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9049发布日期:2020-04-28 21:3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切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模切机的应用行业非常广泛,其中以数码电子辅料行业最为普遍,通过模切机将各类电子辅料模切成相应形状的产品。而原材料在模切前后可能需要与多层相同或不同的材料进行复合,而为了能对多层材料进行复合,现有技术一般是在模切机生产线上再配置一个或多个用于贴合多层材料的贴合机,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成本且配置多台贴合机时还会使模切生产线所占用空间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切机,其具有贴合多层材料并进行模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切机,其包括机座、设于机座上的工作台和设于机座上方的支架;

所述支架上依次设有用于将第一料带传送至工作台上的第一下料装置、用于收取第一料带上的第一废料的第一收料装置、用于将第二料带传送至工作台上的第二下料装置和用于收取第二料带上的第二废料的第二收料装置;

所述工作台沿第一下料装置至第二收料装置的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上一工序的辅料传送至工作台上的导料装置、用于贴合辅料和第一料带的第一贴合装置、用于贴合第二料带和经第一贴合装置处理后的第一料带的第二贴合装置、用于对经第二贴合装置处理后的复合料带进行模切的模切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模切后的复合料带向远离导料装置的方向运动的拉料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贴合装置包括转动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下贴合辊和第一上贴合辊、设于工作台侧部的第一固定架以及用于分离第一料带上表面的第一废料并将第一废料导送至第一收料装置的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上贴合辊转动设于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连接固定架。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固定架靠近导料组件一侧的第一导向架和设于第一固定架靠近第二贴合装置一侧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远离第一固定架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导向架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辊。

其中,所述第二贴合装置包括转动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二下贴合辊和第二上贴合辊、设于工作台侧部的第二固定架以及用于将第二下料装置传送的第二料带导送至第二上贴合辊和第二下贴合辊之间的第二导向架,所述第二导向架设于固定架靠近第一贴合装置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架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辊。

其中,所述导料装置包括一端与工作台连接的导料架、沿靠近工作台向远离工作台的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料辊、设于导料架远离工作台一侧的第一压料组件、设于工作台靠近导料架一侧的第二压料组件和设于第一压料组件和第二压料组件之间的第三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压料组件用于抵压辅料上表面使辅料保持平整,所述第二压料组件用于抵压第一料带上表面使第一料带保持平整,所述第三导向组件用于将第一下料装置传送的第一料带导送至第二压料组件处。

其中,所述第一压料组件包括设于导料架上的第一支撑座和设于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压料板。

其中,所述第二压料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二支撑座和设于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二压料板。

其中,所述第一下料装置包括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一下料辊和用于驱动第一下料辊转动的第一下料驱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收料装置包括设于支架上的第一收料辊和用于驱动第一收料辊转动的第一收料驱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第一贴合装置、第二贴合装置和模切装置,使该模切机可以对多层材料进行贴合,并对贴合后的复合料带进行模切,具有贴合多层料带和模切产品功能,可减少对贴合设备的购买,且可减小模切机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座;11、工作台;12、支架;2、第一下料装置;21、第一下料辊;22、第一下料驱动件;3、第一收料装置;31、第一收料辊;32、第一收料驱动件;4、第二下料装置;5、第二收料装置;51、第二收料辊;52、第二收料驱动件;6、导料装置;61、导料架;62、导料辊;621、第一导向轮;63、第一压料组件;631、第一支撑座;632、第一压料板;6321、第一斜板;6322、第一抚平板;64、第二压料组件;641、第二支撑座;642、第二压料板;6421、第二斜板;6422、第二抚平板;65、第三导向组件;651、第三导向架;652、第三导向辊;7、第一贴合装置;71、第一下贴合辊;72、第一上贴合辊;73、第一固定架;74、第一导向组件;741、第一导向架;742、第一导向辊;743、导向板;8、第二贴合装置;81、第二下贴合辊;82、第二上贴合辊;83、第二固定架;84、第二导向架;85、第二导向辊;9、模切装置;91、下模板;92、上模板;93、冲切刀模;94、气缸;10、拉料装置;101、拉料辊;102、推料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一种模切机,其包括机座1、设于机座1上的工作台11和固定设于机座1上方的支架12,所述支架12高于工作台11上表面。

所述支架12上依次设有用于将第一料带传送至工作台11上的第一下料装置2、用于收取第一料带上的第一废料的第一收料装置3、用于将第二料带传送至工作台11上的第二下料装置4和用于收取第二料带上的第二废料的第二收料装置5。

所述工作台11沿第一下料装置2至第二收料装置5的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上一工序的辅料传送至工作台11上的导料装置6、用于贴合辅料和第一料带的第一贴合装置7、用于贴合第二料带和经第一贴合装置7处理后的第一料带的第二贴合装置8、用于对经第二贴合装置8处理后的复合料带进行模切的模切装置9以及用于驱动模切后的复合料带向远离导料装置6的方向运动的拉料装置1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料为离型膜,所述第一料带为双面胶带,所述第一废料为双面胶带自带的离型纸,所述第二料带为海绵带。

工作时,导料装置6将上一工序的离型膜传送至工作台11上,第一下料装置2将双面胶传送至工作台11上,并在第一贴合装置7的作用下使双面胶带的胶面贴合到离型膜的上表面,接着在第一收料装置3的作用下使双面胶带自带的离型纸与双面胶带的胶面分离并被第一收料装置3收取,而第二下料装置4将海绵带传送至第二贴合装置8处使海绵被贴合到双面胶带上表面的胶面上,进而制得从上至下依次为海绵层、双面胶层和离型膜层的复合料带,进一步地,复合料带被传送至模切装置9处对上层的海绵层进行模切,使复合料带上层的海绵被模切成所需的产品形状,模切后在第二收料装置5的作用下使海绵产品外围的废料被第二收料装置5收取,使海绵产品与海绵产品外围的海绵废料分离开,而仍然粘附于离型膜上的海绵产品在拉料装置10的驱动作用下被拉向下一加工装置中进行加工,由于在导料装置6、第一贴合装置7、第二贴合装置8、模切装置9、第一下料装置2、第二下料装置4、第一收料装置3和第二收料装置5工作时,拉料装置10也一直持续不断的拉动料带向下一工序运动,因此在拉料装置10的拉动作用下使上述的多个装置持续不断的进行工作,工作效率高,可实现持续自动化生产,无需频繁关闭或启动该模切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11上设置第一贴合装置7和第二贴合装置8,使该模切机可以对多层材料进行贴合,并对贴合后的复合料带进行模切,具有贴合多层料带和模切产品功能,可减少对贴合设备的购买,且可减小模切机所占用的空间。

其中,所述导料装置6包括一端与工作台11连接的导料架61、沿靠近工作台11向远离工作台11的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料辊62、设于导料架61远离工作台11一侧的第一压料组件63、设于工作台11靠近导料架61一侧的第二压料组件64和设于第一压料组件63和第二压料组件64之间的第三导向组件65,所述第一压料组件63用于抵压辅料上表面使辅料保持平整,所述第二压料组件64用于抵压第一料带上表面使第一料带保持平整,所述第三导向组件65用于将第一下料装置2传送的第一料带导送至第二压料组件64处。

具体的,所述导料辊62上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轮621,所述第一导向轮621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多条水平的防滑纹(图中未标示),有利于提高第一导向轮621和离型膜之间的摩擦力,使离型膜在第一导向轮621上不易发生打滑,且转动设置的第一导向轮621更有利于提高离型膜的传送速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料组件63包括设于导料架61上的第一支撑座631和设于第一支撑座631上的第一压料板632,所述第一压料板632包括一侧与第一支撑座631连接的第一斜板6321和与第一斜板6321远离第一支撑座631一侧连接的第一抚平板6322,所述第一斜板6321远离第一支撑座631的一侧向靠近导料辊62的方向倾斜,即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抚平板6322的下表面平行于导料辊62上的辅料,有利于保持传送至导料架61上的辅料表面的平整,避免离型膜表面出现褶皱,影响成品的合格率。

其中,所述第二压料组件64包括设于工作台11上的第二支撑座641和设于第二支撑座641上的第二压料板642。具体的,所述第二压料板642包括一侧与第二支撑座641连接的第二斜板6421和与第二斜板6421远离第二支撑座641一侧连接的第二抚平板6422,所述第二斜板6421远离第二支撑座641的一侧向靠近导料辊62的方向倾斜,即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抚平板6422的下表面平行于工作台11的上表面,有利于保持传送至工作台11上的离型膜和双面胶带表面的平整,避免离型膜或双面胶带表面出现褶皱,影响成品的合格率。

具体的,所述第三导向组件65包括固定设于导料架61上的第三导向架651和设于第三导向架651上的多个第三导向辊652。第一下料装置2上的双面胶带先穿过第三导向架651上的第三导向辊652,然后再穿至第二压料板642的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下料装置2包括转动设于支架12上的第一下料辊21和用于驱动第一下料辊21转动的第一下料驱动件22,所述第一下料驱动件22为第一下料电机。通过第一下料驱动件22驱动第一下料辊21转动而带动绕设于第一下料辊21上的双面胶带运动,并将双面胶带传送至工作台11上的第二压料板642下方并与离型膜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贴合装置7包括转动设于工作台11上的第一下贴合辊71和第一上贴合辊72、设于工作台11侧部的第一固定架73以及用于分离第一料带上表面的第一废料并将第一废料导送至第一收料装置3的第一导向组件74,所述第一上贴合辊72转动设于第一固定架73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74连接第一固定架73。

双面胶带和离型膜穿过第一上贴合辊72和第一下贴合辊71之间的缝隙时,受到第一上贴合辊72和第一下贴合辊71的抵压作用使双面胶带的胶面和离型膜紧贴在一起,实现两层料带的复合,而当双面胶带和离型膜贴合后并被传送出第一上贴合辊72和第一下贴合辊71之间的缝隙后,双面胶带上表面的离型纸在第一导向组件74的导向限位作用下被导送至第一收料装置3中。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74包括设于第一固定架73靠近导料组件一侧的第一导向架741和设于第一固定架73靠近第二贴合装置8一侧的导向板743,所述导向板743远离第一固定架73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导向架741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辊742。

导向板743的设置有利于分离双面胶带上表面的离型纸,多个第一导向辊742的设置可以供离型纸交错穿过,有利于保持离型纸表面平整方便第一收料装置3收取离型纸,且多个第一导向辊742的设置还可以避免离型纸落入第一上贴合辊72上,影响第一上贴合辊72压合双面胶带和离型膜。

其中,所述第二下料装置4包括转动设于支架12上的第二下料辊和用于驱动第二下料辊转动的第二下料驱动件,所述第一下料驱动件22为第二下料电机。

其中,所述第一收料装置3包括设于支架12上的第一收料辊31和用于驱动第一收料辊31转动的第一收料驱动件32,所述第一收料驱动件32为第一收料电机,第一收料驱动件32驱动第一收料辊31转动,第一收料辊31转动拉动双面胶带上表面的离型纸并使离型纸绕设于第一收料辊31上被收起。

其中,所述第二贴合装置8包括转动设于工作台11上的第二下贴合辊81和第二上贴合辊82、设于工作台11侧部的第二固定架83以及用于将第二下料装置4传送的第二料带导送至第二上贴合辊82和第二下贴合辊81之间的第二导向架84,所述第二导向架84设于固定架靠近第一贴合装置7一侧。

双面胶带上表面的离型纸被第一收料装置3收取使离型纸与双面胶带的胶面分离后,与海绵带一起被传送至第二上贴合辊82和第二下贴合辊81之间,海绵带贴合于双面胶带上表面的胶面上,经过第二上贴合辊82和第二下贴合辊81之间的缝隙时受到第二上贴合辊82和第二下贴合辊81的抵押力,使海绵带、双面胶带和离型膜紧密贴合在一起,并进一步在拉料装置10的作用下被进一步传送至模切装置9中。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架84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辊85。

其中,所述模切装置9包括设于工作台11上的下模板91、滑动设于下模板91上方的上模板92、设于上模板92下侧面的冲切刀模93和用于驱动上模板92上下运动的气缸94。经第二贴合装置8压合后的复合料带传送至模切装置9的上模板92和下模板91之间的缝隙后,气缸94驱动上模板92向下运动,使上模板92的冲切刀模93在海绵带上切割出相应的形状,切割完成后气缸94驱动上模板92向上运动,已经完成切割的料带在拉料装置10的驱动下向前运动,使复合料带还未切割的部分被传送至模切装置9中实现对海绵带进行持续切割。

其中,所述第二收料装置5包括转动设于支架12上的第二收料辊51和用于驱动第二收料辊51转动的第二收料驱动件52。由于经过模切装置9模切后的海绵带的周边会产生废料,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收料辊51用于收取海绵带周边的废料,可省去人工收取海绵带周边废料的产生的费用,且通过第二收料装置5收取的收取效率更高。

其中,所述拉料装置10包括转动设于工作台11远离导料装置6一侧的拉料辊101、转动设于拉料辊101远离工作台11一侧的推料轮102和用于驱动推料轮102转动的动力电机(图中未示出),经过模切装置9模切后的产品设于拉料辊101和推料轮102之间,推料轮102转动时推动产品向下一工序运动,由于模切后的海绵产品粘附于离型膜上,因此当拉料装置10推动海棉产品和离型膜向下一工序运动时,也同时带动了位于模切装置9的料带、位于第一贴合装置7和第二贴合装置8的料带运动,实现持续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持续自动化生产。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