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片锁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8793发布日期:2020-09-18 19:0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片锁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片锁芯。



背景技术:

锁芯是控制锁开启的主要零件,是与钥匙配套带动锁舌转动的核心部分。根据公安部颁布的gat73-2015《机械防盗锁》规定,防盗锁的国家标准用字母表示分成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锁芯防技术开启时间不少于1分钟,b级锁芯防技术开启时间不少于5分钟,c级锁芯防技术开启时间不少于10分钟,目前c级锁芯的安全等级最高。

a级锁即单排弹珠锁,一般常见的有一字锁、十字锁、月牙锁等,其防盗性能差,开启时间一般在几秒钟到两分钟左右,因此中消协发布消费警示称,防盗门a级锁在几十秒甚至几秒就能打开,呼吁消费者及时更换更安全的b级锁。2011年有盗窃者使用一种俗称“锡纸开锁法”的新技术将防盗锁打开,开锁过程只需数秒钟便可完成,锡纸开锁需要借助专门的锡纸工具,由于锡纸的韧性在锁体内随着弹子锁锁齿的牙花变形,并咬合在牙花上,所以很快就能打开。

b级锁即双排弹珠锁,就是内部具有双排弹珠,增加了技术开启的难度,但是由于原理与a级锁相似,因此采用锡纸开锁法同样可以在很短时间完成开锁;针对锡纸开锁的情况,对b级锁芯进行了改良,即超b级锁,从钥匙上看,超b级锁一般是双面双排弹子槽,旁边还有一条叶片或曲线,这样就增加了锡纸开启的难度,但是这种b级锁的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制造成本高,价格昂贵。

c级锁即叶片锁,原理是利用钥匙上斜面角度变化不同的牙花来旋转对齐锁芯中角度不同变化不同的叶片,从而实现锁芯旋转开启。目前市面上叶片锁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为100多个,制造成本高,价格昂贵,同时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专门针对叶片锁的开锁工具,即泡棉开锁。

为了解决现有锁芯存在的技术难题,本申请人在经过多年研发后,在2018年1月15日申请了一种轮片锁及钥匙,其锁芯需要校对所有的校对环的旋转角度,技术开启难度高,安全等级高,但是其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安全等级高的轮片锁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的轮片锁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片锁芯,包括锁壳、锁胆、环状中空骨架、锁舌、密码单元和钥匙启动块;所述锁胆安装在所述锁壳内,所述锁胆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锁胆由固定连接的安装段和限位头组成,所述安装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头的直径,所述钥匙启动块设置在所述限位头的前端,所述钥匙启动块上贯穿设置有钥匙插入孔,所述钥匙插入孔与所述锁胆内腔正对设置;

所述骨架为圆柱梳齿状,所述骨架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中心孔,所述骨架套装在所述锁胆的安装段的外侧,所述骨架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扇环形凸起,所述锁胆的限位头上贯穿设置有月牙孔,所述钥匙启动块内侧开设有月牙槽,所述扇环形凸起上贯穿设置有扇形环通槽,所述扇形环通槽内通过弹性元件配合安装有启动块连接件,所述扇形环凸起穿过所述月牙孔插入到月牙槽内,所述钥匙启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月牙槽连通设置的启动块连接件配合缺口,所述启动块连接件滑动配合在所述钥匙启动块上的启动块连接件配合缺口内;

所述锁胆上设置有若干密码单元,所述密码单元设置在所述骨架的梳齿之间,所述密码单元包括校对环、弹子和弹子基座,所述校对环上设置有棘齿和校对槽,所述校对环被压紧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锁胆的安装段正对所述弹子基座设置有弹子基座安装槽,所述弹子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弹子基座安装槽上,所述弹子基座内配合安装有所述弹子,所述弹子的一端伸入所述锁胆内,所述弹子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弹子基座外侧,所述凸起与所述棘齿啮合,所述弹子与弹子基座之间通过弹子弹簧连接设置;

所述锁壳内设置有压板和定位拨杆,所述锁壳内正对所述压板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锁胆后端固定安装有锁胆后连接件,所述锁胆后连接件为阶梯轴结构,所述锁胆后连接件的大端与所述锁胆后端固定连接,小端与所述锁舌连接,所述锁胆与所述锁胆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轴向密码机构;所述锁胆后连接件上设置有缺口;所述锁舌上设置有锁舌校对槽,所述骨架上设置有骨架校对槽。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密码机构包括尾部调码件和尾部挡块,所述尾部调码件呈阶梯轴状结构,所述尾部调码件的大端滑动配合在所述锁胆内,所述尾部调码件的小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条,所述尾部调码件的小端沿轴线设置有弹簧孔,所述尾部调码件的小端以及限位条滑动配合在所述锁胆后连接件内,所述弹簧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锁胆后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条上设置有定位槽口,所述锁胆后连接件正对所述定位槽口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缺口连通设置,所述开口内配合安装有与所述定位槽口卡接的尾部挡块,所述尾部挡块背对定位槽口的一端正对所述定位拨杆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壳内设置有锁胆定位弹子,所述锁胆的限位头正对所述锁胆定位弹子设置有定位缺口,所述锁壳内正对所述锁胆定位弹子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钥匙启动块上设置有扇形环缺口,所述扇形环缺口的末端部分为斜面或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钥匙启动块外端正对设置有两个扇形环状槽。

进一步的,所述锁胆的限位头底部设置有锁胆校对槽,所述锁胆校对槽与所述定位缺口正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弹子为阶梯方轴,所述阶梯方轴上沿轴向设置有弹子盲孔,所述阶梯方轴上端为大端,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阶梯方轴的上端且正对所述校对片设置;所述弹子基座安装槽为工字槽;所述弹子基座为带有扇状凸起的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工字槽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子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弹子的弹簧缺口,所述弹子基座上竖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弹子的下端滑动配合的弹子滑槽,所述弹子滑动配合在所述弹子滑槽内,所述弹子基座上设置允许所述凸起穿过并滑动的通道,所述弹子盲孔与所述弹子基座之间安装有弹子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头的直径与钥匙启动块的直径、骨架的直径、校对环的直径以及锁舌的直径相同;所述锁壳包括前锁壳,所述前锁壳内设置有用于压板滑动的滑动槽和用于装入推动压板的弹簧通孔,所述弹簧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前锁壳内设置有安装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直径且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钥匙插入孔的直径,所述安装孔和限位孔同轴设置,所述锁胆、骨架、校对环、钥匙启动块和锁舌设置在所述前锁壳内,且所述锁舌部分伸出至所述安装孔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锁壳还包括后锁壳,所述前锁壳向外设置有锁壳连接杆,所述锁壳连接杆与所述后锁壳固定连接,所述前锁壳与后锁壳之间设置有允许锁舌转动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为长凳形,所述压板下端设置有两个滑柱,所述前锁壳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柱滑动配合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隔环组成,在两个相邻隔环中,其中一个隔环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中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弹簧和挤压块,所述挤压弹簧作用于挤压块,将校对环压紧到另一个隔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锁胆的尾部分布设置有扇形环槽,所述锁胆后连接件的大端设置有与所述扇形环槽匹配的第一扇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锁胆后连接件的小端设置有扇形缺口,所述锁舌为带有扇环形凸起的阶梯圆管,所述锁舌两端均设置有锁舌缺口,所述扇形环凸起内分布有垂直于阶梯圆管轴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锁舌弹子和锁舌弹簧,所述锁舌弹子与所述扇形缺口抵接,所述扇形环凸起侧面形状为l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锁芯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适合大规模生产,符合现行业标准尺寸、规格及c级锁芯安全标准,能够实现规划化生产并最大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

2.从技术开启的层面来讲,本锁芯需要校对所有校对环的旋转角度,技术开启难度大,安全等级高,例如每个校对环上有10个棘齿,每个校对环的旋转角度就有10种可能,校对环的数量有3个,每个校对环的旋转角度不同,有3种可能,这样密钥量就达到103,甚至还可以通过增加棘齿槽数量和校对环数量来提高密钥量;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尾部调码件缺口的轴向位置增加一组密钥量,即是说在校对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组可能,即整个锁芯的密钥量可达到104,满足c级锁芯的密码要求。

3.在钥匙丢失的情况下,本锁芯可以通过更换校对环或者打乱校对环的排列顺序来使原来的钥匙失效,而不需要更换整个锁芯,对于用户而言,使用成本降低;同时,在忘带钥匙等钥匙不在身边的情况出现时,运用本锁芯配备的标准工具和使用说明(可配套app,输入个人信息即可得到锁芯的密钥情况)逐个将校对环转动到正确角度,同样可以完成开锁,这样就不需要请专门的开锁人员进行开锁,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非正常情况下的开锁效率,另外还避免了非正常开锁(例如翻阳台等情况)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4.在安装时,尾部调码件与尾部挡块配合,定位准备,安装强度高,使得扭力可以更好的进行传递,延长寿命,减少对定位拨杆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轮片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锁壳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爆炸图。

图5为图2中锁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另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弹子与校对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校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弹子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钥匙启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另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2中锁胆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尾部调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尾部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2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挤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启动块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定位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前锁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2,一种轮片锁芯,包括锁壳、锁胆2、环状中空骨架3、锁舌4、密码单元和钥匙启动块5;所述锁胆2安装在所述锁壳内,所述锁胆2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锁胆2由固定连接的安装段21和限位头22组成,所述安装段21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头22的直径,所述钥匙启动块5设置在所述限位头22的前端,所述钥匙启动块5上贯穿设置有钥匙插入孔,方便钥匙插入,所述钥匙插入孔与所述锁胆内腔正对设置;

所述骨架3为圆柱梳齿状,所述骨架3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中心孔31,所述骨架3套装在所述锁胆2的安装段21的外侧,所述骨架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扇环形凸起32,截面角度54度角,所述锁胆2的限位头22上贯穿设置有月牙孔23,月牙孔23为扇形环槽,162度角,扇形环凸起32在扇形环槽内运动108度以及联动,所述钥匙启动块5内侧开设有月牙槽51,所述扇环形凸起32上贯穿设置有扇形环通槽33,所述扇形环通槽33内通过弹性元件配合安装有启动块连接件34,所述扇形环凸起32穿过所述月牙孔23插入到月牙槽51内,所述钥匙启动块5上设置有与所述月牙槽51连通设置的启动块连接件配合缺口52,所述启动块连接件34滑动配合在所述钥匙启动块5上的启动块连接件配合缺口52内;

所述锁胆2上设置有若干密码单元,所述密码单元设置在所述骨架3的梳齿之间,所述密码单元包括校对环6、弹子61和弹子基座62,所述校对环6上设置有棘齿63和校对槽64,所述校对环6被压紧在所述骨架3上;所述锁胆2的安装段21正对所述弹子基座62设置有弹子基座安装槽24,所述弹子基座62固定安装在所述弹子基座安装槽24上,所述弹子基座62内配合安装有所述弹子61,所述弹子61的一端伸入所述锁胆2内,所述弹子61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凸起65,所述凸起65位于所述弹子基座62外侧,所述凸起65与所述棘齿63啮合,所述弹子61与弹子基座62之间通过弹子弹簧(附图中未画出)连接设置;弹子弹簧可以为弹簧片等其他替换结构;

所述锁壳内设置有压板7和定位拨杆71,所述锁壳内正对所述压板7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附图中未画出);所述锁胆2后端固定安装有锁胆后连接件26,所述锁胆后连接件26为阶梯轴结构,所述锁胆后连接件26的大端与所述锁胆2后端固定连接,小端与所述锁舌4连接,所述锁胆2与所述锁胆后连接件26之间设置有轴向密码机构;所述锁胆后连接件26上设置有缺口;所述锁舌4上设置有锁舌校对槽,所述骨架3上设置有骨架校对槽。

当钥匙完全插入钥匙插入孔到达锁胆2内部时,钥匙端部与轴向密码机构接触,使得轴向密码机构锁定,钥匙转动带动钥匙启动块5转动,钥匙启动块5与骨架3通过扇环形凸起32连接,钥匙启动块5转动一定角度后带动骨架3转动,骨架3带动校对环6转动,锁胆2上安装有弹子基座62,弹子基座62内安装有弹子61,弹子61上设置有与校对环6上设置的棘齿63啮合连接设置的凸起65;

初始状态下,凸起65卡在棘齿63的第一个棘齿槽内,在钥匙插入钥匙插入孔并达到锁胆2内部时,钥匙作用于弹子61,弹子弹簧压缩,使得弹子61向外运动,带动凸起65解除对棘齿63的限制,即凸起65与棘齿槽脱离,之后钥匙转动,带动骨架3转动,骨架3带动校对环6转动,校对环6转动一定角度时,弹子61与钥匙上的弹槽对应,弹子61在弹子弹簧的作用下落入弹槽内,弹子61上设置的凸起卡接在校对环6上的另外的棘齿槽内,该校对环6停止转动;即此校对环6转动至正确角度位置;按照此原理,在一个校对环6转动正确角度时,此校对环6受到凸起65作用停止与骨架3的同步转动,而其余校对环6则随骨架3继续同步转动,直至所有校对环6均转动至正确角度,此时所有校对环6的校对槽64对齐,并且,校对环6的校对槽64与骨架3上的骨架校对槽34、缺口28以及锁舌校对槽41对齐,继续转动,当校对槽64、骨架校对槽34、缺口28以及锁舌校对槽41均与定位拨杆71对齐时,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压板7推动定位拨杆71卡入校对槽64、骨架校对槽34、缺口28以及锁舌校对槽41内,之后钥匙继续转动,带动锁舌4转动,完成开锁。

在拔出钥匙时,将钥匙回转一定角度,之后锁胆2和锁舌4不动,钥匙带动骨架3转动,在骨架校对槽34的作用下,定位拨杆71与锁舌校对槽41和校对环6的校对槽64脱离,继续回转钥匙,校对环6回转,带动校对槽64回转,由于棘齿63的单向性,在回转的过程中,凸起65不会限制校对环6的转动,直至校对环6退回至初始位置,此时凸起65退回至第一个棘齿槽而受到限制,当所有校对环6均回到初始位置时,拔出钥匙即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锁芯的密钥量取决于棘齿63的齿数和校对环6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棘齿的齿数为10个,例如,每个棘齿槽对应的角度范围为12°,因此校对环的旋转正确角度就有0°、12°、24°……、108°等10种可能,校对环的数量为3个。当然,棘齿的齿数和校对环的数量可以甚至更多,密钥量越大,锁芯的安全性能越好;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尾部调码件27缺口261的轴向位置增加一组密钥量,即是说在校对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组可能,即整个锁芯的密钥量可达到104,满足c级锁芯的密码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密码机构包括尾部调码件27和尾部挡块262,所述尾部调码件27呈阶梯轴状结构,所述尾部调码件27的大端滑动配合在所述锁胆2内,所述尾部调码件27的小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条,所述尾部调码件27的小端沿轴线设置有弹簧孔,所述尾部调码件27的小端以及限位条滑动配合在所述锁胆后连接件26内,所述弹簧孔内安装有弹簧(附图中未画出),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锁胆后连接件2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条上设置有定位槽口261,所述锁胆后连接件26正对所述定位槽口261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缺口连通设置,所述开口内配合安装有与所述定位槽口261卡接的尾部挡块262,所述尾部挡块262背对定位槽口261的一端正对所述定位拨杆71设置。

这样,在钥匙插入锁胆时,钥匙推动尾部调码件沿锁胆后连接件滑动,压缩弹簧,在定位拨杆卡入骨架校对槽、缺口以及锁舌校对槽时,带动尾部挡块插入到定位槽口内,之后钥匙转动,带动锁芯转动。在钥匙拔出时,弹簧复位,利用弹簧自身的弹性势能,推动尾部调码件滑动,尾部调码件上的定位槽口设置有斜面与尾部挡块配合,可以更好的将尾部挡块从定位槽口内推出。锁胆后连接件厚度可以根据密码单元的尺寸进行调整,使得锁芯整体满足锁芯标准尺寸要求。以校对环的密码结构为主,辅以锁舌联动前后盘的密码结构,即采用复合式的密码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锁舌联动前后盘的厚度,更好地满足锁芯的长度尺寸规范,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满足c级锁芯的密码等级基础上,增减校对环数量,降低整个锁芯的制造和装配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壳内设置有锁胆定位弹子8,所述锁胆2的限位头22正对所述锁胆定位弹子8设置有定位缺口25,所述锁壳内正对所述锁胆定位弹子8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钥匙启动块5上设置有扇形环缺口53,所述扇形环缺口53的末端部分为斜面或弧形面,用于骨架3与锁胆2相对转动终止段时,钥匙继续带动钥匙启动块5旋转一定角度,该旋转区间为骨架3与锁胆2以及锁壳相对静止,以保证定位拨杆71在钥匙特性正确的情况下提供平稳的无障碍进出,而钥匙启动块5在钥匙的带动下,其斜面或弧形面将锁胆定位弹子8顶端相接处将其下压,使得骨架3以及锁胆2相对锁壳转动。锁胆定位弹子8用于对钥匙启动块5与锁胆2的转动进行限制,当第二弹性元件动作时,锁胆定位弹子8推入钥匙启动块5上的扇形环缺口35内,此时,钥匙启动块5转动,锁胆定位弹子8在钥匙启动块5上的扇形环缺口35滑动,锁胆2不动;当钥匙启动块5继续转动,利用斜面或圆弧面对锁胆定位弹子8进行压缩,第二弹性元件收缩,使得锁胆定位弹子8与钥匙启动块5脱离,之后钥匙启动块5转动,扇形环凸起32与月牙孔23侧壁接触时,利用扇形环凸起32带动锁胆2转动。初始状态时,锁胆定位弹子8在第二弹性元件的作用下顶到钥匙启动块5上的扇形环缺口35的起始部分,可以更好的保证开锁和复位的准确性;月牙槽角度范围大于162度,确保骨架3与锁胆2相对转动过程中,锁胆定位弹子8始终将锁胆2锁止,不让其转动。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以及第二弹性元件可以为弹簧、弹性片或其他任意可以实现的方式进行替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钥匙启动块5外端正对设置有两个扇形环状槽56。两个扇形环状槽56构成钥匙啮合槽,使钥匙启动块5与钥匙联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胆2的限位头22底部设置有锁胆校对槽92,所述锁胆校对槽92与所述定位缺口25正对设置。这样,定位拨杆71卡入校对槽64、锁舌校对槽41、骨架校对槽34以及缺口28内的同时,卡入锁胆校对槽92内,钥匙启动块5转动,可以更好的带动锁胆2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子61为阶梯方轴,所述阶梯方轴上沿轴向设置有弹子盲孔66,所述阶梯方轴上端为大端,所述凸起65设置在所述阶梯方轴的上端且正对所述校对片6设置;所述弹子基座安装槽24为工字槽;所述弹子基座62为带有扇状凸起的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工字槽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子基座6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弹子的弹簧缺口,所述弹子基座62上竖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弹子61的下端滑动配合的弹子滑槽67,所述弹子61滑动配合在所述弹子滑槽67内,所述弹子基座62上设置允许所述凸起65穿过并滑动的通道68,所述弹子盲孔与所述弹子基座62之间安装有弹子弹簧。这样,钥匙插入钥匙启动块5以及锁胆2内时,钥匙作用于弹子61,使得弹子弹簧压缩,弹子61向拱形结构上方运动,弹子61上设置的凸起65与棘齿槽脱离,在转动至一定角度后,弹子61对应钥匙上的弹槽设置,在弹子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弹子61沿弹子滑槽67向下滑动,使得弹子61下端卡入钥匙的弹槽内,同时凸起65卡入棘齿槽内,完成一个校对环6的校对。其余弹子61动作原理一致,直至所有弹子61均落下,完成所有校对环6的校对。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头22的直径与钥匙启动块5的直径、骨架3的直径、校对环6的直径以及锁舌4的直径相同;所述锁壳包括前锁壳11,所述前锁壳11内设置有用于压板7滑动的滑动槽13和用于装入推动压板7的弹簧通孔18,所述弹簧通孔18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未画出),所述前锁壳11内设置有安装孔15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15直径且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钥匙插入孔的直径,所述安装孔15和限位孔同轴设置,所述锁胆2、骨架3、校对环6、钥匙启动块5和锁舌4设置在所述前锁壳11内,且所述锁舌4部分伸出至所述安装孔15外侧。设置有弹簧通孔18,方便安装第一弹性元件。安装时,可以在前锁壳11的底部开设槽孔,定位拨杆71、压板7和锁胆定位弹子8通过底部槽孔装入前锁壳11中,然后再通过补块将前锁壳11的底部封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壳还包括后锁壳12,所述前锁壳11向外设置有锁壳连接杆,所述锁壳连接杆与所述后锁壳12固定连接,所述前锁壳11与后锁壳12之间设置有允许锁舌4转动的空间。这样锁芯可以实现内外双开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7为长凳形,所述压板7下端设置有两个滑柱,所述前锁壳11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柱滑动配合的限位槽14。可以对压板的运动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3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隔环组成,在两个相邻隔环中,其中一个隔环上设置有开口槽35,所述开口槽35中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弹簧(未画出)和挤压块36,所述挤压弹簧作用于挤压块36,将校对环6压紧到另一个隔环上。挤压弹簧对校对环6进行挤压,在凸起65与棘齿槽脱离之后,骨架3能够带动校对环66转动,在凸起65与棘齿槽卡接时,骨架3无法带动校对环6转动;挤压弹簧可以为弹簧片等其他替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胆2的尾部分布设置有扇形环槽,所述锁胆后连接件26的大端设置有与所述扇形环槽匹配的第一扇形凸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胆后连接件26的小端设置有扇形缺口263,所述锁舌4为带有扇环形凸起的阶梯圆管,所述扇形环凸起内分布有垂直于阶梯圆管轴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锁舌弹子91和锁舌弹簧(未画出),所述锁舌弹子91与所述扇形缺口263抵接,所述扇形环凸起侧面形状为l形。锁舌弹簧可以为弹簧片等其他替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钥匙完全插入钥匙插入孔6到达锁胆2内部时,钥匙推动尾部调码件沿锁胆后连接件滑动,压缩弹簧,使尾部调码件27的缺口261到达正确位置,尾部挡块262顶入尾部调码件27的缺口261内,轴向校对完成;同时,钥匙转动带动钥匙启动块5转动,初始状态下,凸起65卡在棘齿63的第一个棘齿槽内,在钥匙插入钥匙插入孔并达到锁胆2内部时,钥匙作用于弹子61,弹子弹簧压缩,使得弹子61向外运动,带动凸起65解除对棘齿63的限制,即凸起65与棘齿槽脱离,之后钥匙转动,带动骨架3转动,骨架3带动校对环6转动,校对环6转动一定角度时,弹子61与钥匙上的弹槽对应,弹子61在弹子弹簧的作用下落入弹槽内,弹子61上设置的凸起65卡接在校对环6上的另外的棘齿槽内,该校对环6停止转动;即此校对环6转动至正确角度位置;按照此原理,在一个校对环6转动正确角度时,此校对环6受到凸起65作用停止与骨架3的同步转动,而其余校对环6则随骨架3继续同步转动,直至所有校对环6均转动至正确角度,此时所有校对环6的校对槽64对齐,锁舌定位弹子8与钥匙启动块5上的扇形环缺口53脱离;钥匙继续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校对环6的校对槽64、骨架3上的骨架校对槽34与缺口28以及锁舌校对槽41和锁胆校对槽92对齐同时与定位拨杆71对齐,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压板7推动定位拨杆71卡入校对槽64、骨架校对槽34、缺口28以及锁舌校对槽41和锁胆校对槽92内,同时,定位拨杆推动尾部挡块打入定位槽口内,钥匙继续转动,带动锁舌4转动,完成开锁。

在拔出钥匙时,将钥匙回转一定角度,带动钥匙启动块5回转一定角度,使得定位拨杆7与压板71正对设置,同时锁胆定位弹子8卡入扇形环缺口53内,此时锁胆2和锁舌4不动,钥匙带动骨架3转动,在骨架校对槽34的作用下,定位拨杆71与锁舌校对槽41和校对环6的校对槽64脱离;继续回转钥匙,校对环6回转,带动校对槽64回转,由于棘齿63的单向性,在回转的过程中,凸起65不会限制校对环6的转动,直至校对环6退回至初始位置,此时凸起65退回至第一个棘齿槽而受到限制,当所有校对环6均回到初始位置时,拔出钥匙,弹簧以及尾部调码件复位,尾部挡块与定位槽口脱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