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经用疏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2688发布日期:2018-10-09 22:1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经用疏纱架。



背景技术:

目前整经是织布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浆好纱,织好布的基础。整经是保证织轴质量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第一步。整经过程中,前后张力必须要及时测量,有任何变化操作工都要第一时间发现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的整经机运行过程中需要用张力仪不停地测量单纱的张力,这个操作要有两名操作工一前一后测量单纱张力,前面操作工整体测量,根据两侧纱的张力及时判断位移量是否合适,后面操作工需要测量每一根经纱张力确保无漏量的纱线,否则经常会出现因张力不均匀而导致断纱,整经竖条产生疵布,纱线断头后需要立即停车,处理好引起停车的问题然后还需要把纱线顺好接好再开车若是阳光面料的纱线接头需要把轴一边的纱线拉紧,后面另一根线缠上去绕几圈最后用打火机软化粘到一起,整个过程繁琐而且整经机的运行速度只能达到130米/分钟,对员工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疵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整经用疏纱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经用疏纱架,包括两个圆柱形的立柱,两个立柱之间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竖直连接有若干左右相间隔的纱线分离丝,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上下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横杆,每个横杆两端均设置有横向套筒,所述横向套筒一侧连接有竖向套筒,所述竖向套筒活动套在立柱上,横杆两端活动穿在横向套筒内,所述横向套筒和竖向套筒均设置有紧固螺栓。

上述纱线分离丝与横杆相互接触,并且纱线分离丝、横杆、竖向套筒、横向套筒和立柱均为金属材质。

上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地消除纱线产生的静电,从而防止纱线的抖动及打捻等,从而减少了停车次数,减少了因张力不匀产生的竖条、张力不匀的疵点,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柱,2上横梁,3下横梁,4竖向套筒,5横向套筒,6紧固螺栓,7横杆,8固定底座,9纱线分离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经用疏纱架,包括两个圆柱形的立柱1,两个立柱1之间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上横梁2和下横梁3,所述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竖直连接有若干左右相间隔的纱线分离丝9,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上下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横杆7,每个横杆7两端均设置有横向套筒5,所述横向套筒5一侧连接有竖向套筒4,所述竖向套筒4活动套在立柱1上,横杆7两端活动穿在横向套筒5内,所述横向套筒5和竖向套筒4均设置有紧固螺栓6。

纱线分离丝9与横杆7相互接触,并且纱线分离丝9、横杆7、竖向套筒4、横向套筒5和立柱1均为金属材质。立柱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8。

其工作原理为:纱线从相邻的两个纱线分离丝9之间的空隙穿过,每一根纱线都被隔开,在穿过的过程中,纱线与纱线分离丝9之间接触,由于纱线分离丝9、横杆7、竖向套筒4、横向套筒5和立柱1均为金属材质,从而将纱线产生的静电消除掉,避免了纱线的抖动及纱线打捻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减少了停车次数,经过实施发现,安装疏纱装置后的一般品种可提高车速至150米每分钟到180米每分钟,提高了产量,减少了因张力不匀产生的竖条、张力不匀的疵点。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及员工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