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塔凸轮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4620发布日期:2019-03-30 08:4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转塔凸轮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杯盖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转塔凸轮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杯盖在制作时需要通过特定的模具将纸加工并拼接呈杯状体,现有的制作方式中,通过人工将纸或者半成型的杯盖转移到不同的工位,进行成型操作,效率较低且人身上的细菌、病毒等容易沾上杯盖,造成产品污染。另外在每一个工位需要设置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以将杯盖压入特定的模具中,形成特定的形状。驱动装置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效率较高且避免产品污染的转塔凸轮顶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转塔凸轮顶出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动驱动单元、由转动驱动单元直接或间接驱动转动的第二转轴(40)、用于转动支撑第二转轴(40)中部的轴承座(50)、与第二转轴(40)固定连接的转盘(60)、与机架固定连接且沿轴向穿过第二转轴(40)及转盘(60)的转塔凸轮固定轴(100)、若干沿径向分布设置于转塔凸轮固定轴(100)位于转盘(60)中的部分的周向侧壁上的转塔凸轮(110)、若干沿径向滑动设置于转盘(60)中且与转塔凸轮(110)抵接的活动模具单元(200)、若干固定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活动模具单元(200)沿径向的外侧的固定工位(300),转盘(60)的中部设有凹槽,转塔凸轮(110)及活动模具单元(200)均位于转盘(60)的凹槽中,转盘(60)的凹槽中固定设置有一个套筒(61),套筒(61)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通孔,活动模具单元(200)穿过套筒(61)的通孔,活动模具单元(200)朝向转塔凸轮(110)的第一端设置有与转塔凸轮(110)抵接的抵接头(211),活动模具单元(200)的中部沿径向向外突出设置有凸出部(201),凸出部(201)与套筒(61)之间设置有弹簧(64)。

进一步地,还包括由转动驱动单元驱动转动且具有第一齿轮的第一转轴(10)、用于转动支撑第一转轴(10)的cf轴承(12)、与第一转轴(10)的第一齿轮啮合的分度盘(20)、与分度盘(20)固定连接的固定法兰(30)、第二转轴(40)的第一端与固定法兰(3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60)与第二转轴(4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50)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二转轴(40)抵接的圆锥滚子轴承(51)。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50)与第二转轴(40)之间的间隙处还设置有防尘圈(52)。

进一步地,所述转塔凸轮(110)的形状为球形、半球形,或者弧形凸出的曲面,抵接头(211)的形状为球形、半球形,或者弧形凸出的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两端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无油轴承(62)及第二无油轴承(63),其中第二无油轴承(63)远离转塔凸轮(110),弹簧(64)位于凸出部(201)与第一无油轴承(62)或第二无油轴承(6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64)套设于活动模具单元(200)的外侧且位于凸出部(201)与第二无油轴承(6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模具单元(200)的中部周向外侧壁上还开设有限位槽(202),套筒(61)上还穿设有一限位件(203),限位件(203)朝向活动模具单元(200)的端部位于限位槽(202)中。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60)内固定设置有转塔内模(250),所述活动模具单元(200)包括顶杆(210)、深沟球轴承、抵接头(211)、固定连接于顶杆(210)远离转塔凸轮(110)的第二端的钢套(230)、位于钢套(230)远离转塔凸轮(110)一侧的顶头(220)及位于钢套(230)朝向转塔凸轮(110)一侧的十孔铝模(240),钢套(230)远离转塔凸轮(110)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成型槽,顶杆(210)与顶头(220)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顶头(220)沿轴向移动的第一气缸,钢套(230)朝向转塔凸轮(110)的端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台阶,十孔铝模(240)的形状与钢套(230)的台阶匹配,转塔内模(250)与十孔铝模(240)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十孔铝模(240)沿轴向移动的第二气缸。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为活动模具单元(200)供气的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位于转盘(60)的顶部且与转塔凸轮固定轴(100)固定连接的密封板(120)、位于密封板(120)与转盘(60)之间且与转盘(60)固定连接的旋转阀座(130),所述密封板(120)内设有第一气路,所述旋转阀座(130)中设有第二气路,所述活动模具单元(200)中设有第三气路,密封板(120)朝向旋转阀座(130)的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气路连通的环形槽,旋转阀座(130)朝向密封板(120)的端面上对应环形槽设置有环形气嘴(131),环形气嘴(131)位于环形槽中,环形气嘴(131)与第二气路连通,旋转阀座(130)的第二气路分别与多个活动模具单元(200)的第三气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转塔凸轮顶出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动驱动单元、由转动驱动单元直接或间接驱动转动的第二转轴(40)、用于转动支撑第二转轴(40)中部的轴承座(50)、与第二转轴(40)固定连接的转盘(60)、与机架固定连接且沿轴向穿过第二转轴(40)及转盘(60)的转塔凸轮固定轴(100)、若干沿径向分布设置于转塔凸轮固定轴(100)位于转盘(60)中的部分的周向侧壁上的转塔凸轮(110)、若干沿径向滑动设置于转盘(60)中且与转塔凸轮(110)抵接的活动模具单元(200)、若干固定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活动模具单元(200)沿径向的外侧的固定工位(300),转盘(60)的中部设有凹槽,转塔凸轮(110)及活动模具单元(200)均位于转盘(60)的凹槽中,转盘(60)的凹槽中固定设置有一个套筒(61),套筒(61)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通孔,活动模具单元(200)穿过套筒(61)的通孔,活动模具单元(200)朝向转塔凸轮(110)的第一端设置有与转塔凸轮(110)抵接的抵接头(211),活动模具单元(200)的中部沿径向向外突出设置有凸出部(201),凸出部(201)与套筒(61)之间设置有弹簧(64)。如此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效率较高且避免产品污染。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转塔凸轮顶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转塔凸轮顶出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的转塔凸轮顶出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动驱动单元、由转动驱动单元驱动转动且具有第一齿轮的第一转轴10、用于转动支撑第一转轴10的cf轴承12、与第一转轴10的第一齿轮啮合的分度盘20、与分度盘20固定连接的固定法兰30、第一端与固定法兰30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40、用于转动支撑第二转轴40中部的轴承座50、与第二转轴4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转盘60、与机架固定连接且沿轴向穿过第二转轴40及转盘60的转塔凸轮固定轴100、若干沿径向分布设置于转塔凸轮固定轴100位于转盘60中的部分的周向侧壁上的转塔凸轮110、若干沿径向滑动设置于转盘60中且可活动地与转塔凸轮110抵接的活动模具单元200、若干固定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活动模具单元200沿径向的外侧的固定工位300。

轴承座50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二转轴40抵接的圆锥滚子轴承51,轴承座50与第二转轴40之间的间隙处还设置有防尘圈52。

转塔凸轮固定轴100的两端均与机架固定连接。

转盘60的中部设有凹槽,转塔凸轮110及活动模具单元200均位于转盘60的凹槽中。

转塔凸轮110的形状为球形、半球形,或者弧形凸出的曲面。

本实施方式中,转盘60的凹槽中固定设置有一个套筒61,套筒61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两端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无油轴承62及第二无油轴承63,其中第二无油轴承63远离转塔凸轮110。活动模具单元200穿过套筒61的通孔,第一无油轴承62及第二无油轴承63用于滑动地支撑活动模具单元200。

活动模具单元200朝向转塔凸轮110的第一端设置有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上设置有抵接头211,抵接头211与转塔凸轮110抵接。抵接头211的形状为球形、半球形,或者弧形凸出的曲面。

本实施方式中,活动模具单元200的中部沿径向向外突出设置有凸出部201,凸出部201与第一无油轴承62或第二无油轴承63之间设置有弹簧64,弹簧64用于驱动活动模具单元200靠近转塔凸轮110。优选地,弹簧64套设于活动模具单元200的外侧且位于凸出部201与第二无油轴承63之间。

请参考图3,活动模具单元200的中部周向外侧壁上还开设有限位槽202,套筒61上还穿设有一限位件203,限位件203朝向活动模具单元200的端部位于限位槽202中,用于防止活动模具单元200向内或向外滑动超过预定的距离。

当第二转轴40转动时,将带动转盘60转动,而转塔凸轮固定轴100及转塔凸轮110固定不动,活动模具单元200的抵接头211与转塔凸轮110抵接时将相对转塔凸轮110的表面滑动,由于转塔凸轮110的表面为曲面,将导致活动模具单元200在转盘60的凹槽中沿径向向外或向内移动,当活动模具单元200沿径向向外移动时,将与固定工位300配合从而对杯盖进行加工。

转盘60内还固定设置有转塔内模250。

活动模具单元200具体包括顶杆210、深沟球轴承、抵接头211、固定连接于顶杆210远离转塔凸轮110的第二端的钢套230、位于钢套230远离转塔凸轮110一侧的顶头220及位于钢套230朝向转塔凸轮110一侧的十孔铝模240。

杯盖套设于钢套230的周向侧壁上,钢套230远离转塔凸轮110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成型槽。

顶杆210与顶头220之间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用于驱动顶头220沿轴向移动,从而调节第一成型槽的深度,进行对杯盖的底部进行成型加工。

钢套230朝向转塔凸轮110的端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台阶,十孔铝模240的形状与钢套230的台阶匹配,转塔内模250与十孔铝模240之间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用于驱动十孔铝模240沿轴向移动,从而对杯盖的边缘处进行成型加工。

本发明提供的转塔凸轮顶出装置还包括用于为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供气的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位于转盘60的顶部且与转塔凸轮固定轴100固定连接的密封板120、位于密封板120与转盘60之间且与转盘60固定连接的旋转阀座130。密封板120朝向旋转阀座130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密封板120内的第一气路连通的环形槽,旋转阀座130朝向密封板120的端面上对应环形槽设置有环形气嘴131,环形气嘴131位于环形槽中,环形气嘴131与旋转阀座130中的第二气路连通,活动模具单元200中具有与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连通的第三气路,旋转阀座130的第二气路分别与多个活动模具单元200的第三气路连通,当旋转阀座130随同转盘60转动时,密封板120可持续地为旋转阀座130供气。如此解决了转动时地持续供气的问题,避免使用气管造成缠绕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转塔凸轮顶出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动驱动单元、由转动驱动单元直接或间接驱动转动的第二转轴40、用于转动支撑第二转轴40中部的轴承座50、与第二转轴40固定连接的转盘60、与机架固定连接且沿轴向穿过第二转轴40及转盘60的转塔凸轮固定轴100、若干沿径向分布设置于转塔凸轮固定轴100位于转盘60中的部分的周向侧壁上的转塔凸轮110、若干沿径向滑动设置于转盘60中且可活动地与转塔凸轮110抵接的活动模具单元200、若干固定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活动模具单元200沿径向的外侧的固定工位300,转盘60的中部设有凹槽,转塔凸轮110及活动模具单元200均位于转盘60的凹槽中,转盘60的凹槽中固定设置有一个套筒61,套筒61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通孔,活动模具单元200朝向转塔凸轮110的第一端设置有与转塔凸轮110抵接的抵接头211,活动模具单元200的中部沿径向向外突出设置有凸出部201,凸出部201与套筒61之间设置有弹簧64。如此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效率较高且避免产品污染。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