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弹簧压辊的旋切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29611发布日期:2021-01-15 11:2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弹簧压辊的旋切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带有弹簧压辊的旋切刀。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必须品,同时也是损耗品。伴随汽车的普及轮胎厂等橡胶制品厂得到飞速发展。在橡胶半制品生产线上,切割工具一直担当着重要角色。旋切刀就是其中一种切割方式一种切割工具。旋切刀是通过将切割刀片固定在一根旋转轴上,通过电机驱动旋转轴旋转,从而切刀随旋转轴旋转360°切刀刀刃挤压切割制品。切割的效果直接影响生产线的效率。旋切刀的作用就是将连续生产的橡胶制品按生产需求切断一分为二。

在以往的旋切刀一直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自身应有的切割能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与生产自动化的发展。旋切刀主要存在下面一些缺陷:①切断率低;②厚一点制品不容易切断;③切割后制品断口大量存在藕断丝连现象;④断口没有拉开分开。(注:为了提高切割效率,后续给刀片增加加热功能后,切割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切割效率还是很低而且能耗也比较高)。因为切割成功率大概只有50%到70%,切刀在很多生产线上都成了摆设。因为切割不成功将会造成产品堆积迫使生产线停机,产品报废率增高。为了减少报废率操作工人只能人工用剪刀等工具进行人工切割。人工切割只能在低速生产时操作,时常也有工人在人工切割时发生事故。低效率的切刀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弹簧压辊的旋切刀,本实用新型更结实耐用,裁断率大大提高,有效防止制品粘刀;薄制品切割刀片不用加热更节能环保,在使用中效果显著,大大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弹簧压辊的旋切刀,包括刀轴,还包括,

刀座,所述刀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刀轴上;

切刀,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刀座的下端;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刀座的端面;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螺栓;

摆臂,所述摆臂铰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摆臂倾斜设置,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上位于所述摆臂两侧设有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铰接有压轴;

压辊,所述压辊设置在所述压轴上,所述压辊位于所述切刀下端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刀轴上设有带座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刀座下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有u型孔;所述切刀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螺杆;所述导向螺杆设置在所述u型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刀座上设有升降螺栓,所述升降螺栓穿设在所述刀座内并与所述切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刀座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开有u型槽,所述刀轴设于所述u型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铰接轴,所述摆臂铰接在所述铰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刀轴的斜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切刀的两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增加压辊组件,可以在切割过程中利用压辊将切刀后的制品压住。在压辊压制品的同时切刀旋转切割,切刀与压辊以切刀旋转轴为中心形成倒v形态,运动过程中产生一个分开剥离切口的动作。从而将制品切断并拉开,避免藕断丝连现象,避免切断后制品没有完全分离而重新粘连现象。压辊的压力由弹簧自动调节从而应对不同厚度的制品,确保切割过程中不压坏制品。在压辊的作用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制品粘刀现象。在压辊的作用下,在切割中等厚度以下制品时可以减少切刀加热功率甚至可以不加热切刀。从而起到节约能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切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切刀侧视图;

图3是工作示意图;

图中,1、刀轴,2、带座轴承,3、刀座,4、压辊,5、切刀,6、连接板,7、固定柱,8、弹簧,9、调节螺栓,10、摆臂,11、铰接轴,12、压轴,13、第一调节螺栓,14、第二调节螺栓,15、制品,16、升降螺栓,17、安装板,18、u型孔,19、导向螺杆,2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弹簧压辊的旋切刀,包括刀轴1,刀轴1上设有带座轴承2,刀轴1连接有驱动电机(未图示)能够驱动刀轴1旋转,还包括,

刀座3,刀座3固定设置在刀轴1上,与刀轴1同步旋转。

切刀5,切刀5设置在刀座3的下端,能够随着刀座3同步转动,用以切断制品15(图3示)。

连接板6,连接板6固定在刀座3的端面,具体的,连接板6上开有u型槽601,刀轴1设于u型槽601内。连接板6上固定有固定柱7,固定柱7上连接有弹簧8,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螺栓9,其中,弹簧8的两端均通过钩子钩在固定柱7、调节螺栓9的钩子孔内,便于安装拆卸。

摆臂10,摆臂10铰接在连接板6上,具体的,连接板6上设有铰接轴11,摆臂10铰接在铰接轴11上,使得摆臂10能够绕着铰接轴11转动,使得摆臂10的两端均处于自由状态。铰接轴11位于刀轴1的斜下方,摆臂10的两端分别位于切刀5的两侧方便压辊能够压制制品。摆臂10倾斜设置,便于压辊4的压制,摆臂10的一端与调节螺栓9螺纹连接,能够通过调节调节螺栓9来调节弹簧8对摆臂10的压力,从而调节压辊4的压制力。调节螺栓9上位于摆臂10两侧设有第一调节螺栓13和第二调节螺栓14,用于固定摆臂10,保证稳定性;摆臂10的另一端铰接有压轴12,用于安装压辊4。

压辊4,压辊4设置在压轴12上,压辊4位于切刀5下端的一侧。压轴12上可以安装多个压辊4增加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刀座3下端固定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上开有u型孔18;切刀5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螺杆19;导向螺杆19设置在u型孔18内。刀座3上设有升降螺栓16,升降螺栓16穿设在刀座3内并与切刀5连接。安装板17与刀座3之间设置有加强板20。当旋动升降螺栓16时,升降螺栓16能够带动切刀5上行或者下行,从而实现切刀的升降。

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刀轴1旋转,刀座3、切刀5同步运动,

传统旋切刀轴径大概只有50x50mm,本实施例采用200x200mm方管制作刀轴,加大切刀旋转轴的钢性强度,从而减少切割过程中切刀架的变形导致局部切不断,在加大刀轴强度的同时也能控制整体重量。

传统切刀为了增加切刀刃口的锋利程度,会将切刀做得比较薄,传统切刀厚度大概只有8到12毫米厚,本实施例中将切刀厚度加大到28毫米厚,加大刀口斜度保持刀刃锋利,增大切刀钢性,减少切割是变形量。

本实用新型增加压辊组件,可以在切割过程中利用压辊将切刀后的制品压住。在压辊压制品的同时切刀旋转切割,切刀与压辊以切刀旋转轴为中心形成倒v形态,运动过程中产生一个分开剥离切口的动作。从而将制品切断并拉开,避免藕断丝连现象,避免切断后制品没有完全分离而重新粘连现象。压辊的压力由弹簧自动调节从而应对不同厚度的制品,确保切割过程中不压坏制品。在压辊的作用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制品粘刀现象。在压辊的作用下,在切割中等厚度以下制品时可以减少切刀加热功率甚至可以不加热切刀。从而起到节约能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切割成功率由原来的50%到70%提高到了95%以上,在20毫米厚度制品以下切断成功率甚至达到98%以上。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小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的减少了废次品率。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