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缠花凝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3101阅读:2178来源:国知局
防缠花凝棉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棉器,特别涉及防缠花凝棉器。



背景技术:

目前,A045B凝棉器的剥棉打手速度较快,由于上尘笼吸风的作用,经常出现轴头缠花的情况,易出现剥棉打手被挤住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火警隐患;因此,需定期打开处理,这样就加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防缠花凝棉器,解决了现有凝棉器的轴头易缠花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防缠花凝棉器,包括打手壳体,打手壳体内安装有打手,打手壳体上开有轴承孔,轴承孔通过轴承与打手的两端转动连接,轴承孔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防缠花底座,打手的两端上固定有防缠花套筒,防缠花套筒套在防缠花底座外,防缠花底座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开有至少一圈的环形槽,底板的上表面中间连接有圆轴,圆轴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的凸起,防缠花套筒的中间为下端开口的圆轴腔,防缠花套筒的底面固定有与环形槽对应的环形凸圈,圆轴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凸起对应的凹槽,防缠花底座和防缠花套筒套的中间均开有打手通过的轴孔。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三角形凸起或矩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防缠花底座和防缠花套筒的配合、环形槽和环形凸圈的配合、凸起和凹槽的配合,使棉丝无法进入打手的两端和轴承,防止打手的两端和轴承缠花,消除了此处易出现缠花摩擦生热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缠花凝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缠花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缠花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防缠花凝棉器,包括打手壳体1,打手壳体1内安装有打手2,打手壳体1上开有轴承孔3,轴承孔3通过轴承4与打手2的两端转动连接,轴承孔3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防缠花底座5,打手2的两端上固定有防缠花套筒6,防缠花套筒6套在防缠花底座5外,防缠花底座5包括底板51,底板51的上表面开有至少一圈的环形槽52,底板51的上表面中间连接有圆轴53,圆轴53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的凸起54,防缠花套筒6的中间为下端开口的圆轴腔61,防缠花套筒6的底面固定有与环形槽52对应的环形凸圈62,圆轴腔6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凸起54对应的凹槽63,防缠花底座5和防缠花套筒套6的中间均开有打手通过的轴孔7。

优选的,所述凸起54为三角形凸起或矩形凸起。当然也可以是弧形或多边形等其他形状,不限定三角形和矩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缠花底座5和防缠花套筒6的配合、环形槽52和环形凸圈62的配合、凸起54和凹槽63的配合,使棉丝无法进入打手2的两端和轴承4,防止打手2的两端和轴承4缠花,消除了此处易出现缠花摩擦生热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