地,所述双锥筒夹3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方向的移动槽(未图示),所述心轴2上设置有止动螺丝21,所述止动螺丝21卡在所述移动槽内。如此,使得所述双锥筒夹3可以在拉杆1的轴向方向上移动,限制所述双锥筒夹3绕拉杆1转动,使得对工件6的夹持更加稳定。

优选地,所述挡位件5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拉杆1上,所述挡位件5为螺母,所述螺母与拉杆1螺纹配合。螺母为容易得到的零件,价格低廉,性价比高;当需要根据工件内径大小更换所述双锥筒夹3时,螺母容易拆卸。

优选地,所述心轴2与所述拉杆1键连接。限制所述心轴2绕所述拉杆1转动,增加整个夹具的稳定性。

工作方式:参考图3,所述心轴2固定在机床主轴上,机床上的油缸为所述拉杆1提供动力,固定在所述拉杆1上的螺母会挤压所述锥套4,所述锥套4挤压所述双锥筒夹3的一端,在斜锲作用下使得双锥筒夹3的一端胀大并且使所述双锥筒夹3向所述心轴2的方向位移,而同时心轴2与所述双锥筒夹3也会产生斜锲作用,所述双锥筒夹3的另一端胀大,最后所述双锥筒夹3撑紧工件6内部,从而夹紧工件6。

该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锥套的位置,在斜锲作用下,使所述双锥筒夹胀大,从而从工件的内部撑紧工件,达到夹紧工件的作用;避免工件的外表面被磨损而影响外观,同时也避免了工件被夹紧时受力容易变形而影响工件后续工序的加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