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解锁单元及自动弹开电磁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4130发布日期:2020-04-03 14:32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电磁解锁单元及自动弹开电磁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磁解锁单元及自动弹开电磁门锁。



背景技术:

洗衣机,特别是圆筒式洗衣机的转动门盖通过一锁定装置与洗衣机主体锁定或解锁。为了实现电子控制或远程控制,现有的洗衣机的该锁定装置具有一滑块,滑块的第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动槽、位于第一转动槽内的台阶槽及位于台阶槽外侧的抵接槽、第二侧开设有第二转动槽,第一转动槽中转动地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的边缘处设有弹簧槽,弹簧槽内设有弹簧,一抵接杆穿过弹簧且至少部分地位于弹簧槽的外部,当转动块转动到弹簧槽朝向台阶槽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抵接杆伸入到台阶槽中,从而使得转动块无法转动至其他角度,此时即为锁死状态。一操作杆转动地靠近台阶槽设置。

当锁定装置处于锁死状态时,一电磁组件通电后顶住操作杆转动一定的角度,操作杆作用于抵接杆上,使得抵接杆缩回至弹簧槽中,从而使得锁定装置解除锁死状态,转动块可转动至其他角度,从而进入到解锁状态。

锁定装置的壳体靠近台阶槽的位置开设有通孔,现有的电磁组件包括组件壳体、金属顶针、滑动铁芯、电磁线圈及弹簧,组件壳体中开设有与通孔相对的滑槽,金属顶针位于滑槽靠近通孔的一侧,滑动铁芯位于滑槽远离通孔的一侧,电磁线圈绕设于滑槽的外部,弹簧位于锁定装置的壳体与滑动铁芯之间。电磁线圈通电后驱动滑动铁芯朝向抵接杆移动,从而推动金属顶针抵接抵接杆并将抵接杆压缩回弹簧槽中。为了便于对弹簧进行定位,需要在滑动铁芯朝向通孔的一端设置直径小于弹簧口径的定位柱,定位柱穿过弹簧。由于滑动铁芯的加工较为困难,形成定位柱时造成材料浪费较为严重,制作成本高;同时由于金属顶针的长度较短,在电磁线圈未通电时与滑动铁芯不接触,此时金属顶针会在操作杆与滑动铁芯之间来回自由滑动,会碰撞到操作杆及滑动铁芯,长时间碰撞会造成金属顶针、操作杆及滑动铁芯的损坏。另外在安装或拆卸时,细小的金属顶针非常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滑块及塑料顶杆的制作方式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塑料顶杆始终与金属滑块抵接而不会自由滑动,避免塑料顶杆、触发杆及金属滑块损坏,塑料顶杆不易丢失的电磁解锁单元及自动弹开电磁门锁,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电磁解锁单元,包括电磁解锁壳体、设置于电磁解锁壳体内的塑料顶杆、金属滑块、电磁线圈组件及第三弹簧;电磁解锁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金属滑块为圆柱形,金属滑块位于第三滑槽中远离第三滑槽的开口的一侧,塑料顶杆位于第三滑槽中靠近第三滑槽的开口的一侧,塑料顶杆靠近金属滑块的外侧壁上突出设置有第二凸环,第三弹簧套设于塑料顶杆的外侧,第三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凸环抵接,第二端伸出于第一通孔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顶杆位于第二凸环远离金属滑块的一侧为穿孔部,塑料顶杆位于第二凸环朝向金属滑块的一侧为抵接部;塑料顶杆的穿孔部的形状为圆台状,穿孔部的直径由靠近第二凸环的一端至远离第二凸环的一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朝向金属滑块的一端具有抵接环,抵接环的直径与金属滑块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解锁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端子开口,第二端子开口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电磁线圈组件包括电磁线圈、与电磁线圈连接的固定连接端子及连接于第二连接端子与固定连接端子之间的弹性导电部。

一种自动弹开电磁门锁,具有具有底座、滑动单元及如上所述的电磁解锁单元,所述底座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滑动单元包括主滑块、扇形块、抵接块组件、第二弹簧、触发杆及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位于主滑块与底座之间,主滑块的一侧开设有扇形槽,扇形块转动设置于扇形槽中,扇形槽的一侧开设有台阶槽,触发杆至少部分地位于台阶槽或扇形槽中;扇形块的侧面开设有心形槽,心形槽的中部凸出设置有心形块;扇形块的弧形侧面上开设有弹簧槽,第二弹簧位于弹簧槽中,抵接块组件穿过第二弹簧且至少部分地位于弹簧槽中;底座靠近台阶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电磁解锁单元设置于底座的第一通孔的外侧;第三弹簧的第二端与第一通孔周围的底座抵接,塑料顶杆始终与金属滑块抵接;塑料顶杆远离金属滑块的一端可活动地伸入第一通孔中并与触发杆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在第一通孔的周围向外延伸设置有穿孔嘴,穿孔嘴伸入至少部分地伸入到第三滑槽中,第三弹簧的第二端与穿孔嘴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解锁单元包括电磁解锁壳体、设置于电磁解锁壳体内的塑料顶杆、金属滑块、电磁线圈组件及第三弹簧;电磁解锁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金属滑块为圆柱形,金属滑块位于第三滑槽中远离第三滑槽的开口的一侧,塑料顶杆位于第三滑槽中靠近第三滑槽的开口的一侧,塑料顶杆靠近金属滑块的外侧壁上突出设置有第二凸环,第三弹簧套设于塑料顶杆的外侧,第三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凸环抵接,第二端伸出于第一通孔的外侧。由于金属滑块无需特殊设计,如用于对弹簧进行定位的定位柱,塑料顶杆的可塑性强,制作成本低,如此金属滑块及塑料顶杆的制作方式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塑料顶杆始终与金属滑块抵接而不会自由滑动,避免塑料顶杆、触发杆及金属滑块损坏,塑料顶杆也不易丢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弹开电磁门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除去底座及电磁解锁单元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上盖、锁钩单元及限位销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限位销单元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图4中的锁钩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滑动单元、限位销单元及锁钩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滑动单元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扇形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扇形块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的扇形块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的触发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的整体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电磁解锁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的垂直剖面示意图。

图16为图4中的上盖、锁钩单元及限位销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的上盖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图2中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除去滑动单元、电磁解锁单元及主回路电磁开关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19为图2中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除去滑动单元、电磁解锁单元及主回路电磁开关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的触发滑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主回路电磁开关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主回路电磁开关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3为电磁解锁单元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4为电磁解锁单元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5为电磁解锁单元的内部示意图。

图26为面板安装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27为面板安装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28为图27中的拨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9为面板安装结构的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30为面板安装结构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包括底座10、与底座10相对设置的上盖20、弹性转动设置于上盖20朝向底座10的侧面上的锁钩单元30、设置于上盖20朝向底座10的侧面上的滑动限位销单元40、滑动设置于底座10朝向上盖20的侧面上的滑动单元50、设置于底座10位于滑动单元50一侧的电磁解锁单元60及与锁钩单元30活动卡接的锁块80。

底座10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11,上盖20与底座10相对拼接后,锁钩单元30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开口11处。

锁块80包括第一连接板81及与第一连接板81垂直连接的突出部82,第一连接板8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811,一锁紧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811后与一洗衣机门盖固定连接,从而将锁块80固定于洗衣机门盖上。洗衣机门盖远离锁块80的一端通过铰链等转动连接机构与洗衣机主体转动连接。

突出部82远离第一连接板81的一端的中部开设有卡接槽821,卡接槽821远离第一连接板81的一侧设置有平滑的第一导向面822。

底座10、上盖20、锁钩单元30、滑动限位销单元40、滑动单元50及电磁解锁单元60整体设置于洗衣机主体上与锁块80相对的位置。

当洗衣机门盖转动到与洗衣机主体贴合时,锁块80与锁钩单元30相互卡接。

请参考图4及图5,上盖20朝向底座10的侧面的中部相对突出设置有一对第一连接柱21,第一连接柱21上开设有第一轴孔,上盖20于两个第一连接柱21相互远离的外侧均设置有凹陷的弹簧容置部22。

上盖20于两个第一连接柱21的一侧凹陷设置有条形的第一滑槽23,上盖20于第一滑槽23靠近第一连接柱21的一侧突出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4,上盖20于第一滑槽23远离第一连接柱21的一侧突出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5,上盖20于靠近第二限位块25的一个边角处突出设置有第三限位块26。第一滑槽2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限位块24或第二限位块25平行。

锁钩单元30包括偏心转动块31、与偏心转动块31垂直连接且位于偏心转动块31的偏心位置处的第一转轴32、穿过偏心转动块31靠近边缘的部分的操作杆33及套设于第一转轴32上的第一扭簧34。偏心转动块31远离操作杆33的边缘部分开设有卡接槽311,偏心转动块31于卡接槽311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唇部312及第二唇部313,第一唇部312远离卡接槽311的一侧设置有平滑的第二导向面3121,第二唇部313远离卡接槽311的一侧设置有凹陷的第一抵接槽3131。第一扭簧34的第一支脚与第一抵接槽3131抵接,第二支脚与上盖20抵接。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扭簧34包括两个分别套设于第一转轴32位于偏心转动块31两侧的两端上的螺旋部341、连接两个螺旋部341且与第一抵接槽3131抵接的第一支脚342及分别与两个螺旋部341连接且与上盖20抵接的第二支脚343。

第一转轴32穿过第一连接柱21上的第一轴孔,第一扭簧34的螺旋部341位于弹簧容置部22中。

进一步地,弹簧容置部22中还设置有支脚孔,第一扭簧34的第二支脚343位于支脚孔中。

第一扭簧34给锁钩单元30一个转动驱动力,使得锁钩单元30的卡接槽311正对底座10的第一开口11,即没有其他部件的作用时,锁钩单元30将在第一扭簧34的作用下处于与锁块80的解锁状态。此时锁块80可随意进入第一开口11,而不会与锁钩单元30卡接。

请参考图6,滑动限位销单元40包括圆盘41、垂直突出设置于圆盘41第一侧中部的定位柱42、导向销43及第一弹簧44。

圆盘41远离定位柱42的中部开设有导向销凹槽,导向销凹槽延伸至定位柱42的内部,第一弹簧44位于导向销凹槽的底部,定位柱42部分地位于导向销凹槽中且与第一弹簧44抵接。

第一限位块24及第二限位块25之间的距离与圆盘41的直径相等或相当。滑动限位销单元40的定位柱42伸入到第一滑槽23中,且圆盘41位于第一限位块24与第二限位块25之间。

请参考图7及图8,滑动单元50包括主滑块51、扇形块52、抵接块组件53、第二弹簧54、触发杆55及弹性支撑件,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件为第二扭簧56。

底座10朝向上盖20的侧面开设有与第一开口11连通的第二滑槽,主滑块51滑动地位于第二滑槽中,第二扭簧56位于主滑块51远离第一开口11的一端及底座10远离第一开口11的一端之间。

主滑块51朝向上盖20的一侧开设有扇形槽511、绕柱槽513及连通扇形槽511与绕柱槽513的连通槽514,扇形槽511靠近连通槽514的一侧设置有台阶槽5111,主滑块51于台阶槽5111的外侧设置有凹陷的第一避让槽515,第一避让槽515与台阶槽5111之间具有隔离壁,隔离壁朝向上盖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避让槽501。绕柱槽513中设置有一绕柱516。

本实施方式中,绕柱槽513、连通槽514、扇形槽511、台阶槽5111、第二避让槽501及第一避让槽515均位于主滑块51的同一侧。

扇形槽511靠近圆心的位置突出设置有第二转轴512。

主滑块51朝向第一开口11的一端的中部凹陷设置有第三避让槽517,用于供偏心转动块31的第一唇部312转动,避免主滑块51与第一唇部312发生干涉。

主滑块51于第三避让槽517的两端形成有抵接块5171,抵接块5171靠近上盖20的棱边具有倾斜的第一导向斜面5172。

请同时参考图13,主滑块51朝向上盖20的一侧且位于扇形槽511远离第一开口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18,主滑块51远离第一开口1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519,底座10远离第一开口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3,主滑块51远离第一开口11的一端且朝向底座10的一侧开设有扭簧容置槽。

第二扭簧56具有扭簧主体、第一支脚及第二支脚。扭簧主体可活动地位于扭簧容置槽中,第二扭簧56的第一支脚位于第一定位孔519中,第二支脚位于第二定位孔13中。

第二扭簧56给主滑块51一个驱动力,使得主滑块51朝向第一开口11滑动,进而使得主滑块51的抵接块5171与操作杆33抵接,并推动偏心转动块31绕第一转轴32转动,直至锁钩单元30的卡接槽311与底座10的第一开口11垂直。此时锁钩单元30处于锁定状态,若第一唇部312位于锁块80的卡接槽821中,则锁块80与锁钩单元30相互卡接锁定。

在主滑块51的抵接块5171与操作杆33刚开始抵接时,操作杆33转动并沿第一导向斜面5172移动。

扇形槽511的张开角度大于扇形块52的张开角度,扇形块52靠近圆心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轴孔521,第二转轴512穿过扇形块52的第二轴孔521,从而使得扇形块52转动地位于扇形槽511中。

扇形块52朝向上盖20的侧面上开设有心形槽522,心形槽522的中部凸出设置有心形块523。

扇形块52的弧形侧面上开设有弹簧槽524,抵接块组件53包括导向杆531及设置于导向杆531末端的圆块532,导向杆531朝向圆块532的一端还沿径向向外突出设置有第一凸环533,第二弹簧54套设于导向杆531上,导向杆531未设有圆块532的一端位于弹簧槽524中,第二弹簧54的第一端与弹簧槽524的底壁抵接,第二端与第一凸环533抵接。

导向销43远离圆盘41的一端可活动地位于心形槽522中。由于滑动限位销单元40受到第一限位块24及第二限位块25的限位作用,无法在与主滑块51的滑动方向上移动,而只能在与主滑块51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当滑动限位销单元40的导向销43位于心形槽522中不同的位置时,即可限制主滑块51的滑动距离,从而控制偏心转动块31的转动,实现锁钩单元30的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的切换。

请参考图9至图11,心形块523具有尖部、远离尖部的凹部及位于凹部两侧的肩部。心形槽522靠近心形块523的尖部且远离凹部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部a,于心形块523的凹部的外侧设有第二限位部b,于心形块523的其中一个肩部的外侧设有第三限位部c,于心形块523的另一个肩部的外侧设有第四限位部d,在第一限位部a与第三限位部c之间且位于心形块523的外侧设有第一爬坡e,在第一爬坡e与第三限位部c之间设有第一平面f,在第四限位部d与第一限位部a之间且位于心形块523的外侧设有第二爬坡g及第三爬坡i,在第二爬坡g与第三爬坡i之间设有第二平面h。

其中,导向销43位于第一限位部a时为解锁状态;导向销43位于第二限位部b时为锁定状态,此时导向销43的移动受到心形块523的两个肩部的限位作用而不能移动;如果要恢复移动,则需要将导向销43移出第二限位部b。

当导向销43从第一限位部a移动到第二限位部b时,需要经过第三限位部c,然后折回到第二限位部b;当导向销43从第二限位部b移动至第一限位部a时,需要经过第四限位部d,然后折回到第一限位部a。因此解锁时可通过按压洗衣机门盖,使得锁块80带动偏心转动块31回转一定的角度实现。

心形槽522在第一限位部a及第四限位部d的深度相同或相当,在第二限位部b的深度小于第一限位部a或第四限位部d的深度,第三限位部c的深度小于第二限位部b的深度;第二平面h的深度与第二限位部b的深度相同或相当;第一平面f的深度小于第三限位部c的深度。

第一爬坡e的深度由靠近第一限位部a的一端朝向靠近第一平面f的一端逐渐减小;第二爬坡g由靠近第四限位部d的一端朝向靠近第二平面h的一端逐渐减小;第三爬坡i由靠近第二平面h的一端朝向靠近第一限位部a的一端逐渐减小。

如此使得滑动限位销单元40的导向销43只能沿着特定的方向在心形槽522内移动,如从第一限位部a中沿第一爬坡e爬高,落入第三限位部c中,然后落入第二限位部b中,再落入第四限位部d中,然后沿第二爬坡g及第三爬坡i爬高,最后落回至第一限位部a中。

第一限位部a、第二限位部b、第三限位部c及第四限位部d能够使得导向销43处于多种不同的状态中,且提高了每一状态的稳定性。当需要切换状态时,第一爬坡e、第二爬坡g及第三爬坡i能够对导向销43进行导引,实现导向销43在不同的状态之间切换时实现平稳过渡。第一平面f及第二平面h能实现导向销43在过渡状态的保持。

由于滑动限位销单元40受到第一限位块24及第二限位块25的限位作用,无法在与主滑块51的滑动方向上移动,而只能在与主滑块51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因此主滑块51将会被动地滑动,并在导向销43的不同状态时滑动到不同的位置,进而控制偏心转动块31的转动,实现锁钩单元30的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的切换。

请参考图12,触发杆55包括第一杆部551、第二杆部552、连接于第一杆部551与第二杆部552之间的中间连接部553及设置于第一杆部551远离中间连接部553的一端的转动部554。

中间连接部553连接第一杆部551及第二杆部552同一侧的侧边,转动部554与第一杆部551设有中间连接部553的侧边垂直连接。转动部554的中部开设有第三轴孔5541,一销轴穿过第三轴孔5541并与绕柱516连接,从而使得触发杆55与绕柱516转动连接。第一杆部551的一部分位于绕柱槽513中,一部分位于连通槽514中,一部分位于扇形槽511或台阶槽5111中,中间连接部553位于第二避让槽501中,第二杆部552位于第一避让槽515中。如此使得触发杆55的安装及拆卸非常方便,提高触发杆55的安装或拆卸的工作效率。

第一杆部551靠近中间连接部553的一侧朝向远离第二杆部552的方向倾斜,形成倾斜部。

请参考图13,第一杆部551的倾斜部位于台阶槽5111中,且与扇形块52的弹簧槽524可活动地相对,底座10对应第一避让槽515的位置向外延伸设置有穿孔嘴12,穿孔嘴1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电磁解锁单元60设置于底座10具有穿孔嘴12的一侧的外侧。

请参考图14,电磁解锁单元60包括电磁解锁壳体61、设置于电磁解锁壳体61内的塑料顶杆62、金属滑块63、电磁线圈组件64及第三弹簧65。

电磁解锁壳体61朝向底座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611,金属滑块63为圆柱形,金属滑块63位于第三滑槽611中远离底座10的一侧,塑料顶杆62位于第三滑槽611中靠近底座10的一侧,塑料顶杆62靠近金属滑块63的外侧壁上突出设置有第二凸环621,第三弹簧65套设于塑料顶杆62的外侧,穿孔嘴12至少部分地伸入到第三滑槽611中。

第三弹簧65的第一端与第二凸环621抵接,第二端伸出于第一通孔,电磁解锁单元60与底座10连接后,第三弹簧65被压缩且第二端与穿孔嘴12抵接。塑料顶杆62可活动地伸入穿孔嘴12的第一通孔中并与第二杆部552抵接。

塑料顶杆62位于第二凸环621远离金属滑块63的一侧为穿孔部,塑料顶杆62位于第二凸环621朝向金属滑块63的一侧为抵接部。

本实施方式中,塑料顶杆62的穿孔部的形状为圆台状,穿孔部的直径由靠近第二凸环621的一端至远离第二凸环621的一端逐渐减小。

抵接部朝向金属滑块63的一端具有抵接环,抵接环的直径与金属滑块63的直径相同。

在第三弹簧65的作用下,塑料顶杆62的抵接环始终与金属滑块63抵接。因此即使电磁线圈组件64未通电,塑料顶杆62也不会在第三滑槽611中自由滑动而碰撞金属滑块63或触发杆55。

当扇形块52转动至弹簧槽524朝向台阶槽5111时,在第二弹簧54的作用下,导向杆531及圆块532将朝向台阶槽5111移动,从而使得圆块532进入台阶槽5111中,此时若无外力作用,圆块532卡入台阶槽5111中无法出来,扇形块52无法在扇形槽511中转动,主滑块51无法移动,此时为锁定状态。

电磁线圈组件64设置于第三滑槽611的外部,电磁线圈组件64通电时将产生电磁力,吸引金属滑块63朝向穿孔嘴12移动,从而带动塑料顶杆62伸入穿孔嘴12的第一通孔中并与第二杆部552抵接,进而使得第一杆部551的倾斜部将圆块532从台阶槽5111中推出,扇形块52可在扇形槽511中转动,使得主滑块51可以滑动,此时为解锁状态。

通过控制电磁解锁单元60的电磁线圈组件64的通电与否,可实现自动弹开电磁门锁的解锁。

从图15可以看出,由于滑动限位销单元40受到第一限位块24及第二限位块25的限位作用,无法在与主滑块51的滑动方向上移动,而只能在与主滑块51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因此主滑块51将会被动地滑动,并在导向销43的不同状态时滑动到不同的位置,进而控制偏心转动块31的转动,实现锁钩单元30的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的切换。

请继续参考图16及图17,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块24与上盖20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25为金属转动板,第二限位块25的中部通过一第三转轴251与上盖20转动连接,第二限位块25朝向底座10的一端突出于上盖20并与第一限位块24平齐,第二限位块25远离底座10的一端与上盖20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52。

当锁钩单元30处于锁定状态且第一唇部312位于锁块80的卡接槽821中时,若强行向外拉动锁块80时,偏心转动块31会被动地转动一个角度,使得圆盘41朝向远离锁钩单元30的方向移动,进而推动第二限位块25绕第三转轴251转动一个角度,给圆盘41腾出一定的活动区间,从而使得导向销43在心形槽522内切换一个状态,从而实现锁钩单元30的解锁,使得偏心转动块31能够转动一个更大的角度,从而使得锁块80脱离锁钩单元30。这就是强拉强推解锁模式,如有儿童被困在洗衣机中,儿童可向外推动洗衣机门盖,实现解锁,提高了安全性。

扇形块52远离弹簧槽524的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角部525,当扇形块52偏转后且主滑块51朝向远离锁钩单元30的方向移动时,上盖20的第三限位块26与扇形块52的角部525抵接,第三限位块26将带动角部525移动,从而拨动扇形块52至未偏转的位置。

请参考图1至图3,以及图21及图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还包括与洗衣机主体内的主电路连接的主回路电磁开关70,主回路电磁开关70设置于滑动单元50远离底座10的一侧。主回路电磁开关70具有开关壳体71、位于开关壳体71内的主体开关、与主体开关连接的保护开关、用于控制主体开关的开关按钮72、联动凸块73及连接开关按钮72与联动凸块73的联动机构。

开关壳体71的第一端开设有按钮槽713,开关按钮72位于按钮槽713中,开关壳体71朝向底座10的侧面上开设有联动槽711,联动凸块73位于联动槽711中且联动凸块73的末端可活动地从联动槽711中伸出。当开关按钮72被按压一次时,联动机构带动联动凸块73从联动槽711中伸出;当开关按钮72被再次被按压时,联动机构带动联动凸块73缩回到联动槽711中。

当联动凸块73从联动槽711中伸出时,联动凸块73进一步地伸入到主滑块51的第一限位槽518,从而限制主滑块51的移动,此时主体开关导通,洗衣机进入工作状态,同时通过联动凸块73锁定主滑块51,使得主滑块51为锁定状态,即此时洗衣机门盖不能打开。

当联动凸块73缩回到联动槽711中时,主滑块51处于可滑动状态,此时主体开关关断,洗衣机进入非工作状态,即此时洗衣机门盖可打开。如此提高了洗衣机工作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防止洗衣机门盖在工作过程中打开。

开关壳体7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端子开口714,第一端子开口714内设有第一连接端子742。

开关壳体71于主滑块51远离开关按钮7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保护触发杆74,保护触发杆74的第一端与保护开关可活动的抵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并位于开关壳体71的外侧。保护触发杆74的第一端与开关壳体7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驱动保护触发杆74朝向远离保护开关的方向移动,当保护触发杆74被按压时,保护触发杆74的第一端与保护开关抵接,从而触发保护开关,进而使得主体开关关断。

请参考图18及图19,底座10于主回路电磁开关70的开关按钮72的外侧开设有按压孔15,底座10于按压孔15的外侧弹性连接有一按压件14,按压件14的中部朝向按压孔15突出设置有按压凸条141,按压凸条141可活动地伸入按压孔15并与开关按钮72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还包括主回路触发单元,主回路触发单元包括触发滑块90及第五弹簧91。

底座10于主滑块51远离开关按钮72的一侧开设有与主滑块51的滑动方向平行的触发滑槽16,触发滑块90滑动地位于触发滑槽16中,第五弹簧91设置于触发滑槽16的一端与触发滑块90之间。

主滑块51朝向触发滑槽16的一侧突出设置有拨块5101。

请参考图20,触发滑块90包括滑块主体92、沿滑块主体92的长度依次设置的第一突出部93、第二突出部94及第三突出部95,第一突出部93及第三突出部95相对滑块主体92的高度均大于第二突出部94相对滑块主体92的高度,第一突出部93靠近第二突出部94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931,第二导向斜面931的高度从靠近第二突出部94的一端朝向第一突出部93的一端逐渐增大。

第二突出部94朝向主滑块51的一侧开设有拨动槽96,拨动槽96沿主滑块51的滑动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拨块5101沿主滑块51的滑动方向上的宽度,拨块5101位于拨动槽96中。

第三突出部95远离第一突出部93的一端开设有弹簧限位槽97,弹簧限位槽97的底部突出设置有第一弹簧定位块98,触发滑槽16的一端突出设置有第二弹簧定位块,第五弹簧91的第一端位于弹簧限位槽97中并套设于第一弹簧定位块98上,第五弹簧91的第二端套设于第二弹簧定位块上。

当主滑块51朝向远离第一开口11的方向移动时,拨块5101带动触发滑块90朝向远离第一开口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导向斜面931相对保护触发杆74移动,进而使得保护触发杆74逐渐被按压,当保护触发杆74与第一突出部93的顶面抵接时,保护触发杆74被按压到位,保护触发杆74的第一端与保护开关抵接,从而触发保护开关,进而使得主体开关关断,此时锁钩单元30处于解锁状态。如此避免了解锁时主体开关发生不期望的打开,提高了安全性。

当主滑块51朝向第一开口11的方向移动时,拨块5101完全在拨动槽96内移动,触发滑块90在第五弹簧91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保护触发杆74与第二突出部94相对,由于第二突出部94的高度较低不会按压保护触发杆74,因此不会触发保护开关,此时主体开关的状态由开关按钮72决定,同时锁钩单元30处于锁定状态。

现有的电磁组件连接有一连接线缆,连接线缆的末端设置有一专用两针接头,其与外部的供电电路板上的针式接头插接。这种连接方式的缺陷是:冗长的线缆会与洗衣机中的其他部件发生缠绕或干涉,而针式接头的连接可靠度较低,其他部件动作时可能会将两针接头从针式接头上拔出,使得电磁组件发生不期望的断电。

请参考图23至图25,电磁解锁壳体61远离底座1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端子开口613,第二端子开口613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644。电磁线圈组件64包括电磁线圈61、与电磁线圈61连接的固定连接端子642及连接于第二连接端子644与固定连接端子642之间的弹性导电部643。第二连接端子644设置为插头结构,可方便地与外部的插座配合。如此避免使用冗长的线缆、避免线缆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电磁解锁单元60与电源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通用且可靠、成本较低。

请参考图26及图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还包括面板安装结构,底座10于第一开口1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于第一开口11的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突出于底座10的延伸部171,洗衣机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面板,面板上开设有门锁安装孔,门锁安装孔的长度略小于安装板17的长度。安装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从面板的内侧,将其中一个延伸部171从面板的门锁安装孔伸出,再将另一个延伸部171从面板的门锁安装孔伸出,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摆正,此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虽然能够安装于面板上,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相对面板会产生晃动。

面板安装结构包括锁止滑块102及第六弹簧103。

上盖20相对安装板17的延伸部171的位置相向突出设置有两个导向凸块201,两个导向凸块201相向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202,上盖20靠近导向凸块201的位置开设有弹簧凹槽203,第六弹簧103位于弹簧凹槽203中。

底座10靠近延伸部171的位置且朝向导向凸块2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01,第二导向槽101的外侧开设有与第二导向槽101连通的第三导向槽1011。

请参考图28,锁止滑块102包括平行且相错连接的第一滑块1021及第二滑块1024,第一滑块1021的第一端与第二滑块1024的第一端相错连接,第二端远离第二滑块1024的侧面突出设置有操作部1023,第一滑块1021朝向第二滑块1024的侧面的两侧分别突出延伸有第一导轨1022,第一导轨1022滑动地位于第一导向槽202中;第二滑块1024的第一端开设有弹簧抵接槽1026,第六弹簧103远离弹簧凹槽203的一端位于弹簧抵接槽1026中,第二滑块1024远离第一滑块1021的侧面的两侧分别突出延伸有第二导轨1025,第二导轨1025滑动地位于第二导向槽101中,第二滑块1024的第二端设置有抵接头1027。

请参考图29及图30,当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安装到面板上时,先操作操作部1023,使得锁止滑块102朝向上盖20移动,并压缩第六弹簧103,使得抵接头1027与延伸部171之间腾出一个间隙,将靠近锁止滑块102的延伸部171从面板的门锁安装孔伸出,使得面板位于抵接头1027与延伸部171之间的间隙中,再将另一个延伸部171从面板的门锁安装孔伸出,摆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然后松开操作部1023,锁止滑块102在第六弹簧103的作用下朝向底座10移动,从而与面板抵紧,如此能够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弹开电磁门锁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其与面板发生晃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解锁单元60包括电磁解锁壳体61、设置于电磁解锁壳体60内的塑料顶杆62、金属滑块63、电磁线圈组件64及第三弹簧65;电磁解锁壳体61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611,金属滑块63为圆柱形,金属滑块63位于第三滑槽611中远离第三滑槽611的开口的一侧,塑料顶杆62位于第三滑槽611中靠近第三滑槽611的开口的一侧,塑料顶杆62靠近金属滑块63的外侧壁上突出设置有第二凸环621,第三弹簧65套设于塑料顶杆62的外侧,第三弹簧65的第一端与第二凸环621抵接,第二端伸出于第一通孔的外侧。由于金属滑块63无需特殊设计,如用于对弹簧进行定位的定位柱,塑料顶杆62的可塑性强,制作成本低,如此金属滑块63及塑料顶杆62的制作方式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塑料顶杆62始终与金属滑块63抵接而不会自由滑动,避免塑料顶杆62、触发杆55及金属滑块63损坏,塑料顶杆62也不易丢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弹开电磁门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