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式逃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85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沉降式逃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降式逃生设备,其构造简易,使用时不须任何辅助工具,当高楼发生火灾,人体进入其管体内,即可安全离开火灾现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聚集,使得居住环境相当拥挤,更有各型娱乐、餐饮场所设于大楼内,缺乏良好的逃生设备,到处潜藏危机。近年来,多起灾情重大的火灾,更造成无数生命,财产损失,实甚遗憾,但综观一般于火场中丧生的原因,往往是未能掌握火场逃生前五分钟逃生时间,而造成窒息丧命,目前常使用的各种逃生设备,操作使用上不是过于繁琐,就是因慌张而不会使用,而且该等逃生设备运输效率都很低,对公共场所来说,更是缓不济急,若遇较高的高楼亦常有英雄无用武之慨。
为突破传统逃生设备的缺欠及盲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结构简便、迅速、高效率的沉降式逃生设备。
主要是以直形管、具有支管部的歧管及弧形管等单元管件,依楼层的高度而组合构成一逃生管路,该管路内壁每隔一适当间隔的节距,于内壁上环设复数个水囊袋或气囊袋,当高楼发生火灾时,人体由管路的歧管进口进入逃生管体内,人体在经过囊袋时,其下降时释放的重力位能,将挤压水囊袋或气囊袋,使其内的液体或气体经由囊体的颈缩部流入上侧囊袋中,而构成一能量交换的构造,即人体下降时,其所释出的重力位能,部份由水囊袋或气囊袋吸收,使人体下降速度经由囊袋的控制而减缓其下降速度,且人体可由管路下侧弧形出口安全着地,而逃离火场,另外依高楼内容纳人数之多寡,延设复数个支管,以得有较多的进口部,可供人潮的快速疏离火场,更可减低火舌完全封住进口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沉降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于大楼外侧设一逃生管路,该管路由直形管、具支管部的歧管及弧形管组成,它们之间由c形环及螺件锁固;弧形管一端延设有滑座延伸至大楼窗口处,并枢设有盖体可供揿取使用,于直形管内壁环缘固设数个水囊袋,该囊袋主要于背侧部上、下两端具勾扣而垂直吊设于管路内壁上,囊袋下方盛装有流体,使其呈现一膨胀状,各膨胀囊袋在管路中央处形成一适当间隙,以供人体进入而挤压囊袋,囊袋上方为收缩空囊体,囊袋中段部并以环扣扣住,以形成一颈缩部。
所述歧管上侧部与直形管、弧形管套合处,夹套入两中空漏斗状可扩张收缩以防止两个逃生者在管路内造成直接冲撞伤害的弹性缓冲套体。
所述囊袋为水囊袋,于水囊袋下方充填有水。
所述水囊袋以气囊袋所替代,主要于气囊袋下方充填有气体而呈一膨胀状,并于受挤压时气体可流入上方具有收缩弹性的空囊体内。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逃生管路设置的实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囊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囊袋设于管路内的俯视及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囊袋设于管路内的俯视及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歧管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1、2的本实用新型大致设有一管壁为防火隔热材料制成,且可供人体进入的逃生管路1,其主要由直形管11、歧管12、弧形管13等单元管件所组合而成,且设于大楼3的外侧部,其中各管件的套合连接处,可以一开口c形环2予以套设,并藉螺件21穿设而锁固,整体逃生管路1可依楼高不断延伸伸长,于歧管12一侧支管部121套合而延伸的弧形管13,其可延伸至大楼3的窗口处,且延设一可供人以坐、躺姿势滑入管路内的滑座131,于大楼3发生火灾时,可供人们快速、敏捷地进入逃生管路1内,为了防止整体管路内受灰尘污染,或者防止窃贼循管路逆向侵入,更可于弧形管13进口处,加设一可供掀取的盖体132,另于管路最下侧套合衔接弧形弯管14,以使人体可顺利安全地降落于地面上所铺设的软垫4上,防止人体直接落于地面造成伤害。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逃生管路可区隔适当间隔管距;即在直形管11内壁上环设数个水囊袋5(本案仅以四个水囊袋作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水囊袋5背侧部上、下端具有L形的勾扣51、52,依此可卡扣垂吊而设于直形管11内壁上,水囊袋5下方盛装有液体53(如水类),使囊体呈现一膨胀状,且各水囊袋5设于管路内,得于管路中央形成一适当间隙,以使人体可伸入且挤压囊体,而水囊袋5上方则为一无水、无空气的收缩状态(即空囊),并于水囊袋5中段部一环扣6予以扣紧,以形成一颈缩部,并使水囊袋5下方的盛装液体受人体挤压时,可进入水囊袋5上方的空囊体内,以形成一简易的能量交换构造,可缓冲减低人体于管路内下降的重力加速度,水囊袋5并在人体通过后,迅速恢复其下方膨胀的状态。
请再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水囊袋亦可以一气囊袋7代替使用,主要在囊体下方充填有气体,并可于受人体挤压时,而流入上方具有弹性的收缩囊体内,依此与水囊袋一样具有缓冲人体于管路内下降的重力加速度。
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歧管12上侧即与直形管11及弧形管13衔接套合处,可夹设套入两中空漏斗状可扩张收缩的弹性缓冲套体8、81,以防止两个逃生者在管路内所造成的直接冲撞伤害。
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逃生管路1设于大楼3外侧,当大楼3发生火灾时,各楼人们可于窗口处,藉由弧形管13的滑座131滑入逃生管路1内,在滑入直形管11部时,人体受到重力影响,将挤压水囊袋5下方囊体所盛装的液体流入上方的收缩囊袋内,此时人体下降的重力加速度将受水囊袋5的缓冲作用,而明显地减低其下降速度,并可由管路下侧的弧形弯管14出口部安全着地,而得有迅速逃离火场的功效。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效果1、人体于管路内受重力作用,自动下降,不须使用能源,亦无须任何辅助工具。
2、人体下降时释出的重力位能,以提高囊袋中水的重力位能或弹力位能作为交换,达到控制人体下降速度的目的。
3、管路的管壁采用防火隔热材料制成,对火灾初期的熏烧,可安全通过。
4、不受楼高限制,皆可设置管路使用。
5、没有行为能力状态下,亦可协助利用,自行离开。
6、具有运输量大、效率高的特性,最能把握火场逃生的黄金时间,也特别适合公共场所的人潮疏离。
7、树状结构的多入口设计,可减低火舌完全封住入口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习知高楼逃生设备操作繁琐、复杂的问题,为一实用性强的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沉降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于大楼外侧设一逃生管路,该管路由直形管、具支管部的歧管及弧形管组成,它们之间由c形环及螺件锁固;弧形管一端延设有滑座延伸至大楼窗口处,并枢设有盖体可供揿取使用,于直形管内壁环缘固设数个水囊袋,该囊袋主要于背侧部上、下两端具勾扣而垂直吊设于管路内壁上,囊袋下方盛装有流体,使其呈现一膨胀状,各膨胀囊袋在管路中央处形成一适当间隙,以供人体进入而挤压囊袋,囊袋上方为收缩空囊体,囊袋中段部并以环扣扣住,以形成一颈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上侧部与直形管、弧形管套合处,夹套入两中空漏斗状可扩张收缩以防止两个逃生者在管路内造成直接冲撞伤害的弹性缓中套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为水囊袋,于水囊袋下方充填有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式逃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袋以气囊袋所替代,主要于气囊袋下方充填有气体而呈一膨胀状,并于受挤压时气体可流入上方具有收缩弹性的空囊体内。
专利摘要一种沉降式逃生设备,主要设有一管壁为防火隔热材料制成的逃生管路,其管路内壁每隔一适当间隔节距,均在内壁环缘设数个水囊袋或气袋,以使人们于高楼发生火灾时,能由逃生管路的入口处进入,由于人体下降时的重力挤压水囊袋或气囊袋内的液体或气体上升流入上方囊体,使其部分重力被囊袋所吸收,以致使人体下降的速度减慢,得有一缓降作用,并可由管体下方出口安全着地,以使人们便于逃离火灾现场。
文档编号A62B1/08GK2245465SQ95222508
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31日
发明者庄梓猛 申请人:庄梓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