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包缠纱线毛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04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梯度包缠纱线毛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度包缠纱线毛羽的装置由安装台、基座(19)、支撑架(2)、漏斗式摩擦装置、热定型装置、定向吸风管、第一传动皮带轮(16)、第二传动皮带轮(20)、纱线导入装置、纱线导出装置组成,基座(19)固定在安装台上,基座(19)上方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一端为长方体,支撑架(2)另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斜面过渡式凸台,在支撑架(2)长方体的一端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垂直于支撑架(2)长方体的上、下表面,支撑架(2)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传动皮带轮(16)、第二传动皮带轮(20),第一传动皮带轮(16)、第二传动皮带轮(20)对称的位于通槽两侧,漏斗式摩擦装置由中空轴(15)和镂空锥(11)组成,中空轴(15)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通槽中,中空轴(15)下端延伸出支撑架(2)的下表面,中空轴(15)下端与第一传动皮带轮(16)、第二传动皮带轮(20)平行,中空轴(15)下端与套装在第一传动皮带轮(16)、第二传动皮带轮(20)中的传动皮带(1)紧密摩擦接触,纱线导入装置由第二导纱轮(21)、第一导纱轮(17)和第一固定杆(18)构成,第一固定杆(18)为直杆,第二导纱轮(21)位于第一固定杆(18)上端,第一导纱轮(17)位于第一固定杆(18)中部,第一导纱轮(17)轮槽和第二导纱轮(21)轮槽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固定杆(18)上端位于中空轴(15)内,第一固定杆(18)下端固定在安装台上,镂空锥(11)呈中空台阶式圆锥形,镂空锥(11)的上端锥壁(12)上开设直径为0.4-2毫米的网格通孔,镂空锥(11)的下端锥壁(14)上开设直径为0.4-2毫米的网格通孔,上端锥壁(12)面与下端锥壁(14)面在同一圆锥面上,镂空锥(11)的外凸锥壁(13)位于上端锥壁(12)与下端锥壁(14)之间,外凸锥壁(13)外凸于上端锥壁(12)与下端锥壁(14)所在锥面,外凸锥壁(13)上开设直径为2-4毫米的网格通孔,与下端锥壁(14)连接的中空轴(15)上端壁面上开设2-4毫米的网格通孔,支撑架(2)另一端的斜面过渡式凸台的过渡斜面朝向镂空锥(11),在过渡斜面上开有气管通道,气管通道平行于支撑架(2)的下表面,气管通道的一端呈喇叭状端口,并位于过渡斜面上,气管通道中紧密插放有定向吸风管,定向吸风管的进气端(10)端口与镂空锥(11)的外壁面对应,定向吸风管的出气端(3)延伸出气管通道,在斜面过渡式凸台的过渡斜面上设有热定型装置,热定型装置位于气管通道喇叭状端口的上方,热定型装置由定向加热座(6)、导纱盘(7)、绝热盘(8)和张力盘(9)组成,热定型装置的定向加热座(6)呈圆柱状,定向加热座(6)下端为绝热端,定向加热座(6)上端为定向加热端,定向加热座(6)上端的中心面上设有绝热杆,导纱盘(7)活动套装在绝热杆上,导纱盘(7)由上盘和下盘组成,导纱盘(7)的下盘盘面与定向加热座(6)上端面贴合,导纱盘(7)的下盘与导纱盘(7)的上盘之间形成熨烫走纱槽,熨烫走纱槽所在平面与上端锥壁(12)所在圆锥面对应,绝热盘(8)活动设在导纱盘(7)上方,张力盘(9)活动设置在绝热盘(8)的上方,纱线导出装置由第二固定杆(4)和第三导纱轮(5)组成,第二固定杆(4)下端固定在斜面过渡式凸台的顶面上,第三导纱轮(5)设置在第二固定杆(4)上端,第三导纱轮(5)轮槽与镂空锥(11)的上端锥壁(12)所在圆锥面相内切,第三导纱轮(5)轮槽与第一导纱轮(17)轮槽、第二导纱轮(21)轮槽在同一平面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