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安全避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6902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安全避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避灾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高楼安全避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在城市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高楼的建设高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高楼失火情况的多发。高层建筑失火原因复杂其失火特点是楼层高,风势大,人员多,难疏散,经济损失也大,较传统的失火来说救援比较困难。

人员、财产损失中,保证人员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如果高层建筑发生火情,消防员的消防设备一般来说是消防水炮和消防的云梯,而消防水炮的灭火扬程只能在48米左右,故灭火更多的靠自救为主。根据消防灭火部门的总结、分析介绍,火情发生首先断电,不能乘电梯,人员伤亡中有的跳楼跌死,事后发现虽然有消防通道,但是大多数人就是拥挤着死在消防通道的楼梯上。从尸检的结果来看,其呼吸道里有烟尘,即主要都是被烟尘呛死的。

造成上述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快速有效地逃逸。因此,高层建筑除了配备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通道外,还有必要寻找其它的快速逃生方法。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楼安全避灾装置,其可以作为现有逃生方法的补充,帮助人员快速逃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楼安全避灾装置,包括:滑行机构、强固支撑杆、固定座、雨水斗和下水道,其中所述滑行机构通过所述强固支撑杆固定在高楼的外墙体上,并与所述高楼的外墙体平行设置;所述强固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行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外墙体上;所述滑行机构内部为一中空结构,其上端与一雨水斗连接,下端与下水道连接,所述雨水斗与高楼顶端的天沟联通。

优选地,所述滑行机构外部设有滑轨和一个或者多个滑行辅助组件,所述滑行辅助组件卡设在所述滑轨上并且沿着所述滑轨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滑行机构为一根或者多根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设有缓冲组件。

优选地,所述滑行机构上还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报警器。

优选地,所述滑行机构上还设有光电池模组,所述光电池模组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模块连接,所述蓄电模块与所述报警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杆由不锈钢管或PVC塑料管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强固支撑杆由不锈钢管或PVC塑料管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为缓冲弹簧。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用胀紧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墙上。

优选地,所述滑杆的截面直径为75mm,所述强固支撑杆的截面直径为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楼安全避灾装置,结构简单,快速逃生的效果好,是通过逃生通道逃逸方法的一种补充。其用材料省,成本低。特别是滑杆和落水排水管道两用的方法更经济。花很少的钱或几乎不花什么钱,就解决了发生火情时的安全、快速逃生的问题。另外其也可以作为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快速逃生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楼安全避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其中:1.滑行机构,11.滑轨,12.滑行辅助组件,13.卡抱,14.脚蹬,2.强固支撑杆,3.雨水斗,4.下水道,5.天沟,6.空调搁台,7.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楼安全避灾装置,包括:滑行机构1、强固支撑杆2、固定座(附图中略去)、雨水斗3和下水道4,其中所述滑行机构1通过所述强固支撑杆2固定在高楼的外墙体上,并与所述高楼的外墙体平行设置;所述强固支撑杆2的一端与所述滑行机构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外墙体上;所述滑行机构1内部为一中空结构,其上端与一雨水斗3连接,下端与下水道4连接,所述雨水斗3与高楼顶端的天沟5联通。

优选地,如图2所示(滑轨11略去),所述滑行机构1外部设有滑轨11和一个或者多个滑行辅助组件12,所述滑行辅助组件12卡设在所述滑轨11上并且沿着所述滑轨11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滑行机构1为一根或者多根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设有缓冲组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滑行辅助机构为两瓣式卡抱13,卡抱13一端是用一销轴销接在一起,另一端用弹簧拉紧装置连接,两瓣式卡抱13内侧镶有摩擦系数大的衬件。优选地,每一所述卡抱13各具有一个供脚踩踏的平面,即脚蹬14,所述卡抱13内侧所镶衬件可以是橡胶、聚燃脂等;所述滑轨11表面应当较为光滑不能挫损衬件;所述滑轨11底部的缓冲组件可以用弹簧制作。利用弹簧拉紧装置对滑轨11的正压力产生向下滑行的摩擦阻力,抗消下楼人身体大部分自重力,实现速度可调。在滑行过程中,如感觉速度快,则脚外侧用力下压,橡胶握力不均匀,部分位置握力大便会停下来。由此下楼可以不需要动力,下楼时间短。当然,此处只是一优选实施例,任何其他可以实现同等功能的结构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所述滑行机构1上还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报警器(附图中略去)。优选地,所述报警器包括但不限于烟雾报警器、温度报警器、蜂鸣器、经过报警器(光感应报警器)。通过该报警器的设置可以在发生火灾等灾害时,发出警报,高楼内外的人听到警报后可以及时报警。同时蜂鸣器可以供逃生者在逃生途中进行报警,方便救援。经过报警器则在有人通过时发出警报,一来可以帮助逃生者了解逃生位置,二来可以提醒其他逃生者此处也有逃生途径。当然,还可以存在多种其他报警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滑行机构1上还设有光电池模组(附图中略去,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光电池模组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模块连接,所述蓄电模块与所述报警器连接(由于其连接均为线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此处不赘述)。优选地,光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滑行机构1中滑轨11相对的另一侧,不仅便于吸收光能,也可以防止在逃生过程中被损坏,保持长久使用。

优选地,所述滑杆由不锈钢管或PVC塑料管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强固支撑杆2由不锈钢管或PVC塑料管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为缓冲弹簧。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用胀紧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墙上。

优选地,所述滑杆的截面直径为75mm,所述强固支撑杆2的截面直径为50mm。

为寻找一种快速逃生方法,在逃生通道的楼梯窗口外或房间的窗外设置一种逃生滑杆,靠滑杆向下滑的速度很快,是现有逃生方法的补充,也是一种快速逃生的有效方法。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逃生通道的楼梯窗口或阳台7外设置滑杆,材料用不锈钢管,直径可以是3英寸(75mm)管材,强固支撑杆2用2英寸的不锈钢管材。强固支撑杆2一端与竖直的滑杆焊接,另一端焊接一个固定座,固定座用胀紧螺栓固定在外墙上。强固支撑杆2可每隔三层楼之间设一根。发生火情时可以爬上逃生通道的楼梯处的窗口上,手抱、两脚夹住滑杆,几十秒钟就可以快速滑下而逃生。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房间窗口外的空调搁台6外侧设滑杆,该滑杆的作用可以作为两种功能,除了可以作为逃生用的滑杆外,还可以作为房顶排水用的落水管,上接落水的雨水斗3,下接排水的下水道4。现有的落水管是PVC塑料管材,把PVC塑料管材改成用直径3英寸(75mm)不锈钢管,钢管可以落水用也可以同时作为滑杆。同样,强固支撑杆2用2英寸的不锈钢管材。强固支撑杆2一端与竖直的滑杆焊接,另一端焊接一个固定座,固定座用胀紧螺栓固定在外墙上。强固支撑杆2可每隔三层楼之间设一根。如果楼层太高,向下滑落时,需要时双脚也可以踩搭在空调搁台6上歇息,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楼安全避灾装置,结构简单,快速逃生的效果好,是通过逃生通道逃逸方法的一种补充。其用材料省,成本低。特别是滑杆和落水排水管道两用的方法更经济。花很少的钱或几乎不花什么钱,就解决了发生火情时的安全、快速逃生的问题。另外其也可以作为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快速逃生通道。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