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7067发布日期:2022-01-05 11:0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加工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配合机械手自动下片,汽车前挡夹层玻璃制品高温高压可堆垛式承载机构。


背景技术:

2.在汽车玻璃生产加工过程中,传统的高压台车需要两名人员左右配合进行手工堆垛上架,这对于人员来说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下,无形中影响了生产的整体效率。
3.因此,需要采用机械手自动下片,并提供一种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来解决现有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该承载机构解决了机械手自动下片放置前风挡夹层制品高压堆垛的通用性问题,实用性强,操作方便,下片效率高,一致性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包括多个依次堆垛的多个承载单元;其中,
6.承载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基座和竖直设置在基座中间位置的支撑座,基座与支撑座与多根横向支架、竖向支架形成整体框架;
7.基座底端面上设有多个用于与下一层承载单元堆垛的堆垛脚,基座边缘与玻璃制品接触的位置均铺设有防护垫;
8.支撑座顶端设有翻转固定装置,自上而下形成有多个插销孔,翻转固定装置上滑动套设有与插销孔相配合的插销套,通过插销依次穿过插销套和插销孔可以将插销套固定在翻转固定装置上;插销套上还可转动地连接有翻转杆,翻转杆末端水平延伸,并通过弹簧与基座顶端面设置的弹簧挂钩可拆卸地连接,以将多片玻璃制品约束在整体框架内。
9.优选地,所述防护垫为橡胶垫或海绵垫。
10.优选地,相邻玻璃制品之间通过隔离垫分隔。
11.优选地,隔离垫为卡爪状并由上而下卡设在玻璃制品上方与翻转杆接触的位置。
12.优选地,支撑座上的翻转固定装置为一对且对称设置在支撑座的两侧。
13.优选地,堆垛脚为方锥型。
14.优选地,堆垛脚为6个且呈三对,分别位于基座的两端和中部。
15.优选地,插销套与翻转杆之间以及翻转杆与弹簧之间均为可拆卸地连接。
16.优选地,横向支架的长度和竖向支架的高度根据玻璃制品的具体尺寸选定并组装、固定至基座与支撑座上。
17.优选地,支撑座和竖向支架的高度均大于玻璃制品码放后的高度。
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两个机械手相互配合,一个机械手负责将隔离垫放置于玻璃中间位置,另一个机械手识别隔离垫后抓取玻璃并将玻璃放置于
承载单元上,这样,玻璃与玻璃之间使用隔离垫进行间隔。待承载单元满架后,将插销套滑动至合适高度,利用插销固定位置后,在插销套上连接翻转杆,翻转翻转杆架设在多个隔离垫上后,在翻转杆末端与弹簧挂钩之间连接弹簧,利用弹簧的拉力将多片玻璃制品紧紧地固定在承载单元内部。当两个承载单元固定好后,安装上合适高度和宽度的横向支架、竖向支架,将其中一个承载单元堆垛至另一个承载单元上方,此时,通过堆垛脚可以大大提高堆垛后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可以根据不同玻璃制品的不同尺寸来调整插销定位位置,大大提高了该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的通用性。
19.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中单个承载单元满架的状态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个承载单元中基座与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个承载单元中隔离垫的安装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个承载单元承载单个玻璃制品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个承载单元承载多个玻璃制品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单个承载单元承载满装并未安装横向支架、竖向支架的示意图;
28.图8的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中多个承载单元满架堆垛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
基座
ꢀꢀꢀꢀꢀꢀꢀꢀꢀꢀꢀꢀꢀꢀꢀꢀ2‑
支撑座
[0031]3‑
横向支架
ꢀꢀꢀꢀꢀꢀꢀꢀꢀꢀꢀꢀ4‑
竖向支架
[0032]5‑
堆垛脚
ꢀꢀꢀꢀꢀꢀꢀꢀꢀꢀꢀꢀꢀꢀ6‑
防护垫
[0033]7‑
翻转固定装置
ꢀꢀꢀꢀꢀꢀꢀꢀ8‑
插销孔
[0034]9‑
插销套
ꢀꢀꢀꢀꢀꢀꢀꢀꢀꢀꢀꢀꢀꢀ
10

翻转杆
[0035]
11

弹簧
ꢀꢀꢀꢀꢀꢀꢀꢀꢀꢀꢀꢀꢀꢀꢀ
12

弹簧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38]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包括多个依次堆垛的多个承载单元;其中,
[0039]
承载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基座1和竖直设置在基座1中间位置的支撑座2,基座1与
支撑座2与多根横向支架3、竖向支架4形成整体框架;
[0040]
基座1底端面上设有多个用于与下一层承载单元堆垛的堆垛脚5,基座1边缘与玻璃制品接触的位置均铺设有防护垫6;
[0041]
如图3所示,支撑座2顶端设有翻转固定装置7,自上而下形成有多个插销孔8,翻转固定装置7上滑动套设有与插销孔8相配合的插销套9,通过插销依次穿过插销套9和插销孔8可以将插销套9固定在翻转固定装置7上;插销套9上还可转动地连接有翻转杆10,翻转杆10末端水平延伸,并通过弹簧11与基座1顶端面设置的弹簧挂钩12可拆卸地连接,以将多片玻璃制品约束在整体框架内。
[004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如图5所示,两个机械手相互配合,一个机械手负责将隔离垫放置于玻璃中间位置,另一个机械手识别隔离垫后抓取玻璃并将玻璃放置于承载单元上,这样,玻璃与玻璃之间使用隔离垫进行间隔。待承载单元满架后(见图6),将插销套滑动至合适高度,利用插销固定位置后,在插销套上连接翻转杆,翻转翻转杆架设在多个隔离垫上后,在翻转杆末端与弹簧挂钩之间连接弹簧(如图7所示),利用弹簧的拉力将多片玻璃制品紧紧地固定在承载单元内部。参见图8,当两个承载单元固定好后,安装上合适高度和宽度的横向支架、竖向支架,将其中一个承载单元堆垛至另一个承载单元上方,此时,通过堆垛脚可以大大提高堆垛后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可以根据不同玻璃制品的不同尺寸来调整插销定位位置,大大提高了该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的通用性。
[0043]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防护垫6可以是本领域中常见的任何一种柔性且具有减震、防撞击性能的材料制成,但是,从便于取材、获得较长使用寿命及压缩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优选地,防护垫6为橡胶垫或海绵垫。
[0044]
由于玻璃制品的外观美观程度要求较高,因此在生产、加工、堆垛、运输过程中都要格外注意相邻玻璃制品之间的相互挤压和磨损,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保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良品率,优选相邻玻璃制品之间通过隔离垫(见图4)分隔。
[0045]
同样的,为了防止翻转杆10在翻转过程中速度过快或者对玻璃制品的某一点挤压力过大导致玻璃制品碎裂,优选隔离垫为卡爪状并由上而下卡设在玻璃制品上方与翻转杆10接触的位置。
[0046]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该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承载单元不够平衡影响整体的平衡性,优选地,支撑座2上的翻转固定装置7为一对且对称设置在支撑座2的两侧。
[0047]
此外,为了使得多个承载单元堆垛时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优选地,堆垛脚5为方锥型。
[0048]
并且,堆垛脚5为6个且呈三对,分别位于基座1的两端和中部。
[0049]
另外,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该用于自动下片的可堆垛式承载机构的通用性,提高其实用程度,优选地,插销套9与翻转杆10之间以及翻转杆10与弹簧11之间均为可拆卸地连接。
[0050]
同样优选地,横向支架3的长度和竖向支架4的高度根据玻璃制品的具体尺寸选定并组装、固定至基座1与支撑座2上。
[005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堆垛码放后需要使用时卸货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保证玻璃制品的完整性,优选地,支撑座2和竖向支架4的高度均大于玻璃制品码放后的高
度。
[0052]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4]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