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梳棉机纤网罗拉上缠绕纤网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405发布日期:2018-10-13 01:5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领域,涉及梳棉机功能模块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清除梳棉机纤网罗拉上缠绕纤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梳棉机道夫区中,上、下纤网罗拉具有传送与压实纤维层的作用,对棉条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纤维缠绕问题,缠绕在纤网罗拉上的纤网对棉条的质量影响很大,为了解决上、下纤网罗拉的纤维缠绕问题,在专利申请号为00137638.1中公开“一种用于分离和清除由梳棉机生产的纤维网的装置”。通过说明书和附图3~图5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上下纤网罗拉的出棉一侧的外圆上分别设有括板,贴在纤网罗拉的外表对缠绕在其表面上的纤维进行铲移,并定期将括板从纤网罗拉上移开,并沿轴向均匀地向上下纤网罗拉吹高压气体,目的是将经铲断的短纤维清除掉,这种装置虽然能有效地清除附着在纤网罗拉上的纤维,但由于上下括板分别设置在纤网的两侧,且清除纤维的高压出风口分别对住薄弱的纤网直吹,这样既会吹破纤网,又会将杂质短纤吹入优质的纤网上,直接影响棉条的质量。

同时,在这种装置中,上下括板由复杂的撑开和复位机构控制,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故障率高,因此,虽然是意大利的专利技术,但在实际生产中没有得到用户认可,因此它仅为一个设计方案。

为了克服上述专利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申请人在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高压气体从括板的两端侧面对吹,这样就消除了高压气体对纤网的破坏,棉条纤维的连续性、均匀度和杂质纤维的污染量都得到了控制,棉条的质量稳定性好,较好地解决了纤网罗拉上缠绕纤维的分离和清除问题,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案仍然存在问题,高压风从两端沿括板向中间吹,杂质纤维经过刮板清除后,在两端的高压风流作用下会不断停留在刮板的刀刃上,并逐步移聚到中间区域,且双向受力挤压逐步形成棉饼,顽固地粘贴在刮板刀口与纤维罗拉之间不能按人们预期设定的要求及时被吹落,因此必须定期停机人工手工清理,否则又会对棉条产生影响,直接影响生条及纱线质量,停机清除操作繁琐,清理劳动强度大,影响生产效率,更严峻的是操作人员要进入机器内清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复杂的括板闭合机构的故障率高,成本高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申请人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实用新型了一种清理梳棉机纤维罗拉上缠绕纤网的装置。它取消了原有的括板闭合控制机构,既能清理梳棉机纤维罗拉上缠绕纤网,又能杜绝杂质纤维对生条的污染,保证生条质量,无需人工停机清理,生产效率高,消除了人工停机清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彻底解决梳棉机梳上纤网罗拉的纤维缠绕,又要保证生成棉的质量,杜绝杂质纤维对生条的污染,申请人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实用新型了一种清理梳棉机纤网罗拉上缠绕纤网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理梳棉机纤网罗拉上缠绕纤网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道夫、上刮刀、下刮刀、上纤网罗拉、下纤网罗拉、剥棉罗拉、吹气托板、负压吸管、括刀固定杆、电磁换向阀、电控装置、高压气源和进气管,上刮刀固定在括刀固定杆上,上刮刀的刀口与上纤网罗拉相切,下刮刀固定在括刀固定杆上,下刮刀的刀口与下纤网罗拉相切,吹气托板为挤压铝型材件,吹气托板的上端面为光滑的平面,吹气托板设置在剥棉罗拉的下方,吹气托板的上端面与剥棉罗拉对应,吹气托板的上端面与剥棉罗拉切点与上纤网罗拉和下纤网罗拉切点共线,在纤维网层传送期间它能对纤维网层起到支承与导向作用,避免因重力而下落,左端弧面面向下纤网罗拉,右端面与道夫相对应,上端面与右端面结合处为圆弧,对应于道夫与剥棉罗拉的结合处,吹气托板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两端的墙板上,吹气托板上对住下刮刀与下纤网罗拉的接触处沿轴向设有吹气槽,所有吹气槽均与总气道相通,高压气源经电磁换向阀、进气管与总气道相通。

进一步,所述吹气槽为条状开口。

更进一步,所述条状开口的口宽0.3~3毫米。

进一步,所述吹气槽为间隔分布平行槽孔。

更进一步,所述槽孔的孔径为2~3毫米。

进一步,在固定下刮刀的括刀固定杆上设有主气道和分气道,分气道与主气道相通,分气道平行间隔分布,且与纤网罗拉的轴线存有15~75度的夹角,主气道与进气管相通。

进一步,在固定上刮刀的括刀固定杆上设有主气道和分气道,分气道与主气道相通,分气道平行间隔分布,且与纤网罗拉的轴线存有15~75度的夹角,主气道与进气管相通。

更进一步,分气道与纤网罗拉的轴线之间角为15~20度。

更进一步,分气道与纤网罗拉的轴线之间角为15.5度。

更进一步,分气道的进气端的截面尺寸大于出气端的截面尺寸。

进一步,高压气源经电磁换向阀和进气管间隔供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剥棉罗拉从道夫针筒表面上剥离出厚薄均匀的纤维网层,纤维网层经剥棉罗拉和吹气托板水平地传送到上纤网罗拉和下纤网罗拉之间,在工作过程中上刮刀的刀口与上纤网罗拉相切,铲除下来的短纤维在负压气道内被负压吸管产生的负压气流向上吸走,下刮刀的刀口与下纤网罗拉相切,铲除下来的短纤维被从吹气托板上沿轴向间隔地设有吹气槽中喷出高压气流吹离直接被滤尘器吸走,这样就能彻底清除上纤网罗拉和下纤网罗拉上缠绕纤网,由于清除铲离下来的缠绕纤维的吹风口被下刮刀和下纤网罗拉挡住,因此从下纤网罗拉吹离的杂质纤维不会对生条产生污染,从上纤网罗拉上铲离的杂质纤维被负压吸管吸除,同样不会污染生条,从而从源头上保证生条的质量。由于上刮刀和下刮刀都始终分别与上纤网罗拉和下纤网罗拉的外圆表面接触,在清除缠绕纤维时无需脱移纤网罗拉,因此省去原有的复杂驱动机构,每台梳棉机可节省成本1000 元,更不需人工停机清理,日有效生产时间可增加1小时,日产能提高4.3%以上,同时消除了人工停机清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若在括刀固定杆上设有主气道和分气道,分气道与主气道相通,分气道平行间隔分布,且与纤网罗拉的轴线存有15~75度的夹角,主气道与进气管相通,这样就能将铲除下的缠绕纤维沿纤网罗拉的轴线方向向一侧吹离,既能更好地清除缠绕纤维,又能更有效地消除杂质纤维对生条的污染。将分气道与纤网罗拉的轴线之间角设定为15~20度,吹离杂质纤维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梳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吹气托板的结构示意图(端面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括刀固定杆、下刮刀和下纤网罗拉之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剖视图;

1-道夫;2-上刮刀;3-下刮刀;4-上纤网罗拉;5-下纤网罗拉;6-剥棉罗拉; 7-吹气托板;8-负压吸管;9-括刀固定杆;10-电磁换向阀;11-电控装置;12-高压气源;13-进气管;14-滤尘接口;71-上端面;72-左端弧面;73-右端面;74- 吹气槽;75-总气道;91-主气道;92-分气道;93-括刀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让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与本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清理梳棉机纤网罗拉上缠绕纤网的装置,如图2所示,它包括道夫1、上刮刀2、下刮刀3、上纤网罗拉4、下纤网罗拉5、剥棉罗拉6、吹气托板7、负压吸管8、括刀固定杆9、电磁换向阀10、电控装置11、高压气源 12和进气管13,上刮刀2通过括刀压块93和紧固件固定在括刀固定杆9上,上刮刀2的刀口与上纤网罗拉4相切,下刮刀3通过括刀压块93和紧固件固定在括刀固定杆9上,下刮刀3的刀口与下纤网罗拉5相切,吹气托板7为挤压铝型材件,吹气托板7的上端面71为光滑的平面,吹气托板7设置在剥棉罗拉 6的下方,吹气托板7的上端面71与剥棉罗拉6对应,吹气托板7的上端面71 与剥棉罗拉6切点与上下纤网罗拉的切点共线,在纤维网层传送期间它能对纤维网层起到支承与导向作用,避免因重力而下落,左端弧面72面向下纤网罗拉 5,右端面73与道夫1相对应,上端面71与右端面73结合处为圆弧,对应于道夫1与剥棉罗拉6的结合处,吹气托板7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两端的墙板上,在吹气托板7上对住下刮刀3与下纤网罗拉5的接触处沿轴向间隔地设有吹气槽74,所有吹气槽74均与总气道75相通,所述吹气槽74为间隔分布平行槽孔,所述槽孔的孔径为2~3毫米,高压气源12经电磁换向阀11、进气管 13与总气道75相通。

作为上例中特例,可将所述吹气槽74设计成条状开口,形成风刀,所述条状开口的口宽0.3~3毫米。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固定下刮刀3的括刀固定杆9上设有主气道91和分气道92,分气道92与主气道91相通,分气道92平行间隔分布,且与纤网罗拉的轴线存有20度的夹角,主气道91与进气管13相通,分气道92 的进气端的截面尺寸大于出气端的截面尺寸。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固定上刮刀2的括刀固定杆9上设有主气道91和分气道92,分气道92与主气道91相通,分气道92平行间隔分布,且与纤网罗拉的轴线存有20度的夹角,主气道91与进气管13相通,分气道92 的进气端的截面尺寸大于出气端的截面尺寸。

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如下:

剥棉罗拉6从道夫1针筒表面上剥离出厚薄均匀的纤维网层,纤维网层经剥棉罗拉6和吹气托板7水平地传送到上纤网罗拉4和下纤网罗拉5之间,在工作过程中上刮刀2的刀口与上纤网罗拉4相切,铲除下来的短纤维在负压气道内被负压吸管8产生的负压气流向上吸走,下刮刀3的刀口与下纤网罗拉5 相切,铲除下来的短纤维被从吹气托板7上沿轴向间隔地设有吹气槽74中喷出高压气流经滤尘接口14输送给滤尘器,这样就能彻底清除上纤网罗拉4和下纤网罗拉5上缠绕纤网,由于清除铲离下来的缠绕纤维的吹风口被下刮刀3和下纤网罗拉5挡住,因此从下纤网罗拉吹离的杂质纤维不会对生条产生污染,从上纤网罗拉4上铲离的杂质纤维被负压吸管8吸除,同样不会污染生条,从而从源头上保证生条的质量。由于上刮刀2和下刮刀3都始终分别与上纤网罗拉4 和下纤网罗拉5的外圆表面接触,在清除缠绕纤维时无需脱移纤网罗拉,因此省去原有的复杂驱动机构,每台梳棉机可节省成本1000元,更不需人工停机清理,日有效生产时间可增加1小时,日产能提高4.3%以上,同时消除了人工停机清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实施例2和3的工作过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由于在括刀固定杆9上设有主气道91和分气道92,分气道92与主气道91相通,分气道92平行间隔分布,且与纤网罗拉的轴线存有15~75度的夹角,主气道91与进气管13相通,这样就能将铲除下的缠绕纤维沿纤网罗拉的轴线方向向一侧吹离,既能更好地清除缠绕纤维,又能更有效地消除杂质纤维对生条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很多,在此不逐一罗列,只要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清除原理的等功能代换其它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