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材开启器及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9662发布日期:2022-04-16 14:0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面材开启器及门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材开启器及门窗。


背景技术:

2.在像推拉门等这样的、具备配设成可沿框体的横框移动的面材的门窗中,存在具备面材开启器的门窗。推拉门等门窗一般在面材的前端侧的表面设有把手,可以通过操作把手来将面材打开。面材开启器是一种构成为不接触把手即可将面材打开的结构。作为这种面材开启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相关记载。该面材开启器在纵框设有按压部件及连杆机构,在通过操作输入部使连杆机构动作时,按压部件对面材的前端侧的端面进行按压从而使面材能够打开。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844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4.然而,在上述的面材开启器中,为了能将面材以在面材与纵框之间不产生缝隙的方式关闭,必须将按压部件及使其动作的连杆机构的一部分容纳于纵框的内部。因此,在对原有的门窗进行追加设置时,不得不进行烦杂的作业。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考虑将内置有面材开启器的新的纵框追加到原有的纵框上。但是,对于追加了新的纵框的门窗,不仅减小了面材打开时的开口面积,还必须进行使新的纵框的尺寸与上框和下框之间的尺寸吻合的作业。
5.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门窗的开口面积减小,并能够容易地设置的面材开启器及门窗。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面材开启器为具备框体和面材的门窗的面材开启器,所述框体具有横框及纵框;所述面材被配设成能够沿所述横框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面材开启器具备:承受部件,其以从所述面材的至少一侧表面突出的状态设于所述面材;按压部件,其配置于与所述承受部件对置的位置;以及连杆机构,其一侧端部与所述按压部件连接,且在另一侧端部具备操作输入部,在所述操作输入部被操作时,所述连杆机构通过相对所述纵框移动,来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按压。
7.根据本发明,由于其构成为在面材的表面上设置承受部件,并由按压部件对承受部件进行按压,因此即使不将按压部件容纳于纵框的内部,也能够确保面材的进深面与纵框的进深面之间的气密性。而且,按压部件或连杆机构不需要无间隙地设于上框与下框之间。其结果,在对原有的门窗进行追加设置时也不需要进行烦杂的作业,可以避免打开面材时的开口面积大量减小的情况。
附图说明
8.图1是从通路侧观察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面材开启器的门窗的外观图。
9.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的主要部分的图,其中,(a)是面材被配置于关闭位置的
状态下的横截面图,(b)是面材被配置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横截面图。
10.图3是从面材开启器的相对纵框的安装面侧观察适用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面材开启器的图,其中,(a)是按压部件被配置于非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b)是按压部件被配置于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11.图4是表示适用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面材开启器的按压部件及连杆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12.图5是从门窗尾端侧观察适用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面材开启器的图,其中,(a)是按压部件被配置于非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侧视图,(b)是按压部件被配置于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13.图6是表示适用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面材开启器的按压部件的图,其中(a)是配置于非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b)是配置于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14.图7是从通路侧观察适用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面材开启器的图,其中,(a)是按压部件被配置于非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外观图,(b)是按压部件被配置于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外观图。
15.图8是从通路侧观察适用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面材开启器的图,其中,(a)是按压部件被配置于非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b)是按压部件被配置于工作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16.符号说明
17.10框体、11上框、12下框、13纵框、13a进深面、20门体、20a通路侧表面、20b房间侧表面、30面材开启器、31承受部件、31c承受面、32连接杆、33按压臂、36踏板、41臂部件、42按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涉及的面材开启器及门窗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下文中为了方便,使用“进深方向”及“主视面方向”这样的用语来进行说明。进深方向是指如图中的箭头a所示的、沿门窗的进深方向的方向。对于沿进深方向的面,可将其称作进深面。主视面方向是指对于如后文所述的上框或下框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物件时,沿上下的与进深方向正交的方向。对于如纵框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物件时,将与进深方向正交的沿水平的方向称作主视面方向。对于沿主视面方向的面,可将其称作主视面。
19.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面材开启器的门窗的图。在此所示例的门窗例如是设置在将通路和房间隔开的室内墙体的开口部的、被称为单扇推拉门的门窗,其具备框体10及门体(面材)20。
20.框体10由上框(横框)11、下框(横框)12及左右的纵框13、14构成为长方形的框状,并通过在上框11及下框12的相互间的房间侧的部分沿上下设置中竖框15而构成。详细来说,如图2所示,从通路侧观察时位于左侧的纵框(以下,在区别的情况下称作前端框13)的沿进深方向的尺寸,大于从通路侧观察时位于右侧的纵框(以下,在区别的情况下称作尾端框14)及中竖框15的沿进深方向的尺寸。从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出,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与尾端框14的进深面14a及中竖框15的进深面15a对置,且相对尾端框14的进深面14a及中竖
框15的进深面15a大致平行。前端框13的位于通路侧的主视面13b与尾端框14的主视面14b及下框12的主视面12b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前端框13的位于房间侧的主视面13c与中竖框15的主视面15c及下框12的主视面12c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在前端框13与中竖框15之间,构成有通过门体20来打开或关闭的开口部1。在尾端框14与中竖框15之间,由在房间侧延长的墙体所封闭。位于中竖框15与尾端框14之间的通路侧的部分形成为在打开开口部1时配置门体20的门体收纳空间。在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及尾端框14的进深面14a的相互对置的部分设有凹部13d、14d。凹部13d、14d构成为沿进深方向的宽度尺寸大于门体20的板厚,且沿前端框13及尾端框14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各自的全长上。
21.门体20是形成为能够封闭前端框13与中竖框15之间的开口部1的大小的平板状的部件。虽然在图中并没有标明,该门体20通过设于下端部的门窗滑轮可滑动地支承在下框12上,并能够在前端框13的凹部13d与尾端框14的凹部14d对置的区域中,沿下框12的延伸方向(图中的箭头b)移动。门体20的板厚被设定为比尾端框14的沿进深方向的尺寸还小。从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出,门体20被配置于在框体10的进深方向上靠近中竖框15的位置,门体20位于通路侧的表面(以下,简称为通路侧表面20a)相较于前端框13的位于通路侧的主视面13b靠近房间侧。在门体20的通路侧表面20a及房间侧的表面(以下,简称为房间侧表面20b)上,分别在前端侧的高度方向上大致中央的部分安装有把手21。
22.该门窗设有面材开启器30。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面材开启器30是用于从通路侧进入房间时,无需触碰把手21即可将门体20打开的面材开启器,如图3~图8所示,其具备承受部件31、连接杆(连杆机构)32、以及按压臂(按压部件)33。
23.承受部件31被安装在门体20的通路侧表面20a上较把手21靠下方的部分,并具有承受主体部31a及罩部31b。承受主体部31a是呈纵长的长方体,其以靠近前端框13的侧方部分即承受面31c沿进深方向呈大致铅直的状态被固定于门体20的前端侧的部分。在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承受主体部31a的承受面31c位于相较于位于门体20的前端侧的进深面(以下,称作前端面20c)靠近尾端侧的位置。承受主体部31a的朝向通路侧的突出端面31d与前端框13的位于通路侧的主视面13b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罩部31b形成为从承受主体部31a的突出端部朝向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突出的薄板状,以确保与门体20的通路侧表面20a之间的间隙,且相对于门体20的通路侧表面20a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罩部31b的延伸长度被设定为:当将门体20关闭时,即当门体20的前端面20c抵接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时,延伸边缘也不会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抵接。
24.如图3及图4所示,连接杆32呈长条形的平板状,其在一侧端部具有臂连接部32a,且在另一侧端部具有踏板联接部32b。臂连接部32a通过枢轴34可旋转地与后文所述的按压臂33连接,所述枢轴34与连接杆32的表面平行且与连接杆32的延伸方向正交。踏板联接部32b通过后文所述的联接轴35与踏板(操作输入部)36联接,构成为相对于连接杆3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孔状,所述联接轴35以相对于连接杆32的表面及连接杆32的延伸方向均正交的方式延伸。并且连接杆32中,在臂连接部32a与踏板联接部32b之间设有滑动引导孔32c。滑动引导孔32c是在连接杆3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沿连接杆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缝隙状的孔,沿连接杆32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
25.该连接杆32以臂连接部32a处于上方的状态,通过将安装螺丝s经由轨道部件37的螺丝插通孔37a及滑动引导孔32c与前端框13螺合,被安装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轨道部
件37为长度短于连接杆32的长条形部件,具有引导板部37b及两个支承突条部37c。引导板部37b为宽度稍微宽于连接杆32的平板部分的平板部件。两个支承突条部37c分别从平板部的两侧边缘朝向同一方向突出。支承突条部37c的突出尺寸被设定为相较于连接杆32的平板部分的板厚稍微大一点的尺寸。该轨道部件37以两个支承突条部37c抵接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的状态被安装于前端框13,以连接杆32能够在轨道部件37与前端框13之间沿上下方向移动,且被阻止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状态支承连接杆32。
26.从图2中的(b)也可以明显看出,在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上安装连接杆32的位置比凹部13d靠近通路侧,且比承受部件31的罩部31b靠近房间侧。即,该门窗中,连接杆32以能够沿上下移动的方式配设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中与承受部件31的承受面31c对置的进深范围内。连接杆32的延伸长度及轨道部件37的延伸长度被设定为,如图3中的(a)所示,当连接杆32被配置于最下方时,踏板联接部32b能够大致抵接于地面,如图3中的(b)所示,当连接杆32被配置于最上方时,臂连接部32a位于比门体20的承受部件31靠下方的位置。
27.如图3及图5所示,该连接杆32中踏板联接部32b与踏板36联接。踏板36为翘板式脚踏板型操作输入部件,其通过设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支承轴38可旋转地被支承于支承台39,以当一侧端部向下方移动时另一侧端部向上方移动的方式动作。踏板36的一侧端部(以下,在区别的情况下称作作用端部36a)设有联接轴35。联接轴35以与支承轴38平行的方式延伸,其端部从踏板36的侧面向外部突出。该踏板36以支承轴38沿下框12的长度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且联接轴35的端部与连接杆32的踏板联接部32b联接的状态,通过支承台39被安装于地面。图中的符号39a为设于支承台39上部的罩。该罩39a以覆盖踏板36的作用端部36a,并将相反侧的端部(以下,在区别的情况下称作输入端部36b)暴露在外部的状态被安装于支承台39。
28.如上所述,通过联接轴35与连接杆32联接的踏板36由于被施加连接杆32的重量及后文所述的按压臂33的重量,形成设有联接轴35的作用端部36a位于下方,而输入端部36b被配置于上方的状态。例如对踏板36的输入端部36b进行踩踏将其由上述状态向下方移动,则踏板36的作用端部36a与连接杆32及按压臂33的重量相抵抗向上方移动,连接杆32随之向上方移动。当将脚从踏板36的输入端部36b放开时,由于连接杆32及按压臂33的重量,踏板36的输入端部36b再次向上方移动,而作用端部36a与连接杆32一起向下方移动。
29.如图6所示,按压臂33构成为:具有由连结轴40可旋转地连结彼此的端部的两个臂部件41。臂部件41均通过在呈长条形的平板状的基板部41a的两侧边缘设置侧板部41b而构成,并通过横穿两个侧板部41b配设连结轴40而成为彼此连结的状态。在两个臂部件41的连结部分配设有按压辊(按压部件)42。按压辊42呈以连结轴40为中心的圆柱状,可绕连结轴40的轴心进行相对旋转。该按压辊42的外径被设定为:从两个臂部件41以直线状配置的非工作位置至两个臂部件41以弯折状配置的工作位置为止之间,按压辊42的外周面总是呈从臂部件41的基板部41a朝外部突出的状态。但是,按压辊42的外径尺寸还被设定为,在将门体20关闭的情况下,小于承受部件31的承受面31c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之间所确保的间隙。该按压臂33在两端的部分分别设有支承连接部33a。支承连接部33a用于分别通过与连结轴40平行的枢轴34可旋转地支承按压臂33。
30.该按压臂33的一侧端部通过枢轴34与连接杆32的臂连接部32a连接,且另一侧端部通过支承托架43被安装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上的连接杆32的上端延长线上的部分。
支承托架43构成为在基准板部43a的两侧具有支承板部43b且两个支承板部43b被枢轴34横跨并贯通,通过将安装螺丝s经由基准板部43a螺合,使按压臂33的端部可旋转地被支承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
31.安装支承托架43的位置为,当将连接杆32配置在最下方时,使两个臂部件41处于非工作位置的高度。此时,按压辊42的外周面呈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抵接的状态。当从该状态使连接杆32向上方移动时,两个臂部件41以连结轴40为中心逐渐弯折,且按压辊42朝向远离前端框13的方向突出。此外,两个臂部件41的沿长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当其配置于非工作位置时,按压辊42相对于承受部件31的承受面31c与其下侧部分对置;且当其配置于工作位置时,按压辊42相对于承受部件31的承受面31c与其上侧部分对置。
32.此外,作为构成上述面材开启器30的承受部件31、连接杆32及按压臂33,为了使其在被施加外力时也不容易变形,而由钢材等的金属或硬质树脂等具有刚度的部件构成。
33.在具备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面材开启器30的门窗中,如上所述,当没有对踏板36进行操作时,如图3~图8所示,按压臂33由于连接杆32配置于下方而处于非工作位置。因此,在使门体20向关闭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按压臂33与承受部件31也不会成为相互抵接的状态,能够将门体20配置于关闭位置。如图2中的(a)所示,门体20处于关闭位置是指门体20的前端面20c越过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被容纳于凹部13d中,并在门体20与前端框13之间不产生沿进深方向的直线状间隙的状态。在门体20配置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通路与房间之间的通气得以抑制,能够以确保了所需的气密性的状态将这些通路及房间隔断。此外,处于该关闭位置时,不一定需要门体20的前端面20c在凹部13d中与前端框13抵接。
34.从门体20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开始,对踏板36的输入端部36b进行向下方踩踏的操作时,与承受部件31对置的按压辊42朝向远离前端框13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承受部件31的承受面31c将门体20向打开方向进行按压。即,该门窗无需触碰设于门体20的把手21,即可使配置于关闭位置的门体20向打开位置移动。因此,例如只要设定为当连接杆32配置于最上方的位置时按压辊42从前端框13的进深面13a突出100mm左右,就能够通过将身体插入前端框13与门体20之间产生的间隙中,来将门体20打开至全开的位置。其结果,假如门窗被设置于多人进出的房间也能够避免卫生上的问题,此外,在双手被所持物占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门体20打开等,在使用便利性这点上非常有利。
35.无论门体20的开闭状态,只要将脚从踏板36拿开,连接杆32因连接杆32及按压臂33的重量而向下方移动,从而按压臂33复位至非工作状态。因此,在打开门体20时突出的按压臂33不会妨碍进出,也不会导致打开门体20时的开口面积大量减少的情况。进一步地,由于在踏板36至按压臂33之间无需设置弹簧等利用弹力的复位单元,因此能够实现削减部件数及降低门体20打开时的操作力。
36.再者,上述面材开启器30的全部构成要素都一直处于暴露在框体10的外部的状态。因此,在对原有的门窗进行追加安装的情况下,也不需要烦杂的作业,还能够容易地实施维护作业。此外,在面材开启器30的安装前后,相对于框体10的门体20的关闭位置没有变化,在安装面材开启器30之后,也能够维持原来的通路与房间之间已确保的气密性。
37.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设置在将通路与房间隔开的室内的墙体上的门窗,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设置在将房间与房间隔开的室内的墙体上的门窗,也可以适用于设置在将室内与屋外隔开的墙体上的门窗。这种情况下,作为面材并不一
定需要是门体,还可以是在玻璃板的四周具备框的面材。此外,不限于在框体中仅具备一扇面材,还可以是推拉平移窗等,具备多扇面材的门窗。进一步地,面材并不一定需要是通过设置在下端部的门窗滑轮开闭自如地被支承的,还可以为上吊式。这种情况下,作为框体不需要具备下框。
38.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前端框的进深面形成凹部,当门体配置于关闭位置时使门体的前端部分容纳于凹部中,但并不一定需要在前端框设置凹部,还可以构成为当门体配置于关闭位置时使其前端面与前端框的进深面抵接。
39.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仅在面材的一侧表面上配设承受部件,但还可以在另一侧表面上也配设承受部件,并以按压另一侧表面的承受部件的方式设置按压部件及连杆机构。此外,承受部件不需要构成为与把手不同的部件,可以将把手作为承受部件进行共用。进一步地,由于按压部件及连杆机构均配设于纵框的进深面,因此可以避免从门窗的主视面突出的尺寸增加的情况,但还可以将其配设于纵框的主视面。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以操作输入部(踏板)不向框体的开口部突出的方式构成。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承受部件的突出端面与纵框的通路侧的主视面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40.更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当连接杆向上方移动时使按压部件移动至工作位置,因此不需要像弹簧等的、使按压部件及连接杆恢复至原始的位置的结构,但还可以构成为在连接杆向下方移动时使按压部件移动至工作位置。这种情况下,作为连杆机构还可以应用钢丝或链条等可绕性部件。此外,作为操作输入部不用必须是脚踏式的。进一步地,在应用具备两个臂部件的按压部件时,上述实施方式中,非工作位置时两个臂部件被配置为相互呈直线状,但只要能够将门体配置于关闭位置,在非工作位置的两个臂部件并不一定需要呈直线状。
41.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面材开启器为具备框体和面材的门窗的面材开启器,所述框体具有横框及纵框;所述面材被配设成能够沿所述横框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面材开启器具备:承受部件,其以从所述面材的至少一侧表面突出的状态设于所述面材;按压部件,其配置于与所述承受部件对置的位置;以及连杆机构,其一侧端部与所述按压部件连接,且在另一侧端部具备操作输入部,在所述操作输入部被操作时,所述连杆机构通过相对所述纵框移动,来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按压。
42.根据该发明,由于其构成为在面材的表面设置承受部件,按压部件对承受部件进行按压,因此不使按压部件容纳于纵框的内部,也能够确保面材的进深面与纵框的进深面之间的气密性。而且,按压部件或连杆机构小需要无间隙地设置于上框与下框之间。其结果,在对原有的门窗进行追加设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烦杂的作业,能够避免面材打开时的开口面积大量减少的情况。
43.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的面材开启器中,所述连杆机构构成为:具备沿所述纵框上下移动的连接杆,当所述连接杆向上方移动时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按压。
44.根据该发明,只要撤除对操作输入部的操作力,则能够通过自身重量使连接杆向下方移动而将按压部件恢复至原始的位置。因此,可以不需要使按压部件被按压移动之后用于将其恢复至原始的位置的复位弹簧等的部件,能够实现削减部件数。
45.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面材开启器中,所述连接杆从所述按压部件向下方延伸,所
述操作输入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部。
46.根据该发明,作为操作输入部可以应用脚踏式的,例如,在处于双手被占据的状况下也能够打开面材。
47.此外本发明涉及的门窗设置有上述的面材开启器。
48.根据该发明,由于其构成为在面材的表面设置承受部件,按压部件对承受部件进行按压,因此不使按压部件容纳于纵框的内部,也能够确保面材的进深面与纵框的进深面之间的气密性。而且,按压部件或连杆机构不需要无间隙地设置于上框与下框之间。其结果,在对原有的门窗进行追加设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烦杂的作业,能够避免面材打开时的开口面积大量减少的情况。
49.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门窗中,在所述纵框的进深面上设有所述按压部件及所述连杆机构。
50.根据该发明,能够抑制应用了面材开启器的门窗的沿进深方向的尺寸。此外,对于按压部件及连杆机构,还可以安装在门窗的主视面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