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灰尘收集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7507发布日期:2020-12-08 15:4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灰尘收集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灰尘收集工具。



背景技术:

现实中在施工现场结构施工、水电及空调专业安装、装饰装修过程中使用手持电钻锤打孔的地方较多,打孔时产生的粉尘受钻杆的旋转带动作用,粉尘四溅,作业区内空气遭受严重污染,受害最大的事手持电钻锤的工人,工人最好就是戴个口罩,但是眼睛、脸部、头部、身体上等很难防护的面面俱到不受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灰尘收集工具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接于手持电钻锤钻头位置;压环,所述压环通过若干伸缩部件连接于所述固定环上端位置;粉尘收集袋,所述粉尘收集袋连接于所述固定环和压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环边沿端设有若干下固定孔;所述粉尘收集袋底端通过尼龙绳绑扎于所述下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环边沿端设有若干上固定孔;所述粉尘收集袋顶端通过尼龙绳绑扎于所述上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伸缩部件数量为三个,以所述压环圆心呈120°均匀设置;所述伸缩部件包括限位杆和弹力件。所述限位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环;所述限位杆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环,且与所述固定环滑动连接。所述弹力件为弹簧;所述弹力件套接于所述限位杆;所述弹力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环;所述弹力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杆伸出所述固定环的端部设有防脱拉环,所述防脱拉环贯穿所述限位杆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粉尘收集袋袋体上设有两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贯穿所述粉尘收集袋;所述排气口内设有过滤片;所述过滤片与所述粉尘收集袋连接处密封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环由两个c型环铰接组成,其中一个c型环铰接端设置有套杆,其中另一个c型环铰接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套杆和套环配套设置,所述套杆侧端设有顶槽,所述顶槽内滑动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顶槽槽底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顶块远离复位弹簧端呈半球状设置,所述套环内壁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适配所述顶块远离复位弹簧端,两个所述限位槽开槽方向沿所述套环中心端呈90°夹角分布,所述套环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介于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尘收集袋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气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在图5处的详图。

图中各构件为:

1为固定环、2为手持电钻锤、3为压环、301为套杆、302为套环、303为顶槽、304为顶块、305为复位弹簧、306为限位槽、307为滑槽、4为伸缩部件、401为限位杆、402为弹力件、403为防脱拉环、5为粉尘收集袋、6为排气口、7为下固定孔、8为上固定孔、9为过滤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灰尘收集工具,包括:固定环1,所述固定环1套接于手持电钻锤2钻头位置;压环3,所述压环3通过若干伸缩部件4连接于所述固定环1上端位置;粉尘收集袋5,所述粉尘收集袋5连接于所述固定环1和压环3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施工打孔是,将压环抵在需要打孔的墙体,启动手持电钻锤,钻孔所产生的粉尘会被收集在粉尘收集袋中,不会四处飞散,随着钻孔的深入,伸缩部件同步伸缩变化,始终保持压环与墙体的贴合。制作方便,结构简单,能达到减少大气污染,粉尘收集及时有效,防止操作工人遭受粉尘导致的肺部、呼吸道等相关疾病,营造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1边沿端设有若干下固定孔7;所述粉尘收集袋5底端通过尼龙绳绑扎于所述下固定孔7。所述压环3边沿端设有若干上固定孔8;所述粉尘收集袋5顶端通过尼龙绳绑扎于所述上固定孔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粉尘收集袋与固定环和压环的密闭连接,尽可能减小了缝隙漏出粉尘的可能,粉尘收集的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部件4数量为三个,以所述压环3圆心呈120°均匀设置;所述伸缩部件4包括限位杆401和弹力件402。所述限位杆401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环3;所述限位杆401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环1,且与所述固定环1滑动连接。所述弹力件402为弹簧;所述弹力件402套接于所述限位杆401;所述弹力件402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环3;所述弹力件40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环1。所述限位杆401伸出所述固定环1的端部设有防脱拉环403,所述防脱拉环403贯穿所述限位杆401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三个伸缩部件呈120°均匀设置,保证了固定环和压环的连接稳定,限位杆保证了在打孔的过程中,固定环和压环能在同轴线移动,便于对准打孔位置的准确性,随着打孔的进行,弹簧可以压迫压环始终抵于墙体,防脱拉环防止限位杆从固定环上脱落。

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粉尘收集袋5袋体上设有两个排气口6;所述排气口6贯穿所述粉尘收集袋5;所述排气口6内设有过滤片9;所述过滤片9与所述粉尘收集袋5连接处密封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由于打孔时,钻头的高速旋转粉尘收集袋会产生窝气现象,因此需要排气口连通粉尘收集袋内外空间,过滤片型号为唐丰tf1203型过滤元件,过滤片可以很好的防止粉尘通过。

请参阅图5或者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环3由两个c型环铰接组成,其中一个c型环铰接端设置有套杆301,其中另一个c型环铰接端设置有套环302,所述套杆301和套环302配套设置,所述套杆301侧端设有顶槽303,所述顶槽303内滑动连接有顶块304,所述顶块304与所述顶槽303槽底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05,所述顶块304远离复位弹簧305端呈半球状设置,所述套环302内壁设有两个限位槽306,所述限位槽306内壁适配所述顶块304远离复位弹簧305端,两个所述限位槽306开槽方向沿所述套环302中心端呈90°夹角分布,所述套环302内壁设置有滑槽307,所述滑槽307介于两个所述限位槽306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不同,如果需要在拐角、墙根处打孔时,转动左右半环,顶块顺着滑槽,从一个限位槽滑动至另一个限位槽中,这时压环的左右半环会呈90°折角结构,可以很好的满足在拐角、墙根处打孔的施工情况,压环一样可以紧密贴合墙体,保证了粉尘收集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