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扳手的轻量化握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009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扳手的轻量化握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活动扳手的轻量化握柄,其主要是在扳手握柄中间凹陷区域规划设置适当数目、形状的贯穿孔,以及将握柄后半段作缩杆设计,藉以大幅减轻握柄重量,使拿握操作更为省力且得心应手,因此有效解决目前业界以重量轻、价格昂贵材质作为制造材料所造成的成本经济效益问题。
以活动扳手的操作使用而言,主要是以螺栓(帽)的锁卸为作业标的,而因螺栓(帽)本身规格、尺寸均较一般螺钉等组接零件更大,且多使用在需要较强固锁力的物件或机械的组配方面,相对地使活动扳手在操作此类螺栓(帽)的锁卸作业上,将会承受较大的抗应力作用,因此在活动扳手的结构设计与制造上,必须赋予较大的结构强度与重量,以因应此类操作需求。
换句话说,活动扳手的结构设计首先要考虑其结构强度的要求,业者为提供活动扳手较佳的结构强度,一般均采用锻造制造,且握柄呈现工字型结构,为防止手握处滑脱,在其近尾端的工字型宽度则呈往后递增型态,相对地造成其重量的增加,同时对其颚夹部分作加厚、加大等结构强化处理,使其能符合较大扭力及抗应力的作业模式。此一作法虽可提高活动扳手的结构强度,但相对地也大幅增加了活动扳手的重量,导致其拿取上显得较为费力,而操控上也不灵活顺手,多少会影响其实用性,实有待加以解决改善,这也是为何全世界的活动扳手标准中,对各种规格扳手均有最大重量限制的原因。
为减轻活动扳手的重量,有国外业者采用重量较轻的铝合金材质作为制造材料,藉以减轻活动扳手的重量,但因铝合金材质硬度较差,所制成的活动扳手结构强度不足(铝合金的抗拉强度约在40Kg/mm2左右,而合金钢的抗拉强度则在100Kg/mm2以上,是以12″的铝合金扳手约仅能达到10″合金钢扳手的强度),无法因应活动扳手的大扭力及抗应力作业模式,难达产业利用价值。又有业者尝试以钛合金作为制造材料,因钛合金不但重量较轻且硬度大,从而能使之减轻活动扳手重量外,更可兼顾其结构强度,然而因钛合金的价格昂贵,导致活动扳手的造价激增,不但影响业者获利,相对地亦降低消费者购买欲,实不符合产业利用上的经济效益原则。
为了解决活动扳手重量所产生的诸多问题,本发明人着手活动扳手结构的研究,期望找出较理想的减轻重量手段,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活动扳手在操作的受力上,请配合参阅


图1所示,若对扳手超出扭力标准的破坏试验,可发现其断裂处都在活动颚夹最薄处A或活动颚夹下缘排齿B与调整钮C配合处,换句话说,因该等部位的剖面积最小,故能承受的断裂强度也最小,因此最易从该等部位断裂或崩损,而相对地因握柄的工字型剖面积远较前述部位大,所以能承受较大断裂应力而不易断裂,恰可从此着手研究减轻重量的可行性。
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手工具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的多年经验与技术,着手进行活动扳手握柄的轻量化设计,从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握柄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扳手的轻量化握柄,主要是在活动扳手握柄的中间凹陷区域设置适当数目、形状的贯穿孔,并在握柄后半段作缩杆设计,藉贯穿孔的设置及后半段缩杆设计而能减轻握柄的重量,因此在不影响活动扳手结构强度的情形下,能有效减轻活动扳手的整体重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动扳手的轻量化握柄,构成活动扳手基本结构有在握柄一端延伸形成一固定颚夹,在固定颚夹一侧套置一活动颚夹,一啮合操控活动颚夹滑移的螺旋调整钮,在握柄周缘形成补强肋,其中间则为凹陷区域。该活动扳手的握柄中间凹陷区域规划设置适当数目、形状的贯穿孔,并在握柄后半段作缩杆设计呈一缩杆段,该缩杆段呈朝后斜度扩张型态,在其周缘设有交错的嵌槽,其中并贯设数穿孔,并在缩杆段包覆一层胶套。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针对活动扳手握柄的轻量化设计,通过在握柄中间凹陷区域设置贯穿孔,并在握柄后半段作缩杆设计,因而能减轻握柄的材料与重量,使之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情况下,有效减轻活动扳手的整体重量,使拿握操作更为省力且得心应手。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当简易,但成效却极为显著,有效解决目前业界以重量轻、价格昂贵材质作为制造材料所造成的成本经济效益问题,具有极佳的产业利用价值,不愧为一优异、突出的创新设计。
以下附图和实施例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是已知活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握柄,11-补强肋,12-凹陷区域,13-贯穿孔,14-缩杆段,15-嵌槽,16-穿孔,17-胶套,20-固定颚夹,30-活动颚夹,40-调整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扳手的轻量化握柄,特别是针对握柄的结构进行设计,使之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原则下,有效减轻其整体重量,使其拿握、操作更为省力而顺手。
请参阅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的结构主视图及图4的结构仰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扳手在结构设计上,主要仍是沿袭现有活动扳手的结构,在其握柄10一端延伸形成一固定颚夹20,在固定颚夹20一侧套置一活动颚夹30,利用一螺旋调整钮40啮合操控活动颚夹30滑移,进而能改变固定颚夹20与活动颚夹30的夹合或分离关系,藉以行使对螺栓(帽)的夹持或释放。而在其握柄10周缘形成补强肋11,其中间则为凹陷区域12,这样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扳手基本结构;而为达成握柄的轻量化,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活动扳手的握柄10中间凹陷区域12规划设置适当数目、形状的贯穿孔13,并将其握柄10后半段作缩杆设计而呈一缩杆段14,该缩杆段14呈朝后斜度扩张型态,在其周缘更设有交错的嵌槽15,其中更贯设数穿孔16,再在缩杆段14包覆一层胶套17(如图中虚线显示)以增加握持触感与舒适性,利用嵌槽15、穿孔16及后端扩张型态可增加胶套17与缩杆段14的套结稳固性,而藉由贯穿孔13及缩杆段14的设置则可减少握柄10的材料,从而达到减轻握柄10重量的预期目的。
又,因本实用新型是在不影响活动扳手结构强度的原则下,直接在其握柄10中间凹陷区域12规划设置贯穿孔13及将后半段作缩杆段14设计,不但在握柄10重量减轻的「轻量化」效果上更为直接、显著,且无需变更活动扳手的制造材质,相比较于现有以钛合金等重量轻、价格昂贵材质达到减轻重量目的的活动扳手而言,本实用新型不但可达到减轻重量目的,同时因成本也较为低廉,对于业者的获利及消费者的购买费用是个有利影响,具有极佳的产业利用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扳手的轻量化握柄,构成活动扳手基本结构有在握柄(10)一端延伸形成一固定颚夹(20),在固定颚夹(20)一侧套置一活动颚夹(30),一啮合操控活动颚夹(30)滑移的螺旋调整钮(40),在握柄(10)周缘形成补强肋(11),其中间则为凹陷区域(12),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扳手的握柄(10)中间凹陷区域(12)规划设置适当数目、形状的贯穿孔(13),并在握柄(10)后半段作缩杆设计呈一缩杆段(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扳手的轻量化握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杆段(14)呈朝后斜度扩张型态,在其周缘设有交错的嵌槽(15),其中并贯设数穿孔(16),并在缩杆段(14)包覆一层胶套(17)。
专利摘要一种活动扳手的轻量化握柄,其结构设计上,主要是在活动扳手握柄中间凹陷区域设置适当数目、形状的贯穿孔,并在握柄后半段作缩杆设计,藉此减轻握柄的重量,因此在不影响活动扳手结构强度的情形下,能有效减轻活动扳手整体重量,使其拿握操作更为省力而得心应手。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业界以重量轻、价格昂贵材质作为制造材料所造成的成本经济效益问题,具有极佳的产业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B25B23/16GK2371004SQ9922646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30日
发明者吴传福 申请人:吴传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