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卡式多频段NB-IOT物联网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7656发布日期:2021-08-31 14:1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插卡式多频段NB-IOT物联网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插卡式多频段nb-iot物联网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外文名intelligentlock)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电子锁不能称之为智能锁,智能锁智能体现的标志是能否手机联动和操作。

市面上现有的智能锁多为指纹锁,指纹锁录取数量有限,不适用于多人进行使用的场所,而插卡式智能锁只需要进行插入与智能锁相匹配的识别卡即可实现开启,更加适用与宾馆、酒店等场所的使用,但是现有的插卡式智能锁存在顾客将卡遗忘在卡槽内,使得智能锁无需有效关闭,造成智能锁不安全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插卡式智能锁存在顾客将卡遗忘在卡槽内,使得智能锁无需有效关闭,造成智能锁不安全的情况发生的缺点,而提出的插卡式多频段nb-iot物联网智能锁,其能在卡片遗忘在卡槽内一定时间后自动将智能锁关闭,并将识别卡收纳保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插卡式多频段nb-iot物联网智能锁,包括带有控制模块的智能锁本体,所述智能锁本体上设置有内把手和外把手,位于外把手顶部的所述智能锁本体侧壁上设置有密码锁,位于外把手底部的所述智能锁本体侧壁固定连接有插卡槽块,所述插卡槽块内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所述智能锁本体内设置有感应装置。

优选地,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插卡槽块内的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有转换杆,所述智能锁本体内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贯穿至插卡槽块内,并与两个转换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插卡槽块侧壁处的读卡模块,位于上方的所述移动板顶部通过弹簧连接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柱,位于上方的所述移动板顶部开设有触发槽,所述触发槽内固定连接有感应触点。

优选地,位于外把手处的所述智能锁本体侧壁开设有环状槽,所述环状槽内设置有感应接触杆,所述感应接触杆通过信号转换器与控制模块连接,位于环状槽处的所述外把手外侧壁设置有抵触杆。

优选地,位于控制模块底部的所述智能锁本体内设置有延时继电器,所述延时继电器一端与电动推杆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地,位于内把手底部的所述智能锁本体侧壁设置有显示灯,所述显示灯通过导线与延时继电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卡槽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弧状条,位于插卡槽块顶部的所述智能锁本体上开设有指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当识别卡遗忘在插卡槽块内时,通过识别卡自身重力将信号经延时继电器作用传递到电动推杆,在电动推杆、转换杆和移动板的作用下实现将识别卡下移到插卡槽块内,使得识别卡无法拿出,并使显示灯亮起提醒顾客,从而避免了当卡遗忘在卡槽内,造成外人能打开智能锁的情况发生,实现对人员的有效防护,保证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卡式多频段nb-iot物联网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卡式多频段nb-iot物联网智能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卡式多频段nb-iot物联网智能锁的系统信号交换流程图。

图中:1控制模块、2智能锁本体、3外把手、4内把手、5插卡槽块、6移动板、7连接件、8转换杆、9电动推杆、10读卡模块、11触发板、12金属柱、13感应触点、14感应接触杆、15信号转换器、16抵触杆、17延时继电器、18显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插卡式多频段nb-iot物联网智能锁,包括带有控制模块1的智能锁本体2,智能锁本体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其中控制模块1也为现有技术,其能通过低功耗广域网nb-iot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智能锁本体2上设置有内把手4和外把手3,内把手4可直接将智能锁本体2打开,外把手3只能在读卡模式10识别识别卡后才能开启智能锁本体2,位于外把手3顶部的智能锁本体2侧壁上设置有密码锁,其中密码锁能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1,通过控制模块1来控制电动推杆9,位于外把手3底部的智能锁本体2侧壁固定连接有插卡槽块5,插卡槽块5内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进一步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插卡槽块5内的两个移动板6,两个移动板6相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7,连接件7转动连接有转换杆8,智能锁本体2内设置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输出端贯穿至插卡槽块5内,并与两个转换杆8转动连接,其转动连接方式均为轴与孔之间的连接;

智能锁本体2内设置有感应装置,进一步地,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插卡槽块5侧壁处的读卡模块10,位于上方的移动板6顶部通过弹簧连接有触发板11,触发板11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柱12,位于上方的移动板6顶部开设有触发槽,触发槽内固定连接有感应触点13;

再进一步地,位于外把手3处的智能锁本体2侧壁开设有环状槽,环状槽内设置有感应接触杆14,感应接触杆14通过信号转换器15与控制模块1连接,信号转换器15可选择将接触信号转为电信号的接触传感器,其型号可选择gt72akeyence,位于环状槽处的外把手3外侧壁设置有抵触杆16,位于控制模块1底部的智能锁本体2内设置有延时继电器17,延时继电器17采用通电延时继电器其型号可采用zys48-sdh48s-sjss48azys4824v-240,该延时继电器17时间可选择在30秒内,延时继电器17一端与电动推杆9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连接,位于内把手4底部的智能锁本体2侧壁设置有显示灯18,显示灯18通过导线与延时继电器17连接;

插卡槽块5顶部固定连接有弧状条,位于插卡槽块5顶部的智能锁本体2上开设有指槽,通过设置指槽方便将识别卡取出。

本实用新型中,当顾客将识别卡插入到插卡槽块5内时,识别卡的重力会作用在位于上方的移动板6顶部的触发板11上,使得触发板11底部连接的金属柱12移动到感应触点13内,感应触点13将电流经过导线传递到延时继电器17上,使得延时继电器17通电,设置在插卡槽块5内的读卡模块10会对识别卡进行识别,并将识别数据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11内,在控制模块11的控制下控制智能锁本体2打开,实现智能开启,在此时,顾客通过转动外把手3即可实现对门的开启,在转动外把手3时,会使设置在外把手3上的感应接触杆14旋转,使得感应接触杆14与抵触杆16脱离、接触、再脱离,在此过程中,信号转换器15会将接触到的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11,通过控制模块11对智能锁本体2进行锁紧;

当顾客将卡片遗忘在插卡槽块5内时,使得感应触点13一直在对延时继电器17进行供电,使得延时继电器17对与之连接的电动推杆9通电,电动推杆9开启,与电动推杆9输出端开始收缩,使得与电动推杆9输出端连接的转换杆8带动两个移动板6相对进行靠近,使得位于上方的移动板6下移,放置在移动板6上的识别卡会在移动板6下移时,跟随移动板6下移,从而使得识别卡全部移动到位于插卡槽块5内,外人无法在插卡槽块5顶部将之取出;

与此同时,延时继电器17会对设置在内把手4处的显示灯18进行供电,使得显示灯18亮起,提醒顾客进行拔除识别卡;

当顾客在发现需要取出识别卡时,通过通知工作人员通过密码锁输入密码,密封锁发出信号给控制模块1,使得控制模块1进行控制电动推杆9输出端向外进行移动,通过转换杆8连接的移动板6会带动位于触发板11上的识别卡进行上移,取出识别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