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91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覆膜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覆膜机。
技术背景[0002]目前市面上的覆膜机覆膜过程主要是,先通过辊涂装置将粘合剂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经热压覆膜辊加热,然后使涂布了底料的印刷品和薄膜相压压合,形成纸塑合一的覆膜产品。由于纸张厚度不均勻、纸张不平整等原因,这种通过覆膜辊的纯滚动给纸张以压力的覆膜方式不易控制覆膜品的质量,易在覆膜时出现粘合不良、起泡、起皱、产品发翘、产品有雪花点、分切后产品卷曲等问题,问题严重时必须重新生产,影响生产效率。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覆膜机,使薄膜能够更好的粘附在纸张上,避免出现气泡,提高覆膜质量。[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型覆膜机,包含位置在上的第一覆膜辊和第一覆膜辊连接块,位置在下的第二覆膜辊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以及超声波变幅杆。所述第一覆膜辊和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的位置在上,第二覆膜辊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位置在下,所述第一覆膜辊连接块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分别固定第一覆膜辊和第二覆膜辊,所述超声波变幅杆包含振动传递端和固定端,该超声波变幅杆的振动传递端端面与第一覆膜辊的端面相接触,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固定端固定在覆膜机机体上,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信号发生器通过信号输送线电连接至超声波变幅杆上。通过所述超声波变幅杆内部产生超声波振动,经由超声波变幅杆的振动传递端将轴向的超声波振动机械横波沿轴向传递到第一覆膜辊上,使第一覆膜辊产生高频的上下振动。通过给覆膜机的第一覆膜辊加以超声波振动机械波可以增加覆膜压力,更好地去除膜下气泡,提高覆膜质量和覆膜效率。[0005]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覆膜机,通过在所述第一覆膜辊上引入一个超声波振动机械横波,使所述第一覆膜辊产生微小并快速的上下震动,且震动过程中第一覆膜辊并未离开薄膜,仍旧对薄膜有压力作用,在覆膜过程中通过微小的震动来驱赶空气,从而使薄膜能够更好的粘附在纸张上,以免出现气泡,提高覆膜质量。[0006]这种改进型覆膜机的优点在于,其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省略了薄膜预热步骤,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无需更换设备,可直接对原有设备安装改进。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采用的超声波变幅杆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001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采用的超声波变幅杆和固定箱体的结合结构示意图;[001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采用的超声波变幅杆和固定箱体的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0015]参考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覆膜机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0016]其中包括位置在上的第一覆膜辊1和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位置在下的第二覆膜辊2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21,以及超声波变幅杆3。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包含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和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所述第一覆膜辊和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的位置在上,第二覆膜辊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位置在下,所述第一覆膜辊连接块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分别固定第一覆膜辊和第二覆膜辊,所述的超声波变幅杆3的数量为2个, 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两端,并且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相接触,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的固定端32固定在覆膜机上,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信号发生器通过信号输送线电连接至超声波变幅杆3上。[0017]参考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覆膜机的实施例1所采用的超声波变幅杆3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0018]其中包含超声波变幅杆3、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和固定端32。[0019]当超声波变幅杆3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发生器的电信号时,在其内部通过转化器将该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振动机械横波,并通过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与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接触,将该超声波振动机械横波传输到第一覆膜辊1上,使其产生超声波振动。[0020]结合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信号发生器将超声波振动信号经过信号输送线传输到超声波变幅杆3上,通过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内部产生超声波振动机械横波,并通过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与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接触,将超声波振动机械横波沿轴向传递到所述第一覆膜辊1上,使其进行上下的高频超声波振动。[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改进型覆膜机,通过在第一覆膜辊1的两端设置超声波变幅杆3,使得第一覆膜辊1充分并均勻的振动,通过给所述第一覆膜辊1加以超声波振动可以增加覆膜压力,更好地去除膜下气泡,克服了粘合不良、起皱等覆膜缺点,提高了覆膜质量和效率。[0022]另外,本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覆膜辊1端面相接触的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可采用摩擦力忽略不计的材料且两者接触面足够小,以保证其产生的摩擦力不影响第一覆膜辊1的正常工作。这样,当所述第一覆膜辊1滚动时,由于两表面间几乎不产生摩擦力,可使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端31的内表面既能与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端部外表面相接触,又能不阻碍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滚动。[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可设计为中空的凹槽式结构,使得该振动传递端31能够套在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端部的外部,只要保证所述振动传递端31 的凹槽底面与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相接触,即可保证超声波振动机械波的传递,此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保证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和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特别在机器运转时,更好地保证了超声波振动机械波的传递。[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21之间可设置弹簧,其好处在于,可以减缓第一覆膜辊1由于振动而对第二覆膜辊2产生的影响。[0025]参考图4和图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覆膜机的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0026]其中包括位置在上的第一覆膜辊1和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位置在下的第二覆膜辊2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21,以及超声波变幅杆3。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包含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和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所述第一覆膜辊和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的位置在上,第二覆膜辊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位置在下,所述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21分别固定第一覆膜辊1和第二覆膜辊2,所述的超声波变幅杆3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两端,并且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 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相接触,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箱体4的一端与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通过螺钉5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箱体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上,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信号发生器通过信号输送线电连接至超声波变幅杆3上。[0027]参考图3、图6和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采用的超声波变幅杆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超声波变幅杆和固定箱体的结合结构示意图以及两者的拆解立体示意图。[0028]其中包含超声波变幅杆3、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箱体4、连接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和固定箱体4的连接螺钉5,以及垫片6。[0029]所述固定箱体4与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相连接的一端上有一与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的外形匹配的孔,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顶部有一与连接螺钉5的螺纹相匹配的螺孔,所述垫片6的中心有一与连接螺钉5的外径相匹配的孔。所述固定箱体4与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相连接的一端套在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上,所述连接螺钉5穿过垫片6并旋入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端32,从而将固定箱体 4和超声波变幅杆3连接起来;所述固定箱体4的另一端则将被固定在第一覆膜辊连接块 11上。[0030]此种将固定箱体4固定在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上的固定方式,保证了超声波变幅杆3和第一覆膜辊1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超声波振动能够更好地传递。[0031]结合图3至图7,可以看出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信号发生器将超声波振动信号经过信号输送线传输到超声波变幅杆3上,通过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内部产生超声波振动,并通过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与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接触,将超声波振动机械横波沿轴向传递到所述第一覆膜辊1,使其进行上下的高频超声波振动。[0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改进型覆膜机,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2中增加了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箱体4。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固定箱体4将超声波变幅杆3固定在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上,使超声波变幅杆3与第一覆膜辊1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能够使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更好地与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相接触并准确传输超频振动信号。[0033]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2中的超声波变幅杆3的固定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将超声波变幅杆3固定在覆膜机机体上,只要保证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能够与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相接触并准确传递超声波振动机械横波即可。[0034]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可以直接购买成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此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以大大节约设备制造的时间。[0035]本实施例中的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与所述第一覆膜辊1端面相接触的一面可采用摩擦力忽略不计的材料且其接触面足够小,以保证其产生的摩擦力不影响第一覆膜辊1的正常工作。这样,当所述第一覆膜辊1滚动时,由于两表面间几乎不产生摩擦力,可使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既能与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相接触, 又能不阻碍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滚动。[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的振动传递端31可设计为中空的凹槽式结构,使得该振动传递端31能够套在所述第一覆膜辊1的端部的外部,只要保证所述振动传递端31 的凹槽底面与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相接触,即可保证超声波振动机械波的传递,此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保证第一覆膜辊1的端面和振动传递端31的端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特别在机器运转时,更好地保证了超声波振动机械波的传递。[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覆膜辊连接块11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21之间可设置弹簧,其好处在于,可以减缓第一覆膜辊1由于振动而对第二覆膜辊2产生的影响。[0038]另外,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覆膜机,包含位置在上的第一覆膜辊,位置在下的第二覆膜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有超声波变幅杆,该超声波变幅杆包含振动传递端和固定端,该超声波变幅杆的振动传递端端面与第一覆膜辊的端面相接触,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固定端固定在覆膜机机体上,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信号发生器通过信号输送线电连接至超声波变幅杆上,使超声波变幅杆产生超声波振动的机械横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覆膜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第一覆膜辊连接的位置在上的第一覆膜辊连接块和与第二覆膜辊连接的位置在下的第二覆膜辊连接块,所述的第一覆膜辊连接块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覆膜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第一覆膜辊连接的位置在上的第一覆膜辊连接块和与第二覆膜辊连接的位置在下的第二覆膜辊连接块,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固定端通过一个固定箱体固定在所述第一覆膜辊连接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覆膜辊连接块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改进型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体的一端与超声波变幅杆的固定端相连接,所述固定箱体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覆膜辊连接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择其一所述的改进型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振动传递端为中空的凹槽结构,所述中空凹槽结构型的超声波变幅杆振动传递端套在第一覆膜辊端部上,且该超声波变幅杆振动传递端的凹槽底面与第一覆膜辊的端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择其一所述的改进型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变幅杆有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覆膜辊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覆膜机,包含位置在上的第一覆膜辊和第一覆膜辊连接块,位置在下的第二覆膜辊和第二覆膜辊连接块,以及超声波变幅杆。超声波变幅杆包含振动传递端和固定端,该超声波变幅杆的振动传递端端面与第一覆膜辊的端面相接触,超声波变幅杆的固定端固定在覆膜机机体上,所述超声波变幅杆的信号发生器通过信号输送线电连接至超声波变幅杆上。通过超声波变幅杆内部产生超声波振动,经由超声波变幅杆的振动传递端将轴向的超声波振动机械横波沿轴向传递到第一覆膜辊上,使第一覆膜辊产生高频的上下振动。通过给覆膜机的第一覆膜辊加以超声波振动可以增加覆膜压力,更好地去除膜下气泡等缺陷,提高覆膜质量和覆膜效率。
文档编号B32B38/00GK202242245SQ2011203639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淼, 刘鑫, 李光, 汤毅, 金涛 申请人:北京印刷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