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2344发布日期:2020-04-21 18: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在圆形轨道(6)上运动的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箱上部的驱动轮组件(5)和位于驱动轮组件侧边的辅助轮组件(4),所述驱动轮组件(5)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安装箱上表面,所述驱动轮组件(5)包括电机一(56),所述电机一(56)上设置有转速传感器(57),所述电机一(56)与运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一(56)的输出轴与减速箱(55)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箱(55)与安装座(54)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55)的输出轴穿出安装座(54)后在其上套装有轴承油封座(53),所述减速箱(5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52)连接,所述驱动轴(52)上套装固定有驱动轮(51),两个驱动轮(51)分别位于圆形轨道(6)两侧,且能在圆形轨道(6)上滑动,所述安装座(54)通过连接螺钉与安装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轮组件(4)包括通过连接螺钉与安装箱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滑轨(45),所述滑轨(45)上滑动连接有滑轨座(46),所述滑轨座(46)上方固定连接有滑轨盖板(44),所述滑轨盖板(44)背离滑轨座(4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轮底座(43),所述辅助轮底座(4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轮轴(42),辅助轮轴(42)上套装固定有辅助轮(41),两个辅助轮(41)分别位于圆形轨道(6)两侧,且能在圆形轨道(6)上滑动;

所述行走装置电连接有运动控制器,所述运动控制器设置在安装箱内,所述安装箱上还设置有天线(1)、充电组件(7)、主控板(11)、图像采集装置(3)、蓄电池(12)、气体采集模块(10)、总开关(8)、距离检测装置(13),所述主控板(11)通过总开关(8)与蓄电池(12)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2)分别与充电组件(7)和主控板(11)电连接,所述主控板(11)上还设置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充电组件(7)和主控板(11)电连接,所述天线(1)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主控板(11)和外部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运动控制器、图像采集装置(3)、气体采集模块(10)和距离检测装置(13)分别与主控板(11)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和图像采集装置(3)的外部包覆有防爆外壳(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的外侧壁均布设置有多个红外补光灯(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7)包括与安装箱固定连接的外壳(71),所述外壳(71)内设置有电机二(72),所述电机二(72)的输出轴(75)上连接有拐臂(74),所述拐臂(74)在电机二(72)的带动下可以实现立卧转换,所述拐臂(74)背离电机二(72)的输出轴(7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和电源电连接的触头(7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上方设置有防护罩(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属于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设在安装箱上部且能在圆形轨道上滑动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电连接有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器设置在安装箱内,安装箱上设有天线、充电组件、主控板、图像采集装置、蓄电池、气体采集模块、总开关、距离检测装置,主控板通过总开关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分别与充电组件和主控板电连接,主控板上还设置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充电组件和主控板电连接,天线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主控板和外部移动终端连接,数据传输模块、运动控制器、图像采集装置、气体采集模块和距离检测装置分别与主控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被检测环境或隧道的全线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明勤
技术研发日:2019.08.27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