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221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旋转支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机械加工流程中,往往需要对待加工的工件上螺丝,但是一个工件上往往有多个位置不同的螺丝孔,操作工人需要在上螺丝的过程中不断移动身体去凑近工件上的各个螺丝孔洞,操作难度高,消耗体力较大,加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支座。
[000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旋转支座,包括底座,轴承和固定轴,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轴承的外侧面紧贴通孔内侧,所述固定轴顶部设有用于装设待加工工件的凹槽,底部紧贴所述轴承的内侧面。
[0006]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当待加工的工件装设在固定轴顶部上,可以在保持底座和操作工人相对静止的情况下,令固定轴自传转动,使待加工的工件到达合适位置,令各个螺丝孔正对操作工人。减少了操作工人的组装难度。
[0007]优选的是:该旋转支座上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中段的外侧。
[0008]通过采用这种方式:操作工人可以通过转动转盘来带动固定轴以及待加工工件旋转,克服了待加工工件比固定轴更大,转动固定轴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9]优选的是:该旋转支座上所述底座还设有螺纹孔。
[0010]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利用配合该螺纹孔的螺栓将旋转支座整体固定在流水线上,使得旋转支座的底部更为稳定,令操作工人在加工时更为方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开创性的设计了一个旋转支座,通过转动的方式调整产品上各个螺丝孔与工人的相对位置,减轻了工人上螺丝的操作难度,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示意图。
[0014]上述附图中各部件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如下:
[0015]1、底座;2、轴承;3、固定轴;4、转盘;11、通孔;12、螺纹孔;3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0018]一种旋转支座,包括底座I,轴承2,固定轴3和转盘4。所述底座I上设有通孔11和螺纹孔12 ;所述轴承2的外侧面紧贴通孔11内侧,所述固定轴3顶部设有用于装设待加工工件的凹槽31,底部紧贴所述轴承2的内侧面,所述转盘4固定于所述固定轴3中段的外侧。
[0019]实践中:操作工人首先利用螺纹孔12,以螺栓(螺栓在附图中未示出)将底座I固定在流水线上。随后将待加工的工件装设于固定轴3顶部的凹槽31上,根据需要以转盘4带动固定轴3及工件同步旋转,使得工件上的各个螺丝孔依次正对操作工人,操作工人依次对各个螺丝孔实现上螺丝操作。经检测,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上螺丝操作,工人的加工速度提升了 20%-30%。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轴承(2)和固定轴(3),所述底座(I)上设有通孔(11);所述轴承(2)的外侧面紧贴通孔(11)内侧,所述固定轴(3)顶部设有用于装设待加工工件的凹槽(31),底部紧贴所述轴承(2)的内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4),所述转盘(4)固定于所述固定轴(3)中段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还设有螺纹孔(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支座,包括底座,轴承和固定轴,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轴承的外侧面紧贴通孔内侧,所述固定轴顶部设有用于装设待加工工件的凹槽,底部紧贴所述轴承的内侧面。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可以通过转动的方式调整产品上各个螺丝孔与工人的相对位置,减轻了工人上螺丝的操作难度,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IPC分类】B25B23-00
【公开号】CN204471283
【申请号】CN201520009920
【发明人】唐鸣明, 张陪杜, 周辉
【申请人】上海强智动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