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变距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5276发布日期:2020-10-28 15:3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级变距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中异形件粗加工的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加工行业,样件、试制品等小批量产品层出不穷。在批量生产以前,多数企业不愿意投入专用夹具进行生产,多采用临时焊接和打孔搭接等方式固定工件进行加工。这种临时夹具制作起来费时费力,装夹不稳定。尤其对粗加工来说,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适应性广的无级变距夹具来夹持零件进行加工,能够根据产品外形快速调整装夹位置并夹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环布有三组以上调节孔组,各调节孔组由两组以上依次排列于圆系的各同心圆圆周上的圆周孔组组成,圆周孔组由两个以上下调节孔组成,所述同心圆系有两个以上同心圆组成,同心圆系中任意相邻两同心圆的间距相同;

三个以上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由底板、立于底板上的立板组成的弯折结构,底板上设有一组以上与圆周孔组相对应的上调节孔组,每组上调节孔组由两上以上上调节孔组成,立板上设有螺纹通孔;

用于压紧待装夹工件的压紧杆,所述压紧杆装于螺纹通孔处;

各支撑块经装于上调节孔、下调节孔组成的完成的调节孔处螺栓固定于底板上,压紧杆的螺纹调节长度大于或等于底板上等距同心圆的间距。

所述底板上环布有三组调节孔组,各调节孔组由两组以上依次排列于同心圆系的各同心圆圆周上的圆周孔组组成,圆周孔组由两个下调节孔组成,相邻两组调节孔组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底板上环布有四组调节孔组,各调节孔组由两组以上依次排列于同心圆系的各同心圆圆周上的圆周孔组组成,圆周孔组由两个下调节孔组成,相邻两组调节孔组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90°。

所述底板上环布有六组调节孔组,包括四组调节孔组一、两组调节孔组二,调节孔组一、调节孔组二均由两组以上依次排列于同心圆系的各同心圆圆周上的圆周孔组组成,圆周孔组由两个下调节孔组成,四组调节孔组一中相邻两组调节孔组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90°,两组调节孔组二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120°,任一组调节孔组二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四组调节孔组一中一组调节孔组一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夹角为120°。

所述支撑块为l型弯折结构。当工件尺寸较小且切向力矩不大时,可只需安装两个圆系切向方向上调节孔的螺钉。当工件尺寸较大且切向力矩大时,支撑块的下面设四个上调节孔,使支撑块稳定性较好。

所述同心圆系中的同心圆半径范围是60mm-400mm。

所述下调节孔为沉头螺纹孔。

等距同心圆系的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压紧杆的可调长度需大于或等于等距同心圆的间距方可实现无级调距。支撑块底部的螺纹安装尺寸需与等距同心圆上均布的螺纹孔对应以便调节安装。

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解决小批量和单件工件加工时制作工装夹具的麻烦,并在异形件的小力矩加工上有着明显优势。与现有专用工装夹具相比,具有快速调节、制作简单、切换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图;

图3是压紧杆与支撑块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是工件、2是支撑杆、3是压紧杆、4是底板、5是沉头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铸铁底板4,底板4上在一个等距同心圆系的6个方向上打连续的沉头螺纹孔5用以固定支撑块2。等距同心圆系6个方向的孔系的其中三个和四个分别组成120°和90°夹角的顶撑,其中一个方向共用。支撑块2做成l型弯折结构,底部用于支撑工件,同时在l型的上部位置打一个水平方向的螺纹通孔,穿一根螺纹压紧杆3。压紧杆3顶部头部采用比螺纹直径稍大的球头,尾部做成内六角沉孔以便使用扳手装卸。支撑块2使用螺钉从底板反面的沉头螺纹孔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上孔系是按照同心圆等距排列的。支撑块2上的孔心距与底板上的孔系间距相等,支撑块2放在底板4上的任何一个孔上都可以有其他三个孔能够同时装配,以保证支撑块2在孔系上能够线性调节位置。压紧杆3采用前端球头的方式压紧工件,确保在小弧面时依然能够有效压紧工件。压紧杆的螺纹长度要大于底板上等距同心圆的间距,确保能够在小于间距内的行程上实现线性调节。压紧杆顶部顶头采用比螺纹直径稍大的球头,压紧杆的尾部采用内六角沉孔的方式以便于使用内六角扳手进行装卸。支撑块2根据工件的情况选择l型支撑的长度以便于支撑工件1。

图3、4、5中,支撑块2由底板、立于底板上的立板组成的弯折结构,底板上设有一组以上与圆周孔组相对应的上调节孔组,每组上调节孔组由两上以上上调节孔组成,立板上设有螺纹通孔,用于压紧待装夹工件的压紧杆3装于螺纹通孔处。

使用时,先根据工件的外形选择一组合适的顶撑,根据工件的尺寸初步确认其他三个(或两个)方向上的支撑块位置,并安装上压紧杆,若加工时力矩较大,可在压紧杆尾部使用螺母紧固。放置好工件后确认最后一组(或两组)支撑块的位置,安装上压紧杆并旋紧即可。第一件工件加工完成后,只需旋松一根(或两根)压紧杆即可取出工件换下一个工件进行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级变距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4),所述底板(4)上环布有三组以上调节孔组,各调节孔组由两组以上依次排列于圆系的各同心圆圆周上的圆周孔组组成,圆周孔组由两个以上下调节孔组成,所述同心圆系有两个以上同心圆组成,同心圆系中任意相邻两同心圆的间距相同;

三个以上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由底板、立于底板上的立板组成的弯折结构,底板上设有一组以上与圆周孔组相对应的上调节孔组,每组上调节孔组由两上以上上调节孔组成,立板上设有螺纹通孔;

用于压紧待装夹工件的压紧杆(3),所述压紧杆(3)装于螺纹通孔处;

各支撑块(2)经装于上调节孔、下调节孔组成的完成的调节孔处螺栓固定于底板(4)上,压紧杆(3)的螺纹调节长度大于或等于底板上等距同心圆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距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上环布有三组调节孔组,各调节孔组由两组以上依次排列于同心圆系的各同心圆圆周上的圆周孔组组成,圆周孔组由两个下调节孔组成,相邻两组调节孔组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距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上环布有四组调节孔组,各调节孔组由两组以上依次排列于同心圆系的各同心圆圆周上的圆周孔组组成,圆周孔组由两个下调节孔组成,相邻两组调节孔组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距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上环布有六组调节孔组,包括四组调节孔组一、两组调节孔组二,调节孔组一、调节孔组二均由两组以上依次排列于同心圆系的各同心圆圆周上的圆周孔组组成,圆周孔组由两个下调节孔组成,四组调节孔组一中相邻两组调节孔组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90°,两组调节孔组二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120°,任一组调节孔组二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四组调节孔组一中一组调节孔组一中的圆周孔组的两个下调节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之间夹角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距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为l型弯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距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圆系中的同心圆半径范围是60mm-4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距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节孔为沉头螺纹孔(5)。


技术总结
一种无级变距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环布有三组以上调节孔组,各调节孔组由两组以上依次排列于圆系的各同心圆圆周上的圆周孔组组成,圆周孔组由两个以上下调节孔组成,所述同心圆系有两个以上同心圆组成,同心圆系中任意相邻两同心圆的间距相同;三个以上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由底板、立于底板上的立板组成的弯折结构,底板上设有一组以上上调节孔组,每组上调节孔组由两上以上上调节孔组成,立板上设有螺纹通孔;压紧杆,所述压紧杆装于螺纹通孔处;各支撑块经装于上调节孔、下调节孔组成的完成的调节孔处螺栓固定于底板上。与现有夹具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调节、制作简单、切换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贺婉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