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安全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695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安全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间门的反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安全门锁。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常用的房间门锁有机械锁和电子锁,电子锁一般用于宾馆房门中,这些门锁在现实使用中,时有发生被外人破解打开,防盗保险系数不大。目前人们在民宅的内门锁实施中,基本没有设置反锁装置,外人容易进入房间内,不过目前也没有一种安全性能较好的反锁装置适用于民宅内门的使用。对于宾馆这种环境较为复杂的地方,有些宾馆也没有设置内门反锁装置,客人放在房内的财物安全性难以保障,虽然有些宾馆内门设有一种反扣插销作为保险装置,但不很耐用,也没有报警提示,保险效果不十分满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内门进行反锁的装置,防止门锁被外人开启而进入到房间内,起到开门发出警声和防盗作用,同时还可便于携带外出旅游使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安全门锁,由锁定装置和锁扣件组成,锁扣件的撑板下端为直角状弯折的卡扣部,撑板背面突出的长条形榫头与锁定装置一侧的榫槽滑接,锁定装置的外壳内腔中设有驱动锁扣件滑动的摆臂,该摆臂的两端连接制动杆和锁扣件的撑板,锁定制动杆上下移动的大棘轮和小棘轮同心轴向互成一体,制动杆上的棘齿与小棘轮啮合,棘轮同轴套接回位弹簧,制动杆上部穿过轴套伸出于外壳上方,顶端连接压帽,与制动杆相邻的解锁轴贯穿外壳与大棘轮卡接配合,解锁轴上的止位环与内腔壁的凸台之间套接有弹簧,在挡板下方的报警腔内设有震铃,锁定装置的锁脚斜置于外壳下方,锁脚与锁扣件之间的倾斜角度a为10° —30。。
[0005]所述锁脚的顶压面设有软塑胶材料。
[0006]报警腔部位的外壳体上设有栅栏格的通孔。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锁扣件的卡扣部插入门体的下沿,使锁脚顶压在地面上,向下按压制动杆的压帽时,制动杆促使摆臂的一端向下移动,此时摆臂的另一端将锁扣件向上提升,锁扣件的卡扣部同时将门体的下端向上托起,形成锁扣件向上提升和锁脚向下对地面产生施压,使门体与地面紧密连接而产生一种共同连接体,在制动杆向下移动中,驱动小棘轮转动,大棘轮也同步转动,解锁轴的下顶端始终与大棘轮的棘齿咬合,控制了大棘轮的回转,也锁定了制动杆向上移动,使制动杆下移的距离得到定位,门体被牢固地锁住。外力对门体推动时,横向的推力经由锁脚转换成纵向的压力,进而增加了锁脚与地板的摩擦力,以及与推门相反的阻力,外力对门体推力越大,锁脚顶压地面也越坚固,使门体无法向内移动。在外力推门的过程中,震铃受到振动而发出铃声,提醒人们处于警惕状态,便于采取措施。人们离开房间时,向上拉动解锁轴使其顶端离开与大棘轮的棘齿咬合,棘轮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反向回转,带动制动杆向上移动,与摆臂连接的锁扣件同时向下移动而与门体分离,门体被解除了锁定。该技术作为门锁保险装置,使门体反向得到锁定,当有人将门锁撬开或用打开后,门体也无法开启,外人也无法入内,房内人员和财物得到安全保障,达到了较好的防盗作用。该实用新型适用于民宅和宾馆的房间门中使用,体积小,使用方便,无需固定安装在门体上,对门本体不受到破坏,特别是人们在出差或旅游时,可携带使用,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在操作过程中,可用手对压帽进行按压或用脚对压帽进行踩压均十分省力方便,反锁效果好,防盗性能强。门体开启后,可对门体多角度进行限位锁定,防止被强风吹动而关闭。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锁定件上移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俯视不意图。
[0012]图中:1.锁定装置;2.锁扣件;3.撑板;4.卡扣部;5.榫头;6.大棘轮;7.小棘轮;8.回位弹簧;9.制动杆;10.制动杆的棘齿;11.轴套;12.压帽;13.解锁轴;14.凸台;15.止位环;16.弹簧;17.摆臂;18.轴销;19.挡板;20.榫槽;21.报警腔;22.通孔;23.震铃;24.锁脚。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2、3、4所示,一种移动式安全门锁,由锁定装置I和锁扣件2组成,锁扣件的撑板3下端为直角状弯折的卡扣部4,撑板3背面突出的长条形的榫头5滑接在锁定装置的与锁脚24向背的一侧榫槽20中,锁脚24上方外壳的内腔中设有驱动锁扣件滑动的摆臂17,该摆臂17由轴销18转动连接,其一端连接锁扣件的撑板3,另一端连接制动杆9,锁定制动杆上下移动的大棘轮6和小棘轮7同心轴向互成一体,制动杆9上的棘齿10与小棘轮7啮合,棘轮同轴套接回位弹簧8,回位弹簧8可以是发条,制动杆9上部穿过轴套11伸出于外壳上方,顶端连接有压帽12,与制动杆9相邻的解锁轴13贯穿外壳与大棘轮6卡接配合,解锁轴13的下顶端为斜坡状,解锁轴13上的止位环15与内腔壁的凸台14之间套接有弹簧16,在挡板19的下方设有报警腔21,报警腔内装有震铃23,在报警腔的外壳体上设有栅栏格的通孔22。
[0015]如图1所示,锁脚24斜置于壳体下方,锁脚24与锁扣件2之间的倾斜角度a为10° — 30°,锁脚24下部的顶压面设有软塑胶材料。
[0016]使用时,锁扣件2的卡扣部4插入门体的下沿,使锁脚24顶压在地面上,向下按压制动杆9的压帽12,制动杆9促使摆臂17的一端向下移动,此时摆臂17的另一端将锁扣件2向上提升,锁扣件的卡扣部4同时将门体的下端向上托起,形成锁扣件2向上提升和锁脚24向下对地面施压,使门体与地面紧密连接而产生一种共同连接体。在制动杆9向下移动中,驱动小棘轮7转动,大棘轮6也同步转动,解锁轴13的下顶端始终与大棘轮6的棘齿咬合,控制了大棘轮6的回转,也锁定了制动杆9向上移动,使制动杆下移的距离得到定位,门体被牢固地锁住。外力对门体推动时,横向的推力经由锁脚24转换成纵向的压力,进而增加了锁脚与地板的摩擦力,以及与推门相反的阻力,外力对门体推力越大,锁脚顶压地面也越坚固,使门体无法向内移动。在外力推门的过程中,震铃23受到振动而发出铃声,提醒人们处于警惕状态,便于采取措施。人们离开房间时,向上拉动解锁轴13使其下顶端离开与大棘轮6的棘齿咬合,棘轮在回位弹簧8的作用下,反向回转,带动制动杆9向上移动,与摆臂17连接的锁扣件2同时向下移动而与门体分离,门体被解除了锁定。该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可用手对压帽12进行按压或用脚对压帽12进行踩压均十分省力方便,反锁效果好,防盗性能强。无需固定安装在门体上,对门本体不受到破坏,特别是人们在出差或旅游时,可携带使用,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根据门体开启不同角度的需要,将门体多角度限位锁定,锁定的方法如上实施例中所述的锁脚24顶压在地面上,使门体得到固定,防止门体被强风吹动而关闭。
[0017]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移动式安全门锁,由锁定装置和锁扣件组成,其特征在于:锁扣件的撑板下端为直角状弯折的卡扣部,撑板背面突出的长条形榫头与锁定装置一侧的榫槽滑接,锁定装置的外壳内腔中设有驱动锁扣件滑动的摆臂,该摆臂的两端连接制动杆和锁扣件的撑板,锁定制动杆上下移动的大棘轮和小棘轮同心轴向互成一体,制动杆上的棘齿与小棘轮啮合,棘轮同轴套接回位弹簧,制动杆上部穿过轴套伸出于外壳上方,顶端连接压帽,与制动杆相邻的解锁轴贯穿外壳与大棘轮卡接配合,解锁轴上的止位环与内腔壁的凸台之间套接有弹簧,在挡板下方的报警腔内设有震铃,锁定装置的锁脚斜置于外壳下方,锁脚与锁扣件之间的倾斜角度a为10° — 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脚的顶压面设有软塑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报警腔部位的外壳体上设有栅栏格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安全门锁,由锁定装置和锁扣件组成,锁扣件的撑板下端为直角状弯折的卡扣部,撑板背面突出的长条形榫头与锁定装置一侧的榫槽滑接,锁定装置的摆臂两端连接制动杆和锁扣件的撑板,制动杆与大棘轮同心轴向互成一体的小棘轮连接,解锁轴贯穿外壳与大棘轮卡接配合,在挡板下方的报警腔内设有震铃,锁定装置的锁脚斜置于外壳下方。本实用新型无需固定安装在门体上,使门体反向得到锁定,起到开门发出警声和防盗作用,同时还可携带外出旅游使用。
【IPC分类】E05C1-08
【公开号】CN204476036
【申请号】CN201520097722
【发明人】胡海明
【申请人】胡海明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