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模包装制品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713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包装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瓦楞纸模包装制品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作为包装材料主要有单贴面瓦楞纸和多层瓦楞纸两大类型。传统的瓦楞纸板是以成品纸为原料,改变纸的外形,上下粘连平板纸加工而成,其原料消耗量大、生产工艺复杂,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对于一些小型产品的包装盒使用瓦楞纸生产时,浪费材料,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生产这种这类包装纸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瓦楞纸模包装制品的制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瓦楞纸模包装制品的制造装置,包括机架、上模,所述机架下面设置有脚踏开关,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旁边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机架中间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连接有温控器,所述机架前侧面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下模上面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内部设置有脱模气缸,所述上模上面设置有注浆器,所述注浆器上面设置有储浆罐,所述机架上侧面设置有故障报警器。

进一步,所述显示屏为LED液晶屏,所述操作面板上同样设置有操作按钮、急停按钮和指示灯,所述脚踏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操作面板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模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工作台面上,所述上模中间设置有凹槽,所述电加热丝盘绕在所述下模内部。

进一步,所述上模嵌套在所述下模内部,所述上模上面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注浆器通过气缸推动,所述注浆器下方连接到所述上模的模腔内,所述注浆器上方与所述储浆罐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储浆罐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面,所述储浆罐内部设置有搅拌桨。

进一步,所述故障报警器为三色声光报警器,所述故障报警器与所述操作面板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红外感应器共有两个,所述红外感应器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红外感应器为区域感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注塑模型直接成型瓦楞板,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瓦楞板一次成型,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瓦楞纸模包装制品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脚踏开关;2、显示屏;3、机架;4、温控器;5、红外感应器;6、液压柱;7、故障报警器;8、脱模气缸;9、储浆罐;10、注浆器;11、上模;12、电加热丝;13、下模;14、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瓦楞纸模包装制品的制造装置,包括机架3、上模11,机架3下面设置有脚踏开关1,机架3上设置有液压柱6,液压柱6旁边设置有红外感应器5,机架3中间设置有下模13,下模13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12,电加热丝12连接有温控器4,温控器4用来控制温度高低,机架3前侧面设置有操作面板14,操作面板14用来设定参数,操作面板14上设置有显示屏2,显示屏2用来显示数据,下模13上面设置有上模11,上模11内部设置有脱模气缸8,上模11上面设置有注浆器10,注浆器10上面设置有储浆罐9,机架3上侧面设置有故障报警器7。

上述结构中,启动机器以后,纸浆首先输送到储浆罐9内,储浆罐9内的搅拌桨转动防止纸浆凝结,生产时操作者踩踏脚踏开关1,红外感应器5检测下模13周围是否有人体信号,当检测到有人体信号时故障报警器7发出信号,同时液压柱6停止移动,当下模13附近没有人体时,液压柱6向下移动带动上模11卡扣在下模13内,然后注浆器10向上模11的模腔内注入纸浆,纸浆注入完成以后,电加热丝12通电发热使得纸浆快速凝结成纸板,纸板完成以后,液压柱6带动上模11上移,上模11内的脱模气缸8启动使得纸板从模腔内脱落。

进一步,显示屏2为LED液晶屏,操作面板14上同样设置有操作按钮、急停按钮和指示灯,脚踏开关1通过导线与操作面板14相连接,上模11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架3的工作台面上,上模11中间设置有凹槽,电加热丝12盘绕在下模13内部,上模11嵌套在下模13内部,上模11上面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架3上,注浆器10通过气缸推动,注浆器10下方连接到上模11的模腔内,注浆器10上方与储浆罐9相连接,储浆罐9通过螺钉安装在机架3上面,储浆罐9内部设置有搅拌桨,故障报警器7为三色声光报警器,故障报警器7与操作面板14相连接,红外感应器5共有两个,红外感应器5分别安装在机架3工作台的两侧,红外感应器5为区域感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