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板切割机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4013发布日期:2021-03-12 10:4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板切割机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保温板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板切割机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的逐步推广,各类保温、隔热材料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板因其具有低吸收性、低导热系数、轻质抗压、抗老化高、阻燃性好等优良性能而成为目前建筑保温的最佳泡沫保温板,在建筑物外墙体、建筑物表面都有着广泛的使用。

目前保温板一般包括起主要支撑作用的铁板,铁板一侧有聚氨酯材质的硬质泡沫塑料板,硬质泡沫塑料板背离铁板一侧有保温锡箔纸。保温板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按照生产眼球进行切割。

公开号为cn10935271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保温板切割机,其包括固定整机以及放置保温板的机架,机架上设有传输轨道,机架上传输轨道的上方架设有支架,支架上水平滑动连接有用于切割保温板的切割装置,切割装置滑移方向与保温板传输方向垂直。

保温板经前一工序传动机构推至传输轨道上并持续前进,当保温板需要切割时,保温板传输停止,切割装置启动后沿与保温板传输方向垂直方向水平滑移,从而将保温板截断。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经切割装置切断的保温板从机架上直接落至地面上,保温板与地面碰撞受损,从而降低保温板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保温板与地面碰撞,提高保温板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板切割机用下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保温板切割机用下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板切割机用下料装置,包括沿保温板输送方向水平滑动连接于地面上的外壳,所述外壳滑移速度与保温板输送速度相同,机架固定连接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沿保温板输送方向开设有两个传输口,所述外壳出料端铰接有下料架,所述下料架包括多个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之间转动滑移连接,所述下料架远离外壳一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温板需要切断时,外壳滑移并保持与保温板相对静止,下料架随外壳滑移而转动滑移,下料架沿保温板输送方向上的长度随外壳滑移而变化,从而方便将保温板输送至承载架上,工人将承载架上的保温板取走,减少保温板与地面碰撞受损,提高保温板质量。

优选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连接杆和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二连接杆,相邻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中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外壳一端与相邻下料组件的第二连接杆靠近外壳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外壳一端与相邻下料组件的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相邻下料组件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铰接点同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壳沿保温板输送方向滑移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滑移,相邻下料组件的第一连接杆互相靠近,下料架随外壳滑移调整沿保温板传输方向上的长度,从而方便保温板经下料架输送至承载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杆呈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第四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输料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输料辊减少保温板在第四连接杆上滑移的阻力,减少保温板与第四连接杆摩擦对保温板表面造成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外壳出料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与相邻下料组件的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五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铰接点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输料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输料辊对保温板滑移起支撑作用,减少保温板一端滑至第四连接杆与外壳间隙内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料辊轴线与第一输料辊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输料辊直径大于第一输料辊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温板经第一输料辊向第二输料辊输送时,保温板朝向第二输料辊一端在重力作用下向靠近地面方向倾斜,保温板朝向第二输料辊一端抵接于第二输料辊轴线所在平面上方的周侧面,保温板继续滑移并向第二输料辊上方滑移,从而减少保温板一端滑入第一输料辊与第二输料辊间隙内的情况。

优选的,同一所述下料组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铰接点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接杆增加同一下料组件内两个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铰接点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下料组件的支撑稳定性。

优选的,地面上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下料架远离外壳一侧,靠近所述支撑杆的第二连接杆远离外壳一端铰接于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朝向承载架一侧与承载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对下料架起支撑作用,同时连接下料架与承载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相邻第二连接杆的铰接点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输料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输料辊起支撑作用,方便将下料架上的保温板转移至承载架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保温板需要切断时,外壳滑移并保持与保温板相对静止,下料架随外壳滑移而转动滑移,下料架沿保温板输送方向上的长度随外壳滑移而变化,从而方便将保温板输送至承载架上,工人将承载架上的保温板取走,减少保温板与地面碰撞受损,提高保温板质量;

2.当保温板经第一输料辊向第二输料辊输送时,保温板朝向第二输料辊一端在重力作用下向靠近地面方向倾斜,保温板朝向第二输料辊一端抵接于第二输料辊轴线所在平面上方的周侧面,保温板继续滑移并向第二输料辊上方滑移,从而减少保温板一端滑入第一输料辊与第二输料辊间隙内的情况;

3.支撑杆对下料架起支撑作用,同时连接下料架与承载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下料架与承载架连接关系;

图2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主要展示下料架与外壳连接关系;

图3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下料组件与第五连接杆以及支撑杆连接关系;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第一输料辊与第二输料辊对比关系。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传输口;12、第五连接杆;13、第一输料辊;14、观察窗;15、防护门;2、下料架;21、下料组件;211、第一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13、第三连接杆;214、第四连接杆;215、第二输料辊;22、支撑杆;23、第三输料辊;3、承载架;31、第四输料辊;4、导轨;41、底座;42、驱动丝杠;4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保温板切割机用下料装置。参照图1,一种保温板切割机用下料装置包括沿保温板输送方向水平滑动连接于地面上的外壳1,外壳1滑移速度与保温板输送速度相同,机架固定连接于外壳1内,外壳1上沿保温板输送方向开设有两个传输口11,外壳1出料端铰接有下料架2,下料架2包括多个下料组件21,下料组件21之间铰接,下料架2远离外壳1一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架3。

当保温板进入外壳1内进行切割时,外壳1滑移使保温板与外壳1保持相对静止,因下料组件21之间铰接,下料架2在保温板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被压缩,在这个过程中保温板保持持续输送,保温板从出料口经下料架2到达承载架3上,再转运至其他区域,有效减少保温板与地面的碰撞,减少保温板损伤。

参照图1,地面上沿保温板输送方向固定连接有导轨4,外壳1滑动连接于导轨4上。导轨4对外壳1滑移起导向作用,限定外壳1滑移方向。

参照图1,导轨4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41,底座4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丝杠42,驱动丝杠42与外壳1螺纹连接,驱动丝杠42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3。

驱动电机43启动后带动驱动丝杠42转动,外壳1在驱动丝杠42驱动下滑移,从而实现外壳1与保温板相对静止,便于切割装置对保温板进行切割。

参照图1,外壳1上开设有观察窗14,观察窗14处铰接有防护门15。

观察窗14方便观察保温板切割情况。防护门15可以对观察窗14进行遮挡,从而减少溅射至环境内的火花,降低安全隐患。

参照图2,下料组件2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连接杆211和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二连接杆212,相邻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中点铰接。

参照图2,第一连接杆211远离外壳1一端与相邻下料组件21的第二连接杆212靠近外壳1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212远离外壳1一端与相邻下料组件21的第一连接杆211铰接。

参照图2,相邻下料组件21的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铰接点同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14。

参照图2,同一下料组件21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的铰接点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13。

第三连接杆213增加同一下料组件21内两个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的铰接点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下料组件21的支撑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外壳1出料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杆12,第五连接杆12与相邻下料组件21的第一连接杆211铰接,第五连接杆12与第一连接杆211铰接点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输料辊13。

第一输料辊13对保温板滑移起支撑作用,有效减少保温板一端滑至第四连接杆214与外壳1间隙内的情况。

参照图3,第四连接杆214呈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第四连接杆21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输料辊215。

第二输料辊215减少保温板在第四连接杆214上滑移的阻力,减少保温板与第四连接杆214摩擦对保温板表面造成的损伤。

参照图4,第二输料辊215轴线与第一输料辊13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二输料辊215直径大于第一输料辊13直径。

当保温板经第一输料辊13向第二输料辊215输送时,保温板朝向第二输料辊215一端在重力作用下向靠近地面方向倾斜,保温板朝向第二输料辊215一端抵接于第二输料辊215轴线所在平面上方的周侧面,保温板继续滑移并向第二输料辊215上方滑移,从而有效减少保温板一端滑入第一输料辊13与第二输料辊215间隙内的情况。

参照图1和图3,底座41上竖直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22,支撑杆22位于下料架2远离外壳1一侧,靠近支撑杆22的第二连接杆212远离外壳1一端铰接于支撑杆22上。

当外壳1向靠近支撑杆22方向滑移时,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转动滑移,相邻下料组件21的第一连接杆211互相靠近,下料架2随外壳1滑移调整沿保温板传输方向上的长度,从而方便保温板经下料架2输送至承载架3上。

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杆22与相邻第二连接杆212的铰接点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输料辊23。

第三输料辊23起支撑作用,方便将下料架2上的保温板转移至承载架3上。

参照图3,支撑杆22朝向承载架3一侧与承载架3固定连接。

参照图1,承载架3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四输料辊31,第四输料辊31周侧面上端与第三输料辊23周侧面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第四输料辊31减少保温板滑移过程中的阻力。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保温板切割机用下料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保温板一端从外壳1内滑出并到达第一输料辊13处,保温板继续滑移经第二输料辊215和第三输料辊23到达承载架3上。

当保温板需要切断时,驱动电机43启动带动驱动丝杠42转动,外壳1在驱动丝杠42驱动下滑移,从而实现外壳1与保温板相对静止,便于切割装置对保温板进行切割。

外壳1滑移过程中,下料架2的第一支撑杆22互相靠近,从而使下料架2在保温板输送方向上的长度随外壳1滑移缩减,方便将保温板转移至承载架3上,工人将承载架3上切割完毕的保温板运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