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铰链的固定底座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5846发布日期:2021-01-15 11:5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具铰链的固定底座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铰链的固定底座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00946416y于2007年9月12日公开了一种家具门暗铁链,包括固定在门框上的固定底座、固定在门体上的活动底座和连接在其间的铁接臂,固定底座由可调底板和固定板构成,其特征是冲压成型的可调底板为t字形或中字形壳体,其边缘折边向内延伸出限位舌片或/和限位凸部;冲压成型的固定板为长方形壳体,其边缘折边上设置有与限位舌片或/和限位凸部相配合的缺口;可调底板与固定板滑动配合,可调底板边缘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限位舌片;可调底板边缘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限位凸部。据称,该结构的家具门暗铁链与普通佼接臂相接时,具有加工成本低、装拆均较为快捷及方便的特点;但是,该固定底座与铁接臂的连接方式不合理,结构复杂,不能满足用户对固定底座与铁接臂的快速、简单、方便的拆装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家具铰链的固定底座拆装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固定底座拆装步骤复杂、烦琐、且不牢固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种家具铰链的固定底座拆装结构,包括连接臂、以及与连接臂可拆装配合连接的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连接臂上设置有中间元件,中间元件呈u形,其顶部设置有台阶部,前端设置有前弹性件和锁合件;所述的前弹性件呈u形,其一端左右两侧分别弹性作用在台阶部上,前弹性件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弹性作用在中间元件的u形内顶部和/或左右侧壁,前弹性件另一端弹性作用在锁合件上;所述的固定底座前端设置有前锁合部;所述的锁合件通过前弹性件弹性活动在中间元件前端、且在弹性活动时与前锁合部相互弹性锁合或脱离。

所述前弹性件一端左右两侧分别向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弯折有弹性支脚、且分别通过弹性支脚弹性作用在中间元件的台阶部上。

所述台阶部凹设在中间元件的u形顶部、且二者之间形成台阶间隔;所述的弹性支脚限位伸入台阶间隔内。

所述前弹性件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部、且通过弧形部弹性限位作用在中间元件的u形内顶部和/或左右侧壁。

所述弧形部上还设置有线性位;所述的前弹性件中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线性位弹性定位作用在中间元件的u形内顶部、且分别通过弧形部左右限位在中间元件的u形左右侧壁。

所述中间元件的u形前端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滑槽;所述的前弹性件另一端左右两侧相连、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锁合作用部,并分别通过锁合作用部弹性作用在锁合件左右两侧;所述的锁合件通过前弹性件弹性滑动在前滑槽上、且在弹性滑动时与固定底座前端的前锁合部相互弹性锁合或脱离。

所述中间元件的u形顶部呈平面状、且向下凹设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与锁合件之间形成间距;所述的前弹性件位于该间距内、且隐藏式定位在中间元件的u形内。

所述前弹性件一端左右两侧分别弯折有弹性支脚、且分别通过弹性支脚上下和/或前后弹性定位作用在台阶部上,前弹性件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部,并通过弧形部上下弹性定位作用在中间元件的u形内顶部、和/或左右限位依靠或间隙配合在中间元件的u形左右侧壁,前弹性件另一端设置有锁合作用部、且通过弧形部实现弹性作用力转换,以使锁合作用部始终朝中间元件后端产生锁合作用力、且弹性作用在锁合件上。

所述中间元件后端设置有后弹性件和扣接件;其中,后弹性件为扭簧、且位于中间元件的u形后端,中间元件的u形后端设置有限定部,后弹性件一端弹性作用在限定部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扣接件上;所述的扣接件通过后弹性件弹性限位摆动在限定部上、且始终朝中间元件前端产生扣接作用力;所述的扣接件上还设置有开口扣接部、且在弹性摆动时通过开口扣接部与固定底座后端设置的后扣接部相互弹性扣接或脱离。

本结构还包括铰杯、外铰接臂和内铰接臂;其中,外铰接臂和内铰接臂一端分别与铰杯铰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臂铰接,外铰接臂与连接臂铰接处还设置有铰接弹性件;所述的铰杯通过外铰接臂、内铰接臂和铰接弹性件的配合弹性铰接开闭在连接臂上。

所述的中间元件或连接臂上设置有定位部和限位部,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定位配合部和限位配合部;所述的中间元件或连接臂通过定位部左右和/或前后定位作用在固定底座的定位配合部上、且通过限位部上下限位作用在固定底座的限位配合部上。

所述的连接臂与中间元件之间还至少设置有上下调节件,上下调节件定位转动在中间元件的u形顶部、且在定位转动时与连接臂驱动连接,连接臂与中间元件之间通过上下调节件实现上下相对位置调节。

所述的台阶部位于上下调节件后方;所述的前弹性件中部左右两侧分别位于上下调节件左右外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中间元件的u形前、后端分别弹性活动有锁合件和扣接件,锁合件通过前弹性件的作用始终朝中间元件后端产生锁合作用力、且与固定底座前端的前锁合部相互弹性锁合或脱离,扣接件通过后弹性件的作用始终朝中间元件前端产生扣接作用力、且与固定底座后端的后扣接部相互弹性扣接或脱离,即可实现连接臂、中间元件与固定底座之间的简便拆装连接;由于扣接件、锁合件分别朝相反方向产生作用力,因此在装配时能有效地对固定底座进行前后方向的夹紧固定,从而提高连接臂、中间元件与固定底座之间的装配稳定性,使连接臂、中间元件与固定底座之间的装配更加牢固,同时由于扣接件、锁合件能在中间元件的前、后端弹性活动,因此能有效地避免了连接臂、中间元件与固定底座在装配后所出现的卡死问题,从而改善连接臂、中间元件与固定底座之间的装配合理性,同时还能方便用户对连接臂、中间元件与固定底座之间的拆除,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2、前弹性件一端左右分别通过弹性支脚上下和/或前后弹性定位作用在中间元件的u形内顶部的台阶部上,前弹性件中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弧形部上下弹性定位作用在中间元件的u形内顶部、和/或左右限位依靠或间隙配合在中间元件的u形左右侧壁,即能实现前弹性件的左右、前后、上下定位,能有效地提高前弹性件装配牢固性;同时,前弹性件在装配时隐藏式定位在中间元件的u形内,能保证前弹性件的装配隐蔽性,从而避免前弹性件在装配、运输、使用过程中因外物触碰所出现的松脱问题,以进一步地提高前弹性件装配牢固性。

3、前弹性件另一端则通过弧形部实现弹性作用力转换,不但使弹性支脚始终弹性定位作用在中间元件的u形内顶部的台阶部上,同时还能使锁合作用部始终朝中间元件后端产生锁合作用力、且弹性作用在锁合件上,从而提升前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前弹性件所产生的弹性力更加集中,最终避免固定底座在装配、运输、使用过程中脱离中间元件的问题,以提高前弹性件和中间元件相互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及牢固性。

4、中间元件或连接臂在装配时还能通过定位部左右和/或前后定位作用在固定底座的定位配合部上,同时还能通过限位部上下限位作用在固定底座的限位配合部上,使固定底座在扣接及锁合后还能实现左右、前后、上下定位,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固定底座与中间元件之间的装配稳定性,避免二者在家具铰链开闭时出现松脱的问题。

5、连接臂与中间元件之间还至少设置有上下调节件,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地使用需求,通过上下调节件实现连接臂与中间元件之间的上下相对位置调节,有效地提高家具铰链整美观性的同时,还能提高各构件间的连接紧凑性;同时台阶部位于上下调节件后方前弹性件中部左右两侧分别位于上下调节件左右外侧,有效地利用了家具铰链的内部空间结构,不会理提高了各构件间的连接紧凑性,同时还能减少家具铰链整体体积。

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外观精美,安全性高,拆装过程快速、简单、方便,装配牢固,体积少,各构件间连接紧凑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剖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间元件、前弹性件、锁合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前弹性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7,本家具铰链的固定底座拆装结构,包括连接臂1、以及与连接臂1可拆装配合连接的固定底座2,连接臂1上设置有中间元件3,中间元件3呈u形,其顶部设置有台阶部30,前端设置有前弹性件4和锁合件5;所述的前弹性件4呈u形,其一端左右两侧分别弹性作用在台阶部30上,前弹性件4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弹性作用在中间元件3的u形内顶部和/或左右侧壁,前弹性件4另一端弹性作用在锁合件5上;所述的固定底座2前端设置有前锁合部6;所述的锁合件5通过前弹性件4弹性活动在中间元件3前端、且在弹性活动时与前锁合部6相互弹性锁合或脱离。

前弹性件4一端左右两侧分别向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弯折有弹性支脚7、且分别通过弹性支脚7弹性作用在中间元件3的台阶部30上。

台阶部30凹设在中间元件3的u形顶部、且二者之间形成台阶间隔x;所述的弹性支脚7限位伸入台阶间隔x内。

前弹性件4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部31、且通过弧形部31弹性限位作用在中间元件3的u形内顶部和/或左右侧壁。

弧形部31上还设置有线性位32;所述的前弹性件4中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线性位32弹性定位作用在中间元件3的u形内顶部、且分别通过弧形部31左右限位在中间元件3的u形左右侧壁。

中间元件3的u形前端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滑槽10;所述的前弹性件4另一端左右两侧相连、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锁合作用部11,并分别通过锁合作用部11弹性作用在锁合件5左右两侧;所述的锁合件5通过前弹性件4弹性滑动在前滑槽10上、且在弹性滑动时与固定底座2前端的前锁合部6相互弹性锁合或脱离。

中间元件3的u形顶部呈平面状、且向下凹设有台阶部30,该台阶部30与锁合件5之间形成间距;所述的前弹性件4位于该间距内、且隐藏式定位在中间元件3的u形内。

前弹性件4一端左右两侧分别弯折有弹性支脚7、且分别通过弹性支脚7上下和/或前后弹性定位作用在台阶部30上,前弹性件4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部31,并通过弧形部31上下弹性定位作用在中间元件3的u形内顶部、和/或左右限位依靠或间隙配合在中间元件3的u形左右侧壁,前弹性件4另一端设置有锁合作用部11、且通过弧形部31实现弹性作用力转换,以使锁合作用部11始终朝中间元件3后端产生锁合作用力、且弹性作用在锁合件5上。

中间元件3后端设置有后弹性件12和扣接件13;其中,后弹性件12为扭簧、且位于中间元件3的u形后端,中间元件3的u形后端设置有限定部14,后弹性件12一端弹性作用在限定部14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扣接件13上;所述的扣接件13通过后弹性件12弹性限位摆动在限定部14上、且始终朝中间元件3前端产生扣接作用力;所述的扣接件13上还设置有开口扣接部15、且在弹性摆动时通过开口扣接部15与固定底座2后端设置的后扣接部16相互弹性扣接或脱离。

开口扣接部15与后扣接部16之间、锁合件5与前锁合部6之间、定位部17与定位配合部19之间分别设置有引导位,因此用户在装配时只需要按压作用力,即可通过引导位的引导作用实现开口扣接部15与后扣接部16之间、锁合件5与前锁合部6之间、定位部17与定位配合部19之间的配合,其按压作用力的施加快捷、方便、容易且力度小,从而减少用户对连接臂1、中间元件3与固定底座2装配时使用的力度,更进一步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而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先对开口扣接部15与后扣接部16进行装配,后对锁合件5与前锁合部6进行按压装配,或者,先对锁合件5与前锁合部6进行装配,后对开口扣接部15与后扣接部16进行按压装配,又或者,同时对开口扣接部15与后扣接部16、锁合件5与前锁合部6进行按压装配,多种装配顺序的选择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本结构还包括铰杯23、外铰接臂24和内铰接臂25;其中,外铰接臂24和内铰接臂25一端分别与铰杯23铰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臂1铰接,外铰接臂24与连接臂1铰接处还设置有铰接弹性件26;所述的铰杯23通过外铰接臂24、内铰接臂25和铰接弹性件26的配合弹性铰接开闭在连接臂1上。

中间元件3或连接臂1上设置有定位部17和限位部18,固定底座2上设置有定位配合部19和限位配合部20;所述的中间元件3或连接臂1通过定位部17左右和/或前后定位作用在固定底座2的定位配合部19上、且通过限位部18上下限位作用在固定底座2的限位配合部20上。

连接臂1与中间元件3之间还至少设置有上下调节件27,上下调节件27定位转动在中间元件3的u形顶部、且在定位转动时与连接臂1驱动连接,连接臂1与中间元件3之间通过上下调节件27实现上下相对位置调节。

台阶部30位于上下调节件27后方;所述的前弹性件4中部左右两侧分别位于上下调节件27左右外侧。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横向”、“纵向”、“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