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纱流畅型导棉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39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给纱流畅型导棉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纱流畅型导棉栓,属于纺纱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棉栓是纱线加工中常用的一种部件,常规的导棉栓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一个螺旋钩1a和固定座2a构成,粗条/细条经螺旋钩1a引导后,送至后道工序中。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可替换性好,缺陷则在于:(1)螺旋钩1a以铁环铸成,而粗条、细条中通常会含有一定的水分,加上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螺旋钩1a容易生锈,表面不光滑,导致刮毛现象,影响粗条、细条的成型;(2)螺旋钩1a通过固定座2a固定,其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固定且不可调,限制了粗条、细条的输送速度,影响络筒效果。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导棉栓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送流畅、络筒配合性好的给纱流畅型导棉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给纱流畅型导棉栓,由导入件和安装架构成,所述的导入件包括导槽和导入口,导入口贯穿导槽设置,安装架包括连接杆、固定环和固定栓,且连接杆下端固定在导槽侧壁上,上端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中部和侧边分别设置固定孔和安装孔,固定环通过固定孔套装在横杆上,固定栓通过安装孔进入固定环的固定孔,以卡紧横杆,从而实现安装架与横杆的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固定孔为圆形孔,当横杆穿过固定孔,使固定环套装在横杆上时,可根据需要,任意旋转角度直至位置和角度达到传送的需求,再旋入固定栓,使固定栓位于固定孔内的一端卡在横杆上,固定栓、横杆和固定环形成固定的受力,从而避免了横杆的滑动,确保导棉栓位置固定。

所述的导槽下部设置下端边,对应的上部设置上端边,且上端边为导入口的出口,下端边为导入口的入口,上端边较下端边小,上端边、下端边和导槽形成锥形结构的导入口。更优选的,所述的导槽为锥形结构;上端边下方于导槽内壁设置有过渡边,过渡边较上端边小,并在过渡边与上端边之间形成斜面结构。当棉条由导槽下部进入导入口时,下大上小、锥形结构的导入口有利于棉条的顺势导入,尤其是上端边与过渡边之间的斜面结构,对于棉条的合并非常有利,在传输的过程中对棉条进行预并条。

所述的连接杆与导槽为一体式结构。更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与导槽、连接杆与固定环均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杆与导槽、连接杆与固定环均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确保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棉条高速传输中冲击力造成的导入口角度或者位置的变化,确保传输稳定。

所述的连接杆安装倾斜角度β为0-90°,当安装倾斜角度β为0°时,即整个导棉栓呈水平安装,此时,棉条以水平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棉条表面的张力较大,导棉栓仅起到支撑并保持棉条水平的作用;当安装倾斜角度β为90°时,即整个导棉栓呈竖直安装,此时,棉条以竖直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棉条表面的张力较大,导棉栓仅起到支撑并保持棉条竖直的作用;当安装倾斜角度β介于0°与90°之间(即为锐角)时,整个导棉栓呈倾斜安装,此时,棉条以倾斜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棉条表面张力不大,较为松散,导棉栓不仅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该安装角度的调整,还起到引导作用。

所述的导入口倾斜角度θ为锐角,更优选的,所述的导入口倾斜角度θ为45-60°,导入口呈锥角时,其内壁呈内径递减的趋势,可以很好的收拢棉条,特别是当导入口倾斜角度θ为45-60°时,这种收拢效果最好,棉条在传输的过程中达到微加捻和预收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导纱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侧面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安装使用状态图。

其中标号:1. 导入件;11. 下端边;12. 导槽;13. 上端边;14. 过渡边;15. 导入口;2. 安装架;21. 连接杆;22. 固定环;221. 固定孔;23. 固定栓;3. 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纱流畅型导棉栓,结合图2-图4,由导入件1和安装架2构成,导入件1包括导槽12和导入口15,导入口15贯穿导槽12设置,安装架2包括连接杆21、固定环22和固定栓23,且连接杆21下端固定在导槽12侧壁上,上端设置固定环22,固定环22中部和侧边分别设置固定孔221和安装孔,结合图5,固定环22通过固定孔221套装在横杆3上,固定栓23通过安装孔进入固定环22的固定孔221,以卡紧横杆3,从而实现安装架2与横杆3的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孔221为圆形孔,当横杆3穿过固定孔221,使固定环22套装在横杆3上时,可根据需要,任意旋转角度直至位置和角度达到传送的需求,再旋入固定栓23,使固定栓23位于固定孔221内的一端卡在横杆3上,固定栓23、横杆3和固定环22形成固定的受力,从而避免了横杆3的滑动,确保导棉栓位置固定。

连接杆21安装倾斜角度β为0-90°,当安装倾斜角度β为0°时,即整个导棉栓呈水平安装,此时,棉条以水平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15,棉条表面的张力较大,导棉栓仅起到支撑并保持棉条水平的作用;当安装倾斜角度β为90°时,即整个导棉栓呈竖直安装,此时,棉条以竖直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棉条表面的张力较大,导棉栓仅起到支撑并保持棉条竖直的作用;当安装倾斜角度β如图5所示介于0°与90°之间(即为锐角)时,整个导棉栓呈倾斜安装,此时,棉条以倾斜状态贯穿通过导入口15,棉条表面张力不大,较为松散,导棉栓不仅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该安装角度的调整,还起到引导作用。

导入口15倾斜角度θ为锐角,导入口15呈锥角时,其内壁呈内径递减的趋势,可以很好的收拢棉条,特别是当导入口15的倾斜角度θ为45-60°时,这种收拢效果最好,棉条在传输的过程中达到微加捻和预收拢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导槽12下部设置下端边11,对应的上部设置上端边13,且上端边13为导入口15的出口,下端边11为导入口15的入口,上端边13较下端边11小,上端边13、下端边11和导槽12形成锥形结构的导入口15。为方便加工,导槽12为锥形结构。当棉条由导槽12下部进入导入口15时,下大上小、锥形结构的导入口15有利于棉条的顺势导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导槽12下部设置下端边11,对应的上部设置上端边13,且上端边13为导入口15的出口,下端边11为导入口15的入口,上端边13较下端边11小,上端边13、下端边11和导槽12形成锥形结构的导入口15。为方便加工,导槽12为锥形结构。上端边13下方于导槽12内壁设置有过渡边14,过渡边14较上端边13小,并在过渡边14与上端边13之间形成斜面结构。当棉条由导槽12下部进入导入口15时,下大上小、锥形结构的导入口15有利于棉条的顺势导入,尤其是上端边13与过渡边14之间的斜面结构,对于棉条的合并非常有利,在传输的过程中对棉条进行预并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连接杆21与导槽12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杆21与导槽12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确保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棉条高速传输中冲击力造成的导入口15角度或者位置的变化,确保传输稳定。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连接杆21与导槽12、连接杆21与固定环22均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杆21与导槽12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确保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棉条高速传输中冲击力造成的导入口15角度或者位置的变化,确保传输稳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