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245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属于功能性化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纺纱是指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纺制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涤粘混纺纱等。还有用多种纤维按不同比例来分配调节变成了混纺纱。混纺纱能用外观、手感优良的不同纤维构成,能根据用途变更纤维原料的选择,混纺的比率和组合的方法等。因此,混纺纱可用于针织及机织的服装、装饰用布,以及工业材料和缝纫线等方面。

甲壳素和它的衍生物壳聚糖,具有一定的流延性及成丝性,都是很好的成纤材料,选择适当的纺丝条件,通过常规的湿纺工艺可制的具有较高强度和伸长率的甲壳素纤维。在壳聚糖大分子结构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氨基,其溶解性能和生物活性高。

铜氨纤维的截面呈圆形,无皮芯结构,纤维可承受高度拉伸,制得的单丝较细,所以面料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有真丝感。铜氨纤维的吸湿性与黏胶纤维接近,其公定回潮率为11%,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可达到12%--13%,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铜氨纤维的染色亲和力较黏胶纤维大,上色较深。铜氨纤维的干强与黏胶纤维接近,但湿强高于黏胶纤维,耐磨性也优于粘胶纤维。由于纤维细软,光泽适宜,常用做高档丝织或针织物。其服用性能较优良,吸湿性好,极具悬垂感,服用性能近似于丝绸,符合环保服饰潮流。

现有的混纺纱产品性能不够好,纤维分布不够均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

本发明的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采用如下工艺制成:

1)取甲壳素纤维25-35重量份,铜氨纤维15-25重量份,pet纤维55-65重量份,所述的pet纤维为经过沸石改性过的抗菌pet纤维,将上述纤维混合后,经过混棉机进行混棉;

2)依次经过开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和络筒机处理后,得到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

优选地,

所述的步骤1)中,甲壳素纤维30重量份,铜氨纤维20重量份,pet纤维60重量份。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具有抗菌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采用如下工艺制成:

1)取甲壳素纤维25重量份,铜氨纤维25重量份,pet纤维55重量份,所述的pet纤维为经过沸石改性过的抗菌pet纤维,将上述纤维混合后,经过混棉机进行混棉;

2)依次经过开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和络筒机处理后,得到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采用如下工艺制成:

1)取甲壳素纤维35重量份,铜氨纤维15重量份,pet纤维65重量份,所述的pet纤维为经过沸石改性过的抗菌pet纤维,将上述纤维混合后,经过混棉机进行混棉;

2)依次经过开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和络筒机处理后,得到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采用如下工艺制成:

1)取甲壳素纤维30重量份,铜氨纤维20重量份,pet纤维60重量份,所述的pet纤维为经过沸石改性过的抗菌pet纤维,将上述纤维混合后,经过混棉机进行混棉;

2)依次经过开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和络筒机处理后,得到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采用如下工艺制成:1)取甲壳素纤维25‑35重量份,铜氨纤维15‑25重量份,PET纤维55‑65重量份,所述的PET纤维为经过沸石改性过的抗菌PET纤维,将上述纤维混合后,经过混棉机进行混棉;2)依次经过开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和络筒机处理后,得到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PET抗菌混纺纱,具有抗菌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泽;吉宜军;乐荣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0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