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管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86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管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在国际专利分类中,涉及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运输的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小类,即B65D。也与叠层产品B32B相关。特别属于三层复合的塑料管膜。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文具或日用品、装饰材料等的包装,采用聚氯乙烯单层管膜,包装物从管口塞入,而端封口或不封口,然后吹热风使其收缩并紧贴包装物。这种包装材料成本较低,也容易起皱、强度差,特别是折出的氯乙烯单体有毒,因此被许多国家禁止。
美国特萨磁带公司的98807250.5专利,以聚丙烯为基层,以聚乙烯为粘合层,虽然无毒,但透明度差,属单向收缩,故同样起皱。
日本官支株式会社的94113717.1专利,首次提出了三层薄膜的概念。两外层为聚烯烃和热塑聚苯乙烯树脂的组合物,中层为丙烯或丁烯和聚丙烯的非晶体烯烃材料。包装时需三个边粘合。
02207050.8号专利则提出了外层和里层用用聚丙烯材料,占总厚度50-85%的中层采用聚乙烯材料。这种三层复合包装筒膜,虽然无毒、包装也方便,但是其分子结构为线型状,热封强度比不上网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热封强度高的管膜。
公开新的技术方案如下塑料管膜分上下两层,两边相连,两端开口,上下层均由紧密相粘的外层、中层和里层构成,并且均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总厚度为10-50微米。
上述三层在处理后均呈网状结构。
按照上述方案试制成的样品,透明度高、热封强度好,成本低,同样具有已有技术包装时方便且双向收缩和无毒的特点。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层,2为中层,3为里层。图2为图1网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塑料管膜分上下两层,两边相连,两端开口,呈管状,上下层各分三层,即外层1、中层2和里层3,均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在加热共挤出后,三层紧密相贴,然后急冷并电子处理使其分子结构由线型状变成网状结构,再经烘箱加热、双向拉伸,即成本实用新型的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管膜,膜的上下两层的两边相连、两端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说上、下层均由紧密相贴的外层[1]、中层[2]和里层[3]构成,并且均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总厚度为10-50微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管膜,其特征在于经处理的每层材料均呈网状结构。
专利摘要塑料管膜分外、中、里三层,均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网状材料。本实用新型产品透明度、热封强度、成本低,同时仍有无毒、双向收缩和包装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B32B27/06GK2678898SQ20032010820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8日
发明者陈大魁 申请人:陈大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