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消防用灭火器充分摇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92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消防用灭火器充分摇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摇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消防用灭火器充分摇匀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

“消防”即消除防患,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灭火与防火。亦指灭火、防火人员。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筒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

现有的消防用灭火器摇匀装置存在摇匀效果差、摇匀速度慢、费时费力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摇匀效果好、摇匀速度快、省时省力的智能型消防用灭火器充分摇匀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消防用灭火器摇匀装置摇匀效果差、摇匀速度慢、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摇匀效果好、摇匀速度快、省时省力的智能型消防用灭火器充分摇匀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智能型消防用灭火器充分摇匀装置,包括有左支架、底座、滑轨、滑块、右支架、绳、导向轮、卷筒、支撑架、减速电机、固定套、支撑座、导向板、升降杆、滑动轴、伸缩块、弹簧、顶支架和导向环;底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支架、滑轨和右支架,左支架右侧设有支撑架和导向板,支撑架内设有卷筒,卷筒上绕有绳,导向板顶部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左端与卷筒右端连接,导向板底部设有导向轮,导向板上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设置在第二孔的左方,滑轨上设有滑块,滑块顶端设有伸缩块,绳穿过第一孔绕过导向轮与伸缩块的左端连接,伸缩块的右侧与右支架之间设有弹簧,伸缩块上设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内设有滑动轴,方形通孔与滑动轴配合,滑动轴上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第二孔顶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顶部设有固定套,右支架顶端设有顶支架,顶支架左端设有导向环,固定套包括有第一卡杆、螺栓、第二卡杆、螺帽、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第一卡环的左端和第二卡环的左端转动式连接,第一卡环的右端设有第一卡杆,第一卡杆上设有螺栓,第二卡环的右端设有第二卡杆,第二卡杆上设有第三孔,螺栓穿过第三孔底端设有螺帽,螺帽与螺栓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电机,升降杆顶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顶端与支撑座底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支撑座内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右支架左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弹簧和顶支架之间,压力传感器、减速电机和第一电机都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橡胶套,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内壁设有橡胶套。

优选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固定套的材料为Q235钢。

优选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长度比例为2:3。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螺帽没有拧紧,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是松开的。需要摇匀灭火器时,将灭火器穿过导向环放置在支撑座上,然后拧紧螺帽,将灭火器固定住。启动减速电机正转,减速电机带动卷筒正转,卷筒通过绳带动伸缩块左移,弹簧伸长,进而带动升降杆上升,使灭火器上升。灭火器上升至适当高度时,减速电机反转,减速电机带动卷筒反转,绳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弹簧收缩,带动伸缩块右移,进而带动升降杆下降,使灭火器下降,当灭火器下降至适当高度时,再使减速电机正转,如此反复操作,使灭火器反复地上下升降,对灭火器进行摇匀。灭火器摇匀后,关闭减速电机,拧开螺帽,取出灭火器。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电机,升降杆顶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顶端与支撑座底部连接,所以灭火器上下升降的同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灭火器转动,使灭火器摇匀得更加充分。灭火器摇匀后,关闭第一电机。

因为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支撑座内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右支架左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弹簧和顶支架之间,压力传感器、减速电机和第一电机都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以将灭火器穿过导向环放置在支撑座上,拧紧螺帽,将灭火器固定住后,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灭火器,反馈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减速电机正转,减速电机带动卷筒正转,卷筒通过绳带动伸缩块左移,弹簧伸长,进而带动升降杆上升,使灭火器上升。灭火器上升至适当高度时,控制器控制减速电机反转,减速电机带动卷筒反转,绳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弹簧收缩,带动伸缩块右移,进而带动升降杆下降,使灭火器下降,当灭火器下降至适当高度时,控制器再控制减速电机正转,如此反复操作,使灭火器反复地上下升降,达到充分摇匀灭火器的效果。灭火器上下升降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旋转,第一电机带动灭火器转动,使灭火器摇匀得更加充分。灭火器摇匀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停止旋转,控制减速电机关闭,然后人拧开螺帽,取出灭火器。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套,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内壁设有橡胶套,所以橡胶套的摩擦力更大,能更好地将灭火器固定住。

因为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所以可以更为精确地调节转速,使运行更稳定。

因为固定套的材料为Q235钢,所以Q235钢硬度高,抗磨损,防破裂,使用寿命长。

因为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长度比例为2:3,所以增强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控制器选择厦门海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为S32S0T型PLC控制器,主机外部24VDC供电,16路输入,16路输出。

SunYuanSYLED6数显表用插头连线接入变送器测量电路中,该表的功能是将0-5V、0-10V、1-5V、0-±200mV、0-20mA、4-20mA等变送信号按设定的范围,线性地、对应地以十进制数字量显示出来。通过各种相关传感器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物理量转化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以后,再接入该数显表,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物理量实时显示出来,方便用户进行监测控制。同时,数显表具备报警功能,带两路隔离式开关量输出,通过预先设定好相关的数值,如:高于某一数值或者低于某一数值,可以实现显示、控制与报警。

压力传感器连接型号为SYLED6的第一数显表,设置其一个开关量输出,设置其高于某一压力值时,输出信号。

输入输出端口的定义为:X0为启动开关,X1为停止开关,X2为急停开关,X3为连接压力传感器的第一数显表;Y0为用于减速电机正转的接触器KM0,Y1为用于减速电机反转的接触器KM1,Y2为用于第一电机旋转的接触器KM2,Y3为用于第一电机停止旋转的接触器KM3,Y4为用于减速电机关闭的接触器KM4。根据图6所示的电气控制原理图,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即可通过梯形图编程语言,直观地编写出PLC控制器按上述工作原理控制各部件进行动作的PLC程序,实现本装置运行的智能化,编程的相关指令都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摇匀效果好、摇匀速度快、省时省力、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操作、工作时安全性高、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能够为消防人员节省时间,让消防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灭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固定套的第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固定套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左支架,2-底座,3-滑轨,4-滑块,5-右支架,6-绳,7-导向轮,8-第一孔,9-卷筒,10-支撑架,11-减速电机,12-灭火器,13-固定套,14-支撑座,15-第二孔,16-导向板,17-升降杆,18-方形通孔,19-滑动轴,20-伸缩块,21-弹簧,22-顶支架,23-导向环,24-第一卡杆,25-螺栓,26-第二卡杆,27-螺帽,28-第一卡环,29-第二卡环,30-第三孔,31-第一电机,32-压力传感器,33-控制器,34-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智能型消防用灭火器充分摇匀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左支架1、底座2、滑轨3、滑块4、右支架5、绳6、导向轮7、卷筒9、支撑架10、减速电机11、固定套13、支撑座14、导向板16、升降杆17、滑动轴19、伸缩块20、弹簧21、顶支架22和导向环23;底座2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支架1、滑轨3和右支架5,左支架1右侧设有支撑架10和导向板16,支撑架10内设有卷筒9,卷筒9上绕有绳6,导向板16顶部设有减速电机11,减速电机11左端与卷筒9右端连接,导向板16底部设有导向轮7,导向板16上设有第一孔8和第二孔15,第一孔8设置在第二孔15的左方,滑轨3上设有滑块4,滑块4顶端设有伸缩块20,绳6穿过第一孔8绕过导向轮7与伸缩块20的左端连接,伸缩块20的右侧与右支架5之间设有弹簧21,伸缩块20上设有方形通孔18,方形通孔18内设有滑动轴19,方形通孔18与滑动轴19配合,滑动轴19上设有升降杆17,升降杆17穿过第二孔15顶端设有支撑座14,支撑座14顶部设有固定套13,右支架5顶端设有顶支架22,顶支架22左端设有导向环23,固定套13包括有第一卡杆24、螺栓25、第二卡杆26、螺帽27、第一卡环28和第二卡环29,第一卡环28的左端和第二卡环29的左端转动式连接,第一卡环28的右端设有第一卡杆24,第一卡杆24上设有螺栓25,第二卡环29的右端设有第二卡杆26,第二卡杆26上设有第三孔30,螺栓25穿过第三孔30底端设有螺帽27,螺帽27与螺栓25配合。

还包括有第一电机31,升降杆17顶端设有第一电机31,第一电机31顶端与支撑座14底部连接。

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32和控制器33,支撑座14内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32,右支架5左侧设有控制器33,控制器33设置在弹簧21和顶支架22之间,压力传感器32、减速电机11和第一电机31都分别与控制器33连接。

还包括有橡胶套34,第一卡环28和第二卡环29的内壁设有橡胶套34。

第一电机31为伺服电机。

固定套13的材料为Q235钢。

左支架1和右支架5的长度比例为2:3。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螺帽27没有拧紧,第一卡环28和第二卡环29是松开的。需要摇匀灭火器12时,将灭火器12穿过导向环23放置在支撑座14上,然后拧紧螺帽27,将灭火器12固定住。启动减速电机11正转,减速电机11带动卷筒9正转,卷筒9通过绳6带动伸缩块20左移,弹簧21伸长,进而带动升降杆17上升,使灭火器12上升。灭火器12上升至适当高度时,减速电机11反转,减速电机11带动卷筒9反转,绳6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弹簧21收缩,带动伸缩块20右移,进而带动升降杆17下降,使灭火器12下降,当灭火器12下降至适当高度时,再使减速电机11正转,如此反复操作,使灭火器12反复地上下升降,对灭火器12进行摇匀。灭火器12摇匀后,关闭减速电机11,拧开螺帽27,取出灭火器12。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电机31,升降杆17顶端设有第一电机31,第一电机31顶端与支撑座14底部连接,所以灭火器12上下升降的同时,启动第一电机31,第一电机31带动灭火器12转动,使灭火器12摇匀得更加充分。灭火器12摇匀后,关闭第一电机31。

因为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32和控制器33,支撑座14内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32,右支架5左侧设有控制器33,控制器33设置在弹簧21和顶支架22之间,压力传感器32、减速电机11和第一电机31都分别与控制器33连接,所以将灭火器12穿过导向环23放置在支撑座14上,拧紧螺帽27,将灭火器12固定住后,压力传感器32感应到灭火器12,反馈信号至控制器33,控制器33控制减速电机11正转,减速电机11带动卷筒9正转,卷筒9通过绳6带动伸缩块20左移,弹簧21伸长,进而带动升降杆17上升,使灭火器12上升。灭火器12上升至适当高度时,控制器33控制减速电机11反转,减速电机11带动卷筒9反转,绳6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弹簧21收缩,带动伸缩块20右移,进而带动升降杆17下降,使灭火器12下降,当灭火器12下降至适当高度时,控制器33再控制减速电机11正转,如此反复操作,使灭火器12反复地上下升降,达到充分摇匀灭火器12的效果。灭火器12上下升降的同时,控制器33控制第一电机31旋转,第一电机31带动灭火器12转动,使灭火器12摇匀得更加充分。灭火器12摇匀后,控制器33控制第一电机31停止旋转,控制减速电机11关闭,然后人拧开螺帽27,取出灭火器12。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套34,第一卡环28和第二卡环29的内壁设有橡胶套34,所以橡胶套34的摩擦力更大,能更好地将灭火器12固定住。

因为第一电机31为伺服电机,所以可以更为精确地调节转速,使运行更稳定。

因为固定套13的材料为Q235钢,所以Q235钢硬度高,抗磨损,防破裂,使用寿命长。

因为左支架1和右支架5的长度比例为2:3,所以增强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控制器33选择厦门海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为S32S0T型PLC控制器33,主机外部24VDC供电,16路输入,16路输出。

SunYuanSYLED6数显表用插头连线接入变送器测量电路中,该表的功能是将0-5V、0-10V、1-5V、0-±200mV、0-20mA、4-20mA等变送信号按设定的范围,线性地、对应地以十进制数字量显示出来。通过各种相关传感器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物理量转化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以后,再接入该数显表,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物理量实时显示出来,方便用户进行监测控制。同时,数显表具备报警功能,带两路隔离式开关量输出,通过预先设定好相关的数值,如:高于某一数值或者低于某一数值,可以实现显示、控制与报警。

压力传感器32连接型号为SYLED6的第一数显表,设置其一个开关量输出,设置其高于某一压力值时,输出信号。

输入输出端口的定义为:X0为启动开关,X1为停止开关,X2为急停开关,X3为连接压力传感器32的第一数显表;Y0为用于减速电机11正转的接触器KM0,Y1为用于减速电机11反转的接触器KM1,Y2为用于第一电机31旋转的接触器KM2,Y3为用于第一电机31停止旋转的接触器KM3,Y4为用于减速电机11关闭的接触器KM4。根据图6所示的电气控制原理图,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即可通过梯形图编程语言,直观地编写出PLC控制器33按上述工作原理控制各部件进行动作的PLC程序,实现本装置运行的智能化,编程的相关指令都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