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6691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喂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喂入机。



背景技术:

纺丝设备包括卷绕上油机、牵引机、喂入机和往复机。卷绕上油机对片丝上油后,由牵引机将很多片丝集成丝束,再通过喂入机将丝束喂入到下方往复机盛丝桶中。目前,市场上的喂入机包括两个传动辊,传动辊连接有电机,两传动辊相对转动将丝束经过两传动辊之间被带入下方的盛丝桶中。现有的喂入机上的传动辊一般是固定安装的,当传动辊上丝束所在的位置处发生破损时,就要将整个传动辊更换,造成资源浪费,使喂入机的性价比降低,增加了维护成本。

申请号为CN201420709576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喂入机,包括导丝组件、喂入组件以及驱动导丝组件和喂入组件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可调节喂入组件的喂入轮前后位置的螺杆,在丝束发生缠辊,急速停车对喂入轮的齿造成碰撞破损时,可调节螺杆,使喂入轮前后移动,改变丝束在喂入轮上的相对位置,对喂入轮继续使用,减少直接更换喂入轮的资源损耗以及直接更换喂入轮时所消耗的时间和废丝的产生。本实用新型为调整喂入轮的前后位置提供另一种思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喂入机,传动辊的前后位置可调,在传动辊上正常使用的部位遭到破损时,可以改变丝束在传动辊上的相对位置,继续使用传动辊上完好的部位,增大了喂入机的喂入范围,从而省去更换传动辊的麻烦,节约成本和时间,提高喂入机的使用性价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喂入机,包括机座、两个传动辊、主动轮、从动轮、驱动装置,两个传动辊上分别同轴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与主动轮同轴的传动辊再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机座包括上机座和下机座,驱动装置固定在上机座上,传动辊与上机座转动连接,下机座上设有平行于传动辊轴向的滑轨,上机座和下机座通过滑轨滑移连接,且机座上设有滑移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现有的固定式机座改成滑移连接的上机座和下机座,传动辊固定在上机座上,通过上机座的移动实现传动辊在轴向的前后移动,由此在传动辊的使用部位遭受磨损时,只需调整上机座就可以调整丝束在传动辊上的相对位置,使得传动辊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省去重新更换传动辊的麻烦,节约了更换时间,降低了维护成本。

优选的,滑移驱动机构为油缸驱动机构,上机座底部设有滑移块,滑移块滑移连接在滑轨内,滑移块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油缸实现上机座和下机座之间的滑移,油缸驱动可以控制上机座前后移动的距离,操作简单、快速。

选的,滑移驱动机构为电机驱动机构,上机座底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滑移连接在滑轨内,且连接柱底部设有齿条,齿条啮合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转动连接有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条和齿轮的啮合,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使传动辊能沿着滑轨在轴向前后移动,自动驱动方式更为省力和快捷。

优选的,滑移驱动机构为手动驱动机构,上机座上设有手推柄,上机座底部设有滚轮,滚轮滑移连接在滑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机座上设置手推柄就可以手动推拉上机座沿着滑轨前后滑移,节约资源和成本,增设的滚轮减小了上机座底部和下机座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移动上机座更加省力。

优选的,上机座同一直线上设有若干相同的圆形限位孔,下机座上设有与上机座上的限位孔位于同一直线方向的圆形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大小与限位孔相同,位于同一竖直方向的限位孔和限位槽内穿插有限位棒,通过限位棒将机座和下机座的相对位置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电机驱动或手动驱动上机座沿着滑轨移动时,上机座在移动后与下机座支架没有相对固定,在喂入机工作时很可能因为机械震动而使上机座在滑轨内发生滑移,影响传动辊的稳定工作,甚至发生缠辊等现象,而通过限位棒和限位孔及限位槽的配合使用,就可以将上机座和下机座相对固定,在喂入机工作时,上机座不会前后移动,而需要移动传动辊的位置时,只需将限位棒拿出即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优选的,下底座上的限位槽内设有圆柱形的凸块,限位棒底部设有与凸块大小相同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喂入机整体工作时可能发生震动,限位棒在限位槽和限位孔中时很可能上下震动,限位棒就可能脱离限位槽中,失去对上机座和下机座之间的固定,使上机座相对下机座发生移动,在限位槽中增设凸块并在限位棒底部增设与之配合的空腔,就可以相对成都上减少限位棒的晃动。

优选的,凸块上和空腔内设有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块和空腔内设置配合使用的螺纹,就可以将限位棒完全固定在限位槽内,不会上下或左右晃动,从而实现限位棒对上机座的固定。

优选的,上机座和下机座上设有连接上机座和下机座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设置可以实现对上机座的上下左右完全限位,使得上机座既不会沿着滑轨前后移动,也不会因为喂入机受到的震动作用而上下晃动,固定可靠。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喂入机,将普通的喂入机机座拆分成滑移连接的上机座和下机座,通过上机座在滑轨内的滑移实现传动辊在轴向的前后移动,从而在传动辊的某个使用部位受损后还可以更换到其他的部位继续使用,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喂入机传动辊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3为手动驱动方式的上机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下机座示意图;

图5为限位槽和限位棒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7为滑移块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9为连接柱和齿条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座;101、上机座;102、下机座;2、传动辊;3、主动轮;4、从动轮;5、驱动装置;6、滑轨;7、滑移块;8、油缸;9、连接柱;10、齿条;11、驱动齿轮;12、电机;13、手推柄;14、滚轮;15、限位孔;16、限位槽;161、凸块;162、第一螺纹;17、限位棒;171、空腔;172、第二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喂入机,包括机座1,机座1包括上机座101和下机座102,下机座102上设有平行于传动辊2轴向的滑轨6,上机座101和下机座102通过滑轨6滑移连接,且机座1上设有滑移驱动机构。上机座10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2,两个传动辊2分别同轴连接有主动轮3和从动轮4,且与主动轮3同轴连接的传动辊2与驱动装置5传动连接,驱动装置5固定在上机座101上。

如图6~7所示,上机座101底部设有滑移块7,滑移块7滑移连接在下机座102的滑轨6内,滑移驱动机构选择油缸驱动机构,油缸8的活塞杆与滑移块7固定连接。

通过油缸8驱动滑移块7在滑轨6内前后滑移,与滑移块7固定的上机座101在滑轨6内前后滑移,由此实现对传动辊2在轴向的前后移动,从而更换传动辊2的使用部位。

实施例二

如图8~9所示,一种喂入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滑移驱动机构为电机驱动机构。上机座101底部设有连接柱9,连接柱9滑移连接在滑轨6内,且连接柱9底部设有齿条10,齿条10啮合有驱动齿轮11,驱动齿轮11与一电机12转动连接。

通过电机12带动驱动齿轮11转动,驱动齿轮11带动其啮合的连接柱9的齿条10在滑轨6内前后移动,由此带动连接柱9上的上机座101前后移动,固定在上机座101上的传动辊2便沿着轴向前后移动,就可以更换传动辊2的工作部位。

实施例三

如图2~3所示,一种喂入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滑移驱动机构为手动驱动机构。上机座101上设有手推柄13,上机座101底部设有滚轮14,滚轮14滑移连接在滑轨6内。

如图3~5所示,下机座102上设有若干位于同一直线方向的圆形限位槽16,限位槽16内设有凸块161,凸块161表面设有第一螺纹162。上机座101上设有与下机座102的限位槽16相同大小的圆形限位孔15,且限位孔15和限位槽16位于同一直线方向。限位孔15和限位槽16内穿插有限位棒17,且限位棒17的底部设有与限位块相同形状大小的空腔171,空腔171内设有与凸块161配合使用的第二螺纹172。

通过推拉手推柄13就可以将上机座101在滑轨6内前后移动,由于滚轮14的作用大大减小了推拉上机座101所需的作用力,简单的结构便可实现传动辊2的前后移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将限位孔15、限位槽16和限位棒17更换成贯穿在上机座101和下机座102上的螺栓。

通过螺栓实现对上机座101各个方向上的固定,工作时将螺栓拧上,需要移动传动辊2时将螺栓拧下,简单可靠。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