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布的电动夹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301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纤维布的电动夹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布机辅助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的电动夹纱装置。



背景技术:

夹纱装置是纺纱机械辅助工具的一种,它不仅能引导纱线往指定方向,同时还能使纱线获得合适的张力。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104420032A公开了一种纺纱机械辅助工具。包括夹纱盘,夹纱盘包括夹纱座、夹纱片、弹簧、螺杆、螺母和螺盖,两片夹纱片贴合套装在螺杆上,弹簧抵接螺盖和夹纱片,两片夹纱片的贴合面上镀有陶瓷层。

但现有技术中夹纱装置对纱线的控制状态比较单一,无法对纱线提供多种接触运动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布的电动夹纱装置,增加了对纱线的控制状态,使夹纱速度快慢与布面形成速度相匹配,提高玻璃纤维布的品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布的电动夹纱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纤维布的电动夹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纱机构,具备至少一对与纱线夹持接触的传动带;步进电机,驱动夹纱机构对纱线施加传送力;驱动模块,控制步进电机正转或逆转;调速模块,调整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夹纱机构的运作速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玻璃纤维布的电动夹纱装置,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转速,调速模块使夹纱机构的运行速度与布面形成速度相匹配,解决织布机生产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边侧缺点,提升产品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带由一对滚轮带动,一对滚轮间由一个连杆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传动带与纱线线接触,而非点接触,接触面积大,便于控制纱线的运动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进电机与其中之一的滚轮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步进电机直接带动滚轮,继而直接控制传动带的运动状态,结构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带为橡胶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橡胶材质具备一定弹性伸缩性,便于传动带适度形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带与纱线的夹持接触面具备聚氨酯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聚氨酯涂层进一步提高传动带弹性,且使传动带表面产生膜感,减少传动带在传送纱线的过程中对纱线的破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间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具备转动自由度,随着摆杆的不同摆动角度,所述传动带与纱线具备形变夹紧、分离、贴合三种位置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形变夹紧、分离、贴合这三种不同的状态增加了夹纱机构对纱线的控制状态,形变夹紧即传动带适度形变夹紧住纱线,使经纱形成折线,增大传动带与经纱之间的阻力,限制纱线的移动;分离即传动带与纱线间分离开形成间隙,纱线的运动状态不受传动带的影响;贴合即传动带与纱线正常贴合,纱线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与传动带的速度大小方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间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与摆杆平行设置,使得摆杆、辅助杆与一对连杆共构成平面四杆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入辅助杆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使得辅助杆与摆杆始终保持平行,一对连杆间也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便于对纱线的接触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摆杆与连杆之间连接有可调节摆杆与连杆之间夹角的伸缩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伸缩件的伸缩转化为摆杆的摆动自由度,摆杆的摆动角度也收到伸缩件的自由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形变夹紧状态下,所述滚轮或传动带与一个刹车块相接触,所述刹车块的空间位置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摆杆摆动到特定位置点时,刹车块与滚轮或传动带接触摩擦,进一步起到限位停止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纱机构的纱线进出端具备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空间位置固定且具备供纱线穿过的圆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套使得纱线保持额定的进出方向,不受夹纱装置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纱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纱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纱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纱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纱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夹纱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夹纱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1-纱线;2-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第四滚轮;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一传动带;9-第二传动带;10-摆杆;11-辅助杆;12-伸缩件;13-刹车块;14-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玻璃纤维布的电动夹纱装置,包括:夹纱机构,夹纱机构具备至少一对与纱线1夹持接触的传动带;步进电机驱动夹纱机构对纱线1施加传送力;驱动模块控制步进电机正转或逆转;调速模块调整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夹纱机构的运作速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玻璃纤维布的电动夹纱装置,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转速,调速模块使夹纱机构的运行速度与布面形成速度相匹配,解决织布机生产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边侧缺点,提升产品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滚轮2与第二滚轮3由第一连杆6连接,第三滚轮4与第四滚轮5由第二连杆7连接。第一传动带8将第一滚轮2与第二滚轮3带动,第二传动带9将第三滚轮4与第四滚轮5带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传动带与纱线线接触,而非点接触,接触面积大,便于控制纱线的运动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步进电机与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4、第四滚轮5其中之一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步进电机直接带动滚轮,继而直接控制传动带的运动状态,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带8和第二传动带9为橡胶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橡胶材质具备一定弹性伸缩性,便于传动带适度形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带8和第二传动带9与纱线1的夹持接触面具备聚氨酯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聚氨酯涂层进一步提高传动带弹性,且使传动带表面产生膜感,减少传动带在传送纱线的过程中对纱线的破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间连接有摆杆10,摆杆10具备转动自由度,随着摆杆10的不同摆动角度,第一传动带8、第二传动带9与纱线1具备形变夹紧、分离、贴合三种位置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带8、第二传动带9产生形变,对纱线1进行夹紧的状态。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带8、第二传动带9相对于纱线1对称布置,即为贴合状态。如图5所示,当摆杆10摆动到与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成垂直角度时,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间的距离最大,第一传动带8或第二传动带9与经纱1之间脱离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形变夹紧、分离、贴合这三种不同的状态增加了夹纱机构对纱线的控制状态,形变夹紧即传动带适度形变夹紧住纱线,使经纱形成折线,增大传动带与经纱之间的阻力,限制纱线的移动;分离即传动带与纱线间分离开形成间隙,纱线的运动状态不受传动带的影响;贴合即传动带与纱线正常贴合,纱线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与传动带的速度大小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间还连接有辅助杆11,辅助杆11与摆杆10平行设置;摆杆10、辅助杆11、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共构成平面四杆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入辅助杆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使得辅助杆与摆杆始终保持平行,一对连杆间也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便于对纱线的接触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摆杆10与第二连杆7之间连接有可调节摆杆10与第二连杆7之间夹角的伸缩件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伸缩件的伸缩转化为摆杆的摆动自由度,摆杆的摆动角度也收到伸缩件的自由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形变夹紧装下,第一传动带8与刹车块13接触,如图7所示,刹车块13的空间位置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摆杆摆动到特定位置点时,刹车块与滚轮或传动带接触摩擦,进一步起到限位停止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夹纱机构的纱线1进出端具备导向套14,导向套14的空间位置固定且具备供纱线1穿过的圆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套使得纱线保持额定的进出方向,不受夹纱装置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