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0130发布日期:2019-08-21 00:49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节雪尼尔纱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雪尼尔纱线在生产的过程中,不管是芯线还是绒线断头总是避免不了的,特别是目前人工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挡车工的看台量越来越多,所以,纱线断头后总是有延缓时间才能够被发现进行关机处理,这样已经给厂家造成了损失,其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任何一根纱线的断裂,都会造成废纱,如果挡车工没有及时地发现,这种废纱在连绵不断地增加;二是没有被发现的断头电机也会继续运转,造成电力的浪费;再就是断头后会造成纱线缠绕在罗拉片中,越缠越多,最终会造成罗拉轴被卡死;第四:当出现纱线断头后,挡车工必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处理废纱,增加了挡车工的工作量。

针对以上情况,本申请人在此之前提出了一种雪尼尔断纱自停装置及其方法[申请号:CN201810049622.1],该装置的结构是由电路板、检测头、开关电源和行程开关组成,其原理是光电感应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是:将检测头安装在雪尼尔产品出口的下部,这样,不管是绒线还是芯线的断裂,在产品中总是有一边没有绒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漏绒,在这种状况下,检测头很快传递信号给电路板进行存储信息,并在雪尼尔设备的纲领板运行到合适的位置时断开电源。

但是本申请人在将上述方案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挡车工在操作时,出现断头后只有在巡回时才能够发现、处理,系统没有结构能够停止挡车工某处出现了断裂以提示挡车工处理;2、挡车工在工作中,有时候在开机时会忘记将纱线放入检测头内,通常需要运行一段时间后才发现问题,然后将停机按钮按一下进行复位,再启动,增加挡车工的操作程序; 3、上述方案的雪尼尔断纱自停装置是在原有基础上加入的,并且直接装在了原有集成板旁边,导致整个电路外观整洁度降低,同时也影响挡车工做机台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的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包括开关电源和与开关电源连接的电路板、开关SB1和开关SB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开关盒,所述开关盒包括底板、上盖及由所述底板和上盖构成的盒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螺丝固定孔和电路板插槽,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螺丝固定孔和电路板插槽固定在盒腔中,所述开关SB1和开关SB2安装在电路板的上方且均自盒腔内贯穿上盖至盒腔外部,所述底板位于电路板插槽的上方开设有供接线从盒腔内穿出至盒腔外部的接线槽,所述开关SB1处具有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信号发出不同颜色光的信号指示电路,所述信号指示电路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在上述的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中,所述信号指示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的输出侧连接有第一指示电路和第二指示电路,所述信号输入端的输入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在上述的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第一指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信号输入端的输出侧的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一发光管,所述第一发光管的正极和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指示电路供电端的两侧。

在上述的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第二指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信号输入端的输出侧的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二发光管,所述第二发光管的正极和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指示电路供电端的两侧。

在上述的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第一发光管和第二发光管具有不同的发光颜色。

在上述的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中,所述信号输入端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一信号端的输入侧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信号端的输入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输出端口,所述第一信号端的输出侧连接于第一指示电路,所述第二信号端的输出侧连接于第二指示电路,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第二信号端。

在上述的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中,所述信号输入端还包括第三信号端,所述第三信号端的输出侧连接有第三指示电路,所述第三信号端的输入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三输出端口;

所述第三指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第三信号端输出侧的第三二极管、第三电阻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第三信号端,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三发光管,所述第三发光管的正极和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指示电路供电端的两侧,且所述第三发光管具有与所述第一发光管和第二发光管不同的发光颜色。

在上述的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中,所述开关电源采用24V电压的安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开关盒将开关和电路板等电路结构集成在开关盒内,美化改进后装置的外观,同时有利于挡车工做几台清洁工作;使用发光管显示某锭的纱线断头停机,有助于挡车工及时发现并处理断纱纱锭;对检测头内是否存在纱线进行检测并及时作出通知,以免挡车工忘记将纱线放入检测头内而造成工序的复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开关盒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开关盒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信号指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信号指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信号指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开关盒1;底板11;上盖12;开关通孔121;盒腔13;螺丝固定孔14;电路板插槽15;接线槽16;信号指示电路2;信号输入端21;第一信号端22;第二信号端23;第三信号端24;第一二极管VD1;第一电阻R1;第一晶体管VT1;第一发光管LED1;第二二极管VD2;第二电阻R2;第二晶体管VT2;第二发光管LED2;第三二极管VD3;第三电阻R3;第三晶体管VT3;第三发光管LED3;开关SB1;开关SB2;指示电路供电端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雪尼尔自停控制装置的改进结构,针对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一种雪尼尔断纱自停装置及其方法”所提出,具体包括开关电源和与开关电源连接的电路板、开关SB1和开关SB2等电气元件,以及一个开关盒 1,开关盒1包括底板11、上盖12及由底板11和上盖12构成的盒腔13,底板11上开设有螺丝固定孔14和电路板插槽15,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孔14和电路板插槽15固定在盒腔13中,开关 SB1和开关SB2安装在电路板的上方且均自盒腔13内贯穿上盖12 至盒腔13外部,底板11和上盖12通过卡扣或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上盖12上开设有供开关SB1和开关SB2穿过的开关通孔121。底板11位于电路板插槽15的上方开设有供接线从盒腔 13内穿出至盒腔13外部的接线槽16,开关SB1处具有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信号发出不同颜色光的信号指示电路2,信号指示电路2连接于电路板。

这里通过将开关SB1和开关SB2以及电路板等集成于一开关盒1内美化装置外观,同时由于集成在一个控制盒内,连接至检测头等的连接线从接线槽16处接出即可,整体性强,能够方便地接入雪尼尔机中,从而方便地为没有自停控制功能的雪尼尔机额外增加自停控制功能,不影响雪尼尔机的整体外观,同时便于挡车工做几台清洁工作,提高挡车工的工作效率;

此外,这里通过信号指示电路2根据不同的检测信号显示不同颜色的灯光来提醒挡车工是否有某锭纱锭,例如没有断纱且正常运行时,绿灯亮,当检测到某锭纱断开时,该锭纱对应的信号指示电路2红灯亮,这样在一片绿灯中有一红灯亮就非常显眼,有助于挡车工及时发现断纱纱锭。

具体地,如图3所示,信号指示电路2包括信号输入端21,信号输入端21的输出侧连接有第一指示电路和第二指示电路,信号输入端21的输入侧连接于电路板,信号输入端21与检测头的检测信号相耦合,具体为:当检测头检测到断纱信号时,向信号输入端21输出低电平或高电平,相应的第一指示电路或第二指示电路导通,导通的指示电路上的发光管发光,相反地,没有检测到断纱信号时,向信号输入端21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相应的另一个指示电路导通,此时,该另一个指示电路上的发光管发光。

具体地,第一指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信号输入端21的输出侧的第一二极管VD1、第一电阻R1和第一晶体管VT1,第一二极管VD1的正极连接于信号输入端21,第一电阻R1连接于第一晶体管VT1的基极,第一晶体管VT1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一发光管 LED1,第一发光管LED1的正极和第一晶体管VT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指示电路供电端E的两侧。

同样地,第二指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信号输入端21的输出侧的第二二极管VD2、第二电阻R2和第二晶体管VT2,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连接于信号输入端21,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二晶体管VT2的基极,第二晶体管VT2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二发光管 LED2,第二发光管LED2的正极和第二晶体管VT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指示电路供电端E的两侧。优选地,指示电路供电端E处还可以串联一控制开关S,用于控制信号指示电路2关闭或打开。

当然,这里的第一发光管LED1和第二发光管LED2具有不同的发光颜色,以便于挡车工区别断纱信号或正常信号。例如第一发光管LED1发光颜色为红色,第二发光管LED2发光颜色为绿色等。

这里的开关SB1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发光管直接设置在开关SB1的内部,这样当发光二极管发光的时候能够直接透过开关SB1被工作人员看到。

优选地,这里的开关电源采用24V电压的安全电源。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信号输入端21包括第一信号端22和第二信号端23,第一信号端22的输入侧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一输出端口,第二信号端 23的输入侧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二输出端口,第一信号端22的输出侧连接于第一指示电路,第二信号端23的输出侧连接于第二指示电路,且这里的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于第二信号端23。

这里信号输入端21与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耦合方式可以为:当检测头检测到断纱信号时,向第一信号端22输出高电平,相应的第一指示电路导通,第一发光管LED1发光,相反地,没有检测到断纱信号时,向第二信号端23输出高电平,第二指示电路导通,此时,第二发光管LED2发光。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信号输入端21还包括第三信号端24,第三信号端24的输出侧连接有第三指示电路,第三信号端24的输入侧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三输出端口。

此时信号输入端21与检测头的检测信号的耦合方式可以为:当检测到检测头内没有纱线时,向第三信号端24输出高电平,第一信号端22和第二信号端23输出低电平,此时第三发光管LED3 亮灯,表示该纱锭的检测头内没有将纱线放入检测头。

进一步地,第三指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第三信号端24输出侧的第三二极管VD3、第三电阻R3和第三晶体管VT3,第三二极管VD3的正极连接于第三信号端24,第三电阻R3连接于第三晶体管VT3的基极,第三晶体管VT3的集电极连接有第三发光管LED3,第三发光管LED3的正极和第三晶体管VT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指示电路供电端E的两侧,且第三发光管LED3具有与第一发光管LED1和第二发光管LED2不同的发光颜色,例如第三发光管LED3的发光颜色可以为黄色,这样当挡车工忘记将纱线放入检测头内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第三发光管LED3告知挡车工相应纱锭的纱线未放入检测头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开关盒1;底板11;上盖12;开关通孔121;盒腔13;螺丝固定孔14;电路板插槽15;接线槽16;信号指示电路2;信号输入端21;第一信号端22;第二信号端23;第三信号端24;第一二极管VD1;第一电阻R1;第一晶体管VT1;第一发光管LED1;第二二极管VD2;第二电阻R2;第二晶体管VT2;第二发光管LED2;第三二极管VD3;第三电阻R3;第三晶体管VT3;第三发光管LED3;开关SB1;开关SB2;指示电路供电端E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