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尖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14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梢尖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梢尖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7593号(公报段落编号 、 、 、图3~图6)中公开了一种梢尖竿,该梢尖竿由实心棒状竿前侧部件与将该实心棒状竿前侧部件连结固定在其中的中空状竿根侧部件构成。
如上所述,若采用实心棒状的竿前侧部件,可同时满足钓鱼时反应的灵敏性与轻量化的要求。但是,由于竿前侧为实心棒状体,竿根侧为中空状部件,虽在两者的连结结构问题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还是存在下面的问题。
即,如上述公报中图6所示,由于将竿前侧部件的竿根端与竿根侧部件的前端开口部相嵌合的嵌合面进行了切削加工,虽将由预成型料制成的辅助纤维片(pattern)作为切削余量安装在前端开口的内周面,但是,竿根侧部件的竿前端的外周面会发生隆起,在卷绕于该辅助纤维片的外侧的主纤维片上会产生阶梯部分,在该阶梯部分上会出现折皱。
另外,由于辅助纤维片设置在竿前侧上,竿根侧部件的竿前端的外周面会发生隆起,当竿前侧部件连结固定在竿根侧部件上的时候,在该连结部位上,如公报中图2所示,在竿前侧部件的外周面与竿根侧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了阶梯。因此,为了掩饰该阶梯部分,需要涂抹厚涂层进行覆盖。
这样,由于该涂层,被涂抹的部分发生隆起的时候,外观上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并且,还必须要进行涂抹涂料的修正作业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梢尖竿,该梢尖竿可消除设计上的不协调感,且可以不需要进行涂抹涂料的修正作业工序。
技术方案1的特征在于由实心棒状的竿前侧部件与连结固定在该竿前侧部件上的中空状竿根侧部件构成,在上述竿根侧部件的竿前端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内嵌保持上述竿前侧部件的竿根端部的向内突出的内嵌合膨出部,其作用效果如下。
即,在竿根侧部件的竿前端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向内膨出的内嵌合膨出部,该内嵌合膨出部作为确保切削余量的机构用于将竿前侧部件的竿根端内嵌合于其中。因此,为了嵌合在该膨出部分中,竿前侧部件的竿根侧要进行研磨处理,并且,由于采用了该向内膨出的结构,竿根侧部件的外周面不会发生现有技术中的隆起现象。
因此,能够解决竿连结部位隆起的问题,同时也就消除了由隆起问题引起的不协调的感觉,并且,由于解决了隆起的问题,也就不需要为了消除竿前侧部件与竿根侧部件上的阶梯而进行涂料涂抹的工序。
技术方案2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梢尖竿的中空状的竿根侧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同方向的强化纤维在树脂中浸透而成为预成型料,然后将该预成型料截断成与竿身长相当的长度作为主纤维片,将上述预成型料截断成较之上述竿身长短一些的长度作为辅助纤维片,并且,准备一根芯轴,用于将上述主纤维片与上述辅助纤维片缠绕于其上形成筒状体,上述芯轴为棒状体,从其中间部分到根侧按照一定比例直径渐渐变大,并且,在其前端部上以阶梯面为过渡形成越靠近前端侧其直径越小的小直径部,该小直径部的直径缩小的量与上述内嵌合膨出部的突出量相当,将上述辅助纤维片缠绕在上述小直径部上,并且将上述主纤维片缠绕在该辅助纤维片的外周面及从上述芯轴的上述中间部分到根侧的整个外周面上,在上述中空状竿根侧部件上形成了上述内嵌合膨出部,下面说明其作用效果。
即,为了在竿根侧部件上形成内嵌合膨出部,说明的是将辅助纤维片先于主纤维片缠绕在芯轴上的方法,在采用该方法的时候,由于在芯轴的前端侧部分上以阶梯面为过渡形成有小直径部,通过将辅助纤维片缠绕在该小直径部上,可以使缠绕有辅助纤维片的外表面与芯轴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直径相同没有阶梯。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先将辅助纤维片缠绕在芯轴上的状态下,再将主纤维片缠绕在其外周面上,这样辅助纤维片就不会发生隆起的现象,如上所述,在确保了辅助纤维片的切削余量的情况下,通过对芯轴的外周面进行改造,可以消除由隆起产生的不协调感,同时由于消除了隆起产生的竿前侧部件与竿根侧部件之间的阶梯,故不需要涂抹涂料。
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心棒状的竿前侧部件的竿根端上形成有与技术方案2记载的上述内嵌合膨出部嵌合连结的小直径连结部,下面说明其作用效果。
由于在竿前侧部件的竿根端上形成有与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上述内嵌合膨出部嵌合连结的小直径连结部,所以竿前侧部件的竿根端的外周面与竿根侧部件的竿前端的外周面接续的部位上很难出现阶梯,由于消除了阶梯,故也没有必要涂抹涂料。


图1中(a)是构成梢尖竿的实心棒状竿前侧部件与中空状的竿根侧部件连结状态的侧视图。(b)是实心棒状的竿前侧部件的后端部与中空状的竿根侧部件的前端部连结前状态的纵剖面侧视图。(c)是连结后状态的纵剖面侧视图。
图2表示中空状的竿根侧部件的制作方法,将预成型料缠绕于芯轴前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中(a)是根据图2的制作方法,仅形成了内嵌合膨出部的筒状体的纵剖面侧视图。(b)是在(a)的状态下,在竿前开口处形成越向竿根侧方向直径越小的入口陡倾斜面部状态的纵剖面侧视图。
图4是在中空状的竿根侧部件的入口陡倾斜面部与内嵌合膨出部上形成环状槽的状态的纵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说明对接式或抽出式钓竿中的梢尖竿A。如图1所示,梢尖竿A由实心棒状的竿前侧部件1与连结固定在该竿前侧部件上的中空状竿根侧部件2构成。在这里,竿前侧部件1与竿根侧部件2外侧安装有钓线导向部件3。
说明实心棒状竿前侧部件1。如图1(b)所示,竿前侧部件1为沿竿的轴线X方向其直径越来越大的圆锥棒状部件,并且,从在其竿根侧附近形成的最大直径部分a开始到其竿根端侧形成有越向竿根侧直径越小的陡倾斜面部1A,以及从1A开始向竿根侧延伸形成圆柱状小直径连结部1B,以能够与竿根侧部件2相连结的方式构成。
接下来说明中空状竿根侧部件2。如图1(b)所示,在竿根侧部件2的竿前端开口部上形成有越向内侧方向直径越小的入口陡倾斜面部2B,并且,从该入口陡倾斜面部2B开始形成有进一步向内侧延伸的小直径孔状内嵌合膨出部2A。小直径孔状内嵌合膨出部2A形成为一定的长度,在比内嵌合膨出部2A的竿根侧端更靠近竿根侧的位置上形成有具有通常壁厚的竿体部分2C。
下面说明竿前侧部件1的制作方法。无图示,沿轴线将成束的玻璃强化纤维束(500根~1000根)浸入到热固化性树脂液内,当该树脂液浸透后通过模子铸型,拔出后按规定长度截断形成实心棒状部件。在这里,虽也可使用碳素纤维等作为强化纤维,但与碳素纤维相比采用玻璃纤维其弹性率更低柔软性更高。
这样梢尖竿的前端使用的部件就为实心棒状,在钓鱼的时候,该种构成的钓竿其反应比较敏锐,并且,由于设置在钓竿的前端,与中空状的竿相比实心棒状的竿重量更轻可以使钓竿小直径化。
但是,若钓竿的刚性太高在猛烈拉扯钓线钓鱼的时候由于对应不及容易折断或破裂,所以最好采用具有韧性的玻璃纤维。
对通过上述步骤形成的实心棒状部件的外周面进行研削加工,使其外周面越向竿根一侧其直径越大,并且,对其竿根端部实施切削加工,使其形成越向竿根侧方向直径越小的陡倾斜面部1A及其后的具有一定直径的小径连结部1B。
下面说明中空状的竿根侧部件2的制作方法,首先,说明芯轴4的形状。如图2所示,对棒状的材料进行研削加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从其前端侧到其根侧的整个外周面制成为大直径的棒状体4B,并且,在其前端部以阶梯面4a作为中介形成有越向竿前侧方向直径越小的小径部4A。
接下来说明卷绕在该芯轴上的预成型料纤维片。如图2所示,将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或者热可塑性树脂)渗透进由向一方对齐的碳素纤维(或玻璃纤维)构成的强化纤维c群中,形成预成型料。从预成型料中截取作为竿根侧部件2所必需的竿的长度的一段形成主纤维片5,从预成型料中截取较之竿的长度要短一些的一段形成辅助纤维片6。
上述步骤形成的主纤维片5与辅助纤维片6构成了中空状的竿根侧部件2。如图2所示,辅助纤维片6的强化纤维c的方向与圆周方向一致,将对齐的辅助纤维片6缠绕在芯轴4前端侧形成的小直径部4A上。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缠绕的次数为2~3次(2层到3层)。因此可确保充分的壁厚。作为缠绕方法,将一片辅助纤维片6截断为缠绕3层的大小,或将卷一层的纤维片缠绕数片也行。
这样,由于将辅助纤维片缠绕了数次,芯轴4的小直径部4A被覆盖故阶梯面4a被隐藏了。即,缠绕在小直径部4A上的辅助纤维片6的表面与芯轴4的中间部的外周面之间没有阶梯。
接下来缠绕主纤维片5。如图2所示,作为主纤维片5,要准备内侧主纤维片5A、中间主纤维片5B、外侧主纤维片5C,其中,内侧主纤维片5A的强化纤维c的方向与圆周方向相同,中间主纤维片5B的强化纤维c的方向与轴线方向相同,外侧主纤维片5C的强化纤维c的方向与圆周方向相同。将这些主纤维片5覆盖包括辅助纤维片6的外周面的芯轴4的全长并缠绕于其上。
将主纤维片5缠绕数圈后,用无图示的赛璐玢带(cellophane tape)等紧缚于其外,并放入烧成炉烧制,烧制后,将该赛璐玢带剥离,将主纤维片5截断成规定的长度。截断后用无心磨床对其进行加工使其具有规定的外表面形状。即,形成越向竿根侧直径越大的筒状体,在其上涂抹规定的涂料并安装钓线导向部件3等,这样就制成了竿根侧部件2。
如图3(a)所示,通过上述制作方法,在竿根侧部件2的竿前端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由辅助纤维片6缠绕而得的内嵌合膨出部2A,其用于将竿前侧部件1的小直径连结部1B内嵌合于其内。
此外,在无心磨床对其进行规定外表面形状的加工阶段,为了形成与竿前侧部件1相连结的连结部,如图3(a)(b)所示,通过钻头等适当的工具在内嵌合膨出部2A的入口处形成越向竿根侧直径越小的入口陡倾斜面部2B。
中空状竿根侧部件2所使用的强化纤维优选使用弹性率为20~24吨/毫米2的纤维。一般来看,该弹性率属中弹性类,作为强化纤维,可以使用PAN类碳素纤维或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等。
作为实心棒状竿前侧部件1所使用的强化纤维,优选使用弹性率为5~10吨/毫米2的纤维。一般看来,该弹性率属低弹性类,作为强化纤维可使用玻璃纤维等。
将上述构成的竿前侧部件1与竿根侧部件2连结在一起,如图1(c)所示,竿前侧部件1的陡倾斜面部1A与小直径连结部1B从竿根侧部件2的入口陡倾斜面部2B内嵌到内嵌合膨出部2A。在这样内嵌连结的情况下,通过将入口陡倾斜面部2B到内嵌合膨出部2A的部分涂抹黏着剂来强化该连接构造。
(1)该种梢尖竿A较为适用于外表面没有设置钓线导向部件3的鲇竿等。
(2)如上所述,在竿前侧部件1与竿根侧部件2相连结的情况下,在入口陡倾斜面部2B到内嵌合膨出部2A的部分涂抹黏着剂。与此相关,如图4所示,在从入口陡倾斜面部2B到内嵌合膨出部2A上形成有环状槽2a或螺旋状槽,确保了黏着剂的保存空间,采用这样的结构也可以。
另外,由于形成了环状槽2a等,可以减少在竿前侧部件1与竿根侧部件2的连结部位上的断面二次力矩等的刚性。因此,在钓鱼情况下产生的弯曲传递更加顺畅,并可消除该部位产生的突出感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梢尖竿,由实心棒状的竿前侧部件与连结固定在该竿前侧部件上的中空状竿根侧部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竿根侧部件的竿前端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内嵌合膨出部,该内嵌合膨出部用于内嵌保持上述竿前侧部件的竿尾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梢尖竿的中空状竿根侧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纤维方向相同的强化纤维在树脂中浸透而成为预成型料,然后将该预成型料截断成与竿身长相当的长度作为主纤维片,将上述预成型料截断成较之上述竿身长短一些的长度作为辅助纤维片,并且,准备一根芯轴,用于将上述主纤维片与上述辅助纤维片缠绕于其上而形成筒状体,上述芯轴为棒状体,从其中间部分到根侧按照一定比例直径渐渐变大,并且,在其前端部上以阶梯面为过渡形成越靠近前端侧其直径越小的小直径部,该小直径部的直径缩小的量与上述内嵌合膨出部的突出量相当,将上述辅助纤维片缠绕在上述小直径部上,并且将上述主纤维片缠绕在该辅助纤维片的外周面及从上述芯轴的上述中间部分到根侧的整个外周面上,于是就在上述中空状竿根侧部件上形成了上述内嵌合膨出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梢尖竿的实心棒状的竿根侧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实心棒状的竿前侧部件的竿根端上形成有与权利要求2记载的上述内嵌合膨出部嵌合连结的小直径连结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梢尖竿,该梢尖竿可防止在竿前侧部件的竿前端表面上产生隆起部分,并且不会产生由于隆起而引起的外观上的不协调感。将芯轴(4)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其前端侧到其根侧的整个外周面制成为大直径的棒状体(4B),并且,在其前端部以阶梯面(4a)作为过渡形成有越向竿前侧方向直径越小的小径部(4A)。将辅助纤维片(6)缠绕在上述小直径部(4A)上,并且将主纤维片(5)缠绕在该辅助纤维片(6)的外周面及从芯轴(4)的中间部分到根侧的整个外周面上,于是就在中空状竿根侧部件(2)上形成了内嵌合膨出部(2A)。
文档编号B32B37/02GK1843106SQ200510112618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7日
发明者谷川尚太郎, 松本圣比古, 谷口一真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